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搶灘登陸

;

八月初六,清晨,昨夜雖然下了一場急雨,但至天明時分,太陽照常升起。

風陵渡口,七艘渡船一字排開,船上的軍用物資,滿滿堆疊在艙中,而船底的壓艙石,則被取而代之卸下。

河東岸三裡外,在前日就已立起一座座營帳,二千擔任搶灘登陸任務的選鋒軍,已經在此適應並訓練兩天了,今日,就是他們亮刃的時刻。

另一支關鍵部隊,由五百精通水性的工兵組成的舟橋營,也早早備好纜繩、木樁、木筏,以及堆滿河岸的各種木材。只等登陸部隊建立起穩固的河灘陣地,舟橋營立即跟進,鋪設浮橋,讓隨後的數萬大軍與戰車輜重順利過河。

千軍渡河,搶灘登陸,這在天誅軍還是第一次。此次作戰的成敗,對天誅軍將來南下,在水網衆多的南方區域作戰,有着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天誅軍此次南線作戰的一、二、三整編師高級將領,幾乎悉數到場觀戰。

觀摩者中,還包括了陝州來使邵興與他的護衛隊。得知天誅軍於次日即發動搶渡攻勢,邵興哪裡肯就此離去,一再請求留下觀戰,甚至對狄烈拍胸脯:只要有需要,隨時可派他出戰。就衝着這份熱忱,狄烈都不好攆他走。也罷,想看就看吧,說不定看過之後,會讓這位陝州來使向靠天誅軍靠攏,進而影響李彥仙,那就最好了。

強渡總指揮自然是狄烈,而前敵指揮,則是九旅旅長張憲。

之所以選張憲,有那麼幾個原因:一是這批船是張憲所奪,他的九旅也是第一個攻入河中府的部隊,在爭當選鋒軍上有優先權;二是張憲乃是蜀地閬中人,川陝相接,自幼熟讀兵法的張憲,對關中的地形地貌較爲了解。選鋒軍的任務不光是強渡黃河。更是要做爲全軍之刃,首先插向長安。以熟悉地理、有勇有謀的張憲爲選鋒軍指揮,最適合不過。

正如金軍所料,天誅軍一次能運輸過去的,只有二百人。如果說兩千選鋒軍是刺向金西路軍的利刃,則二百先鋒隊,就是刃尖。

此刻。精選出來的二百先鋒隊戰士,正列成一個標準的方陣:刀牌兵在前,火槍兵隨後,重甲長槍兵居中,擲彈兵殿後。這也是登陸成功後,他們要在第一時間擺出的陣形。

但這個標準方陣。只有一百五十人,還有另外五十人,完全不着甲,看上去像是輔兵。只是首批渡河部隊,需要那麼多輔兵嗎?

邵興對此也頗感不解及不安,忍不住勸道:“狄軍主,首戰軍兵。最好盡數派遣戰力最強之正兵。這輔兵……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似乎多了些吧?”

狄烈笑道:“不多。晉卿有所不知,此次搶灘登陸能否成功,其關鍵不在於那一百五十名戰兵,而繫於這五十人身上。”

邵興愕然。

咚咚咚咚!隨着戰鼓震響,搶灘登陸戰,正式拉開戰幕。

河西,指揮金軍阻擊的。就是金西路軍實際統帥斡魯的手下大將,猛安孛堇烏魯撤拔。

烏魯撤拔駐守於關西鎮的金軍共有三千,他全拉了上來——與天誅軍對戰,豈敢不盡全力?但有三千兵並不代表能打的就真有三千,實際上是二千正兵,一千輔兵。有七成可戰兵力,這比例已經相當不錯了。

烏魯撤拔派其中五百輔兵遊曳於黃河西北岸。各處適宜登陸點,已免中了天誅軍明悠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風陵渡以北,適宜搭建浮橋的地點並不多。其中以二百里外的河津最爲適宜,那處也是金軍嚴密監控的重點區域。

事實上,除了風陵渡口,狄烈至少在二百里黃河沿岸,佈置了五個佯登陸地點。同樣的營帳林立,同樣的千軍雲集,士兵們大肆在河岸邊扎木伐、吹羊皮囊,弄得金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不過,婁室不愧爲婁室,天誅軍所玩的花樣,被他準確窺破。他斷定,天誅軍的登陸地點,只可能有兩處:風陵渡與河津。這兩處登陸點,也是去年金軍攻入京兆府的選擇,只是,最終金軍選在河津。那麼,天誅軍會選擇哪裡呢?

