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東北之局

趙爾巽搖搖頭,頗爲不滿道:

“老夫只是覺得奇怪,你與我的關係是如此密切,還拜把兄弟呢,你卻能不負袁公所望,將我瞞得死死的,以致於現在東北會變得如此亂象?”

徐世昌臉上並未有絲毫歉意,卻是露出敬佩之色,“老哥哥,袁公雄才大略,胸懷天下,實乃我生平僅見,如果不是大清國病入膏肓,以他之才能,大清國得以大治,將不是什麼難事。”

趙爾巽點點頭,調侃道:

“這個現在我才明白了,前幾年搞啥君主立憲制,我們這些老傢伙都是支持他的,聯手推他上臺而轟走了攝政王,不正是被他表現出來的東西,所矇騙了麼?”

“他君主立憲是假,而將來自己坐擁江山是真,蓄謀已久,要用的人,必然也是細細考察過了的,你,楊度,段公等人,都是寒門出身而身居高位,想必他對豪門大閥,也是早已心生不滿,想要改變這一切,所以你們才一拍即合。”

此時女傭們端來酒菜,放到桌上,爲兩人將酒杯滿上,垂手侍立一側。

趙爾巽揮揮手,讓她們都出去。

徐世昌端起酒杯,眼睛卻順着窗櫺看向遠處,眼神之中露出追憶之色,“那時袁公還是北洋大臣,我們便籌謀着如何讓大清成爲真正的君主立憲,能讓袁公出來組內閣,然後大展宏圖。”

“袁公那時以爲只要自己重組內閣,以自己之才能,總能重振大清,可當他真成了內閣總理之後,這才發現,大清國積重難返,幾個偌大的國庫,裡面空空如也,只有不到百兩白銀,而老鼠卻成堆。”

“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以前的夢想,當真只是一個夢而已,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向西方列強們開口,人家還愛搭不理,能貸到款項,也是杯水車薪,不得已,袁公只能向他最不願意的東洋島國開口。”

“誰都知道,東洋島國狼子野心,虎視眈眈,開出來的條件非常苛刻,但袁公是等米下鍋,只有先答應呵。”

“水滴石穿,冰凍三尺,豈是一日之功?”對於徐世昌的辯解,趙爾巽報以冷笑。

徐世昌並沒有理會趙爾巽的表情,自顧不暇地繼續道:

“袁公重振大清之心,實非我輩所能企及,苦思年餘之後,先以南北割據自治,待平定北方喘息之後,再東征西伐,統一天下。”

徐世昌一口飲盡了杯中酒。

“袁公之才,臥薪嚐膽,可直追當年的曾公,李中堂!”趙爾巽也是一飲而盡,繼續調侃。

“老哥哥,如今天下大勢,已日漸清晰,你趙家所轄的東三省作何打算?”

徐世昌單刀直入,“天下南北自治,對峙之局形成,數年戰亂,天下百姓遭殃,用一句流血飄櫓來形容,也不爲過,是繼續戰火紛飛,還是天下大治,如今就在你趙氏家族一念之間了!”

趙爾巽笑了笑,挾起一顆花生米,放進嘴裡慢慢地咀嚼,反問道:“你想我趙家如何?”

徐世昌道:“以東三省之軍事,財政實力,如能與袁公真誠攜手,掃平江南如翻掌之間。”

“然後呢?”

“趙氏可封異姓王,世襲罔替,可替大清永鎮關外諸地,但是,關外所有文治官員,必須由朝廷派出。”徐世昌說出了條件。

“天下豪門軍閥,幾被一網打盡,單留我趙氏一家,處在日俄夾縫中自生自滅,這是溫水煮青蛙麼?”趙爾巽嘿嘿笑了起來。

徐世昌直視趙爾巽,沉聲道:

“老哥哥,這叫暫時隱忍,小不忍則亂大謀,你道袁公最恨的是什麼人?東洋人,他當年奉李中堂之命,前去援助朝鮮李氏王室,結果跟東洋人扛上了,後來發生了甲午戰爭。”

“他是想待大清喘過氣來,國強民富,再跟東洋人,西洋人去理論不遲。別看如今轟轟烈烈,其實只是建在沙灘之上的房屋,大清帝國地大物博,到得最後,還不是煙消雲散的下場,兩邊真要打起來,只需形成相持局面,數年之間,外來的強盜必難支撐。”

趙爾巽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在房中踱了幾步,“卜五老弟,你錯了。”

“我錯了?我哪裡說錯了,以你之才能,難道看不到這一點麼?”徐世昌奇怪地問道。

“你見錯了人。”趙爾巽重新坐下,微笑道:

“你我都是快老朽了,天下是年輕人的,而你應該去江南,找陳天華談談,而不是來找我!”

