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

bookmark

然而柏毅似乎沒看到王小東慘白的臉色,接着說道:“我之前說過,以50式的結構,並不適用於全自動射擊,特別是全自動的精確射擊,所以我們不但要改,而且要改得徹底,改得一錘定音!”

柏毅的話可謂是擲地有聲,其實對50式自動步槍的後續研製計劃早就在柏毅的腦海中醞釀了,只不過幾次蘇聯和朝鮮之行打斷了這項計劃。

其實說起來,50式自動步槍是柏毅參考比利時經典的FAL步槍研製而成的,正因爲如此,50式有着FAL步槍的相同的優異性能,但不可避免的缺陷也同樣繼承下來。

那便是槍械整體偏重,連發射擊的後坐力偏大,準確度十分不理想,沒辦法,誰讓FAL步槍原本就是全威力彈和中間威力彈僵持不下而產生的妥協性槍支,所以它的缺陷便由此註定,那便是想用全威力步槍彈達到突擊步槍的自動射擊能力,本身就是最大的錯誤。

正因爲如此,FAL步槍儘管具備自動射擊的能力,但士兵們更多的卻是使用它的半自動功能。

50式也是一樣,自動設射擊時的後坐力很大,戰士很難把握,無奈之下,許多戰士寧肯選擇半自動,也不想使用自動射擊功能。

如此一來,50式的優勢便蕩然無存,因爲他所使用的6.5mm彈藥還未達到真正的成熟,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存在不少的缺陷,如果在全自動模式下,密集的彈雨還能彌補性能上的不足。

可一旦自動模式無法實施,只能用半自動方式去作戰的話,50式卻在威力和射程上比不過美軍的M1加蘭德;而在可靠性和精確度上,又較之蘇聯的SKS半自動步槍差了個層次。

除了彈匣內的子彈稍微多一點兒,保證更長的持續作戰時間以外,完全比不過美蘇兩國的經典半自動步槍,完全就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雞肋貨。

所以就算白雲廠不對50式進行改進,過不了幾年也會被SKS半自動步槍和AK—47突擊步槍所組成的56式槍組所取代。

正因爲如此,儘管柏毅也心有不捨,但也不得不下定決心對50式推到重來。

當然這些理由柏毅是沒辦法跟衆人說,畢竟斷言幾年後的事,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不過柏毅也有他的方法,那便是朝鮮戰場上的實戰經驗:“我先前所說的數據,只是50式自動步槍衆多戰場統計數據的一項,其他的還有很多,我在這裡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同志可以會後去資料室調取,我今天在這裡卻是要說一下綜合這些數據得出的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一聽到“結論”兩個字,場間衆人的目光都不禁亮了起來,都是搞軍工的行家,很清楚實戰數據對裝備的重要性,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壓過的本本上的理論,所以當聽到柏毅有結論時,衆人便清楚,真正的乾貨終於來了。

果然,在柏毅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這三個詞後,轉過身重重的點了點黑板上的字跡,朗聲說道:“衆所周知,從第四次戰役開始,咱們志願軍便開始愈發的依賴後勤。

爲此我們儘量的簡化彈藥種類,努力做到口徑統一化,這也的確提高了後勤運作效率,可這真的夠嗎?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因爲後勤不只是單純的彈藥運輸,更有裝備的維修和保養,在槍械方面也是如此,可我們在槍械維修保養方面做得怎麼樣?”

說着,柏毅頓了一下,嚴厲的目光掃過在場衆人,伸出三個手指頭,一字一句的說道:“三個字,很糟糕!”

