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

bookmark

噴氣式發動機在二次大戰中分成兩個不同的分支,即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和軸流式噴氣發動機。

所謂的離心式,是利用專門的離心壓縮機,是利用專用的離心壓氣機,將進入發動機的氣流壓縮,並甩向分佈四周的燃燒室,通過點火加熱,形成高溫燃氣,從而形成做功的推動力。

軸流式噴氣發動機,則是氣流沿着固定的軸向自然流入發動機內,進而利用高速旋轉的壓氣機,對流入的空氣進行加壓,注入燃燒室點火加熱,最終形成高溫噴氣熱流,完成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如果用一種不太貼切的事物來形容兩種類型的噴氣式發動機的話,那麼離心式發動機就好像是鼓風機,提供氣流不說,還自行加壓;至於軸流式發動機則更像是排風扇,源源不斷的吸收氣流,並沿着固定通道加壓、加熱……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噴氣式發動機,若是放在幾十年後估計連最起碼的爭議都不會有,因爲兩者的獨特結構就已經註定,軸流式較之離心式有着更大的應用潛力,是以各主要軍事大國所研製的新式大推重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無不是採用軸流式結構。

可問題是此時此刻卻是1951年初,一個噴氣式戰機剛剛起步,兩種發動機難分伯仲的年代,最典型的便是如今朝鮮戰場上,從配備離心式發動機的米格—15同安裝軸流式發動機的f—86之間的巔峰對決就能看得出,兩種不同樣式的噴氣式發動機,並沒有本質的差距。

正因爲如此,關於離心式與軸流式的爭論也從二戰時期,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只是主角從當面的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暗暗較勁,換成了現如今蘇聯與美國的彼此爭雄,就如同幾十年後戰機變後掠翼技術一般,是取是舍,很是經過一番曲折的道路。

阿爾喬姆·米高揚就正在這個道路上前行,從二戰時期屢屢碰壁,默默無聞;到如今聲名鵲起,成爲蘇聯戰鬥機研發領域的一哥,阿爾喬姆·米高揚除了有一個好哥哥幫襯之外,也是因爲他掌握了一個“快”字訣。

要不是當年他連夜趕工搶在拉沃契金設計局之前,率先試飛米格—9戰鬥機,便不會率先奪下蘇聯噴氣式戰鬥機的一血;之後再接再厲,用同樣的辦法,搶先完成米格—15的設計工作,致使性能相近的拉沃契金新式噴氣式戰鬥機再次敗下陣來。

至此,異軍突起的米格徹底將拉沃契金趕出了戰鬥機設計領域,成爲蘇聯戰鬥機研製方面新的霸主,只不過米格的霸主地位並不是很穩固,沒辦法,蘇聯航空人才實在太多,除了拉沃契金,還有雅克夫列夫,蘇霍伊,伊留辛,圖波列夫,米亞舍夫……

這還是數得上數的名家,至於那些默默無聞的天才更是多的看不過來,可以說整個蘇聯航空領域的競爭十分的激烈,稍又不慎便會如拉沃契金一樣,被徹底打落塵埃,基於此,阿爾喬姆·米高揚除了拉住自己的哥哥外,便是利用目前掌握的優勢,不斷推出新機型。

從起步的米格—9到鏖戰朝鮮的米格—15;從正在試飛的米格17,再到如今抓緊研製的i—360計劃,阿爾喬姆·米高揚和他的米格設計局只用了8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米格設計局每兩年便會推出一款最新的噴氣式戰鬥機。

這種推陳出新的速度,較之後世更新速度超快的手機產業也是不遑多讓,由此可見米格設計局將“快”字訣用到了何種程度。

當然,這其中固然有航空領域大發展,大更新的契機;也有同敵對的西方世界拼命較勁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阿爾喬姆·米高揚必然有着他獨特的法門,不然也不會從那麼多羣雄閃耀的功勳飛機師中脫引而出。

而這個獨特的法門不是旁的,正是採用大量的成熟技術,特別是在耗時最大的航空發動機方面,自始至終使用基於英國“尼恩”航空發動機改進的離心式噴氣發動機,之所以如此,無他,只因爲該類型發動機技術難度低,結構簡單易懂,生產製造方便快捷,整體性能堅固耐用,工作穩定性平穩高效,簡直就是爲快速生產量身定製的神機。

正因爲如此,當米格開始進行i—360計劃時,阿爾喬姆·米高揚想也不想便能夠快速生產的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定爲新式戰機的動力源,若是一臺推力不足,那就直接上兩臺,總而言之,務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新式戰機任務完成。

結果他的要求發往一直受其提攜的克里莫夫設計局時,卻遭到航空發動機總設計師克里莫夫的反對,理由是經過他的測算,軸流式發動機將會比離心式發東西更適合未來的新式戰鬥機。

爲此,克里莫夫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將軸流式發動機的好處說的是天花亂墜,阿爾喬姆·米高揚心裡儘管不痛快,但因爲自己並不是航空發動機專家,是以也不再堅持,只是默認克里莫夫搞他的軸流式發動機。

直到今天受他哥哥之邀,加入新式技術評估專家組,看到了那兩張《噴氣式發動機簡論》的影印照片,阿爾喬姆·米高揚這才發現,自己竟然被克里莫夫給耍了,頓時便火冒三丈,直接扯過克里莫夫,讓他做出解釋。

克里莫夫哪裡會想到,一項堅持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的德國,臨了卻變了掛,轉而對離心式發動機情有獨鍾,特別是照片中的一句話,更是撓到了蘇聯大部分軍工專家和高層的癢處:

“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因爲他的簡單,更適合大規模戰爭,如果德國能夠在1943年意識到這個思想,或許就不會把心思放在複雜無比的軸流式發動機上,戰爭也不會敗的這般慘烈……”

若是其他人說這句話也就罷了,問題是這本書的作者是阿爾弗雷德·盧克,二戰時期德國軍工生產的實際負責人,“末日計劃”的真實領導者,是以這句話的分量之重簡直難以形容,因爲它不單單是總結了德國戰敗的原因,更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蘇聯軍工發展思想的正確性。

克里莫夫很懷疑這本專著的真僞,可面對阿爾喬姆·米高揚咄咄逼人的眼神,他還是放棄了最起碼的良心,選擇了對強權的屈服,於是重重的點了點頭:“放心吧,我親愛的米高揚同志,等回去後我便調整設計局的工作,將離心式噴氣發動機的改進放到第一位!”

“恩,要快!”

阿爾喬姆·米高揚聞言這才默然的點點頭,旋即起身,不再理會一臉惆悵的克里莫夫,朝着他哥哥所在的位置快步走去……

第兩百五十八章 雙基發射藥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上)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張口一百萬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危矣,志願軍主力!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九章 “斯大林”速射炮第九十二章 簡易銑牀(三更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A—1墜落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十四章 拼接的舊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麼是好裝備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四十三章 試點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敲竹槓的最高境界第一百零七章 槍管鍍鉻工藝(上)(3\5)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出重圍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兩百一十四章 軍火貿易(下)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兩百五十三章 我們有更好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柏毅的意見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VS原裝(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三百零九章 肉裡藏刀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甲雄風(下)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鍛工藝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零七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第兩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兩百九十九章 匕首變屠刀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第九十四章 當局者迷(五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佬來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零九章 突如其來的調職令第兩百三十一章 榴彈發射器之父第兩百一十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軍刺(下)第五百零六章 冷鍛機(下)第六十六章 留下命(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三十九章 型號下馬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三百三十五章 技術培訓費第四百七十三章 槍族(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條腿走路(1\4)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零四章 真正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