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第912章 傳信

第912章 傳信

金嘉樹做了什麼大事?

海棠立刻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猜想。在哥哥海礁面前,她說話也沒什麼可忌諱的,便直截了當地問:“是不是他暗中給週四將軍和潁川侯送了信,讓他們得以及時趕到宮中,解決動亂?”

海礁聞言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的?!這事兒在宮裡也不是人盡皆知的呀!”

那就是她猜對了?

海棠一下就笑開了:“當然是我猜到的呀。哥哥你不知道,那天你前腳剛離家,沒過幾個時辰,咱們家的邱百勝和表叔公家的王德發就回來了,說是金大哥派人給春雨和樸公公送了信,讓他們接手金家人靈柩的後續事宜,怕咱們家裡缺人手,就將人打發回來了。”

她將當日發生的情況告訴了兄長,尤其細述了其中不合情理的地方。

海礁一聽就明白了:“原來如此!那原是個幌子,沒想到他們做戲還能做足全套,就算有人察覺異樣,也沒那麼快反應過來,阻止潁川侯得信進宮。”

當日發生的事,其實海礁事後在錦衣衛內部聽說了,可惜沒機會見到金嘉樹,有些細節並不能確定真僞。這些天金嘉樹一直守在新君身邊,寸步不離。海礁原本還挺想見他一面的,無奈未能如願。但這並不妨礙他從別的知情人口中知道金嘉樹的功績。

據說當日皇帝駕崩,太后與新君急召了禁軍統領塗榮與內閣大臣們進宮議事。等衆人齊聚時,天已經亮了,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兩位老王爺不知去向。隨後便是老王爺們領着近支宗室的幾位親王出現,要求參與國喪事務的討論。接着禁軍中有將領忽然發難,從背後制住了禁軍統領塗榮。

紀王世子原本是要當場取了塗榮性命,好剷除新君一方軍隊領袖的,畢竟潁川侯這時候在城外,鞭長莫及,只要解決了塗榮,禁軍就落在他們手中了。然而內閣首輔陶閣出面制止了他,理由是站在紀王府這方的禁軍畢竟只是少數,若輕易取了統領的性命,只怕會引起騷亂,紀王府這一方的勢力壓不住場,混亂中死傷太多,不利於皇權穩定。

紀王世子原本沒當一回事,但紀王認爲,等自家上位做了皇帝,同樣也是需要禁衛軍保護的,偌大的皇宮不可能沒有足夠人手護衛,而且護衛的人手也不能懷有異心,因此禁軍不能生亂。留着塗榮的性命,必要時他們可以要挾他穩住局面,號令全體禁軍聽從他們的號令。若他實在冥頑不靈,到時候再殺就是了。

這時候塗榮也很配合,沒有做出堅決抵抗的姿態來,因此紀王世子纔會鬆口,讓自己一方的將領把他押送回宮外的禁衛軍衙門,拿他做幌子,趁機奪取禁軍掌控權。

等塗榮被押走後,紀王世子又想起了新君與七皇子來。在他們這撥近支宗室來到殿中時,陶閣老就藉口新君年紀小,七皇子身體弱,都沒必要參與國喪事務的討論,把他們兄弟先一步送走了。周太后本來反對的,可內閣衆人都贊成,偏向紀王一方的禁軍將領又還未趕到,因此紀王父子便默許了此事。其實他們沒把這對兄弟放在眼裡,只覺得兩個半大孩子,小的小,病的病,根本成不了氣候。等到他們掌控了大局,隨時可以派人去東宮斬草除根。誰知等到紀王世子頂着太后與內閣衆人的唾罵,當真派人去東宮行兇了,才發現東宮早已有重兵守衛,若不付出沉重代價,他們根本不可能衝進去殺人。

紀王世子認爲兩個小弟弟無關緊要,只要確立了自己的新君身份,在大行皇帝靈前登臨帝位,便隨時可以處置儲君與七皇子,沒必要在事成定局之前,折損自己一方的人手去攻打東宮,萬一引起外界注意,引來軍隊,那就萬事皆休了!於是他便召回了人手,繼續逼迫太后與內閣,承認自己的繼承權。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紀王與紀王世子嗣父子爭位、紀王世子與嗣兄弟們相爭等鬧劇。陶閣老帶領內閣衆臣周旋其中,企圖拖延時機,箇中細節,海礁就不清楚了。

他只知道,其實早在儲君與七皇子被送回東宮之前,一直陪在儲君身邊的金嘉樹就已先一步消失不見。

金嘉樹是見宗室們來勢洶洶,恐有什麼陰謀算計,私下請示了儲君,便在儲君暗命下悄悄離開,搶先一步來到東華門處,找到一個相熟的禁軍小兵。

這時候,皇宮外圍的人還未收到風聲,不知道幹清宮中正在發生一場宗室倒逼皇家的動亂,金嘉樹打了個時間差,找到這個剛剛結束了一夜值班、正要出宮回家的小兵,以重金相托,請他幫忙給宮外的熟人送一封信。

