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 最佳首相張伯倫

漢密爾頓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人家萊因哈特根本就沒打算跟自己好好談。

“元首先生,你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嗎?”他現在還能做得,就只能是提醒對方,魚死網破對德國來說,也未必是個好結果。

“你本來可以選擇,不再花費代價,就從英國得到很多還沒有得到的利益。”漢密爾頓試圖說動萊因哈特的誘導道:“可現在,你卻想要選擇再犧牲無數的士兵,引起更多的傷亡,把未來的佔領區變成一片廢墟。”

“和談帶來的利益,與繼續戰爭,您是可以在兩者中做出選擇的。”漢密爾頓儘可能的引誘萊因哈特講和。

畢竟,再打下去德國也還要承擔更多的戰爭,這對已經與蘇聯開戰的德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那我都選好了。”萊因哈特笑了起來,在漢密爾頓看瘋子一樣的目光中,一字一頓的說道:“既然和談都能帶來這麼多利益,那打贏以後,得到的好處不久更多了嗎?”

他擡起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像歷史上丘吉爾那樣比出了一個經典的手勢,一臉陽光燦爛的笑道:“我既要拿下所有的好處,還要順手滅了你們的政權。這回,你們肯定是躲不掉亡國歸宿的!”

…………

蘇格蘭,雙河堡。

這裡一處農場的地下隱藏着面積24000平方英尺的蘇格蘭秘密地堡內。一個獨立於好戰丘吉爾派與投德莫斯利派之外的派系,秘密召開的一次大型會議。

這個地堡興建於1938年,隸屬皇家空軍防禦德國空軍的秘密作戰指揮部和海岸雷達。

地堡可容納300人工作和生活,設施齊全,甚至有一座小教堂。

這是張伯倫主政時期修建完成的秘密地堡。雖然丘吉爾上臺後,也知曉了地堡的存在,但是雙河堡地堡內,幾乎清一色都是張伯倫當初部署的親信。

沒錯,在蘇格蘭的這一派人並不是什麼陌生黨派。而是前任首相張伯倫當初率領的綏靖派!

倫敦戰役進行到現在,英國人已然意識到自己必敗無疑,所以他們考慮了很久,應該選誰來投降會得到較好待遇的問題。

最終,一些人想到了和萊因哈特關係還算不錯的前任首相——退位的張伯倫先生。

值得諷刺的是,當初張伯倫恰恰也是因爲好戰派的巨大壓力,覺得他在幹下去,沒準哪一天就在路上被不知不覺的被刺殺,所以才他在1940年主動讓位於丘吉爾,自己被迫下臺,讓好戰的丘吉爾成爲了新任英國首相。

結果,現在眼見戰事不利,一衆人等又重新找回了當年被唾罵的“愛柏林先生”張伯倫,希望這位因爲被萊因哈特利用而下臺的前首相,利用自己被萊因哈特利用的情分,打苦情牌求和。

何其諷刺!

把自己趕下臺的老首相,又重新請回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打臉了,這是爆打!

很可惜,這些人現在纔想起張伯倫。

更可惜的是,在倫敦主持工作的戈特,直到現在也都沒有想起張伯倫這位老人。

很少有人知道,張伯倫在某種意義上,有着丘吉爾遠遠不能及的能力與水平。

他與丘吉爾是兩類完全不一樣的人,也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領導者。

比起好戰的丘吉爾,張伯倫其實是很企盼和平的。但是做沒做到點子上。他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看到了各個國家因爲戰爭而帶來的經濟危機以及民不聊生的情景,便決心不能讓世界再次發生戰爭。隨後,他作爲保守派代表參加了競選。其間,他在英國各地積極舉行演講,宣傳“投他一票就多了一份和平”等積極用語,煽動民衆去投選他。很快,他的得票數就位列第一。不久,就登上了首相的寶座。在他的帶領下,英國開始重建,改變一戰時期流傳下來的風氣,英國成爲殖民地霸權以及海上霸權的夢想甚至又將重新實現。

但這個夢想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的——假如沒有萊因哈特!

實際上,張伯倫一面實行綏靖政策,但同時也一刻都沒有放鬆警惕,秘密戰備。

他在當時面臨着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丘吉爾批評他不重視加強國防開支,但是工黨則稱他爲戰爭販子。

最終他在1935年大選後提出徵收國家防衛貢獻稅,以稅收補助軍工,結果又引來各方猛烈抨擊。雖然備受抨擊,但張伯倫的其他經濟政策倒是有效的,他採取了一種被稱爲“理性化”的政策,在當時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由政府購買陳舊的工廠和礦山,令其倒閉,使得新工廠有條件成立。由於這項政策,到了1938年,英國已經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術裝備的工廠,有生產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可以說,丘吉爾後來使用的很多有利條件,都是張伯倫爲他開拓出來的。丘吉爾,只不過是站在張伯倫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僅此而已。

張伯倫在位時,愛爾蘭希望完全獨立成爲共和國,制訂了一部新憲法,只承認英皇爲最高元首,並且自管對外事務,其他則完全獨立。張伯倫考慮到當時歐洲的局勢,希望一旦發生戰爭,愛爾蘭不會加入到和英國敵對的一方,因此作出許多讓步。

特別是張伯倫和愛爾蘭第一任總統德瓦勒拉還保持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在當時兩人達成的協議中,愛爾蘭收回了英國控制的三個港口,但賠付英國一千萬英鎊。這個協議招致了英國國內的一些反對,尤其是來自丘吉爾,但保守黨多數沒有支持丘吉爾,後來的評論認爲這個協議爲在戰時愛爾蘭支持英國鋪平了道路。

如果不是張伯倫的努力,戈特現在這番遷都愛爾蘭島聯合愛爾蘭的策略,更不就進行不下去!

