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各方勢力搏弈

bookmark

清海軍混合艦隊在九江馬當,遭遇了滑鐵盧,被迫撤退到安徽蕪湖停泊修整,消息傳到北京紫金城,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攝政王載灃更是心如火焚,面如死灰,慌亂中尋求應對之策。

倘若武漢起義之火不能儘快撲滅,將遠不止一省一城的事變,漫延至全國,時間延誤,樑柱摧折,大廈傾倒。

一個龐大的大清帝國,即便是腐朽之極,也不等於它衰弱得不堪一擊。

情急之下,攝政王讓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求救於東交民巷的洋人公使們。

奕劻派主管外務的協理官,送信函至英國公使館和美國公使館,告之事態的變化,請求英、美兩國政府的支持,希望駐漢口的英、美等國的海軍艦船參戰,炮轟起義軍三道橋,劉家廟等駐點,幫忙清軍收回失地,從而挽回清王朝在武漢三鎮的敗局。

英、美公使都表現出少有的同情,均表示他們會指示本國駐軍,給清政府以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幾天之內,漢口長江水域聚集起十九艘外國軍艦,其中英艦8艘,美艦3艘,德艦5艘,俄艦2艘,日艦1艘,他們封鎖了漢口江面,不允許武漢革命軍的艦船靠近,岸上碼頭還有海軍陸戰隊把持,大有武裝干涉之勢。

消息傳到陳天華的司令部,他當即派人前往漢口,先跟英駐漢口總領事交涉,而後是美和德。

陳天華這些年跟英、美和德這三國關係處得還算不錯,技術合作和國際貿易也是跟英美德做得最多,尤其是跟英方,無論是銀行金融,還是礦產鐵路的勘探開發合作,是所有洋人國家中最多的。

他心裡也十分明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大英帝國在西方列強中最有權威性,國力最強悍,俗稱日不落帝國。

這時候,陳天華多年的生死之交,英籍好友伊恩,現在是英駐上海總領事,他跟英駐漢口總領事葛福關係非常好,甚至跟英公使朱爾典關係都不錯。

在伊恩的斡旋之下,葛福最後明確表示,六國軍艦和軍隊是爲維護租界和僑民的安全,除非受到攻擊,否則,他們不會輕易參戰。

最後協商結果是,起義軍的武裝船隻不允許在漢口江面上停泊,但渡口碼頭可以使用,這就方便了漢口起義軍的增兵調動,彈藥和後勤保障。

有了這個結果,陳天華認爲己屬不易,這口氣只能憋在心頭,以他現在的力量,無法跟帝國主義列強們比拚硬扛。

當然了,這個結果並非真正是伊恩個人斡旋的功勞,他只是順水推了一把而已,而真正的‘順水’,是帝國主義列強們的本國利益和對華策略。

西方各國,都非常不喜歡清朝這個泱泱大國,發生什麼革命與大變革,讓這個東方古國與民族強大起來,因爲他們對唯唯諾諾的清政府奴役慣了。

當今清政府,早已是列強們手上洗順了的一副牌,雖說已經腐朽不堪,但是卻容易掌握、把控,本國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當然不希望一個代表新思想的強硬政權上臺。

儘管陳天華爲代表的武漢軍政府,宣稱承認之前西方各國在華權利,但是,革命,對於一個現存利益的擁有者,一個對所在國主權的入侵者,即使現在矛頭不指,誰能保證以後不指?全面掌握政權之後還不指?

況且,陳天華是個什麼樣的人,恐怕東西方列強們對他研究透了,他是個十分強悍的奇人、偉人,總讓人惶惶不安,始終感覺到一種巨大、潛在的威脅。

但從長遠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舊勢力、舊體系總是要被新興力量所砸碎,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誰也阻擋不了的。

西方列強們,那些精明的政治家們,他們這點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從長計議,謹慎地選擇觀望姿態,暫時性的中立,決不輕易去得罪陳天華。

具體策略是:舊政權我會聲援,或適當保護,新政權我暫不出手,留有餘地,等到事態明朗了,我好站出來說話,總之,一切都是爲了本國利益。

這就是西方列強,目前對待武漢起事的外交基本法則。

這場外交風波總算是這樣過去了,目前三道橋那邊,起義軍和張彪的清軍還在對峙中,鐵良的第一軍陸續到達,分別駐紮在祁家灣和灄口一帶,軍司令部設在孝感,但都按兵不動。

沒有強有力的炮火支援,雙方力量對比,只能算是勢均力敵,雖說清軍兵力上絕對佔優,但他們內部心並不齊整,各自心懷鬼胎。

王遇甲、王佔元和李純等人,根本不理睬督統鐵良大人的出擊命令,說了一大堆不能出擊的理由,並不想真的進攻起義軍,他們是在等待朝廷的重大人事變動。

……

清澈的洹河,當地人稱安陽河,是一條古水,源於太行山脈。

洹河北岸,袁林以西,京漢鐵路東側,有個臨時停靠的車站,據說前些年袁宮保兼任郵電部尚書時,特意設立一個臨時站臺,名爲袁家車站,方便自己隨時隨地返鄉。

所謂洹上村,是個佔地三百餘畝的特大宅院,實際只有一戶人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家,當地泥腿子們都叫袁宅,或袁家花園。

