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

bookmark

國內的光學生產領域,作爲一個工業領域的分支,是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畢竟像鋼鐵、化工、電子元器件這樣高大上的領域,中國還沒有完成最基本的自給自足和產能配套,類似光學制造這樣配套中的配套自然難以上得去工業主管領導的案頭。

不過沒精力重視不等於沒人重視,柏毅便是工業領域首先提出要重視光學制造技術的人,而且不單單是提出口號,更是在職權範圍內逐步推進光學,特別是軍用光學技術的研究與探索。

早在50式自動步槍研製之初,他便以槍械附件配套的形勢,組建國內第一個槍械瞄準鏡課題小組,待到1950年,應屆畢業大學生即將分配的當口,他更是前往沈城找到總後首長,將這一年各院校光學專業畢業生悉數拉倒白雲廠。

柏毅這個舉動若是放在前世,估計白雲廠早就人滿爲患了,可在1950年,拋開留校和定向分配的,柏毅滿打滿算就招來了8人,而且還是青華和富旦兩所高等學府加在一起的人數,至於其他高等院校根本就沒有光學專業這個學科設置。

所以在1950年這個在今後不可或缺的前沿專業,全中國四萬萬人口中也就能找出這麼一丁點系統學習過的人才,這便是當時中國科研領域極度薄弱的縮影!

但不管怎麼樣,有人才總比一點基礎也沒有要強,更何況向總後首長這樣的領導始終堅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是以往往都會將該領域最頂尖的人才集中起來攻克一個難關,這在人才、材料和資金極度匱乏的年代不失爲一種好方法。

是以儘管柏毅找來的人是少了些,但這8個頂個都是學校光學專業品學兼優的高材生,於是柏毅以這8名高學專業高材生爲核心,將槍械瞄準鏡課題小組拓展爲軍事光學儀器課題組,作爲一項預研方向歸於白雲廠技術科領導。

到了1950年10月,柏毅以部分軍工技術換取所謂的蘇聯“廢舊鋼鐵”運抵白雲廠後,即刻便以白俄羅斯獲得的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光學廠原裝光學生產機牀爲基礎,組建白雲廠光學儀器分廠。

只不那時的光學儀器分廠實在是寒酸得緊,除了一堆的機牀零部件和十幾個技術人員外,就是一見不到50平米的繪圖室,連最起碼的廠房都沒有。

然而就是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那8名光學專業高材生卻什麼話也沒說,披着大衣,拿着參考書,冒着滴水成冰的嚴寒,一頭就扎進密密匝匝的零件堆裡,從最基礎的固定螺絲開始研究,而後齒輪,直到傳動系統、配電系統乃至整機結構。

硬是把那令人頭皮發麻的光學機牀零件一個又一個的組裝起來,手凍出了凍瘡不要緊,塗上一層豬油就繼續幹活;感冒發售40度,可口薑糖水立馬強打精神藉着組裝。

就這樣他們這些人連續奮戰三個多月,等柏毅第二次從蘇聯返回白雲廠時,光學儀器分廠已經依靠自己的能力組裝了四部精密車牀、三部磨牀、兩部銑牀、和一個光學材料實驗室。

靠着這些設備,光學儀器分廠已經開始着手仿製德國的蔡司望遠鏡,其樣品的整體性能並不比原版的差多少,以至於隨同柏毅來到白雲廠的德國專家見了都不禁驚歎,直言中國人創造了奇蹟!

只不過奇蹟是奇蹟,但跟白雲廠的其他車間和分廠一樣,對相關技術領域的前沿把握並不強,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還顯得生澀和笨拙,極度缺乏最核心的生產經驗,這些無法彌補的缺陷,待柏毅將西伯利亞的那批德國專家順利帶到白雲廠後,方纔逐漸彌補起來。

光學儀器分廠也是一樣,儘管柏毅帶回來的德國專家中並沒有專門從事軍用光學儀器的專家,但卻有一個曾經供職於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光學公司的車間工藝師。

他的名字叫做列奧·艾勒格,準確的說他並不是德國人,而是奧地利人,只是二戰期間奧地利被德國吞併,所以國籍上被標明爲德國。

此君屬於正義感十足的人,當洶涌的蘇軍衝進施華洛世奇位於維也納近郊的光學制造工廠搬運機械設備時,其他人都選擇沉默,只有艾勒格站出來,指責蘇軍的行爲與納~~!~~粹無異!

將戰勝國的蘇聯比作納~~!~~粹,簡直跟指着蘇聯人鼻子罵娘沒什麼區別,於是艾勒格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直接跟着那批拆卸的光學設備一起運往蘇聯。

只不過最後設備留在了環境優渥的白俄羅斯,而艾勒格本人卻被直接投入西伯利亞集中營。

本來柏毅對艾勒格這個車間層級的小技術員並不感興趣,所以規劃名單時並沒有將艾勒格名字納進去,但那位深謀遠慮的卡爾博士卻力主將這個人帶上,當柏毅問其原因時,卡爾博士只說了一句話,柏毅二話不說直接打消原來的念頭:

“列奧·艾勒格儘管不是學識淵博的專家,但卻是經驗豐富的好工人,德國在二戰末期所開發的‘食雀鷹’紅外夜視系統,其工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而列奧·艾勒格卻是爲數不多能夠掌握整個‘食雀鷹’紅外夜視系統工藝流程的人……”

柏毅儘管對光學設備涉獵不多,但卻對“食雀鷹”紅外夜視系統卻是知之甚詳,要知道這可是前世搞軍事裝備之人課堂上必學的基礎裝備,那便是在二戰末期德軍裝備的,堪稱夜視鼻祖的“食雀鷹”紅外夜視系統。

正是靠着這款裝備,德軍裝甲部隊得意在夜間所向披靡,殺得東西兩線盟軍是苦不堪言,直至戰後也是不可多得的先進裝備,以至於戰後美蘇兩國紛紛仿製,從而形成第一代夜視系統。

而如今一個能夠掌握這套系統生產製造全部工業流程的人就在自己面前,柏毅直覺艾勒格比什麼專家都金貴,畢竟專家的理論突出但對生產方面助力並不大,但懂的工藝流程和生產製造的艾勒格就不一樣,他能直接就腦中的東西毫無阻滯的轉化爲生產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艾勒格纔是柏毅最需要的,因爲當下的中國缺的恰恰是生產技術的提升……

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五百零六章 冷鍛機(下)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射機槍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十八章 柏毅這個人不簡單(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八十一章 暴怒的子彈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四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的美軍第兩百六十五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兩百零九章 突如其來的調職令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勢逆轉(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八十六章 禮拜攻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四百八十七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態度(昨日第四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萌妹子?女漢子!第七十二章 驚動上級(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斯大林”速射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意外之喜(上)第兩百二十五章 真是撿到寶了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蘆”(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上)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四十八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兩百零七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2\4)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兩百三十二章 無坐力炮的難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3\4)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勢逆轉(下)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死亡輪盤賭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戰士方姚章(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驚豔三槍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四百零三章 實話實說的坑第一章 驚天一炮第兩百六十九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軍事化工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第五百二十七章 獻青春的人(下)第兩百零四章 真正的大師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八章 中國人必敗無疑第兩百四十七章 雙基發射藥生產線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一百四十六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詭計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獻青春的人(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兩百二十二章 工業化還得靠自己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詭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敲竹槓的最高境界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