婁室的意見是,不管天誅軍選擇哪裡,金軍守好這一南一北兩個大渡口就行了。重點防禦風陵渡,而河津,則由對岸的韓城金軍負責防守。爲此,斡魯給韓城方面又加了一千兵,韓城金軍同樣達到三千之衆。

而烏魯撤拔,就重點盯住風陵渡——誰叫那七艘渡船就在對面呢?二千正兵,就是烏魯撤拔手中的堅盾,能否將天誅軍利刃摧折於風陵渡口,就看這支看家精銳部隊的能耐了。

東岸的天誅軍二百勇士登上渡船,在每船四名梢公搖櫓聲中,平放兵刃,沉靜端坐。

而此時風陵渡西岸,距河灘百步,一千五百金軍步卒排成三個錐形陣,猶如扣在弦上的三支利箭,牌甲鮮明,刀槍閃亮,嚴陣以待,咄咄欲射。另有三百騎兵,在錐形陣左右翼數百步外,狀似悠閒地來回穿梭,騰騰煙塵中,暗藏殺機。

烏魯撤拔則領着二百重甲步軍,在五百步外壓陣。

而在品字形軍陣之前,有一排極爲醒目的有如寨柵木牆一般的巨型櫓車。

這櫓車牆可不是當日遼州柳林鋪之戰時,胡亂拼湊而成的粗製濫造的臨時用品,而是專用器具。用厚重平整的木板,車車相接,內外蒙以兩層牛皮,甚至還釘有銅泡釘。由五百輔兵推動,既可擋槍彈,又能發揮櫓盾陣之威,將登上河灘,立足未穩的天誅軍士兵全擠壓下大河。

嗯,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軍的這種戰法,就是天誅軍重甲刀斧兵的戰術翻版。

這個戰法的擬定者,就是完顏婁室。這位金西路軍的元老耆宿,身體機能雖然廢了,但腦子還好使,與天誅軍遼州大戰的慘敗,日夜縈繞於心。未敢或忘。他不但提交了作戰失利的詳盡軍報,通報給金東、西路軍將帥參詳,更通過反覆推演,拿出一整套應對天誅軍的作戰方案,交與斡魯,讓他依此訓練。沒有人比完顏婁室更清楚,金西路軍與天誅軍。早晚將有一場決定性的大戰。

此次黃河阻擊戰,就是大戰的前奏。

此時正值漲水期,風陵渡河面寬約二里,水流較急,擺渡一趟大約要一炷香的時間。

在觀戰的邵興心裡,這一炷香簡直就相當於一個時辰。最令他感覺不可思議的是,自天誅軍主狄烈以下,各級軍將均是一臉輕鬆。

怎麼回事?他們就這麼有把握?對面可有二千金軍精銳啊!而渡船上的天誅軍,只有二百。兵力劣勢、地形不利,怎麼看都是一個自投羅網的敗局啊!

