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第306章 老牌外戚

bookmark

第306章 老牌外戚

海礁並不知道周唐兩家聯姻的烏龍,感到頗爲吃驚。

他不明白唐家爲什麼要鬧這麼一出。他家有兩個女兒,若真有意與鎮國公府及承恩侯府結親,大不了兩個女兒各嫁一家便是,爲何要搞一女兩嫁的鬧劇?就算鎮國公夫人並沒有明確答應婚事,唐家也沒必要這麼快就要跟承恩侯世子夫人提親吧?後者又不是馬上就要離開長安了,就不能多花點時間,慢慢談嗎?起碼也要知會鎮國公夫人一聲呀?都是嫁進鎮國公府的唐家女,週二夫人也不能太不把婆婆放在眼裡吧?!

如今承恩侯世子夫人也生氣得很,絕不會覺得唐家有誠意。而就算事情沒有被周文君與周怡君姐妹揭開,週二夫人也保密不了幾天的。承恩侯世子夫人明顯對兒女親事十分慎重,不可能當天就爲嫡長子定下婚約。一旦她事後聽說唐蕙本該要嫁進鎮國公府的消息,定會記恨週二夫人害自己陷入了尷尬境地,又怎麼可能答應婚事呢?

就算沒有金善那回事,唐蕙的婚事被長輩們這般一操作,日後名聲也難免要受到影響。她在長安城裡還能嫁得什麼好人家?週二夫人看起來對孃家侄女很是疼愛重視,怎麼就敢做出這種坑人一輩子的事情來?!

海礁對此感嘆幾聲,也就沒有再關注了。他在意的是周家在長安的權勢地位,至於周、唐、彭、金幾家小兒女之間的感情糾紛,於他來說不過是個樂子而已。偶爾聽聽,還能放鬆一下心神,也是件好事。

海棠對唐家的事則更重視些。她覺得這件事明顯透着古怪,沒辦法理解週二夫人的想法:“她對鎮國公府的幾個小公子有什麼不滿嗎?爲什麼又忽然打起了承恩侯府嫡長孫的主意?他是不是比其他堂兄弟都要出色?”

海礁今日曾跟着周奕君去校場轉了一圈,又認識了好幾個長安將門的年輕子弟,也見過承恩侯府的周衡君。在他看來,周衡君沒比鎮國公府的堂兄弟們強多少,都一樣是長相端正、文武雙全的精神少年,論武力值他可能還要差一點。大概是因爲京城不如長安尚武,他還要分一部分精力去讀書的關係,給人的感覺也更加斯文。

而海礁新結交的好友周奕君,在鎮國公府的同輩堂兄弟裡頭,可以稱得上是佼佼者,只是年紀還小,不夠高壯,也沒有守邊征戰的經驗罷了。但若是單論兵法與騎射方面的水平,他比周大將軍、週二將軍與週三將軍家的兒子都要優秀。很多人都認爲,他日後必定會有大出息。

週五將軍的兒子年紀都還小,除去他們以外,鎮國公府其他孫少爺都是少年俊才,每一個都比周衡君出色,頂多就是讀書成績略差一點兒,性格沒那麼穩重。

在海礁看來,長安本地有家族成員在邊軍中任職的高門大戶,若是要爲自家女兒選擇未來的夫婿,怎麼看都不可能放棄鎮國公府的幾位孫少爺,反而看上承恩侯府的嫡長孫。若說唐家是爲了進京,想借兒女親事做跳板,他家也還有一個次女唐若在,爲什麼不考慮讓唐若去跟承恩侯府聯姻呢?

鎮國公夫人想要唐若做孫媳婦,唐家堅持不肯,非要推薦唐蕙不可。可等到鎮國公夫人有意接受唐蕙了,唐家又忽然要把唐蕙另嫁承恩侯府。他們怎麼就可着一個唐蕙禍害呢?唐若是用來做什麼的?周唐兩家是兩代姻親,鬧這麼一出真的很難看了。

海礁只可惜一件事:“上輩子我到長安時,只關注到周家的消息,並沒有怎麼留意其他世家名門,也不知道那時唐家是如何處理此事的。”

海棠想了想:“上輩子杜伯欽成功隱瞞了自己的秘密,平步青雲,估計當時杜祺並沒能回到長安向鎮國公府報信。承恩侯世子夫人應該沒有送杜祺回來,但有沒有送吳家人過來,就說不準了。不過……上輩子這個時候,週三將軍剛出事不久,杜伯欽又預備着在城中暗害各家將門的年輕子弟,估計長安並不太平,鎮國公府或唐家都未必有閒心在這時候議親吧?等到事情平息下去,太后那邊就差不多到時間了,而後又是潁川侯世子出事,牽連周大將軍……”

海礁想了想:“我隱約記得聽人說過……西北邊軍的將領中,好象有人把女兒嫁進了京城的外戚人家,應該是張家吧?那是鎮國公去世前的事了,這家人好象還曾經跟鎮國公爭奪帥印來着,只是沒成事,他家女兒也沒活幾年就去世了,給張家留下了一個病蔫蔫的兒子。如果那是唐家女,那不管是唐蕙還是唐若,都沒得個好結果,唐家的算計終究落了空。而孫永祿執掌西北邊軍大權之後,西北幾位有名的實權大將中,並沒有姓唐的,可見他家並沒有得償所願,很可能還日漸衰敗下去了。” 可惜海礁對這些事已經記不清楚了,甚至不記得那將領姓什麼,如今掌握的這點情報壓根兒派不上什麼用場。就算唐家存有異心,眼下孫家在長安的佈置都落了空,周家依然緊握邊軍大權,唐家即使再想進京,也不會輕率行事,與周家生隙的。

眼下,唐家光是解決唐蕙與金善的緋聞,再處理好與鎮國公府、承恩侯府的關係,就已經夠費力氣的了,又還能剩下多少心力去打歪主意?

