第一零五章 銀鉤淺論(下)

bookmark

萬孚尊主讚歎着赤煙的論述,繼續向下詳看下去。

治國應不區親疏,不論貴賤,一斷於法,法大於情。

治國亦如治軍,軍法至上,賞罰有依可循。夫我菀陵以戰功論賞,激勵將士,方能兵強而國安。

治軍之後再治民,民之治,應究其根本。因人之初始,便難脫利益侵擾,被好利之心糾纏。

夫商人之利倍道兼行,夜以繼日,千里而不覺遠,唯利在前也。

夫漁人之下海,海深萬仞,蒼濤激流,乘危而顧,唯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雖火海刀山,無人不上,萬丈深淵,無人不入。

民之有好惡,故民可治焉。治民應趨其利,避其害,以法度之,以法量之。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鐵律何談強國?

好一個無規矩不成方圓,無鐵律何談強國!

萬孚尊主通篇看完赤煙的論道,被她最後這一醒目的反問刺到了目光,一時間心中有些空漏。

此刻赤秦在萬孚尊主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是欣賞?是滿意?還是沒能觸及到尊主的內心?

不會啊!

赤秦見萬孚尊主將赤煙的捲紙擡手傳遞給縱靈師,淡然自若的開始翻看下一張捲紙,他心中有些不解。

在赤府家中,赤煙與他父女二人,明明就是依照萬孚尊主如今的治國之道來準備的。

或者說,赤秦是將萬孚尊主時常透露出來的一些政見全部告知赤煙,讓她依照如今尊主的治國之道,加以延伸,加以總結,絕對不會錯。

是了,絕對不會有任何差錯,赤秦在心中再一次篤定的想。

但此際,萬孚尊主爲何不露聲色?

……

這時仍述的心也隨着萬孚尊主翻到新的一張捲紙而被揪起來,因爲這張捲紙上標着五號。

五號,這是那明薩丫頭的了。萬孚心中想到。

且看她又是認同怎樣的治國之道吧。

隨着捲紙的徐徐展開,十餘行小字銀鉤便映入眼中。

這字體疏密勻停,娟秀英挺,剛柔並濟,流暢非常。

字若飛動,骨氣妙極。

明薩的銀鉤小字讓萬孚尊主心中一陣暢快,似一道道清泉流進喉嚨和心田,給人以美的享受。

再看她的言論,與大多數參賽者的性情和謀劃不同,明薩沒有一開始便亮出她的論斷,而是將那古琴的制琴之道娓娓道來。

所謂琴者,莫不過一個禁字。

禁者,唯愛琴之人方能體會。禁衣衫之玷污,禁體膚之污穢,禁心靈之趨邪…萬事齊備,皆有禁忌,方使用琴得純正,使琴聲歸於樸真。

上古制琴,琴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琴體上圓下方,喻通天圓地方。琴身前寬後窄,寓意前尊後卑。

琴寬六寸,暗意通**。琴備五絃,是意五行金木水火土。

制琴之道與治國之道潛脈相通,琴之大弦意爲君,琴之小弦示爲民。

琴之五絃,每弦一音,是有五音。

另有嶺斷雲連之合弦音色,方能使樂曲不致單調,更富韻律。合弦一如君臣和睦,遙映相輝,世間太平和諧。

琴之音,分清濁緩急。

其濁音沉實堅韌而不懈怠,此爲君道也。其清音細膩明晰而不雜糅,此乃民道也。

治琴之道與治國之道不過如此。

所謂窮山惡水方出潑婦刁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治國之道應仁政當先,盡減戰亂,藏富於民,唯世間和睦,民富而國強。

……

萬孚尊主盯着明薩的百字論道,久久不能平靜。

明薩這丫頭雖然平時看起來多英武,缺少柔媚,但此刻她這深入淺出的仁政論道,竟是如此令人驚訝。

她的論道層層剖析,細緻入微,百字之間便詳述了琴、型、弦、音的無盡玄妙。

若是之前看過赤煙一等人的論治國道,他還能在心中暗暗叫好,但此刻他竟一個字也難說出來。

無論是以法治國還是馴獸之道,那些論斷與當今萬孚的治理菀陵之道都有着些許相似之處,那是因爲,萬孚自亂局之中倉促繼位,那個時候的菀陵外憂內患,若不用此等嚴苛之法,是不會在短時間內使菀陵強大起來的。

但是萬孚深知,這樣的治國之道,並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世間的太平,民衆的安和,所以他希望,在他這一輩用戰爭用鮮血洗刷過之後,菀陵能迎來一個太平盛世。

少戰亂,多富民,就像明薩此卷所說,君民合弦,方爲太平盛世啊!

