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崇明的建設規劃

bookmark

“遠洋航行?”

那贊聽罷往後一靠,顯得有些爲難,“這事難辦啊,光是四明山、定海一帶的海盜就不知其數,還有東洋海盜經常襲擊商船,這怎麼可行呢?”

陳天華則乘機說道:“所以說,咱們要加強水師建設,除了加強長江艦隊,還要組建能出海作戰的海軍,不要跟我說你沒有這個想法。”

那贊嘿嘿一笑,直起身子說道:“想法誰沒有呀,可這談何容易?這需要數千萬兩,甚至是億萬兩銀子,請問,這錢從哪裡來?”

“這你就不用問了,到時自知,怎麼樣,你想不想幹?”

“幹,爲什麼不幹!老子有了強大水師和海軍,除了能壟斷海鹽生意,還可能跟洋人做大買賣,這何樂而不爲呢?”那贊一拍巴掌,興奮說道。

“那行,但陳某得先要全面瞭解整個崇明水師的現狀,以便做出一份詳細規劃與方案。”陳天華道。

“這個自然,你隨時可以在整個水師轄區內觀看。”

那贊知道這是個龐大的建設項目,對自己十分有利,巴不得有人來投資,瞭解考察那是必須的,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那好,既然提督大人支持陳某的這個龐大設想,我就答應朝廷,出任崇明自治區總督了,屆時,你我攜手共進,共同富裕。”

“一言爲定!”

倆人的雙手又握在了一起。

……

九月中旬。

大清國總理衙門的公文下來了。

成立崇明自治區,包括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九段沙島,佘山島,大小金山島等八個島嶼,直屬工部管轄,設爲四品衙門行政區。

任命工部侍郎陳天華兼崇明自治區總督,總督衙門設在崇明島。

崇明自治區完全按西洋行政制度設立衙門和屬衙,總督以下設立區行政管理委員會,行政長官爲從四品,由煤廣自治區的副主任鄭坤調任。

兩位行政副長官,分別由茅新和原崇明知縣鄭道明擔任,五品官銜。

行政管理委員會下轄各職能局,農業,水利,漁業…等。

行政區域全部規劃爲鎮、村,取消縣制,實行扁平化垂直管理。

鄭道明從七品一下子提升到五品銜,跟太倉知府大人是同一級別,當然高興得屁顛屁顛緊跟在總督大人身後,感恩戴德。

崇明自治區總督衙門就設在崔明義送給許雲媛莊園的前面,總稱爲總督府。

總督府前半部分屬於新型建築,幾幢三層辦公樓,包括大禮堂,大小議事廳,宴會廳等,當然還有各屬衙,後半部分就是原來的莊園。

這個莊園很大,陳天華只保留一幢大的三層別墅,供他和許雲媛使用外,其餘的都分配給了鄭坤,茅新等外來官員的棲息地,住宅。

一切都那麼的順利成章,唯一跟煤廣自治區不同的是,這裡的駐軍權不歸陳天華,除了總督衙門的一個直屬警衛連隊,其餘的都歸那讚的水師提督衙門節制。

煤廣自治區之所以陳天華擁有軍隊節制權,那是因在浙江省轄區,李存智是浙省提督,這種關係就非常特殊了。

可崇明可大不一樣,行政區域管轄權與駐軍權是兩碼事,那贊屬新成立的大清國海軍部節制,而海軍部是首席軍機大臣載灃直轄。

不過陳天華何其聰明,他跟總理衙門把地方治安的警察,緝私,典獄等司法權歸於自己掌控,尤其是巡警和緝私署,武器裝備配置精良,這跟那讚的水師,大有分庭抗禮之趨勢。

接下來就是崇明自治區內部治理與經濟建設,全部禁止煙館,搗毀阿片種植和加工基地,開墾淡水田地,擴大漁場,加強海鹽加工作業的工藝流程,興修水利等。

崇明東臨大海,是個天然鹽場,最早的原居民都煮鹽自給,後來官府設置鹽場,派定鹽田鹽竈鹽課,允許居民自給而外,可交鹽場收購,銷往江蘇、安徽、江西等地。

煮鹽既增加了大清朝廷課稅,對於島民又有利所圖,故而幾乎家家都有鹽田,而鹽竈更是星羅棋佈,那雪白的生鹽熟鹽堆積如山,宛若厚厚積雪。

這種家庭作坊式的煮鹽,產能低下,對環境影響很大,陳天華將手工作坊式規範成大型鹽場,採用官商合營的方式,建起大鐵鍋,用煤炭作燃料,煮、曬、灌裝等,利用傳送帶成流水化、半自動化作業,極大地提高了食鹽產能。

