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汴河遭遇戰

宗穎與呼延次升,這一路西去東返,也沒少見大河兩岸的金兵乘騎往來,鼓譟示威,對這種景象已經司空見慣,心理麻木了。因此見到這支騎軍殺出,卻是不引爲意。但接下來金兵的舉動,卻嚇了他們一跳。

但見這支金兵奔到河灘邊,紛紛下馬,涉水走入岸邊蘆葦中,不多時,居然拖出了一隻只小船。雖然是比舢板大不了多少的漁舟,但數量不少,足足有二十餘艘。

金兵一個接一個跳上漁舟,操槳向戰船划來。從他們熟練的動作來看,不太象正牌金兵,反倒似河南、淮北的新附軍。

這時正在水下破障作業的樑阿水等一衆梁山水兵,也不得不暫停破障,爬上舢板,退回到戰船下。

這支金兵大概也知道,己方漁舟雖多,但肯定對付不了兩艘大戰船。因此也不敢靠上來,只是在那片暗樁水域另一側遊曳。如此一來,金兵不敢過來,天誅軍的戰船又過不去,雙方竟然遙遙對峙起來。

狄烈搖頭淡笑:“看這架勢,金人是不想讓我們的戰船開到東京城下啊。”

樑阿水憤憤道:“咱們一共有八艘舢板,每艘可載定員五人。金狗漁舟不過多我三倍、人員多我四倍。軍主,給俺四十名獵兵兄弟,俺把這些金狗全趕下水裡喂王八!”

狄烈還沒說話,另一艘戰船上的呼延次升已搖頭勸道:“敵衆我寡,不可造次。”

宗穎也熟門熟路地詳加分析道:“滎澤的金兵,多爲降金之新附軍,戰力不過爾爾,故而堪與我河陰守軍對峙。但看方纔有騎有步,軍勢頗雄,泰半是滎陽或鄭州的增援金兵。據守鄭州的,乃是金國的蓋天大王完顏賽裡,其麾下兵馬甚銳。不可小覷……”

蓋天大王?完顏賽裡?真是一個久違了的名字。易水河畔擦耳而過的一槍,想來必定永誌不忘吧。如果知道撕掉了他左耳的人,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這位蓋天大王臉上的表情一定很有趣,不知會不會立馬帶着成百上千大軍殺過來?

龍旭咳了一聲:“若未能破障前行,那東京……”

宗穎迅速答道:“棄舟步行,此地距汴梁不過二百里。尋日可至。”

衆人一齊將目光投注到狄烈臉上,待他決定。

狄烈看着一付理當如此表情的宗穎與呼延,再看看一臉憤憤然的樑阿水,以及面色平靜的傅選、龍旭及張銳等手下……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我們……”

狄烈的說話聲。被東岸一陣轟隆隆的腳步聲打斷。汴河水面上,無論是天誅軍還是金兵,目光都被吸引過去。

來者也是一支軍兵,不過俱爲宋軍打扮——天誅軍將士對這種樣式的衣甲服飾很熟悉,因爲早前他們也是穿前同樣制式的衣服,一直到天誅軍全面整編,正式組建第一野戰軍之後。才全軍換裝的。

這支軍兵人數約爲三百左右,均爲步卒,只有兩個騎馬的軍將。而且那馬還是個頭較矮小的蒙古馬,估計是從金兵手裡奪來的。

宗穎指着宋軍的軍旗上繡的兩個大字“徐、王”,笑道:“來者定是河陰前軍兩位統領,徐慶與王貴了。”

說話間,那兩名軍將已馳下河灘,對戰船大呼:“可是宗推官、呼延參軍回來了?嶽大哥在否?”

宗穎笑着拱手:“正是宗穎與長義返京。至於嶽統制,須留在太原駐節,快則三月,慢則半載,必定歸來。”

“駐節?太原……”兩名軍將面面相覷,俱是一臉迷糊加震驚,半晌才吭吭哧哧道。“嶽大哥在太原?太原收復了嗎?”

一說起這個,宗穎便是逸興飛揚,負手昂然道:“正是!”

