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

bookmark

柏毅的確想要這樣的默契,只不過在總後首長調研白雲廠時,柏毅有些當局者迷,並沒有體察到總後首長的深意,直到開始進行“積木式”機牀的改裝,柏毅才慢慢的意識到,或許總後首長和他的想法一樣。

要知道他改裝機牀時所需的設備和材料,白雲廠是沒有的,一些緊缺的也只有東北局的幾位首長有調配權,可在“積木式”機牀改裝的那段時間裡,但凡他所需要的原材料,無論多麼緊缺,總後首長拿裡可謂是一路綠燈。

若僅僅爲了單純的擴充產能,絕不會有這麼大的手筆,然而總後首長卻毫不猶豫的持續投入,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擴充產能只是個引子,查驗技術能力,打牢相關基礎纔是真,當意識到這一點時,柏毅可謂是興奮不已。

原以爲自己的改進型m1卡賓槍並沒有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卻沒想到,不是他的餌不夠好,而是那條狡猾的“魚”覺得時機還未到,非得等到柏毅找好魚缸,放上水槽,插上通氧管,水底的“魚兒”才慢悠悠的咬上來……

雖然柏毅對總後首長謀(老)定(謀)後(深)動(算)情感上有些複雜,不過他也理解總後首長的苦衷,這個時候的中國除了人不缺,什麼都缺,想要做什麼事那必須是慎之又慎,要不然一旦失敗,其損失便是無可挽回。

其實說起來柏毅也是一樣,他要拋磚引玉,他要拋開白雲廠原有機牀另搞一批“積木式”的機牀,也是怕有可能的損失,畢竟現在的白雲廠盤子就那麼大,就算壞掉個臺機牀都是天大的損失。

因此,柏毅根本就不敢放手去做,哪怕他是個穿越客,但也不敢保證他在研製過程中不會犯錯誤,不說別的,改進型m1卡賓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柏毅以自身穿越者的金大腿,用最短的時間將m1卡賓槍的改裝突擊完成。

速度是上去了,成果也出來了,可結果卻非常不理想,好在柏毅還有自知之明,只是將這款槍作爲試驗樣品作展示,若是直接當做定型產品,那後果將更加不堪設想,所以他必須立足於這個時代,輔以他超越這個時代的經驗,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他柏毅就算是個穿越客,也只不過是個普普通通人,而不是紅內褲外露的超人!

所以柏毅需要基礎,需要人才,更需要得力之人的支持,因爲在所有物資統統緊缺的當下,沒有首長們強有力的支持,柏毅就算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正因爲如此,他要拋磚引玉,正因如此,他纔會與總後首長不約而同的保持默契……

“我不太同意耀陽同志的看法,我覺得咱們不妨大膽一些,既然是造咱們自己的全自動步槍,那就放開一些手腳,對m1卡賓槍進行一次大改,反正都是以此爲基礎,何不一步到位?”

柏毅在講完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和指標之後,在場的衆人便討論起來,不知不覺中,儼然形成的兩派便爭論起來,進而將凝思中的柏毅拉回到了現實。

此刻先前負責新型6.5mm彈藥製造的技術員王德化,正臉紅脖子粗的說着:“更何況要技術我們有柏科長,要人才在座的各位都沒問題,再加上五號車間那些新造的機牀,以及總後首長支援我們的美國進口鋼鐵,如此好的條件擺在這裡,我反正是覺得,要搞就搞一個有咱們中國人自己特色的槍械!”

王德化話音未落,在場的其他人便不由自主的點起了頭,王德化說的沒錯,爲了將全自動步槍項目順利的推進下去,白雲廠、東北局軍械部乃至總後首長都給了他們課題組很大的支持。

五號車間的那些新造的“積木式”機牀就不說了,待生產任務稍稍減少,便被軍管會劃撥給了全自動槍械課題小組,用於全自動步槍的加工與製造;而總後首長更是大手筆,直接從剛解放的平津地區調運了一批鋼鐵給白雲廠,用於全自動槍械的研製。

據說這批鋼鐵是國民政府從美國進口的特等鋼材,總量不過五百噸,準備用於國民政府的軍工生產,然而還沒等國民政府把急需的軍火造出來,就被我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摧垮了,至於這批鋼材也順理成章的成爲我軍的戰利品。

總後首長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向華北局以及中央申請這批鋼鐵,對此華北局以及中央極爲支持,在其他部門對鋼鐵極爲緊缺的情況下,特批兩百噸特等鋼材給白雲廠的全自動槍械課題組。

這批特等鋼材的到來,對正急需原材料的柏毅等人,無異於是及時雨,要知道那時的他們正爲找不到原材料加工合適的槍管而發愁,不得已之下,都準備熔鍊報廢槍械,來提煉所需的鋼材,而這兩百噸特種鋼材,不但暫時消除了他們的困難,而且還極大的提升了研製進度。

正是如此強有力的支撐,王德化纔會豪氣滿懷的說出拋開原有的m1卡賓槍原型,直接另起爐竈搞一個有着純中國血統的新式全自動步槍,抱有這樣想法的人不止是王德化,在場的其他人,乃至厂部裡的軍管會領導,都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想法。

在他們看來既然有了基礎,又有改進型m1卡賓槍的研製經驗,完全可以搞一款中國產的自動步槍,畢竟對這個即將新生的國家來說,其意義將無可估量,是以傾向於這個想法的人非常多。

只不過這個想法的市場很大,但不等於可以將所有人全部覆蓋,比如說坐在柏毅傍邊的陳耀陽,他從一開始便反對這種近乎激進似的冒進做法,因爲他從中看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有可能的失敗,於是還未等王德化坐回原來的位置,他便搖了搖頭:“不行,絕對不行,若真是如此的話,不但有可能會拖慢進度,更重要的是,會遭受難以挽回的失敗,因爲咱們在槍械領域的那點經驗,可以說是一文不值……”

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進型T—34坦克的價值第五百一十一章 鍺單晶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兩百三十一章 榴彈發射器之父第四百三十章 勝出的克萊斯勒公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三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下)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戰士方姚章(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底氣的英聯邦第六營(第三更)第十二章 一紙任命(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零三章 令人震驚的條件第兩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五十八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敗感十足的蘇聯專家(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神槍手(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七章 無奈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十九章 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三百一十章 中蘇新技術補充協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降神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三百九十七章 在坦克炮上鑽孔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三十九章 打靶(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一章 白雲兵工廠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2\4)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之源(2\5)第兩百五十三章 我們有更好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刃第十二章 一紙任命(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們還有更好的!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刃第十八章 柏毅這個人不簡單(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十九章 真相(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三百六十章 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崩潰第八十一章 難測的“意思”(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九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蘇聯天才的判斷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五百二十章 生產線上的中正式第兩百六十八章 中國人必敗無疑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兩百五十七章 斯圖騰貝格的懊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火箭增程彈(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魔術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敗感十足的蘇聯專家(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分高下?那就直接打T—54吧!(2\5)第一百零七章 槍管鍍鉻工藝(上)(3\5)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彈(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