建立崇明自治區之後,陳天華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動力。

他要求快速建設火力發電廠,發電廠從設備採購,建設安裝調試等人才儲備,一應俱全,煤炭更是直接從浙江長興發運水路,非常方便。

建立發電廠,除了照明,主要解決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崇明在江海會合處,故漁產豐富,最早上島棲身的便是漁民,水中珍品鳳尾魚、黃花魚、刀魚、銀魚、鰣魚、鱘魚等20餘種。

陳天華要求行政公署組建合作社制的漁場,漁民外出捕撈,漁場負責收購,然後組織水運將當日鮮活水產拉到上海水產市場。

崇明漁場在上海各大水產市場,設有專營水產攤位,對廣大市民出售鮮活水產。

崇明島四面環水,爲了與外交通貿易,先民們首先發展了航運業,隨之產生了造船業。

經過多少代崇明人的努力,終於研製出了適應性強、用途廣的我國古代四大船型之一的崇明沙船。

崇明沙船以其出自崇明沙而得名,船身扁淺寬大,底平,首尾俱方,重心低,船面建築少,可減少受風面積,使航行平穩,又因吃水淺而不畏暗沙,即使擱淺也不易傾覆或損壞。

它的另一個特點是多桅多帆,風帆高大,能充分利用風力來提高航速。

陳天華利用古老的沙船結構,再配置現代蒸汽輪,準備在崇明籌建江南最大的造船廠,規模比他的太湖船廠大出數倍,建五千噸位的船塢,引進先進的西洋造船工藝與技術,建造遠洋巨輪,甚至於軍艦。

在陳天華對於崇明自治區的規劃中,教育與醫療這些民生大計當然是缺一不可。

這一時期的崇明要開發,首先是學習西方的教育模式。

第070章 我來賭一把第162章 淮北老鄉第771章 端午之夜第319章 洪門虎師撤了第949章 逼降第394章 窪地狙擊戰第203章 許雲媛的煩惱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953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298章 都在玩誘敵深入第650章 等待中第841章 突破江寧外城第32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37章 智擒長江艦隊第409章 重啓談判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第179章 滅了這些倭寇第511章 首腦們忙中議政第322章 山坡上的罌粟地第713章 固守待援第344章 全面禁大煙第725章 分頭行動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007章 堂屋第690章 興師問罪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298章 都在玩誘敵深入第911章 登灘前的炮擊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006章 勇於擔當第372章 暗流涌動第642章 從城池暗河過去第630章 雪狐的媚惑力第416章 組建諜報機構第951章 不戰而屈人之城第710章 人禍無德第638章 拜會盛京將軍第756章 李府驚恐第508章 又一個年終,到了第145章 元霄節夜遊西湖第963章 與日諜秘密會唔第615章 宋門慶的圍魏救趙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362章 此事非同小可第539章 夜半貨輪第404章 有大的變動第776章 紅袖書寓的絕活第836章 巡洋艦下鎮江第181章 又成天神了第597章 火力偵察第897章 青狼手下的暗衛第813章 漢口三道橋第262章 東洋人在搗鬼第260章 電報,取道上海第900章 夜訪銳俊學社第310章 都在等待時機第210章 造訪耀金礦業第135章 孫勇擅闖會場第028章 鏡明學堂第117章 迴歸雙棲鄉第300章 撕殺,短兵相接第897章 青狼手下的暗衛第430章 竟是個頭牌花魁第248章 升堂前的小插曲第354章 一個講實話的刺頭第019章 有學問的土根第144章 杭州府城鬧元霄第794章 審訊第565章 血狼號炮船第752章 請君入甕第284章 亂世浮屠的畫面第846章 以國事爲重第264章 拱宸橋,運河東岸碼頭第714章 官府出兵第577章 一臉愁怨第708章 重出江湖第461章 險惡地形,犯難第202章 難得的咖啡第126章 新任省按擦使第492章 東洋人求和來了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425章 敢情是軍工難題第669章 終於降了第972章 險象環生第922章 羅二虎的左路軍第426章 又撿個燙手山芋第148章 豐衆儲蓄銀行第157章 仗義善後第572章 淺灘登陸戰第736章 乾脆,一包到底第083章 跟兵痞發生了衝突第281章 煤山鎮基地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166章 準備營救第258章 發行債券計劃第420章 總督辦府邸第161章 臨機應變第249章 太磨嘰了第846章 以國事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