一旁的呼延次升伸臂虛引,道:“徐統領、王統領。來見過這位天樞城主、天誅軍主吧,太原便是狄城主率軍拿下的。”

狄烈微笑拱手:“相州果然是人傑地靈,出了這麼多英雄豪傑。狄烈有禮了。”

徐慶是個壯實漢子,方面虯鬚,兩頰咬肌很發達,一看就是個猛人。王貴臉形與身形都偏瘦,眼睛細眯,鉤鼻薄脣,留着八字須,光看面相的話,還真看不出是個武人。

這兩位統領依然沉浸在太原易主的震驚中,驚疑不定地向狄烈拱手回禮,心下愈發吃驚,這位狄城主也太年輕了吧?怕是比嶽大哥還年少。奪太原?縱然盡起東京留守司大軍,連嶽大哥都不敢誇口能做到的事,這年輕人竟做到了?!

宗穎向暗樁水域那邊指了指,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王貴無奈道:“這是前幾日金人命一些漁人佈置的。因爲是在汴河南岸,我們也沒法阻止。”

徐慶招呼道:“諸位還是將船靠岸吧,我軍中尚有騾馬數十,可供腳力。”

宗穎點頭,正想說話,卻被狄烈含笑制止道:“既是泛舟而來,豈有半道而棄的道理。金人攔路,那我們就打過去好了。”

就在宗穎、徐慶、王貴的錯愕表情中,狄烈淡淡下令:“將全部舢板放下,樑阿水與水兵操舟,張銳率獵兵出戰。”

接到出擊命令,獵兵們立刻行動起來。水面作戰,與陸地不同,不僅畏水會影響士兵作戰水平,而且船體搖晃,對士兵的射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儘管從太原出發時,並沒有預料到會有水面作戰這一茬,但畢竟是乘舟出行,所以張銳在挑選獵兵護衛隊時,會水性是先決條件,射擊水平緊隨其後。所以,這一隊獵兵,水性或許比不上梁山水兵,但人人善泳,槍法出衆。

四艘舢板噗噗下水,水兵與獵兵把着船沿的網繩,攀行而下,跳到舢板上,隨後與四艘哨船匯合。八艘舢板,每艘可載員四到五人,再加船頭與船尾各一名水手操舟,天誅軍一方可出動一隊五十人迎戰金兵。

這也是戰船臨時變運輸船。爲了多裝人貨,不得不拆掉船首尾的牀弩,失去遠程打擊能力。否則光是幾支“三槍一箭”弩矢射出去,就足以嚇退金兵了。

張銳立在舢板前,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陣,大致做出了判斷。金軍的漁船是臨時徵召的,大小不一。小的能載七、八人,大的能載十餘人。二十餘艘漁船,共載了二百多名金兵。

這些金兵中,操櫓划船的多是新附軍,而站在船中央,手持騎、步弓。臉上隱隱有悍然之色者,纔是金兵精銳。也就是說,獵兵射擊的主要目標,就是這一茬金兵。

金兵那邊,見到對方只八艘小船,四、五十人,竟然也敢出動挑戰。無不戟指暴笑,紛紛舉弓揚箭,臉上露出殘忍的笑意。

金兵的鬨笑,也影響到了宗穎,徐慶、王貴等人,看狄烈的眼神都有些不滿。尤其是徐、王二將,眼見張銳所率軍兵,令行禁止。行動迅速,在沉默中自有一股果決而一往無前的銳氣……這一看就是精兵啊,這樣無謂的犧牲,太可惜了。

徐、王手下那羣宋兵更是交頭接耳,指指點點,不斷搖頭,有惋惜、有不屑、有默然……

金兵的確不善水戰。但也要看具體情況。這不是一望無際的長江天險,也不是蘆葦連天的梁山水澤,這只是一條寬不過二十丈的漕運通渠而已。而且這條河渠還年久失修,兩岸泥土堆積。河面愈窄;近十餘年來,河牀日漸擡高,水勢愈淺。惟其如此,金兵纔有可能在水底下佈置暗樁。若是早幾十年,水道寬暢,河底幽深那會,要在短短几天搞這樣的動作,那是休想。

