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火箭增程彈(下)

bookmark

既然老唐將戲份全都搶光了,柏毅也就沒必要再賴在重火力連裡不走了,於是待吃完午飯便收拾行裝準備返回位於後方的炮兵陣地。

儘管在返程時的風景很靚麗,柏毅依舊很鬱悶,但很快也就釋懷了,畢竟他在火箭增程彈的研製中並沒起到太大的作用。

不過是在前往朝鮮前,確定的一個研製方向而已,至於具體的研製則完全是靠斯圖騰貝格等一衆德國專家完成的。

而這些德國專家早在1941年便爲納~~!~~粹德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箭增程彈,併成功應用於SFH—18型150mm榴彈炮,創造出19公里的最大射程。

儘管在戰爭末期,火箭增程彈這類特種彈要,因爲製造難度大,彈藥威力小,生產成本高等因素,逐漸從德軍的軍火採購名單中剔除,但相關的技術卻完整的保留下來。

並隨着被俘的德國專家來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亞,進而又輾轉被帶到了中國,並最終在白雲廠獲得了新生,重新成爲量產的新式彈藥。

只不過相較於二戰時期的150mm火箭增程彈而言,斯圖騰貝格對白雲廠出產的同類彈藥進行了相當大的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將射程明顯提高。

從原來的的19公里,提升到22公里。

較之SFH—18型150mm榴彈炮最初的13.3公里的最大射程,足足提升了將近一倍,這在二戰時期簡直不敢想象,因爲那時就算200mm以上的火炮,也不過20公里出頭的射程,根本就沒有一款150mm級別的火炮能達到這個程度,否則整個二戰都有可能改寫。

可僅僅時隔幾年的光景,只憑着二戰時的老舊技術,便讓老舊的重新煥發出令人驚歎的作戰能力,着實是令斯圖騰貝格等一衆德國專家是捶足頓胸感慨連連,直呼當年他們爲什麼沒想到這種簡單有效的辦法去提升火炮的性能?

其實並不是德國專家們想不到提升火炮射程的辦法,不然也就不會有火箭增程彈的問世,但問題是他們有了火箭增程彈之後,便陷入了射程與威力的悖論中。

因爲火箭增程彈是以犧牲炮彈裝藥量,來爲後部的火箭發動機騰出相應的空間,是以想要炮彈射程遠,減少裝藥量,增加火箭儲存空間即刻。

可這樣一來炮彈的威力必然大打折扣,甚至還不如一枚100迫擊炮彈的威力大,這在戰況激烈的二戰歐洲戰場上簡直連個屁都不如,因此取得令人驚歎的大射程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但要保證彈藥威力,彈藥的火箭就必然要壓縮,所謂的遠射程就只剩下空談,因爲提高的那幾公里的射程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正因爲如此,德國的火箭增程彈纔會成爲雞肋,並最終被德軍所放棄。

白雲廠在開始研製火箭增程彈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以至於斯圖騰貝格等人建議,與其在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彈藥上浪費時間,還不如把精力放在下一代火炮的研製上,從源頭去解決的射程,總比在彈藥上投機取巧來的立竿見影。

對此,當時還在白雲廠主持科研工作的柏毅卻反問道:“火箭增程彈既然是特種彈藥,那幹嘛非要在普通裝藥上鑽牛角尖兒?爲什麼不試試特種裝藥,特種引信?”

正所謂當局者迷,斯圖騰貝格等人不是想不到其他特種裝藥,只不過是陷入了普通榴彈裝藥的桎梏中無法自拔而已,正因爲如此,當他們聽了柏毅的話之後,便等於是在他們的頭頂上打開了另一扇窗,一片嶄新的天地便至此朝他們打開。

摒棄特種裝藥,使用最新開發的且質量輕便的白磷裝藥。

捨棄傳統的碰炸引信和延遲引信,用更爲靈巧簡便的靜電近炸引信起爆,增加殺傷效果。

再加上德國專家們本就爛熟於心的炮彈火箭結構。

如此新一代近炸白磷火箭增程彈就這樣確立裡了最基本的技術框架。

至於相關的製造,對白雲廠來說更是毫無難度,先不說從蘇聯引進的廢舊鋼鐵中,就有不下六個基數的150mm炮彈,但就最關鍵的白磷裝藥和靜電引信,白雲廠在生產37mm近炸防空炮彈和80mm白磷燃燒彈時就已經積累豐富的製造經驗。

轉而爲150mm火箭增程彈做配套,不過是增加裝藥量和修改電路走向的小問題罷了,至於炮彈火箭發動機,因爲有40mm單兵火箭筒的製造經驗,所以儘管在加工精度上要求更高,但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正因爲所使用的都是白雲廠所擁有的成熟技術和工藝,所以在4月底,新式火箭增程彈便完成研製並開始投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生產了240發火箭增程彈,滿足六門SFH—18型150mm榴彈炮兩個基數的彈藥量。

當白雲廠西側的試驗場上,一枚從22公里外打來的150mm火箭增程彈,在目標之上凌空爆炸,下面的數十個稻草人被飛濺的白磷燒成灰燼之時,也就不難理解那些德國專家爲何捶足頓胸了。

因爲這款彈藥裡沒有超前的技術,也沒有天才般的創意,有的只是成熟技術的集成,但造就的卻是足以改變戰場態勢的絕對殺器,這讓那些表面恭敬,內心卻依舊高傲的德國專家們如何不爲之折服與懊惱。

也難怪斯圖騰貝格在150mm火箭增程彈試射後會酸溜溜發出這樣的感慨:“德國不缺嚴謹的工程師和超越時代的創意,所缺的恰恰是柏毅這種天生的軍工天才!”

如果柏毅能聽到斯特滕貝格這句話,絕對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可惜人家說這話的時候,他人已經身在朝鮮,好不容易有幾個自我展現的機會,卻不是遇到軍備首長那般的強人,就是碰見老唐這種好東西你拿來,逼我來裝的混人。

想來想去,還只能如老唐所說,去給美國人好好驚喜驚喜吧!

一邊想着,柏毅的車卻已經駛入冷黃山的密林之中,在哪裡六門分散佈置的德制SFH—18型150mm榴彈炮,早已將黑洞洞的炮口高高揚起,柏毅略略的掃了一眼,對炮兵學員的陣地佈置剛滿意的點着頭,便覺得腳下的大地猶如地震一般顫抖起來。

旋即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便穿破十餘公里的阻隔,灌入這處炮兵陣地的每一處角落,柏毅定了定神,旋即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遠處大股大股升騰的硝煙與火光,不禁訥訥道:“這就開始了嗎?”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第四章 陣地防禦戰(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五十六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一十七章 中國炮兵的新力量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三百八十三章 80mm無坐力火炮教做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斷刀(上)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兩百二十五章 真是撿到寶了第四百零六章 美軍中的技術派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達困局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磷彈(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明豔的14.5mm高射機槍(昨天補更2)第兩百五十八章 雙基發射藥第四百一十章 來自黑暗裡的炮彈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贏的方式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動力滑翔傘第兩百九十五章 蘇聯天才的判斷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四百二十二章 鐵甲雄風(中)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槍我喜歡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外夜視系統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機功效也是戰鬥力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一百五十八章 柏毅的條件第五百一十章 軍備首長燃了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四百一十三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三百四十八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發擊毀?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機功效也是戰鬥力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斷刀(下)第兩百一十五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上)(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九十六章 要人(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二)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九章 反裝甲子母彈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兩百九十四章 如獲至寶的蘇聯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國人太可怕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七十二章 驚動上級(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八十六章 禮拜攻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下)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