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坦克戰

bookmark

奧爾布里奇上校是指揮坦克的專家,他當然知道這時是坦克上場的時機,於是一聲令下,二十輛坦克就從坦克掩體內開了出來並分成兩部份分別朝英軍坦克的兩翼包抄過去。(另四輛做爲預備隊以備不時之需)

從兩翼包抄也就意味着這些坦克走的是斜線。

就像之前所說的,德軍坦克很分散,互相之間至少相隔上百米。同時每一輛坦克後都還有步兵跟隨,這也就意味着它們的速度都不快,否則步兵很快就會被甩到後頭也就失去意義。

一般情況下,坦克作戰如果這麼分散無異於自尋死路,因爲坦克作戰在講究步坦協同的同時還講坦克間的協同,所以它們通常是間隔十幾米排成戰鬥隊形向敵人發起衝鋒,這樣在某個單位面積上,己方一輛坦克被敵人瞄準時就可能有另一輛坦克在在同時瞄準敵人,於是就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儘可能多的擊毀敵人坦克並最終獲得勝利。

如果坦克過於分散,在單位面積上就有可能出現己方一輛坦克必須同時面對敵人兩輛、三輛甚至更多坦克的情況。

就像現在這樣,英軍有五十幾輛坦克而德軍卻只有二十輛,數量對比已經是二比一。

德軍再把自己的坦克分散,於是就有可能出現德軍坦克一比三乃至面對更多英軍坦克的情況。

如果英軍坦克不是“格蘭特將軍”式,應該說英軍獲勝的機率很大。

因爲可以想像,在坦克性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三輛甚至更多的“格蘭特將軍”式對一輛“三號”……那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將其摧毀,然後這三輛“格蘭特將軍”又可以尋找新的目標,不久德軍坦克就會出現雪崩式的潰敗。

問題就是英軍用的是“格蘭特將軍”式坦克……

德軍依舊採用短停射的方式,也就是行駛一段距離然後停下瞄準射擊。

只不過德軍坦克停下射擊的時間很短。

這是由德軍炮手的素質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英軍坦克密集扎堆而且體積龐大,德軍炮手要找到目標更容易。

如果再深究的話,德軍“三號”坦克重量更輕、車體均稱,這使它由運動到靜止時能夠更快的穩定下來。

於是德軍“三號”坦克總是能在短短的十幾秒內就能完成一次短停射,並再次開動繼續前進。

反觀英軍的“格蘭特將軍”式坦克……

首先是英軍坦克乘員素質差,也不好協同,這一點在坦克作戰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格蘭特將軍”式坦克,因爲如果要操作75MM炮的話必須要求駕駛員與炮手幾近完美的配合……駕駛員駕駛着坦克轉向,如果轉向不到位,比如角度太小或是太大了,那麼75MM炮的炮手無論如何也無法瞄準目標,這無疑會給英軍坦克乘員帶來很大的困難。

其次就是“格蘭特將軍”式坦克車身較重而且不勻稱……將近28噸的自重,比“三號”足足重了8噸。

更糟糕的還是它的炮塔在左側,75MM炮在中部右側,車身又有三米多高重心不穩……這主要是由“格蘭特將軍”式坦克的設計造成的。

“格蘭特將軍”式坦克設計之初原本沒有75MM坦克炮,也就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底盤再加上一個37MM坦克炮塔這樣的雙層設計。

但就在這坦克設計完成要投入生產的時候,德國坦克卻閃擊波蘭、閃擊法國等取得一系列的勝利,這讓美國人意識到“格蘭特將軍”號坦克還沒生產出來就已經無法滿足戰場需求了,於是硬生生的爲它加裝了一門75MM口徑的反坦克炮……一個四不像的坦克就這樣出爐了。

這些原因導致“格蘭特將軍”式坦克每一次轉向都會帶動整個車身劇烈搖晃,炮手必須等待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瞄準。

但往往是炮手還沒瞄準目標德軍坦克又開動往前逃出了炮手的射界。

於是有趣的一幕就出現了,戰壕裡的德軍士兵就看着面前那一輛輛像怪物似的新型坦克轉向、轉向、再轉向,但就是不開炮,偶爾打了一發炮彈還飛到老遠根本就不着邊。

“他們這是在做什麼?”麪包師有些奇怪的問。

“管他們在做什麼!”庫恩大喊:“把它們打退就對了!”