在幾乎是敵我兩方都極度不看好的情況下,狄烈與龍旭卻是自信滿滿,這自信源自於梁山水師獨特的火槍水戰之法。而傅選雖然不知道有新戰法,但憑着他對狄烈的瞭解,這位軍主,絕不打無把握之仗,尤其還是在友軍面前露臉的第一仗。因此,這位白馬中郎將的表情也是一派篤定。

汴河水流平緩,即便是小舟,也不甚顛簸。在雙方水手的櫓槳划動下,八艘舢板與二十餘艘漁舟,相迫而行,愈來愈近,戰鬥,一觸即發……

岸上河中,一時無聲,只有河風吹動岸邊蘆葦的沙沙聲響,以及櫓槳搖動的欸乃之聲。

河面上,雙方接近到五十步距離時,金兵那邊,一艘較大的、臨時充爲指揮船上,一名謀克打出三角令旗。船尾處兩名鼓手,齊舉木槌,重重砸向戰鼓皮面。

憾人心魄的鼓聲,撕破了大河的寧靜,也拉開了汴河遭遇的戰幕——

漁船上站立在中央的金兵,隨着鼓聲,整齊地張臂拉弓,一陣令人牙酸地嘎吱吱張絃聲,響徹河面。

面對超過一百五十支在陽光下閃動點點寒芒的箭鏃,天誅軍水兵在樑阿水一聲令下,一手控槳輕搖,保持不進不退之勢,一手持旁牌遮擋防護。八艘舢板,以垂直之姿,散開成一個半弧形,與金兵漁船遙遙相對。

四十名獵兵,也在張銳喝令下,採取半跪射姿,同時舉起手中的旁牌。獵兵們舉牌的方式有點特別:前面一人,將牌支立於船板上,將整個身體擋住,然後把火槍架在旁牌上方凹口處,做好射擊準備;其後的二、三、四、五人,一律單手高舉,將旁牌交疊擋住上方,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道類似屋檐的防護。

無論是金兵還是宋軍,都看得有點傻眼——龜縮成這個樣子,怎麼開弓射擊?就算是弩射,單手也沒法上弦啊,這就是一副乾等着捱揍的架勢啊!

金兵謀克大喜而笑,既然你要當人肉沙包,那咱就不客氣了。令旗一揮,百矢齊發。

當箭矢還在半空中劃弧線的時候,獵兵這邊的槍聲也驟然響起。由於採用的是輪射法,只有最前面一人發射,因此一輪射擊爲八槍。好在這種射擊幾乎是不間斷的,前面一人開槍,後邊四人分工合作,兩人一組給火槍裝填彈藥,基本能保持射速不斷。

半空中的箭矢如雨而下,半數落入水中,半數射到舢板與旁牌上,發出令人心驚肉跳地噗噗響聲。好在防護得不錯,只有三名水手受傷,都是手腳位置中箭,傷勢不重。

而蝟集於河面上的金兵,卻遭到慘烈打擊。在四十至五十步的距離上,正是火槍最能發揮威力的地段。在急速飛旋的金屬彈丸面前,無論是旁牌還是船篷擋板,無不應聲爆裂。而動能依舊強勁的彈丸,在擊穿障礙物後,仍然能以殺戮之姿,一頭撞入人體……

梁山水師的這個戰法,其實就是將陸戰方陣防護搬到了船上,利用火槍不受地形與身體動作的限制,依舊能發揮火力的特點,與敵軍對拼——沒錯,就是對拼!

其實不管是箭矢也好,彈丸也罷,射擊到雙方船上的數量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金兵必須很悲劇地、不能有任何防護地站在那裡開弓、射箭,再開弓、再射箭……然後,一頭倒下。而獵兵們則躲得好好的,專心裝填、射擊,再裝填、再射擊……將“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打擊敵人”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

這純粹是一場有防護的打沒防護的、穿鞋的踩光腳的對拼戰。

誰的人拼光,誰就輸;誰最後保存下來,誰就贏。就是這麼簡單!