邵興的糾結,一直到渡船駛至河心,視線不清。天誅軍諸將紛紛拿出單筒望遠鏡觀看時,注意力才被扭轉。

看到邵興那驚疑不定的眼神,狄烈向身邊的凌遠使了個眼神,後者笑着將手中望遠鏡遞給邵興。邵興奇怪地接過,學着諸將那般,拿眼往前一湊,微咦了一聲。當凌遠教他如何調整焦距,拉到一個視線清晰的鏡頭時。邵興手一抖,差點沒把望遠鏡扔出去……

在天誅軍將士感覺中,渡船航速很慢,而在西岸金軍的感覺中,彷彿還沒調勻緊張的氣息,渡船,就近在眼前……

“穩住。穩住,注意距離。”金軍陣中不斷傳來各級軍將的斥喝聲。

按照完顏婁室擬定的阻擊方案,距離是最重要的一環。天誅軍遠程打擊以火槍爲最,中程打擊以霹靂彈爲強。火槍可以櫓車牆擋之,霹靂彈則需拿捏好距離。

天誅軍有擲彈兵,完顏婁室是知道的,並從真定府的東路軍那裡,得到擲彈兵的一些資料,瞭解到擲彈兵的投擲距離爲五十步左右。所以他的應對方案就是,櫓車牆立於河灘八十步,戰兵立於百步。天誅軍不上岸,本軍不動;天誅軍一上岸,立刻衝鋒。拚着被炸,也要將敵人趕下大河。

七艘渡船,一艘艘橫着停靠渡口,繫纜於棧橋木樁,放下踏板——風陵渡不是野渡,而是黃河最大、最古老的渡口之一。河岸停靠設施齊備,水流之勢也被上游突出的堤壩緩解,是登陸最理想地點,這也是天誅軍非選擇此處不可的原因。

天誅軍士兵魚貫而下,每船約二十人。下船之後,排成兩列,立於船前,並未立即結成軍陣。

岸上金軍也沒有動,此時並不是最好出擊時機,天誅軍士兵隨時可以返身回船。真正最佳出擊時機,當是敵兵離開船前,排兵列陣之時。

張憲立在船頭,先用望遠鏡觀察,然後伸直手臂,豎直拇指,閉一目以拇指測距法(跳眼法),測量敵軍陣的距離,然後舒了口氣:“還好,敵軍在百步之內。如此,就不必以軍兵冒險誘敵了。”說罷,向後做了個手勢。

咚咚咚咚咚咚!指揮船上響起震憾人心的戰鼓聲。

戰鼓聲聲中,一架架飛彈器從船艙中擡出來,船頭船尾各安一架,七艘船共十四架飛彈器,五十名操作手,兩旁碼放着三斤霹靂彈與五斤霹靂彈各兩大筐,加起來大概有一百顆的量。十四架飛彈器,總彈量爲一千四百顆,只多不少。

“你的任務很簡單——把這些炸彈全扔出去,然後直接衝到敵軍將旗下,把烏魯撤拔或生擒或劈殺就行了。”這是出戰前,狄烈對張憲所說的話。

張憲同樣將軍主這句話前半部分,傳達給各飛彈器操作手:“你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將你們身旁的炸彈,一個不剩全給我扔出去——我不喊停,或者炸彈未罄,哪怕胳膊累得擡不起來,用腳用牙,你也要給我放!”

隨着張憲最後一個“放”字在舌尖跳動,首輪霹靂彈呼呼越空而過,飛向百步之外的金軍錐形陣……

完顏婁室曾在遼州之戰時,吃過飛彈器的大虧,他怎會忘掉如此重要的一茬呢?不能說完顏婁室忘掉,只能說,這位老將犯了一個經驗主義的致命錯誤。在當時,由於車城的遮擋,他並不知道將他的大軍數次進攻打得潰不成軍的密雨雷彈,是天誅軍的秘密武器飛彈器發射出來的。而只是想當然地認爲,是用宋軍的五梢砲——或者說是改進型的五梢砲發射的。

五梢砲佔地面積得多大?操砲手得要多少人?莫說是區區中型渡船,就是整個大宋,都找不到任何一種型號的船,可以承載五梢砲併發射。所以完顏婁室自動過濾掉這一條,根本不予考慮。

在一個千百年來,均以人力拉拽投石砲的國度。你讓他想像用機械之力來投擲,不能說爲難,簡直就是刁難!所以,真心不能怪完顏婁室,他已經盡力了,只是缺乏一點想像力而已。

首輪投擲的霹靂彈。只是試炮測距,但運氣出奇的好,竟然有大半砸到金軍頭上,只有小部分落在軍陣與櫓車中間二十步空檔。

“哎喲!我的胳膊!”