庫恩說得對,這時正是英軍坦克火力被“三號”坦克吸引的時候,不抓住這個機會打疼它們只怕就沒機會了。

於是槍聲和炮聲很快就響了起來……密集的子彈和炮彈像雨點似的朝英軍方向傾瀉而去,這其中起更大作用的是迫擊炮,它的炮彈可以繞過坦克車身打到其後的步兵,一輪炮火過去只炸得英軍一片鬼哭狼嚎。

由於德軍迫擊炮成功壓制住了英軍,德軍反坦克炮又重新活躍起來……尤其此時的英軍坦克由於要瞄準德軍坦克,所以許多都把側裝甲對着德軍。

側裝甲更薄,只有38MM。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在可以擊穿的情況51MM還是38MM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重要的是側面裝甲的投射面積更大,這使英軍坦克就像是一個個靶子似的立在德軍炮手面前。

德軍炮手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一排排高爆穿甲彈……只見“轟轟”的一陣爆響,“格蘭特將軍”式坦克就一輛接着一輛的在士兵們面前爆炸。

其實“格蘭特將軍”式坦克還有一個缺點,其車身是鉚釘結構的。

鉚釘結構的坦克在平時或許沒什麼,但是一旦車身被炮彈擊中……這些鉚釘就會因爲車身傳導來的巨大能量從裡頭迸出來,接着就爲成爲一個個子彈射向周圍。

當然,坦克內部也有鉚釘,所以許多“格蘭特將軍”式的坦克其實並沒有被敵人的炮彈擊穿,而是因爲鉚釘在裡頭四處飛射殺死了坦克乘員使坦克癱瘓。

這也是英軍會把這種坦克稱爲“六兄弟棺材”的原因。

(注:在英軍要求下改裝過的M3中型也就是“格蘭特將軍”式有六名坦克乘員,所以稱“六兄弟棺材”。原版M3 中型也就是“李”式有七名坦克乘員,被稱做“七兄弟棺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七百零三章 引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霍爾姆第五百五十八章 電站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包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幌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調動(求月票)第三百零三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西里第五百一十七章 復活節第九十六章 和平主義者第一百二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一十章 小麻煩第八百五十三章 看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排雷(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機械化步兵師第九百零三章 撤退第七百一十七章 戰略第六百零五章 空降師第六十五章 突擊隊第三百九十九章 計劃第六百六十八章 環城鐵路第八百六十七章 南方剛毅計劃第六百三十八章 鋪路坦克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爾及爾第五百四十七章 驗證第三百三十一章 坑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特權第六百零二章 新羅西斯克第二百一十九章 利益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特盧班第九十六章 和平主義者第八百四十四章 部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九百零七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四章 空降兵(3)第三百九十八章 步兵防禦第五百三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鐵十字勳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馬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演講第五十八章 汽車第三百七十六章 故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戰術轉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八章 雪絨花第二百五十六章 計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要求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四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章 排雷第四百五十章 軍情六處第五十九章 轟炸第九百零六章 莫爾特雷第四百八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五百九十七章 少校第八百七十二章 補救措施第六百八十三章 彈藥第六百六十三章 燃燒的工廠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箭筒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空降哥曼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觀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戰略第三百零四章 藉口第三百四十章 炮彈第七百一十九章 休息第二百四十五章 反坦克小組第七百六十二章 補給站第四百六十二章 運輸機第八百六十八章 潛艇第五百一十章 炸藥投射器第二百八十六章 補給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坑道第九章 狙擊槍第七百一十章 武裝泅渡第三百三十四章 遇刺第八百六十七章 南方剛毅計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休息第四百零七章 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報告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庫第九百三十章 進攻路線(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二章 防空炮第一百八十九章 宣傳第一百九十七章 弱點第五百零二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布勞恩第二十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Me163第八百六十章 自尊(求月票)第三百零九章 情報工作第六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百八十九章 協同第六十二章 篝火晚餐(加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機場第六百一十六章 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