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9章 劉恪仁的訴求

bookmark

第89章 劉恪仁的訴求

兩天後,劉恪仁大人回到了肅州城,親自來海家拜訪謝文載、曹耕雲與陸栢年三位友人。海礁藉口爲師長們煮茶待客,聽到了劉恪仁親口說出的答案。

劉恪仁確實有自己的訴求。

他不象謝文載他們,可以安心在西北待上三十一年,即使遇赦,也沒打算回去。他是京城官宦高門出身的世家子弟,是從小養尊處優的皇親國戚。他本該有光明的前途,富裕的生活,只是被當權者打壓,才作爲家族的犧牲品,被丟到了這個國家最偏遠的城池中。他怎麼可能甘心在這裡過一輩子?只要有機會,他還是要回去的。

若說他多年來一直沒辦法回去,是因爲受到了皇帝的打壓,而皇帝之所以打壓他,是爲了保護孫貴妃以及她所生的皇子,拿他這個劉淑妃嗣弟的遭遇來封住劉家人的嘴,那如今,這一切基礎早就坍塌了大半。

孫貴妃所生的皇子已經死了好幾年。她雖然看起來寵愛不減,可皇帝寵幸最多的早就不是她了。如今宮裡最受寵的是賢妃,而且賢妃還生下了八皇子,那是皇帝目前唯一還活在世上又擁有皇子身份的子嗣了。

賢妃是誰?是周太后親自推薦給皇帝的心腹宮人。

周太后的孃家周家,多年來一直坐鎮西北。而劉恪仁正好與週三將軍相處融洽,只要再幫周家幾個小忙,就有把握說服周家拉他一把。

劉恪仁知道,皇帝已經不是他迴歸京城的最大阻力了,他只需要防備孫貴妃與孫閣老就好。可他的身份,還有他不幸冤死的姐姐與外甥,都是孫貴妃犯下不可饒恕大罪的證明。孫家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回到京城去的。

可這並不意味着,他不能離開肅州這個地方。

不回京城也不要緊,只需要是個更繁華更舒適的城市,能讓他有向上爬的通道,能讓他妻子過得安心一點,不至於經歷了一場肅州之戰,便夜夜擔驚受怕,無法安睡,能讓他的兒子可以找到更有學問的老師,可以正常參加科考,能讓他的女兒說得門當戶對的姻緣,嫁給能真正配得上她的夫婿……

劉恪仁原本還發愁不知從何着手,一聽說週三將軍與海西崖、謝文載表兄弟倆的謀劃後,便立刻自告奮勇,參與進來。

他在高臺所期間,十分認真地教導當地軍民種植新糧種,順道在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的諸位將軍們面前刷了好感。等到和談使團來臨,高臺所周邊長勢喜人的玉蜀黍也同時吸引到了大楚與胡人雙方使團官員的注意力。哪怕大楚這邊的高官們並不在意西北邊地的人們種的是什麼糧食,也會有人將胡人關注新糧種的消息傳到他們耳朵裡的。

有些東西,京城來的官員們不會在意,可他們不會允許胡人偷偷得到它們。

於是,大楚和談使團的官員們很快就知道了高臺所正在種植一種高產耐寒的新糧種。肅州去年已經試種過了,成果喜人,因此今年甘州也打算試種,高臺所只是先走一步。與此同時,劉恪仁也出現在了使團官員們的面前。

他離開京城還不到十年,雖然外表看起來蒼老憔悴了不少,但變化不大,很容易叫人認出來。

孫閣老的心腹自然是立刻開始陰陽怪氣,但陶嶽得知他是從肅州過來指導新糧試種的,便單獨召他過去說話,打聽了許多肅州城裡的消息,尤其是關於謝文載等人的最新情況。

劉恪仁本就有意要向陶嶽示好,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他感覺陶嶽對自己的態度不錯,很有可能會在御前幫他說幾句好話。只是沒想到,談話結束不到一個時辰,陶嶽就藉口想知道更多新糧種的消息,帶着自家護衛騎快馬離開了高臺所。 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幸好他帶來的隨員中,有人私下向使團衆官員解釋,說他是去肅州詢問去年肅州大戰的細節,好弄清楚胡人三王子擅自攻楚的罪名,以此作爲籌碼,與胡人談判的。衆人這才釋然,還在胡人使者面前幫着遮掩,沒叫任何胡人知道大楚的主使官不在談判地。

劉恪仁雖然對此十分意外,但由於他在陶嶽離開前,就已經與孫閣老的心腹鬧翻了,只能繼續把戲演下去,裝作一副被氣走的模樣,離開了高臺所。返回肅州途中,他與回程中的陶嶽再次相遇,兩人又談了大半個時辰,他才心滿意足地回來了。

劉恪仁對謝文載、曹耕雲和陸栢年道:“這事兒是我對你們不住,事先隱瞞了許多事,所幸如今結果還算不錯,你們心想事成,我也有了希望。只要你們肯原諒我,我什麼事都願意做。”

謝文載等人雖然有點意外,卻也沒生劉恪仁的氣:“這有什麼?你也是想要自救罷了。況且你肯出這一趟外差,就已經幫上我們大忙了。我們感激你還來不及,又怎會怪你?”

