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大意失荊州

bookmark

“嗯,這二個消息倒是都不錯的消息,看起來咱們自治區的確是塊風水寶地,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這樣,你讓地質勘探隊把所有礦產畫一張詳細的分佈圖,標清楚經緯度,交給我的機要秘書沙菱來掌管,這些事情等我有空再說。”

陳天華似乎對第二個消息倒是蠻感興趣。

不過他下的指令卻是第一個的礦探,對於第二個消息隻字不提,這讓廖雲鵬是一頭霧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明白了總督大人。”廖雲鵬趕緊允諾。

煤廣自治區必須要有自己的煤炭鋼鐵企業,這是最核心的能源,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

因爲這裡發電廠,動力電系統是所有的軍用設備,工礦企事業單位所必須的,沒有了電力,一切運轉就會非常原始,效率低下。

昨天晚上才從上海回來,來不及清洗自己身子就休息了。

現在是盛夏季節,早上起來就接到廖雲鵬神刀刀的報喜電話,現在感覺到身體粘糊糊的不舒服。

他在自己府邸大浴室衝了個澡,然後穿上絲綢涼爽的衣褲,到餐廳吃僕人們給準備的早餐。

這次上海之行,他主要是去拜見盛宣懷和李經方,他們既是長輩,又是他事業中的合作伙伴,牛頭山礦業,長牛鐵路等,都是他們的投資。

作爲豐衆企業的控股股東,陳天華需要經常性的跟他們保持聯絡,溝通交流。

不過,這次在盛宣懷那裡,瞭解的情況讓他很是沮喪,也只怪他這幾年裡忙於自治區這邊事務,且忽視了那邊的朝廷內部鬥爭。

這說來話長,都是幾年前的事了。

說起盛宣懷,這個近代實業之父,大清國最大的官商,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他最拿手的就是獲利,而且他還能把自己的靠山,看得特別明白,怎麼做纔可以把靠山找得聰明可靠呢?

那就是製造共同利益,藏起私利。

他深諳這世界上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

李鴻章逝世之後,袁世凱接任了其全部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權傾中外。

而盛宣懷因此失去了一位很重要的靠山,義父兼恩師。

袁世凱坐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重要職位,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他手握重權,而且是兵權,北洋大臣下轄北洋新軍。

憂的是他沒有可靠的財政支撐。

大清國國庫空虛,僅有的一年稅銀除了庚子賠款,朝廷運轉費用都不夠,那裡有錢養新軍。

但凡新軍,那都是各地自籌資金渠道。

衆觀天下,鄂軍有張之洞的富裕的湖廣地方財政,兩江自強軍則同樣富庶的江蘇,安徽地方財政支撐。

浙江新軍那更是特別,完全是民商獨支,陳天華龐大的經濟實體來支撐。

反觀數量最多的北洋軍,則顯得捉襟見肘。

李鴻章以前的北洋體系,以前是依靠盛宣懷。

袁世凱如法炮製,他當然瞄上了盛宣懷手上的二個最大的搖錢樹,輪船招商局和電報總局。

光緒二十九年,盛宣懷父親去世,按大清律法,他須丁憂二十七個月,其間要辭去一切官職。

爲此,他先辭去了工部左侍郎官職。

但袁世凱並不罷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通過內閣總理大臣榮祿,要求盛宣懷一併辭去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總督辦之職。

經過一段時間思考,盛宣懷認爲自己的小勢力,肯定比不過袁世凱的北洋系。

既然這樣,想讓自己保持即得利益,唯一的方式就是跟袁世凱合作,等於抓住一個新的靠山。

他的想法倒是很聰明,明面上,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讓北洋系佔領,私下裡他要保留常務董事,總會辦的權力。

於是,盛宣懷向袁世凱熱情地發出邀請,他請袁中堂可以來南方參觀,先考察一下,然後再商議交割事宜。

光緒三十年初春,袁世凱先回了趟老家河南信陽,然後去了武昌,拜會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完了沿長江又去了江寧,拜會了兩江總督端方。

最後,他纔到了上海,去跟盛宣懷見面,討論電、輪二局的交割事宜。

談判的最終結果是,盛宣懷提出了‘船宜商辦,電宜官辦’的基本方針。

他的意思是將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分成二個,而掙錢最多的輪船招商局,他一定要商辦,他擁有重要股份,當然要受他控制。

輪船招商局是官督民辦的股份制公司,光緒元年在上海洋涇浜路成立,主要從事客運和漕運,後來發展到地產。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眼下的輪船招商局除了國內業務,還開拓國際業務。