而且在張伯倫主政後,英國軍費佔GDP的比重從1938年的7%猛增至1939年的18%。雖然這一比重仍低於萊因哈特德國的23%,但對於剛擺脫經濟衰退的英國來說已是勉爲其難。

但誰能想到,就在幾年前,英國空軍還因經費短缺而實力衰弱,難以抗衡崛起的第三帝國。

而如果說誰是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再造皇家空軍”的幕後功臣,那位一直被後世痛斥爲“助紂爲虐”的英國前首相張伯倫,恐怕纔是真正該背尊敬的功臣。

傳統看法多認爲,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是軟骨頭的表現,卻忽視了張伯倫的所作所爲、真實意圖和他所處的歷史大背景。

爲籌措和增加軍費,張伯倫曾經向議會提交草案,打算向因重整軍備而大發橫財的軍工巨頭徵收超額利潤國防稅,但600多名議員幾乎無人支持他。同時,張伯倫又啓動了4億英鎊國防公債發行項目,同樣沒能得到資本界響應。

可以說,張伯倫爲加強本國戰備,已經窮盡了他在體制內所能想到、用到的一切辦法。

這,纔是英國能夠堅持到今天的真正原因!

在丘吉爾及其黨羽的煽動下,很多人都罵張伯倫懦弱膽怯,只知道綏靖政策縱容德國。

不過沒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國當時不實行綏靖政策,結果又會有什麼不同。

那時法國不願意發生戰爭,意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孤立主義,英國在當時主要列強中實際上沒有同盟者。張伯倫利用這段時間加速英國重整軍備計劃,健全了雷達防禦系統和空軍的更新,這一切對於後來的丘吉爾發起戰爭起了巨大的關鍵性作用。

最惱火的是,丘吉爾還浪費了張伯倫無數的努力,被同盟國一路平推到倫敦。

平心而論,如果讓張伯倫來領導英國打下去,成績未必比丘吉爾差。

至少在戰略眼光上,張伯倫比丘吉爾強十倍!

第四百零七章 福爲雙至第五百七十四章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假消息第三百二十三章 丘吉爾上臺674北非糜爛(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獅子搏兔第二百二十九章 靠譜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話說的太早第五百八十八章 沒得玩第五百九十六章 這個時代最強的技術第六百五十六章 芬蘭軍隊的拼搏第四百零四章 有金手指的萊因哈特第一百五十五章 遲來的北進734殺手鐗第七十四章 演員第一百六十五章 貝朗特與曼施坦因的角逐第四十一章 兒戲的紀念幣739天照之光第四百七十章 想當元帥嗎(加更)第六十七章 激情意大利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用保盧斯波蘭不會亡(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賦予重任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足鼎立第四十四章 石油儲備777推遲更新第三百九十六章 惡性循環704 第四個英國政府第六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二章 屠殺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非大捷(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意大利的輝煌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者可以得兼第二百四十二章 又見貝朗特第四十二章 紐克第十五章 秘密警察第一百一十一章 跟我玩?第五百九十八章 更進一步第一百零九章 雛鷹初航第兩百零七章 黨衛軍第四裝甲擲彈兵師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就快結束了第五十一章 原因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法對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隆美爾親率兩個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必須進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羅馬帝國第五百零四章 再來一個營748朱可夫在哪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第三百零六章 自負的曼施坦因(第六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丘吉爾很好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多個小目標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兵砍坦克的由來769基輔與莫斯科第六百零七章 最後的等待722第九十六章 《坦克進攻》第四百二十三章 弩炮行動(第三次,每日五更)公告第一百九十六章 荻洲立兵的戰略第二十七章 可怕的國度第六百四十三章 輪到意軍俘虜英軍第六十七章 激情意大利第二百九十六章 海上大捷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里挑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召回659 六星期擊敗大英第八十章 結盟意呆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勝利演講第二百五十九章 刺殺萊因哈特(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面子與裡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惱火的錯別字第四百零六章 6星期打敗法蘭西678蒙哥馬利上將734殺手鐗716冒牌大英雄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假髮動機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索里尼的大戰略687鎢礦第三百四十九章 坦克VS戰艦第一百三十五章 囂張的代價第五百三十二章 陷阱758壞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會成功第二百四十章 冷漠的旁觀者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歐第一VS東歐第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名偵探萊因哈特735偉大的失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地獄第四百章 魏剛防線(求投票,求打賞)第一百九十六章 荻洲立兵的戰略第四百五十章737超級士兵計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重建國聯777推遲更新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假髮動機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點打算第兩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