雙方把話說開,很快便恢復了其樂融融。

劉恪仁說起陶嶽對自己交代的事:“陶南山是鴻臚寺卿,官位雖不高,資歷卻夠老,皇上還一直勸他入閣。他從前沒打算再往上走,如今大概是被你們說服了,想要去試一試。回京後,他會藉着和談之功,謀求戶部侍郎之位,然後藉着新糧種一事,掌握更多的實權……”

陶嶽心裡還是挺有把握的。他這次前來參加和談,使團中的一個年輕隨員,雖說資歷很淺,其實是戶部左侍郎的嫡長子,跟來見見世面,鍍鍍金的。

戶部尚書老邁多病,頂多再過兩年就要告老致仕了,可戶部左侍郎卻沒把握能升上去接尚書的缺。因爲右侍郎是孫閣老的人,哪怕沒什麼功績,資歷也淺,靠着孫閣老這個靠山,就有可能把左侍郎這個老資格踩在腳下。左侍郎素來看不慣右侍郎,不甘心居於對方之下。倘若右侍郎真的成了新尚書,他就要考慮致仕了。他距離尚書之位就只有一步之遙,自問實力功績樣樣不缺,家世還更好些,如何能甘心?

他會把嫡長子送到陶嶽手下,也是盼着能借一借這位皇親的力,請陶嶽在御前爲自己說說好話。

陶嶽本來見那隨員機靈,已經打算要替其父親說兩句好話的,而如今,他決定要做得更多些。

他不但打算在皇帝面前爲戶部左侍郎說好話,力保對方接掌戶部尚書之位,還打算把自己也運作到戶部去,做個右侍郎也挺好的。到時候他就主張推廣新糧種,只要有所成就,下一次戶部要換尚書時,他就有資格參與競爭了。

而爲了確保他這份功勞不會落空,他需要大量可靠又有才幹的官員來輔佐自己。海西崖是他初步定下的幫手,正巧近日還在高臺所露過面,他提拔起來,不會有任何人起疑。

陶嶽計劃先將海西崖調到長安去,負責在陝西境內試種新糧,肅州與甘州兩地的新糧事務,就交由劉恪仁接手了。他可能需要辛苦好幾年,但有了這幾年的功績,以後他要回京也好,要升遷也罷,路都會走得更加順暢。

(本章完)

609.第609章 疑似故人來552.第552章 愧疚的吳瓊403.第403章 四百章零二 物證420.第420章 先手908.第908章 無題1047.第1047章 緣由613.第613章 玉玫350.第350章 勸告168.第168章 驚聞730.第730章 好心465.第465章 下場713.第713章 提醒641.第641章 議論537.第537章 壽宴中791.第791章 貼心1003.第1003章 一千章零三章 老友360.第360章 漏洞1028.第1028章 怨氣632.第632章 傳信882.第882章 宮中639.第639章 善後806.第806章 改嫁998.第998章 抱怨649.第649章 傳聞712.第712章 新瓜352.第352章 塗榮其人59.第59章 成年人的自尊心964.第964章 購地957.第957章 新動靜852.第852章 起疑624.第624章 海礁的心機193.第193章 出氣680.第680章 預備1027.第1027章 試探450.第450章 準備遷居171.第171章 鎮國公府的態度361.第361章 惱怒105.第105章 艱難的旅程956.第956章 招攬人手82.第82章 驚喜的結果532.第532章 替死鬼377.第377章 我們不一樣226.第226章 封院564.第564章 家常1007.第1007章 一千章零七章 國喪期滿323.第323章 唐夫人的秘密180.第180章 算賬590.第590章 強化印象522.第522章 消息1055.第1055章 說服877.第877章 新家91.第91章 和談結束258.第258章 完工1027.第1027章 試探734.第734章 手足親情840.第840章 悶氣481.第481章 兩封信85.第85章 小小抱怨201.第201章 攻心410.第410章 四百章零九 舊信572.第572章 關於某些人的將來318.第318章 斷開的線索649.第649章 傳聞898.第898章 茫然172.第172章 三房亂相699.第699章 安慰335.第335章 餞行酒890.第890章 母女的心事292.第292章 口角335.第335章 餞行酒366.第366章 採爺342.第342章 西北邊軍的內患111.第111章 隊伍減員135.第135章 內情556.第556章 早知道943.第943章 出殯817.第817章 不做人的皇帝170.第170章 應邀462.第462章 公堂混戰750.第750章 歡喜964.第964章 購地315.第315章 因愛成恨665.第665章 辛知府303.第303章 爭議422.第422章 疑點601.第601章 孤單355.第355章 佈局810.第810章 回信995.第995章 訴苦181.第181章 請託180.第180章 算賬1014.第1014章 一千章一十四章 回報408.第408章 四百章零七 振作617.第617章 直面517.第517章 弔唁901.第901章 異樣319.第319章 探病的請求580.第580章 討主意689.第689章 婚事的好處86.第86章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