他曾幫過這小兵的忙,又閉口不談宮中之亂,只說國喪開始了,自己奉命要陪伴在新君身邊,根本無暇出宮辦理私事,可他父母親人的靈柩剛剛運到京城,他總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吧?好歹也要擇一清靜吉地暫時存放靈柩,再請和尚道士做一場法事,超度家人。他自己脫不得身,就想給熟人送信,託他們幫忙打點一二。等到他在新君這裡成功告假,再出宮去處置。

他語言懇切,理由又很充分,更是祭出了重金大法,那小兵不知道宮裡出了大事,只覺得這不過是舉手之勞,不但能討好新貴,自己也能賺一筆外快,何樂而不爲呢?於是他就接過了金嘉樹的信,迅速出宮,前往麻尚儀的住處送信了。

麻尚儀到京城後,並沒有住進承恩侯府,而是在慈寧宮舊友的家中暫住。那宅子距離金嘉樹在京城的住處不遠,小兵很快就把信送到了。麻尚儀看了信,知道事關重大,先是不動聲色地打賞了小兵,又命春雨去給樸公公送信——後者就住在寺廟附近,正方便接手此事。

等小兵離開,麻尚儀便火速派人給承恩侯府送了信,週四將軍一邊打發人出城去尋潁川侯,一邊帶着兒子進了皇城。他原本只是想要回禁衛軍衙門瞭解一下情況的,沒想到就聽說了塗榮被軟禁的消息,正好將人救出來……

海礁說到這裡,便感嘆萬分:“小金行事果斷,但也多虧了天意站在新君這一邊。當時他若不是先行一步,又及時將那小兵送出宮門,恐怕就要被攔下來了。新君只比小金晚一盞茶的時間離開幹清宮,紀王世子派兵殺到東宮,又再晚一盞茶的功夫。那時候小金剛折返東宮,不曾撞上紀王世子派去的人,算是逃過一劫。而且,因爲那傳信的小兵出宮的時候,消息還未傳到東華門與東安門。守門的禁軍換過一輪之後,根本沒人發現小金曾在那裡出現過,還託人捎信出宮了。否則,若是紀王世子立刻派人攔截,只怕那封信不會順利送到麻尚儀手中,麻尚儀也不會那麼順利給承恩侯府傳信……”

932.第932章 決定560.第560章 人生大事233.第233章 謝文載回家955.第955章 意外的好處400.第400章 氣急敗壞246.第246章 新生活878.第878章 小院896.第896章 周到102.第102章 甘州見聞403.第403章 四百章零二 物證199.第199章 說漏914.第914章 諱莫如深293.第293章 唐家的野望268.第268章 說漏嘴255.第255章 三人的夜晚182.第182章 點明649.第649章 傳聞577.第577章 敲打473.第473章 聽審709.第709章 理由410.第410章 四百章零九 舊信411.第411章 真假?304.第304章 波瀾711.第711章 證人400.第400章 氣急敗壞340.第340章 猜測128.第128章 金錠156.第156章 再來一遍?565.第565章 擔憂358.第358章 私心153.第153章 追蹤870.第870章 坦言256.第256章 更進一步405.第405章 四百章零四 籌碼513.第513章 母子相見134.第134章 怒其不爭860.第860章 私兵852.第852章 起疑106.第106章 心事959.第959章 落網第48章 成熟的大人602.第602章 引以爲戒382.第382章 上任990.第990章 後續395.第395章 談心989.第989章 喬復679.第679章 進京849.第849章 甩鍋464.第464章 狠心526.第526章 親切地笑着說狠話467.第467章 京城來客538.第538章 壽禮799.第799章 聯姻322.第322章 異狀97.第97章 產業興旺978.第978章 喬復身世第758章 家書1013.第1013章 一千章一十三章 心理變化633.第633章 驚愕666.第666章 金家二房現狀340.第340章 猜測362.第362章 誤會464.第464章 狠心1011.第1011章 一千章一十一章 人脈490.第490章 急報682.第682章 故人們684.第684章 密信691.第691章 好哥哥799.第799章 聯姻876.第876章 團圓801.第801章 老家事第6章 可疑之處(已修)129.第129章 交換情報367.第367章 豁達894.第894章 那些密探316.第316章 教養嬤嬤471.第471章 改主意的皇帝456.第456章 威脅與反威脅643.第643章 安心第28章 後知後覺第13章 分析 勸說 出主意(已修)134.第134章 怒其不爭363.第363章 第一場春雨142.第142章 長安故居516.第516章 閒談998.第998章 抱怨301.第301章 賠禮343.第343章 分析439.第439章 收穫963.第963章 孫永平之死551.第551章 擔憂181.第181章 請託722.第722章 扼腕900.第900章 疑心357.第357章 情報947.第947章 新君登基88.第88章 嘴硬440.第440章 遷移754.第754章 話術263.第263章 給老朋友寫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