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

bookmark

聽着科羅廖夫將軍電話裡的聲音,羅戈津差點以爲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白雲廠居然研製成功高射機槍,那個柏毅他居然做到了?想着剛纔自己還口口聲聲說着連百分之一的可能都沒有,羅戈津只覺得臉上好像被扇了兩巴掌似的,火辣辣的疼。

“羅戈津,羅戈津?你在聽嗎?”

“是的,將軍同志!”就在羅戈津腦袋急速混亂之際,科羅廖夫將軍不耐的話音便在羅戈津的耳畔炸響,令他從紛亂的思緒中徹底回到現實。

“那好,明天上午七點出發,今天晚上記得收拾好行李,說不定還要在哪住幾個晚上!”

聽了科羅廖夫將軍的話,羅戈津本來還想說些什麼,還沒等開口,聽筒內便傳來掛斷的盲音,羅戈津無奈也只能悻悻的將電話放了回去,而目睹這一切的奧列格斯基看着依舊滿臉驚詫的羅戈津,小心翼翼的問道:“我的老朋友,難道中國人真的把高射機槍研製出來了?”

“科羅廖夫將軍是這麼說的!”羅戈津先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可隨後有使勁兒的搖了搖頭:“可我怎麼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先不說他們的方案能不能成立,單憑這個時間也是不可能,從他們提出概念滿打滿算也就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就算蘇聯國內的頂級武器專家頂多也就能把圖紙畫出來,最快也不過是能搞出個樣品,距離研製成功還差得太遠、太遠!可是科羅廖夫將軍卻說中國的高射機槍已經研製成功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就算是世界級的軍工天才也做不到這一點……”

羅戈津越說,腦袋搖得就越快,而事實上羅戈津說得也的確沒錯,作爲曾經的武器設計專家,陸軍裝備審批立項的主要官員,羅戈津對軍工方面的事情可謂是再清楚不過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能做什麼,羅戈津比誰的心裡都有數。

也正因爲如此,羅戈津纔敢肯定,中國所謂的高射機槍研製成功絕不可能,更何況除了時間倉促之外,柏毅所提出的方案也有很大問題,正如他之前所說,柏毅向他介紹的方案,說穿了就是將西蒙諾夫14.5mm半自動反坦克槍,變成全自動槍械,從而利用其大威力彈藥以及高射速來對付低空目標。

柏毅的這個方案從理論上來說沒什麼問題,因爲在二戰時期,西蒙諾夫14.5mm半自動反坦克槍不單單用於反裝甲作戰,在情況緊急之時,是曾被蘇軍用來充當臨時的野戰防空武器使用,這在二戰期間的蘇軍當中比較普遍。

因此在二戰結束後,蘇聯介於二戰期間的寶貴經驗,將全新的高射機槍的口徑定位14.5mm,其結構性能更是參考了捷格加廖夫14.5mm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14.5mm半自動反坦克槍的基礎上設計一款新槍。

而這便是日後大名鼎鼎的zpu—4型四管高射機槍,只不過此時zpu—4型四管高射機槍尚處在測試階段,還未大批量裝備蘇軍,不過其特徵還是繼承了二戰時期兩款經典反坦克槍的諸多優點。

柏毅以成熟的西蒙諾夫14.5mm半自動反坦克槍爲基礎,發展自己的高射機槍,其思路與蘇聯即將裝備的zpu—4型四管高射機槍的確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但也就僅此而已,要知道西蒙諾夫14.5mm半自動反坦克槍採用的槍機偏移時閉鎖機構並不適合大口徑槍械的自動結構。

“柏毅研發的50式自動步槍採用的就是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他或許是想在高射機槍上也同樣複製50式自動步槍的成功,可問題是小口徑槍械與大口徑重型槍械有着本質的不同,雖說結構原理殊途同歸,

可在技術細節的處理上卻是天壤之別,再加上這麼短的時間,我判斷柏毅最多最多也就是修改一下之前失敗的14.5mm高射機槍,不過結構還是一樣,依舊還是失敗,因爲那款高射機槍用的就是槍機偏移式結構!”

羅戈津越說眼睛越亮,最後不由自主的在辦公室裡踱起步來,但不管他分析的如何正確,思路怎樣清晰,科羅廖夫將軍的電話卻令他無可辯駁,要知道那可是蘇聯駐中國總顧問,二戰時期的鐵血戰將,蘇聯英雄,他的一句話足以定下未來的基調,是以羅戈津儘管說得頭頭是道,但心裡卻好似像被大山壓在下面一樣,依舊好多難受有多難受。

奧列格斯基那還看不出自己好友在這方面的糾結?於是搖了搖頭:“你呀,跟契科夫寫的《小公務員之死》有得一拼,想得那麼多,都能快寫一本鴻篇鉅製了,與其如此,還不如親口問問!”

“問科羅廖夫將軍?我們……”

“怎麼可能問科羅廖夫將軍,要問也得問他的機要秘書!”看着滿臉糾結成菊花似的老朋友,奧列格斯基衝其安慰的笑了笑,旋即拿起電話,叫通後便將這邊的事說了一遍,而後電話那頭便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爲這個,哈哈,那是電話裡不方便說,將軍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一切以實戰出發,很謹慎的……”

電話那頭的機要秘書一邊笑着,一邊將事情說了出來,原來是昨天晚上前來沈城視察的總後首長找到科羅廖夫,邀請科羅廖夫一同去白雲廠觀看14.5mm高射機槍的定型測驗。

對於中國自行研製高射機槍的事情,科羅廖夫也是知道的,當下便搖頭表示不可能,理由跟羅戈津大同小異,總後首長卻依舊邀他過去看看再說,僵持不下之際,科羅廖夫便提議去是沒問題,可如果他判斷得正確,那總後首長所帶的配槍便作爲禮物送給他。

同樣若是他判斷的錯誤,他也會同樣送一支上好的蘇聯制式手槍給總後首長,總後首長二話沒說,當即便點頭同意……

得知這一內情之後,羅戈津這才恍然,爲什麼科羅廖夫將軍這麼急着讓自己也一同跟過去,畢竟在蘇聯顧問團裡,就他這麼一個技術全面的武器裝備專家,他不去把關又怎麼能放心呢?難道還能聽中國人的一面之詞?相同這一點,羅戈津一隻拳頭猛的捶到桌子上,堅定而又冷冽的道:“我們的這個賭局算是贏定了!”

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五十八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迫擊炮與無坐力火炮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一百四十六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下)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第七十二章 驚動上級(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一代美國坦克之爭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四百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中)第兩百九十六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危矣,志願軍主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兩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三百一十章 中蘇新技術補充協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彈(上)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VS原裝(上)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費是個大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2\4)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機功效也是戰鬥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二十九章 美國人的拿來主義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一章 驚天一炮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標:通用機槍與輕型火炮第二十二章 冤家路窄(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敲竹槓的首長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一代美國坦克之爭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十八章 越快越好(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狠傢伙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兩百九十五章 蘇聯天才的判斷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一十七章 中國炮兵的新力量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後勤第兩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外夜視系統第七十四章 拼接的舊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兩百五十六章 被擺了一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槍我喜歡第一百零三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上)(4\5)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上)(4\5)第四百九十二章 我就是要造槍造炮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三章扭轉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崩潰第一百零七章 槍管鍍鉻工藝(上)(3\5)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斯大林”速射炮第四十八章 越快越好(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七十八章 武器需要適裝性(上)(第二更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靶開始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