戰鬥的序幕拉開得快,結束更快。在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內,金兵被金屬狂飆掃得潰不成軍,流水盡赤。許多意志力稍差的新附軍水手,驚慌失措地一扔櫓槳,噗嗵噗嗵地跳入河中逃命。失去水手操控的漁船,不受控制四下漂散,船隊一散,不敗也敗了。

當張銳將戰場上最後一顆子彈,射入金軍指揮船上的那名謀克胸膛時,也就宣告了這場疾風暴雨般的戰鬥的結束。

宋軍這邊,自徐慶、王貴以下,所有軍兵,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耳朵嗡嗡響,心頭噗噗直跳,彷彿那些子彈,也打在自己身上一般。

呼延次升用力嚥了口唾沫,只覺嗓子一陣陣發乾,想說什麼,卻一時無語。

宗穎只是吸了口氣,深深看了狄烈一眼,沒說什麼。

這時張銳與樑阿水同時登船,報告傷亡:

“稟報軍主,獵兵出戰四十人,傷兩人,無陣亡。”

“稟報軍主,水兵出戰十六人,傷五人,無陣亡。”

狄烈平靜點頭:“很好,既然擋道惡犬被趕走了,那就繼續破路障,進東京!”

第245章 老子不走了!第181章 史上最悲慘的三帝姬第18章 被污辱與被出賣的第135章 月色撩人第186章 血色五馬山(三)第337章 絕不放過你!第193章 血色五馬山(十)第141章 這不是演習,是屠殺!第24章 美酒的另類用途第187章 血色五馬山(四)第328章 詭異行動第38章 敵酋的末日第112章 困獸之鬥第211章 死人換活人第251章 太原沒事第128章 紅煞崛起第331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25章 屈 敵第7章 平地驚雷第252章 如何對付流氓?第421章 郭藥師之死第90章 大練兵之急行軍第242章 一路同行第360章 夜 火第84章 發展與擴軍第345章 緊鑼密鼓第220章 誰是勇者?第130章 女兵營的誕生第351章 作死的節奏第132章 大練兵之女兵走光(下)第38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9章 張網以待?能網鯊魚不?第179章 女兵匯演(上)第350章 王的盛宴第136章 潛龍入淵第273章 被遺忘的大禮第350章 王的盛宴第40章 賺 翻 了!第144章 奇襲榆關(下)第126章 豐碑與勳章第308章 三激婁室(上)第11章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第348章 冰火兩重天第286章 東京的桃子熟了第416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368章 山不轉水轉第307章 暴風眼第202章 城下激戰第385章 大魚要溜?第83章 狄烈的野望第103章 天樞之城第78章 兩個猛人與一個大能第29章 怒火燎原(四)第228章 龍虎大王萎了第286章 東京的桃子熟了第210章 戰車與排炮第453章 定州戰守第165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七)第444章 南遷北徙第396章 女兵最終戰第138章 軍事演習之升級版步兵方陣第193章 血色五馬山(十)第454章 血戰破軍砦第76章 讓子彈飛第103章 天樞之城第76章 讓子彈飛第318章 殊死較量(下)第111章 新附軍覆亡第414章 戰爭藉口(上)第332章 女兵營三番戰(上)第224章 戰車逞威第12章 火藥是怎樣煉成的第86章 研發火槍第200章 馬擴三驚第82章 新的根據地第251章 太原沒事第62章 誰來當寨主?第315章 又見斷橋第377章 三 連 擊第402章 重 生第433章 炮轟上京(下)第164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六)第303章 全面反擊(下)第30章 怒火燎原(五)第154章 炸你沒商量第130章 女兵營的誕生第82章 新的根據地第170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二)第3章 爆 頭第280章 開演之前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90章 大練兵之急行軍第66章 狙 殺(下)第319章 “將” 軍!第317章 殊死較量(上)第421章 郭藥師之死第55章 太行義軍第278章 震 憾!第247章 耳光響亮第114章 戰鼓再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