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6月27日凌晨3點的時候,德國外交部給熟睡中的大島浩送去了一份條約草案。條約載明德國將與日本一同對美國作戰,並同意不單獨媾和。
緊接着,似乎是商量好了不讓日本外交大使睡好覺一樣,意大利新上任不久的外交大臣也給日本大使送去了一份相同的條約草案。
但是,草案到了,萊因哈特與羅西卻一直沒有簽字的意思。
於是,日本人方面現在已得到一個德意兩國元首都已口頭贊同的條約草案,但是兩人就是不簽字。
神經奇葩的日本外務省終於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他們竟然杯疑,萊因哈特與羅西之所以拖延,是因爲希望得到豐厚的交換條件,就比如若要同盟國軍事集團參加日本對美國的戰爭,日本就必須參加同盟國對蘇聯的戰爭。
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日本外相又趕緊在6月30日發給大島浩的電報中做出指示:
“如果德國與意大利方面問起我們對蘇聯的態度,就告知他們,我國政府已在7月間發表的聲明中澄清了我國對蘇聯的態度。一併告訴他們,我國現時的南進行動,並不意味着放鬆對蘇聯的壓力。但在目前、集中力量用於南方對我有利,所以我們暫時無法對北方採取任何直接行動。等解決了美軍主力,大日本帝國一定出兵北上,與同盟國聯軍一起夾擊蘇聯!”
日本人會不會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這點,萊因哈特不敢保證。但他可以確定,憑藉日軍那點底子,是絕對不可能真正解決美軍主力的。
美國人的主力受損了,轉眼就能造出來更多更強的戰艦用以補充。雖然戰力有待磨合,但是數量與戰艦質量上卻很有保障。可日本海軍,那還真是打一次就削弱一次。
但這就不是萊因哈特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日本人喜歡作死,而且還能順帶爲德國牽制美國,這已經是最好的局面。
至於日本那支關東軍怎麼被使用,要不要北上,那都不必擔心。說起來,日本關東軍雖然被他們的大本營譽爲“皇軍之花”,號稱王牌中的王牌,但戰鬥力也頂多算是亞洲一流。
放在歐洲,這支所謂的王牌,都未必能打的贏曾經的歐洲第一陸軍法軍,更別提現在位列第一的德軍了。
一旦擊敗蘇聯,等德軍有了向遠東地區運送部隊能力,全殲關東軍對德軍來說,不過是一次小試牛刀。
更何況,這支關東軍即便不北上,也能成爲德國的一枚棋子。
一旦美日大打出手,日本大本營十有八九得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場。到了美日戰爭後期,依照日本大本營的秉性,他們大概還會指望這支“精銳之師”能夠挽救自己失敗的命運。
在原本歷史上,日本大本營最多的一次,從關東軍抽調了整整13個師團和一支特設的具有高度機械化的常備兵團赴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結果,這些關東軍精銳不但沒能扭轉太平洋戰爭的敗局,反而白白充當了對美作戰的炮灰。
在歷史上美軍大獲全勝,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準備的時候,日軍又從關東軍抽走7個師團,並將關東軍儲備的近1/3的戰略物資以及大批人員調回國內。
這也是歷史上蘇軍能夠輕鬆橫掃關東軍的原因。並不是因爲蘇軍夠強,而是由於那時候的日本關東軍夠弱!
按照萊因哈特的性格,他當然喜歡看日本人大把大把的提供對美作戰炮灰,樂此不疲。
不過,正是由於知道日軍即便動員最大力量,也不可能擋住美軍的強大軍力,所以萊因哈特還給日本海軍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包括德國海軍總結的寶貴潛艇技術與從英國人那裡歸納出的反潛戰術。
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讓日本儘可能有力的牽制住美國,別讓美國有過多的餘力來影響歐洲戰局。
要知道,就在博克元帥發動全線反擊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對蘇援助協定。
這個協定,準備向蘇聯提供鋼鐵等一系列戰略物資先不說,竟然還半賣半送的援助了300臺各種型號的精密加工牀。
更有甚的是,其中還包括號稱戰鬥性能不亞於德軍戰機的P-39戰機,可攜帶2.3噸炸藥的B-25轟炸機等,各式飛機近千架。
此外,還有300輛本來準備提供給英軍,卻因爲英軍投降而沒有送去英國本土的謝爾曼坦克,也在援助名單之列。
爲了彌補蘇聯缺少生產輪胎所需的橡膠,以及生產機身急需的鋁,美國還將極其廉價的向蘇聯大量出售天然橡膠以及成品鋁。
此外,運輸機,軍用汽車,裝甲車,摩托車,列車,各類火炮,衝鋒槍等援助的數目,還有炸藥、鋼材、食品等等的龐大援助量,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規模。
一整套的援助計劃下來,花費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
當然,這是由於美國必須要扶持最後一個實力尚村的盟友,用來抵制可能即將完全控制歐壓大陸的第三帝國。
日本聯合艦隊早就蓄勢待發,近期更是舉行了各種模擬作戰演習。他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只要上過軍校的人都能看出來。
要是美日一對一單挑,馬歇爾已經向羅斯福保證過,美軍百分之百最終能夠完虐日本。
可要是德國擊敗了蘇聯,在歐亞大陸上一家獨大,那麼,美日戰爭的結局,就不是由美國和日本這兩個交戰國決定的了。
只要德國人答應了與日本人聯手對付美國的請求,那本質上也就相當於是整個同盟國軍事集團都加入到了對美國的戰爭中來。
這樣的話,美國的未來前景就很可悲了。
所以,羅斯福即便大出血,也要頂着議員們的反對壓力,向蘇聯大量輸血,以求蘇聯能夠牽制住德國的精力。
可悲的是,德國用日本掣肘美國,僅僅是分享出了一些技術上的東西,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付出,甚至還要日本人求着自己幫忙。
而美國利用蘇聯牽制德國,確實實實在在的大出血,實打實的犧牲自身利益,去給蘇聯壯了壯筋骨,而且還未必能獲得斯大林的感激。
同樣是玩的合縱連橫手段,萊因哈特的技術,明顯比羅斯福要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