“陳天華我當然要去找他理論,但你老哥哥的站隊很重要,如果你站在袁公這邊,我去找江南談判,就很輕鬆,否則,就很艱難!”徐世昌是實話實說。

趙爾巽哈哈大笑起來,筷子點點徐世昌,道:

“這一點還真讓你說對了,陳天華看得比我們任何人都清楚,明朗,現在的格局也不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他提出了求同存異,一致對外的八字方針,他答應幫我清理東北亂象,憑他這些年對付東洋人的作派,我信他。”

“而袁公所謂的權宜之計,曲線救國之策,估計我輩是看不到喲,就是子孫輩,也很難實現,所以,我很難說跟袁公站在一起。”

“再說了,江南陳天華髮展到現在這般地步,卜五老弟,你號稱水晶狐狸,就沒算到我答應了你,又能有什麼作用?只會引發更多的戰爭,戰亂,國家越亂則越窮,獲利的是東西方的列強們。”

“如今江南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勢力集團,就算陳天華不想一統,他手下那些文臣武將們會答應嗎?這些人可都是寒門子弟,開國功臣這個誘惑,幾乎無人可以抵擋。”

趙爾巽第一次明目張膽地,說出了趙氏站隊江南陳天華的心思。

他知道,徐世昌此來,便是攤牌來了,徐一回去,雙方敵對之勢便已形成。

東三省不可能保持中立,也無法保持,他必須依託有力的同盟軍,才能跟日趨擴張的日俄帝國對峙。

徐世昌倒吸一口涼氣。

一直以來,他們都以爲東北,只不過是滿清王朝的一枚棋子,是袁公完整佈局之中的一個方面。

今日才知,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今在趙氏家族中,江南的陳天華勢力,早已佔據了絕對的支配地位。

瞬間,徐世昌嘴裡的美酒,也變得苦澀起來,這樣一來,南北大戰已不可避免。

第726章 夜訪俞府第304章 號稱虎師第343章 發展實體經濟第041章 尷尬的族親第918章 陳大帥公開納妾第605章 手裡有礦不愁第738章 整裝待發第273章 小年算是有救啦第647章 歸第476章 搞他個反伏擊第527章 炮轟滿星疊第280章 長牛鐵路第639章 路礦權的戰鬥第134章 求見將軍不易第303章 對峙第752章 請君入甕第497章 隱身的女主人第534章 皆大歡喜第943章 宋小牛被重罰第012章 鄉鎮上的雜貨店第863章 鏖戰第725章 分頭行動第162章 淮北老鄉第820章 袁宮保的牌局第952章 入城儀式第257章 敢立軍令狀第578章 謀事在人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494章 機構改革第167章 男訪事死了第314章 穆鬍子命喪山丘第756章 李府驚恐第746章 半途殺出雷震子第822章 換帥如換刀第148章 豐衆儲蓄銀行第051章 到咸亨酒店第698章 水師提督第311章 鷹嘴山營寨第071章 他出老千第800章 武昌城東碼頭第542章 殺匪立威第512章 話裡藏刀第798章 葉涵被捕第156章 巴老頭之死第778章 自主定價權第941章 青狼的金蟬脫殼第160章 路遇檢查站第398章 心裡只想復仇第601章 虎跳崖第418章 調查科女掌門第006章 勇於擔當第898章 年三十的新北城門第777章 鉛華落盡人照舊第686章 跪求也無用第759章 紅袖添香花似容第665章 武術世家第585章 玩智力遊戲第927章 又是鎩羽而歸第380章 叢林遭遇戰第408章 反擊第505章 防彈馬車第051章 到咸亨酒店第737章 顧祝年臨陣受命第405章 巡撫衙門調解會第087章 李府三小姐第446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68章 亡命出逃第043章 難得的親情第801章 玉清捨命救主第353章 招賢納士第441章 黎府如夫人第651章 直屬警衛營第590章 廣西僱傭兵第898章 年三十的新北城門第246章 趕上了大堂會第729章 驚天陰謀第462章 要命的水源第565章 血狼號炮船第153章 選擇下長興第946章 北軍騎兵被鑿穿第191章 震懾,霹靂手段第101章 再赴範府第205章 功德圓滿第505章 防彈馬車第749章 夜闖驛館第390章 艱難的叢林搜救第443章 遇刺第94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053章 憂國憂民文化人第495章 許雲媛的心思第435章 昔日義姐第924章 北軍大潰敗第153章 選擇下長興第261章 假鈔案第023章 立冬還下湖第250章 共進午餐第202章 難得的咖啡第447章 投鼠忌器第914章 追擊殘敵第600章 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