總局設在上海,而分局在青島,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橫濱,神戶,呂宋等地。

表面上,盛宣懷他將佔股不少的電報總局送了出去,由北洋系坐收漁利,算是人情。

袁世凱老奸巨猾,他在上海時不露聲色,口頭上表示同意,跟盛宣懷稱兄道弟一番。

不久,袁世凱派出了他的心腹楊士琦爲總督辦,徐潤爲會辦接管了輪船招商局,而他自己則兼任郵電大臣,把電報總局收回‘國有’。

權力交出去二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二年初,許多股東紛紛向盛宣懷反映,說輪船招商局裡的管理人員都改換門庭,股東們的權力得不到保障,他逐找楊士琦評理。

不久,袁世凱請下了上諭,說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都應該是官辦,駁回商辦提議,不承認原有民間商股,並派出王存善爲稽查官,對招商局進行全面調查,收回國有。

至此,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系,以朝廷名義完全侵呑了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的所有資產。

這個結果讓陳天華心裡終於明白,這三年來北洋新軍的不斷擴軍和裝備更新,實際都得益於這兩個局的資金支持。

他心裡非常懊惱,得到這個確切內幕時已經晚矣,盛宣懷也很懊悔,當初就輕信了袁世凱這個奸詐小人。

從陳天華的內心世界裡,他並不希望袁世凱的北洋系強大起來,因爲他們是後面二十年,國內軍閥混戰的禍根。

大意失荊州啊。

第464章 有人下山來談判第443章 遇刺第882章 既競爭又合作第899章 年關的福開森公館第070章 我來賭一把第225章 聚衆謀逆之罪名第186章 層層剝蠶繭第623章 駐滬新軍統帶第782章 放虎歸山第112章 教會醫院第487章 東洋人大潰敗第675章 兒媳悄見未來婆婆第638章 拜會盛京將軍第305章 未雨綢繆第823章 劉家廟前線第134章 求見將軍不易第825章 地獄修羅場第692章 點到爲止第461章 險惡地形,犯難第368章 擡頭挺胸第434章 竟是場風花雪月第337章 收穫頗豐第947章 騎戰史上的奇蹟第539章 夜半貨輪第802章 陳天華武力搶人第159章 救下的人,願做嚮導第807章 起事序幕已拉開第473章 光復會故友第385章 跳蛙式進攻第552章 開始武裝護航第837章 智擒長江艦隊第447章 投鼠忌器第472章 莫名攔截第239章 張香帥邀請之謎第285章 專業的築路部隊第020章 準備請客,還人情第383章 兄弟慘死第876章 煤廣新城臘八節第482章 給煙霧炮彈忽悠了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101章 再赴範府第556章 夜幕下的攻擊術第588章 風起微瀾第057章 敢放萬響炮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405章 巡撫衙門調解會第401章 報仇血恥第714章 官府出兵第668章 東瀛少女第837章 智擒長江艦隊第671章 家務瑣碎事第401章 報仇血恥第059章 芝麻糯米糰第274章 誰都想找個靠山第461章 險惡地形,犯難第946章 北軍騎兵被鑿穿第272章 操心第612章 搜尋幫主陸文虎第572章 淺灘登陸戰第848章 滬軍都督府第117章 迴歸雙棲鄉第597章 火力偵察第489章 天才軍事家第515章 做個男人不容易第269章 望夫村第972章 險象環生第604章 逼迫雲澤幫服軟第242章 出訪兩江總督府第943章 宋小牛被重罰第261章 假鈔案第809章 成立武漢軍政府第638章 拜會盛京將軍第277章 擬建鐵路專用線第147章 掏空的大清金融第628章 趙鳳昌夜探楊府第387章 陰差陽錯你誤判第351章 惹來各方調查第541章 小水匪上門收稅第189章 替兄弟出頭第787章 金蟬脫殼第744章 陳天華的海軍夢第127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731章 劫富濟貧的義軍第841章 突破江寧外城第653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422章 敵人在悄然佈局第914章 追擊殘敵第449章 衙門督察小組第448章 新的清剿行動第271章 仗義疏財的義兄第686章 跪求也無用第564章 琢磨如何復仇第608章 渡江夜襲計劃第884章 海軍出訪葫蘆島第518章 比武第969章 三裡店鎮第475章 驚魂一夜第738章 整裝待發第534章 皆大歡喜第291章 圍堵指揮部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