海棠有些好奇:“張家是什麼人家?他家也是外戚?”

海礁點頭:“張家可是老牌外戚人家了,永昌帝的皇后便是張家的,等到先帝時,他家又出了個張德妃,生下了安王,與紀王是奪嫡呼聲最高的受寵皇子,只是最終敗於德光皇帝之手。他家估計不甘心,又再送了一個女兒進宮,就是張恭妃。可惜張恭妃只生了兩位公主,很早就失寵了,在宮裡只能看孫貴妃的臉色。”

上輩子德光皇帝晚年的後宮中,孫貴妃與許賢妃鬥得激烈,中間還夾着紀王世子的生母盧昭容暗地裡攪和,但沒有張恭妃什麼事。她平平淡淡地在宮中活到老死,比德光皇帝還多活了幾年。她生的兩位公主,一位嫁回了張家,一位嫁給了老牌勳貴子弟,同樣是平平淡淡地。

張家曾經風光無限,接連出了幾代后妃,都生有皇家血脈,卻始終沒有真正成爲頂級權貴,一直只是權貴圈邊緣的外戚人家,可見裙帶關係並不意味着一定能助家族崛起。他家從不用心培養兒子,反倒是教出了不少出色的女兒,四處聯姻,註定會根基不穩。

海礁對他家記憶深刻,是因爲他家的家主將兄弟家的孤女嫁給了金家二房的大孫子金梧,變相與許太后、新君做了姻親。然而這個姑娘雖然很出色,卻沒能攔住金家二房作死,最終也只能與夫婿一道被趕出京城。

有傳聞說她很想帶着兒子和離,卻被金家二房視作救命繩索緊纏着不放,又得不到張家支持,只能含恨離開。

唐家女兒若是嫁進這樣的人家,在孃家敗落後的際遇可想而知。

(本章完)

第5章 哥哥重生了?(已修)586.第586章 氣憤931.第931章 商議第36章 海棠的主意958.第958章 自投羅網642.第642章 避重就輕590.第590章 強化印象350.第350章 勸告412.第412章 印記394.第394章 置業61.第61章 “初學者”561.第561章 變化865.第865章 送行第7章 海棠決定支楞起來(已修)602.第602章 引以爲戒217.第217章 哥哥的承諾77.第77章 一些前世舊瓜(二)634.第634章 茶店內574.第574章 胡家兄妹466.第466章 夏日炎炎336.第336章 自薦135.第135章 內情第21章 救人的代價(已修)290.第290章 唐家姐妹441.第441章 覺悟245.第245章 長安前衛的倒戈424.第424章 寫信245.第245章 長安前衛的倒戈913.第913章 驚險746.第746章 人脈90.第90章 吾日三省561.第561章 變化565.第565章 擔憂1003.第1003章 一千章零三章 老友714.第714章 質問第41章 出個好主意674.第674章 打算917.第917章 新君的婚姻726.第726章 提點840.第840章 悶氣78.第78章 皇帝的兒子們917.第917章 新君的婚姻377.第377章 我們不一樣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817.第817章 不做人的皇帝750.第750章 歡喜897.第897章 喪鐘702.第702章 可疑620.第620章 塗家八卦208.第208章 內鬼的身份811.第811章 京中385.第385章 母女私談559.第559章 思考406.第406章 四百章零五 認命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244.第244章 偷聽491.第491章 優柔寡斷432.第432章 王夫人經歷了什麼?1024.第1024章 訴苦223.第223章 做客146.第146章 晨起978.第978章 喬復身世第10章 爺爺的新差使(已修)219.第219章 美食170.第170章 應邀747.第747章 另一條路781.第781章 夜襲275.第275章 苦着臉的周世功904.第904章 圍府封街727.第727章 挑人131.第131章 訴苦548.第548章 倉促741.第741章 怒火355.第355章 佈局262.第262章 拖人下水555.第555章 小聚882.第882章 宮中634.第634章 茶店內886.第886章 探望500.第500章 賠禮1051.第1051章 變臉972.第972章 故園480.第480章 罪證第53章 練馬428.第428章 用意702.第702章 可疑619.第619章 偷聽452.第452章 來自巷口的窺視862.第862章 囑咐第50章 準備種葡萄了?199.第199章 說漏417.第417章 暗示288.第288章 大宴340.第340章 猜測729.第729章 吉祥物311.第311章 修羅場890.第890章 母女的心事820.第820章 駁斥678.第678章 升遷696.第696章 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