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英格蘭弓弩

bookmark

PIAT步兵反坦克拋射器之所以會被稱爲“英格蘭弓弩”,是因爲它在每一次發射時都需要拉動主簧將其置於待擊狀態……其主簧的拉力很大,達900牛頓。

要完成這個動作必須得手腳並用:

第一種是立姿,站立着雙腳踩住底部的肩託,然後雙手合握握把往上提。

第二種是臥姿,手握着握把的同時腳踩着肩託往下蹬。

不管是哪種方法,都與古代拉開拉力很強的弓弩十分相似,於是就得了個“英格蘭弓弩”的綽號。

其缺點就不用說了,就是發射過程十分麻煩,900牛的力要求相當的體力,如果是在苦戰之後士兵疲憊或是因爲缺乏補給餓肚子的時候,只怕根本就拉不開這把“弓弩”。

其實不僅是待擊,其扣動扳機都是件很費力的事……它設計出巨大的扳機就是爲了讓人可以用兩根手指扣動,但即便是這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英軍脫離了用反坦克手榴彈或是炸藥包近距離才能炸燬敵人坦克的時代。

但很快秦川等人就知道這種“英格蘭弓弩”還有其它優點……

坦克在灰朦朦的天色中開進了亞歷山大城,秦川發現這並不是很好的進攻時間,因爲裡頭的建築和土地幾乎與天色一樣,到處都是灰白的。

周圍一片寂靜,百姓或許是早就聽到了德軍即將進攻的消息所以都躲在房內沒有出來活動。

但秦川卻知道躲在房內的不一定就是百姓。

坦克“隆隆”向前,履帶“咯吱咯吱”的輾着用石子鋪成的街道前進,時不時的發出一些金屬敲擊的響聲。轉彎時,履帶的旋轉加上坦克的重量就會將地面磨出一些坑,那尖銳而刺耳的聲音只怕幾裡外都能聽得到。

戰士們緊張的跟在坦克後頭,用步槍和機槍對準兩側的建築。

窗戶或是門口,尤其是樓上,任何有開口的地方都有可能射出子彈或是突然拋出一枚手雷。

但德軍卻又無法阻止這一切發生,亞歷山大城太大了,擁有上百萬的人口,第21裝甲師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將房屋裡的所有人都趕出來,或是將每一間房都搜過去並佔領。

同時德軍也沒有時間這樣做,因爲此時天色已微亮,英軍的偵察機已經在空中盤旋……如果德軍還呆在城外的話,這會兒只怕就要遭到英軍的轟炸了。

當然,英軍沒有實施轟炸並不是因爲擔心埃及百姓或是房屋……英、美軍在打回法國時都不考慮同爲白人的法國百姓的安危,當然也不會將被殖民的埃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放在心上。

他們之所以不轟炸,是因爲德軍在轟炸來臨之前可以輕易隱藏起來,這會使轟炸效果不佳,更重要的還是新西蘭師的部隊也在這座城內,轟炸不可避免的會導致誤傷。

坦克再次沿着街道拐了個彎,秦川在坦克側身時的空隙中瞥見一個開着窗戶,於是當即大喊:“停下,危險!”

但是已經太遲了,只聽一聲機括聲,坦克前發出“轟”的一聲爆響接着就不動了……“英格蘭弓弩”發射的彈丸採用空心裝藥技術,其形成的高速金屬射流可以穿透75MM厚的裝甲,而“三號”的裝甲只有47MM。

由於金屬射流是液態的,所以其擊穿裝甲後在坦克艙內部會發散飛濺,於是裡頭的坦克乘員大都無法避免被擊中……如果是被擊中要害當場死亡那就是幸運的,否則就會感受到高溫射流穿過身體並將周邊的肌肉組織都烤熟、烤焦的痛苦。

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德軍士兵紛紛舉槍從坦克殘骸後探出身子朝前方射擊。

秦川卻沒有這麼做,他將步槍指向街道兩側……這時最危險的顯然不是前方而是兩側,前方至少還有坦克殘骸爲掩護,而兩側卻什麼都沒有。

果然,下一秒街道兩側的窗戶就“譁”的一聲突然打開……秦川想也沒想就瞄準其中一個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一道血光從窗口的黑暗中飆了出來,這發子彈顯然擊中了目標。