“娘喲!我的腦袋!”

“快快豎起旁牌,敵軍竟然有投石器……”

“快……快閃開!那不是石彈,是、是炸彈!”

這支金軍當中,也混有少量柳林鋪之戰劫後餘生者。但數量極少。當日隨完顏婁室敗退的西路軍,九成以上,都是留守大營的輔兵。真正隨完顏婁室出戰,潰敗之後又能躲過天誅騎兵搜殺,並幸運遊過濁漳水逃回來的殘兵,不足百人。

此時斡魯已接手原屬於完顏婁室的所有軍隊,這逃回的殘兵,自然也在其中。只有他們纔會認出。這些烏黑髮亮的“石彈”,最可怕的並不是砸中你的時候,而是掉落在地的某個瞬間……

轟轟轟!金軍陣中頓時傳來一片鬼哭狼嚎之聲,軍陣大亂。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快快快!”張憲不斷催促鼓手加快擊鼓的節奏,鼓聲催人,炮手更是頂着烈日。揮汗如雨,不斷地重複着絞盤、定放、擊梢等動作,將一顆顆三斤霹靂彈盡數投射出去。一個竹筐空了,再換一個……

最初的打擊。效果也會是最好的,要在金兵反應過來以前,將盡可能多的霹靂彈,傾泄到那三個錐形陣內。

金軍確實被打懵了,包括主將烏魯撤拔在內,完全沒想到天誅軍在如此遠距離,都不用下船,直接就將毀滅性打擊傾泄到他們頭上。

關於天誅軍霹靂彈之威,斡魯軍略有所聞,但聽一百遍也不如親身體驗一遍,只是這種體驗太過於殘酷,是以死亡爲代價。由於缺乏經驗,許多金軍將領又接着幹了一件蠢事——維持軍隊秩序,保持軍陣隊形。

這些壓陣的金軍將領,從升職當軍將的那一刻起,主要職責,就是在作戰時盡力維護軍陣的完整性。無論敵軍的打擊是多麼兇猛,陣形絕不能散,一散就完。

一邊是滿空黑鴉,霹靂如雨;一邊是舉牌抱頭,苦苦硬捱。那原本護翼左右的騎兵,更是遠遠逃開,不敢近前,生怕驚嚇馬匹。

秋日未至,而金軍卻如田壠裡的稻麥,一茬茬被收割。霹靂彈的破片殺傷,與鉛彈一樣,表面看不出什麼,除非迸到臉上,加上煙幕籠罩,更難看出端倪。許多金兵在抗過最初的聲光煙幕驚嚇之後,倒也能咬牙支撐下來。只是支撐的結果,就是一個接一個慢慢倒下,越來越多……

冷兵器與熱武器的碰撞,以血肉之軀對抗鋼鐵火藥,就是這樣殘酷無情。

金軍的崩潰,首先是從遭受池魚之殃的推櫓車輔兵開始的。霹靂彈的投擲有遠有近,遠的落入正兵陣中,近的自然就歸輔兵承受。什麼是輔兵,就是在做戰意志、體力、技能方面比正兵差好幾個檔次的,就是輔兵。這等劣兵,如何能禁得住這樣的狂轟濫炸,如果不是在開始那一個階段,他們都被炸懵了,茫然不知所措,怕是早就崩盤了。