萬孚尊主遲遲未能從他心底的撼動之中走出來,看了這麼多份捲紙,他似乎就在等這一論道,哪怕這文字沒有如此優美,這文論沒有如此清晰,但只要有人說出了仁政治國,民富減戰之說,萬孚似乎便心安了。

等他終於緩過神來,他忙掩飾掉眼中的情緒,然後將這捲紙遞給了縱靈師。

仍述看着萬孚尊主的神情,覺得他似乎很滿意明薩的答案,不然也不會在她的這一份上耽擱如此之久。

……

……

萬孚尊主已經看過了所有三十二份捲紙,此刻他已定然坐在高座之上,等待着其餘的捲紙傳遞在其餘評判手中,他們仍在傳閱着,而萬孚也在心中思慮着。

此刻他站起身來,走向高臺的邊緣,走近可以更近距離看清那一排恭敬立於底層的青年才俊。

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裁斷,只不過他還是震動於那個論道而已。

萬孚尊主用目光掠過每一個神色或凝重或自信或期待的臉龐,最終在明薩的臉上多停留了片刻。在如此高度俯看過去,明薩的長相竟看不出與晴致有多相像。

但萬孚突然發覺,即使她與晴致沒有相似,他仍是想要這樣看着她,雖然放肆,但依舊不想收回這眼神,想要再多放肆一會。

她的英姿勃發,她的聰慧難掩,她的虛己謙和,她的堅毅果敢,似乎每一個特質都吸引着萬孚。

此刻臺下的明薩是那樣瑩澤明淨,冰清玉潔,那淡濘的品韻,讓萬孚再一次於心間震動。

第一七零章 獨當一面第五九九章 重新洗牌第三一六章 改天換日(三)第二二五章 航運風雲(一)第三四四章 窈窕淑女(一)第一八零章 珞櫻繽紛第二零三章 何爲王者(上)第一四零章 一見傾心第二七四章 盤龍隱耀第三二一章 坦白心事(二)第一八六章 驚天陰謀第七十一章 移花接木第四零七章 信箋清香(一)第四二五章 神啓諭示(五)第四九二章 福將護身第四七五章 進發蒼南第八十一章 深入骨髓第一八七章 撲朔迷離第七六三章 宿命淵藪第四六三章 一觸即發第六七三章 靈樹頓悟第四九零章 怪道預言(三)第六四八章 信任無加第三八五章 賊心不死第六六一章 神弩歸附第七十章 又聞靈犀(下)第五九零章 另有所求第六七七章 千里奔赴第五三六章 重回孤島第五九二章 適時出擊第二零七章 走馬上任(一)第六一七章 確認心眉第二六一章 夜遇奇襲(一)第五九六章 自笑平生第七零零章 遲來之約(一)第七五七章 浴血鏖戰第六二二章 決心已定第一三三章 情歸於盡第五二四章 臨別在即(一)第五九二章 適時出擊第九十五章 悠悠我心(爲萍美加更)第六六零章 繁星如瀾第五六一章 故馬識人(一)第六一一章 終於歸家第六三九章 最後勸誡第六零三章 疑是明將第一五六章 欲加之罪(上)第六九八章 情中一線第六二一章 明府團聚第七一八章 空前蕭索第三八零章 培養心腹(二)第三一六章 改天換日(三)第二八一章 招蜂引蝶(一)第一九七章 挑撥離間第五二三章 我名仍述第一零七章 知己良朋(上)第六二一章 明府團聚第三八三章 風靈雅鑑第四四三章 英傑同路第一四五章 浮萍與水第六零六章 孤鶩衝日第五一九章 母子情深(二)第四零一章 偷樑換柱(一)第一九九章 分道揚鑣(下)第二七四章 盤龍隱耀第二三一章 敵暗我明(一)第二八三章 真假難辨(一)第一九三章 盡佔先機(一)第二二一章 雪域魔人(二)第二六九章 死而復生第三五四章 常駐聖京第一八四章 再見護元第四五二章 舊識相逢(一)第七零八章 別來滄海(二)第六二二章 決心已定第六二五章 靈樹之緣(三)第六四五章 尋找歸宿第六四七章 另番解釋第一六四章 黃雀在後第二七六章 節外生枝(一)第四七一章 日夜兼程第六零一章 再入險境(二)第四一零章 忘歸裂帛第四九九章 直搗黃龍(三)第六一零章 心如荒漠第六六七章 不如傷我(一)第七二一章 腦子有病第三八二章 兩宗英傑(二)第六二三章 靈樹之緣(一)第二六一章 夜遇奇襲(一)第五六三章 瀕臨險境第四二四章 神啓諭示(四)第七一四章 前事成空第二四零章 真假島主(二)第三五二章 地震流火(一)第五二五章 臨別在即(二)第七零二章 幾世糾葛(一)第一二零章 束手無策第五七九章 境地兩難第二三四章 正面交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