接着秦川用最快的速度拉動槍栓上膛再次將槍口對準另一個窗口……一個槍口正從另一個窗口伸出,是湯姆森衝鋒槍。

在這種情況下有着令人恐怖的100發彈容量的衝鋒槍顯然比機槍更具殺傷力,如果讓它打響了只怕秦川所在的這個步兵排瞬間就要成爲一堆屍體。

秦川當然沒有讓它如願,一聲槍響後那把衝鋒槍就從窗口掉了下來,接着,一名捂着脖子的新西蘭士兵才緩緩出現在窗口,身體緩緩失去力氣倒掛在窗沿上,紅色的鮮血沿着白色的牆往下流淌。

這時德軍士兵們才突然意識到什麼,於是紛紛掉轉了槍口瞄向兩側。

這也使新西蘭軍的埋伏徹底破產,因爲窗戶和大門本就不多……這也是新西蘭士兵無法大量佈置人手的原因之一。

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德軍士兵很容易用火力將這些窗口封鎖住……除了手雷。

新西蘭士兵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接着就有幾枚手雷先後拋了下來。

維爾納就等着這一刻,他就像以前一樣倒抓着衝鋒槍“膨膨”兩下,嫺熟的將兩枚手雷打飛到坦克的另一面……

這是維爾納的愛好,許多人對這一點感到不可思議,因爲那可是手雷,一不小心就會把命都送上了。

但維爾納的回答卻是:“如果你把它當作棒球,那麼它就是棒球!”

這是實話,維爾納是職業棒球手,手雷拋來的速度要比棒球投手投出的球速慢得多,維爾納會失誤的可能性其實很小,所以只要放寬心態……它實際就是一個糟糕的投球手擲出的一個棒球。

然而,部隊裡畢竟只有一個維爾納,還有一枚手雷因爲來距離太遠無法趕上。

這枚手雷掉在人羣中,十幾個人都在它的殺傷範圍內。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名德軍士兵撲了上去用他的身體壓住了這枚手雷……

第八百七十二章 補救措施第二百九十九章 戰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阿拉曼防線第七百二十章 防禦第七百九十七章 包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標第六百九十四章 失敗第九百三十三章 陷阱第七百八十二章 魯曼林中將第二百零三章 軍事學校第五百七十八章 英國坦克第八百三十七章 村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兩全第七百六十五章 偷襲第九百零四章 日裔團第四百九十章 指揮官第七十六章 疑兵之計(二)第五十三章 電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諷刺第二百二十七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八章 準備第一百九十章 起義第三百六十五章 海洋(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證件第七百六十八章 雪絨花第四百四十四章 秘密任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迪歐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轟炸第七百九十四章 火箭炮第四百零六章 古佐尼中將第二百一十七章 對策第二百四十章 調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目標第六十三章 巡邏第八百六十八章 潛艇第六百九十九章 要求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亂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城市游擊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援兵第八百七十章 試探(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八章 環城鐵路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四百九十二章 補給第七百八十六章 難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女軍官第四百三十五章 劊子手第八十章 ”猛瑪“第一百一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空隙第六百八十五章 以攻代守第四百五十七章 FA330第八百零二章 虎式(求個月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僞裝第五百五十七章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第一百一十五章 援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進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運輸少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猴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選擇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拉默第四百九十六章 反衝鋒第五百四十二章 演講第六百七十六章 城市游擊戰第五百八十章 進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審訊第六百三十四章 齊姆良斯卡亞第六百九十四章 失敗第二百五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雪絨花第四百二十六章 幸運日第七百九十九章 調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間諜第八百五十一章 佈署(求月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反攻第七百六十章 山口第三百三十二章 想法第八十三章 戰斧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烤箱第七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術(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M7自行榴彈炮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機飛彈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第八百八十五章 懷疑第四百七十二章 生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三十六章 進攻第九百一十四章 內戰第三百零四章 藉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坑道防禦第六百六十七章 崔可夫第八百零九章 欺騙第八百七十六章 保密措施(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車站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爾塞尤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