作戰時最怕的就是這種“雪崩效應”,只要有一小隊軍兵潰逃,處理不及時,恐慌情緒就會越擴越大,最後造成整軍崩盤。

初時還有幾個軍將上前屠殺震懾,但轉眼間,幾個霹靂彈扔下來,這些軍將自個先嚇得逃開,於是,崩潰不可避免了……

“猛安孛堇,是否攔住潰軍?”身旁的親衛緊急請示。

烏魯撤拔慢慢合攏張大的嘴巴,撫着光亮的頭頂,沮喪嘆氣:“還攔個甚?難道非得當靶子被天誅軍炸光纔算好麼?撤吧,這仗沒法打了,比去年冬跟李彥仙打的那一仗還悽慘……”

而渡船上的張憲,不斷接到報告,三斤霹靂彈已告罄,必須啓用五斤霹靂彈,如此則必須縮小距離至八十步以內,否則無法投擲到敵陣。

張憲當即下令:“擡飛彈器下船,抵近櫓車牆擲擊,戰兵立即結陣,在前保護;天誅炮兵,給我炸開一條血路!”

與烏魯撤拔一樣張大嘴巴合不攏的,還有對岸用望遠鏡看得起勁的邵興,這樣的結果,完全超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搶灘登陸,一卒未損,而二千敵自潰……天誅軍究竟用的是什麼可怕武器?聞所未聞,恐怖如斯。

邵興沉思着放下望遠鏡,遠遠的,就見那年輕的天誅軍主,策馬沿河灘輕快奔馳,不斷對衝着他歡呼的麾下士兵揮手致意,與士兵們一同高呼:“過河!過河!過河——”(未完待續。)

第170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第284章 梟 首第96章 十寨圍城第268章 銀州見聞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287章 狙擊隊,出擊!第412章 清洗風暴第368章 山不轉水轉第333章 女兵營三番戰(下)第454章 血戰破軍砦第80章 拯救終焉第409章 好 事 近第325章 平定相逢第198章 溯河東進第90章 大練兵之急行軍第96章 十寨圍城第313章 阿土罕的決死衝鋒(上)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110章 自殺式衝擊第56章 設也馬的收穫第460章 日暮途窮第401章 和還是戰?第32章 怒火燎原(七)第258章 兩位來使第216章 天誅軍不是西軍!第426章 雨 戰(下)第195章 血色五馬山(十二)第86章 研發火槍第324章 風雪歸途第111章 新附軍覆亡第331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46章 皇后尿尿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13章 宗望的困惑第38章 敵酋的末日第345章 緊鑼密鼓第311章 制服誘惑第165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七)第144章 奇襲榆關(下)第153章 步步驚心第356章 前狼後虎第271章 雨夜喋血第367章 吃幹抹淨第36章 最後的碰撞第16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五)第457章 南宋有點煩第304章 城下之盟第268章 銀州見聞第31章 怒火燎原(六)第11章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第289章 東京攻略第51章 夤夜脫逃第254章 兩個自信的主帥第176章 宗輔的震驚第352章 作死就一定死第13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上)第180章 女兵匯演(下)第190章 血色五馬山(七)第37章 勇氣與怯懦第223章 有足之城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195章 血色五馬山(十二)第142章 目標,平定軍!第51章 夤夜脫逃第158章 金軍究竟想幹什麼?第132章 大練兵之女兵走光(下)第352章 作死就一定死第109章 連環阻擊戰第261章 行 軍第289章 東京攻略第292章 棄 子第336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59章 戰略轉進第318章 殊死較量(下)第3章 爆 頭第224章 戰車逞威第380章 烤 將第65章 狙 殺(上)第306章 隔河對峙第410章 溫柔鄉即英雄冢第114章 戰鼓再擂第347章 決戰長安(下)第266章 飛彈器,亮相!第130章 女兵營的誕生第349章 縮頭湖之戰第368章 山不轉水轉第38章 敵酋的末日第269章 以戰促和第198章 溯河東進第二 次奈何關之戰四女兵營首戰第249章 千軍薄城第118章 斷鞭碎拳第346章 決戰長安(上)第62章 誰來當寨主?第224章 戰車逞威第148章 遭 遇(上)第421章 郭藥師之死第295章 樑柱傾,東京亂第195章 血色五馬山(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