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常家

bookmark

第759章 常家

搬出塗家的海礁,行動果然方便了許多。

他趁機逛了逛京城,順道打聽宅子的消息,還幫金嘉樹送了信。

周奕君請他到承恩侯府做客,他也去了,拜見了承恩侯父子,回答了關於吳珂在謝表叔公處求學的事,吃了一頓飯,就回來了。他還得到了周奕君的承諾,說會幫他捎信回長安,給家裡報平安。

不過這信倒也不急着發出去。海礁跟二叔海長安碰了面,先商量接下來要做什麼。

海長安跟着塗榮進了禁軍,親兵的身份作實了,又迅速得了新授的官職,調入旗手衛,做了個百戶。雖然沒有明確的官銜職責在身,但百戶也有六品,等級不算低了,在塗榮帶入京的親兵之中,不算是墊底的那一個。

海長安有了官身,而且是朝廷正式下旨委任的,前程便有了保障。就算常家人那邊知道了消息要發難,也沒法插手干涉上直親軍二十六衛的人事,更別說如今這上直親軍的大統領,正是一手提拔了海長安,又把人帶進京城任職的塗榮。

海棠讀信讀到這裡,二嬸胡氏已經忍不住掉下淚來。丈夫出身尷尬,多年來一直懷才不遇,即使在長安能得鎮國公開恩,謀得一個衛學教習之位,前程也是沒什麼保證的,這都是因爲他是常家子弟,受了常家那些不作人的嫡支成員牽連之故。如今,海長安得塗榮看重,不但光明正大回了祖籍京城,還正式有了官職品階,就連常家都無法再阻礙他的前程,連帶兒子的未來也有了希望。這叫胡氏怎能不感動落淚?夫妻倆十幾年來一直期盼的,不就是這一天麼?!

方纔馬氏一邊看信一邊擦眼淚,她辯稱說是爲自家在京城有了宅子而歡喜,其實也是在爲海長安前程有望而高興吧?

胡氏擦着眼淚,看向婆婆,馬氏也滿臉感概地看着她。婆媳倆的眼圈都再次紅了,手拉着手,什麼話都沒說,但又似乎什麼話都說了。

海棠給了兩位長輩一點調整的時間,過了一會兒,才繼續讀信。

海長安去了旗手衛任職,還得了皇帝召見。皇帝明確地點明瞭他是常家子孫,問他爲什麼改姓了海。海長安此前得過塗榮提醒,便鎮定地回答,自己少年喪父,生父臨終前將他託付給了好友海西崖,連改姓的事都吩咐過了,因此他已經做了二十年的海家子。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他本姓,他也牢記着亡父遺命,不敢遺忘義父教養之恩。

皇帝誇獎他是個感恩圖報的君子,明言允許他繼續姓海,得知他兒子姓常,也沒有生氣的跡象,還賞了他一把好刀和百兩紋銀,讓他安心在旗手衛當差。而海長安進入旗手衛後,就立刻被派到皇宮裡執勤了,主要就是守衛宮門,還在幹清宮前露過臉,身邊的上司、同僚都不避諱告訴他人,他其實是常家子弟,消息沒幾天便傳開了。

這時候海長安已經搬出了塗家,暫時住進了旗手衛的營地中,房屋窄小,條件不佳,但出入的人不少。常家嫡支打發了一個家丁來找他,一臉傲慢地命他回本家拜見長輩,可他壓根兒就沒理會。他與常家嫡支有仇無恩,如今又姓了海,回常家拜的哪門子長輩?

海長安只把海礁接過來,想讓他隨自己同住。但海礁覺得旗手衛的營地不如客棧行動方便,住得也不舒服,就不大樂意。他已經在京中看過幾處宅子,有兩處都很不錯,只要海長安沒有意見,幾天內就能辦好過戶,到時候叔侄倆有了自己的新家,豈不是住得更寬敞舒服?

海長安倒是覺得,就算新宅子買下來了,海礁也可以在旗手衛的營地裡住些時日,混個臉熟。他們海家在京城沒什麼根基人脈,海長安授官後又不方便去拜訪陶閣老以及吳門故生們,若是海礁能多認識些禁軍的家屬子弟,日後考完武會試,授官時也能得些照應。

就在叔侄倆爲此爭論的時候,常家再次來人了。這回來的倒是海長安生父常庚星的親兄弟,也就是海長安的親叔叔,態度也和氣許多,還會拉着侄兒的手哭兄長命苦,骨肉分離。然而當年常庚星被家族犧牲時,血親們都不曾爲他說過好話,還勸他服從家主之命;常庚星病重想要將兒子送回家族時,血親們也都袖手旁觀,以至於他只能將兒子託付給外姓友人;海長安從邊城回到長安,親友們都知道的,也不是沒人往京中傳信,可常家卻完全沒有伸出援手的意思,反倒託人帶話,叫他別妄想能迴歸本家。