“有多糟糕,就說一下鐵元阻擊戰中的中子山防禦戰,一個加強連隊,經過半個月的激戰,三種主要槍械共損失400多支,打到最後指戰員們不得不繳獲美軍的槍械才能維持基本的作戰能力。

而我們後方的維修保障人員卻爲此忙得焦頭爛額,因爲他們要同時維修三種結構不同,作戰效能迥異的槍械,往往一款槍的配件充足,而另一款槍械的配件卻捉襟見肘,無奈之下只能捨棄,僅這一項的損失就是個天文數字。

前線如此,負責運輸的後勤部隊更是要了老命,三種不同槍械的配件,就需要分門別類的安置在三個不同的運輸車廂內,不但擠佔寶貴的彈藥運輸的空間,而且還增加了運輸人員的負擔。

可我們沒辦法,因爲我們有着三種不同槍,他們互不兼容,無法匹配,於是只能便向的增加後勤的負擔,擴大戰場上不必要的損失。”

柏毅說這番話時,神情遺憾而又落寞,但下一刻卻又重新振作,用手中的粉筆快速的在“槍族”兩個字上重重畫了個圓圈,音調拔高,繼續說道:“所以我們必須發展槍族,也一定要發展槍族的原因便在於此。

槍族之所以稱之爲族,是因爲它們基於一款基準的槍械平臺所衍生出來的不同種類的系列化槍械,它們不但口徑一致,核心的槍械組建也要一致,而且除了少數幾個配件以外,絕大部分配件可以相互通用,隨時互換。

如此一來,不但我們生產領域得到簡化,部隊的後勤也得到極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一線的作戰能力也會因此而得到加強。

因爲在自動步槍、班用輕機槍以及通用機槍的組建可以相互通用後,士兵手中的槍就真的成爲拼裝的積木,幾支損壞的槍稍微一湊,就又是一把戰鬥力出衆的好槍,僅憑這一點,我軍的戰鬥力便會躍升一個層次,如此有利的事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聽了這一番話,場間衆人的神情不禁有些動容,朝鮮戰爭打到現在,志願軍後勤方面的壓力早已是盡人皆知,因此如何在裝備領域簡化後勤便成爲軍工人員繞不開的一個難題。

爲此,不少人提出了很多解決的辦法,但卻沒有一個人會像柏毅一樣,以標準化爲依託,系統的解決了槍械領域的後勤頑疾,可以想見,這項計劃一旦實現,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力度必然會顯著增強,負責作戰的一線部隊也會得到更多的補給,屆時所謂的“星期攻勢”必將被打破。

正因爲如此,別說是場間的那些本就熱血激昂的年輕骨幹,就算是王德化這樣略顯保守的老技術員也不禁爲之動容,柏毅見狀,自然不會放過這次一錘定音的機會,拍了拍桌子,讓衆人回回神,便斬釘截鐵的說道:“所以,我今天宣佈,咱們白雲廠的槍族研發項目正是上馬!”

頓時,激昂的掌聲伴着柏毅的話音,在繪圖室內驟然響起,一個嶄新的篇章也就此正式拉開……

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軍刺(下)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用的奢侈品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敗感十足的蘇聯專家(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首長們的方略(一更求首訂)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費是個大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上)(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發入魂的瞬爆彈(2\4)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三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槍族(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射機槍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註定失敗的方案(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火箭增程彈(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通用機槍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五更完畢)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九十章 犀利:志願軍的近戰攻勢第四百零四章 爆破反應裝甲第五百一十八章 莫辛納甘還是三八大蓋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禮拜攻勢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六十五章 條件(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五十三章 我們有更好的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一章 明豔的14.5mm高射機槍(昨天補更2)第一百七十二章 志願軍瘋了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九十七章 名正言順的造槍(第三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態度(昨日第四更)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六十三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上)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兩百一十四章 軍火貿易(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萌妹子?女漢子!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八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兩百八十七章 關鍵的小裝置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鐵甲雄風(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十一章 想低調都不行(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2)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風的首長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誰斷糧(上)第六十六章 留下命(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七章 變廢爲寶(第六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三百章 自黑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底氣的英聯邦第六營(第三更)第十八章 柏毅這個人不簡單(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了瘋的美國人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五百五十九章 哈軍工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