洹上村離安陽城只有三裡遠,西路京漢鐵路只有一里路,交通十分便捷,它坐北朝南,呈方形,四周築有磚砌圍牆,高七米,厚約五米,很像城牆,牆內四周建有上下二層的碉樓。

面南的圍牆中間開了一個拱字型的大門,門上方的牆壁上,橫刻着三個大字‘洹上村’。

袁宮保去年底被攝政王載灃強行下野,將官職擼得一乾二淨,回鄉當漁翁垂釣。

但他直隸參謀部,衛隊營是原封不動帶回洹上村,這裡,就是他的另一個司令部,什麼電訊電報,情報訊息等暢通無阻,他時刻關心着局勢的變遷。

正當陸軍大臣鐵良在漢口前線爲軍令不暢,捶胸頓足之時,袁宮保卻在恆上村東書院裡,與自己的長子,以及心腹幕僚長楊度,品茶聊事。

剛過完五十歲生日的袁宮保,正當壯年,他矮墩結實的身軀,一張方正國字臉,臉頰紅潤滑油,濃眉大眼而不怒自威,只是八字鬍鬚微微有點花白。

第448章 新的清剿行動第625章 章川來訪第468章 戰鬥結束第912章 海灘登陸戰第311章 鷹嘴山營寨第054章 過年,組織做年糕第034章 陰差陽錯第089章 標統李存智第654章 地下審訊室第829章 翁婿共議國事第195章 時運亨通第636章 秘書沙菱第836章 巡洋艦下鎮江第269章 望夫村第734章 求人得有姿態第146章 相約紹興陳宅第635章 這個女婿太可怕第855章 運籌帷幄第611章 夜襲第736章 乾脆,一包到底第026章 雞血紅,招財進寶第657章 深夜,求見上將軍第916章 火攻雲臺山第887章 總是有新問題第378章 被伏擊第576章 鄱陽湖,白氏三兄弟第014章 完了,腿抽筋啦第951章 不戰而屈人之城第807章 起事序幕已拉開第931章 攻城得用重炮轟第738章 整裝待發第033章 拜面之前第698章 水師提督第315章 大潰敗第484章 敵人攻上了高地第349章 都亮出了殺手鐗第081章 上杭州府船坊第147章 掏空的大清金融第959章 拚死也要搶回人頭第406章 當場羞辱東洋人第129章 江湖英雄帖第786章 面對面第750章 鬥智鬥勇的周旋第654章 地下審訊室第701章 崇明的建設規劃第791章 爆炸發生了第064章 嚇唬嚇唬費少爺第862章 迷惑陣勢第840章 最大規模的炮戰第328章 坐山觀虎鬥第138章 教會學堂女買辦第609章 主帥,理應坐鎮指揮第729章 驚天陰謀第419章 深入基層視察第363章 進言搞成了批鬥會第147章 掏空的大清金融第344章 全面禁大煙第887章 總是有新問題第043章 難得的親情第364章 煤炭民用化方案第659章 督府掠影第509章 年終團拜宴第651章 直屬警衛營第214章 長興縣新學堂第436章 社團權利之爭第495章 許雲媛的心思第069章 少當家的到了第395章 迷惑第580章 兵臨島前,世態炎涼第457章 多頭並進第850章 戰後重建與復甦第740章 站好隊,跟對人第604章 逼迫雲澤幫服軟第933章 都想上戰場立功第037章 成了生意還認親第513章 迷惑人心的權利第159章 救下的人,願做嚮導第538章 宋家坊碼頭第392章 激戰第906章 御用愛將第261章 假鈔案第369章 租界見聞第778章 自主定價權第257章 敢立軍令狀第515章 做個男人不容易第531章 上京城第624章 在紅袖書寓設宴第095章 赴李府面試第757章 開啓崇明新篇章第765章 坦誠以待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315章 大潰敗第896章 老爺,是我做的!第574章 魚雷-殺手鐗第133 搗漿糊充飢第597章 火力偵察第001章 禍從天降第541章 小水匪上門收稅第261章 假鈔案第479章 營盤山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