海長安對這些往事記憶猶新,叔叔願意和氣說話,他便也和氣應對,可回常家是萬萬不能的,他也沒打算讓兒子認祖歸宗。叔叔若執意要勸,就不能怪他忤逆長輩了。

他親生父母的遺骨還埋在長安呢,在他入職旗手衛之前,常家何曾有一個人問過他父子的死活?叔叔哭着勸他回家祭拜祖父時,也不提給他父母遷墳。可見常家人並不是後悔當年錯待了他的父親,不過是見他如今有了官職,還在御前當差,看起來比常家其他子弟都更有前途,纔會說起親情罷了。

可若他真的回了常家,只怕皇帝就要不高興了吧?海長安從小看慣他人臉色,豈會察覺不到皇帝對常家、對紀王親眷的真正態度?好不容易纔有了光明的前程,他纔不會爲了幾個勢利的所謂親人,便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給葬送了!

常家叔叔見他油鹽不進,倒不象嫡支的僕人那般頤指氣使,依然和氣如初,還唉聲嘆氣地說自家處境也不大好,老爺子當年聽說長子壯年而亡,埋骨他鄉,也傷心病倒了,沒幾年便跟着去了,而家裡其他人多年來一直看嫡支臉色,更是過得艱難。侄兒不回去也不是壞事,在外頭有了好前程,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至於家裡人如今受的罪,只當是爲當年犧牲兄長而得的報應了。

常家叔叔說得如此可憐,一般人可能早就心軟了。然而海長安見識過邊城戰亂,打過鬍匪馬賊,經歷過人情冷暖,纔沒有那麼容易忘卻前怨呢。他維持着禮數,客客氣氣把人送出了門,過後有新認識的同僚來找他“打聽”來人身份時,毫無遮掩地說了實話,也明言自己無意認親。

海長安不知道這些同僚是否奉命前來探自己的口風,反正事後皇帝沒有生氣,還接連賞了他和幾個同守一處宮門的禁軍將士,甚至抽調他參加過一次大朝會的執勤。海長安猜想,皇帝對他待常家人的態度,應該是滿意的。

海棠讀信讀到這裡,馬氏便忍不住叫好:“就該這樣纔對!自個兒的前程纔是最要緊的。常家人惹了皇上厭煩,傻子纔會與他家親近哩!他家要是有自知之明,就該自個兒想法子向皇上謝罪,拉着旁人一塊兒跳坑,不是蠢就是壞,理他們作甚?!”

324.第324章 計劃648.第648章 人脈514.第514章 哭嚎393.第393章 迎難而上647.第647章 援手642.第642章 避重就輕346.第346章 提親199.第199章 說漏202.第202章 嚴防死守1023.第1023章 赤誠361.第361章 惱怒432.第432章 王夫人經歷了什麼?578.第578章 互惠互利722.第722章 扼腕178.第178章 心亂227.第227章 謊言與真相709.第709章 理由505.第505章 委屈462.第462章 公堂混戰385.第385章 母女私談481.第481章 兩封信753.第753章 提醒第33章 一把刀968.第968章 送藥219.第219章 美食500.第500章 賠禮142.第142章 長安故居457.第457章 把柄715.第715章 坦白第773章 債157.第157章 許可704.第704章 人手316.第316章 教養嬤嬤68.第68章 挑撥離間613.第613章 玉玫146.第146章 晨起94.第94章 大魚落網1013.第1013章 一千章一十三章 心理變化938.第938章 火情第30章 重生者的禁忌869.第869章 敲邊鼓463.第463章 判定344.第344章 警醒107.第107章 令人尷尬的金舅舅545.第545章 告密者176.第176章 合作無間147.第147章 周馬氏的計劃390.第390章 猜想586.第586章 氣憤334.第334章 邀約631.第631章 套路167.第167章 推卸812.第812章 提議346.第346章 提親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504.第504章 各有心思597.第597章 糾結242.第242章 憤怒966.第966章 金嘉樹在宮中863.第863章 野心796.第796章 不安480.第480章 罪證第777章 冷淡497.第497章 疑心827.第827章 肉麻570.第570章 條件523.第523章 不耐798.第798章 探訪189.第189章 倒黴的馬家799.第799章 聯姻第763章 傳聞476.第476章 質疑874.第874章 許諾388.第388章 那個同學465.第465章 下場第8章 進城遇仇人(已修)861.第861章 露餡452.第452章 來自巷口的窺視191.第191章 一女兩嫁?473.第473章 聽審第34章 擔憂後怕的爺奶第35章 發愁1030.第1030章 痛罵217.第217章 哥哥的承諾192.第192章 猜想633.第633章 驚愕923.第923章 打聽272.第272章 朋友624.第624章 海礁的心機376.第376章 事後687.第687章 餿主意448.第448章 擇僕185.第185章 歸省271.第271章 便宜417.第417章 暗示第32章 主角光環215.第215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4章 馬車中的密談(已修)208.第208章 內鬼的身份119.第119章 袍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