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窒息炮擊

總體來說,艦隊爲支援登陸作戰提供的炮火打擊分爲了兩大類,即以打擊防禦基礎設施爲主的前期炮火準備,以及以打擊防禦部隊有生力量爲主的直接炮火支援。這兩大類炮火打擊又根據不同的性質分成了一些小類,比如炮火遮斷就屬於直接炮火支援,而對港口、城市的炮火打擊則歸爲前期炮火準備。

在所有的支援炮火戰術中,第一批登陸部隊上岸前的炮火打擊最爲特殊。

這一階段的炮火打擊持續時間非常短,一般在五分鐘到半個小時之內,目的不是摧毀敵人的防禦工事,也不是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而是打擊敵人的鬥志與士氣,摧毀敵人的戰鬥信心。

此時,艦隊的炮火打擊強度將達到最大限度。

也就是說,艦隊必須盡一切可能的向敵人的岸防陣地傾瀉炮彈。很多時候,即便沒有明確的目標,也要將炮彈打出去。反正,只要炮彈落到了敵人的岸防陣地上,就算完成了任務。至於有多大的實際效果,就不是艦隊需要關心的了。

這一戰術理論最初來自於陸戰隊的一次實戰演習。

當時,擔任“藍方”(假想敵)的陸戰隊躲在地下防禦工事內,經受了大概十五分鐘的炮擊。*****雖然沒有官兵在演習中傷亡,但是演習結束之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兵出現了不正常的反應,很多官兵甚至連續幾個月失眠。

這一現象立即引起了陸戰隊的高度重視。

隨後,陸戰隊請來了一批心理學專家,對出現問題的陸戰隊官兵進行逐個診斷。而心理學專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戰爭綜合症。

當時用地並不是這個名詞,但是大概意思相差不大。即大多數官兵表現出來的心理疾病症狀。都是在經受炮火轟擊的時候產生的。

心理學專家地調查報告引起了陸戰隊高層的重視。

隨後,陸戰隊的幾名將領提出,在登陸作戰前,用密集地炮火轟擊敵人的防禦陣地。能夠使敵人在短期內出現功能性休克的症狀,從而使敵人在短期內喪失戰鬥力,或者使敵人的戰鬥力降低。

隨後。在鎮壓海外領地地戰鬥中,這一理論被陸戰隊證實。

戰爭爆發後,陸戰隊就提出了“窒息性炮火打擊”的概念,問題是之前一直沒有機會加以應用。\\\\\

直到餘輝宏指揮陸戰隊在九十九里濱登陸。才第一次採用了這種戰術。

效果非常顯著,陸戰隊上岸之後。躲在防禦工事內地日軍官兵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反映。後來據一些被俘的日軍官兵交代,在炮火打擊過後,他們都失去了活動能力,直到陸戰隊官兵衝進防禦工事,他們都沒有恢復行動能力!

其實,就算沒有九十九里濱那邊的戰例。陸少豐也會讓艦隊提供“窒息性炮火打擊”。

因爲,當初提出該戰術的陸戰隊將領中就有陸少豐,反而沒有餘輝宏。

在登陸艇朝海灘衝去的時候,兩支分艦隊的七艘主力艦,十艘巡洋艦,三十多艘驅逐艦同時向日軍岸防陣地開火,而且都是以最大地射速開火。

那場面可想而知!

轉眼之間。登陸場附近的海灘那就成爲了烈焰與硝煙的海洋。成爲了正在噴發的火山口。即便大部分炮擊都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是成千上萬的炮彈如同密集的雨點般不斷落下。大地在顫抖。\\\\\大地在呻吟,躲藏在防禦工事內地日軍也在顫抖,也在呻吟。

白佑彬沒有身臨其境,但是他能夠體會到此時日本守備部隊官兵地感受。

即便躲在最堅固的防禦工事內地軍人,此時此刻都會從內心感到恐懼。那不是死亡的恐懼,而是死神敲門的恐懼。每次猛烈的爆炸聲就如同死神的敲門聲,而躲在“門板”後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任何祈禱,任何掙扎都顯得那麼的渺茫,顯得那麼的無助。在無法抗拒的力量面前,任何人都賢德那麼的渺小,顯得那麼的脆弱。

別說身處其中的日軍官兵,就連“果敢”號上的于右任等人都驚訝的張大了嘴,不敢相信的看着十多公里外的海灘。

“會不會引發海嘯,或者地震?”

“怎麼可能引發海嘯,只是地震就不敢保證了。”肖定邦似乎很有學問一樣,“聽說,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國家,這麼轟下去,還真有可能引發地震。”

“會不會發生火山噴發?”

“火山?這附近哪有火山?”肖定邦看了眼閔瑞生,“富士山離這遠着呢,就算噴發,也與我們沒有多大的關係吧。^^^^”

炮擊還在繼續,好像炮彈不值錢,好像炮管永遠打不壞一樣。

海面上,數十艘戰艦仍然在不斷的傾瀉着炮火。

按照陸少豐的要求,炮擊將在第一批登陸艇衝上海灘前三分鐘停止,然後開始向內陸延伸。

在登陸艇即將上岸的時候,白佑彬看了眼手錶。

十二分三十六秒。

在這短短十多分鐘內,兩支分艦隊的五十多艘戰艦一共向登陸場的日軍岸防陣地傾瀉了至少五千噸炮彈,平均每分鐘四百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按照每枚炮彈重五十公斤計算,五千噸就是十萬枚炮彈,登陸場的面積不到三平方公里,也就是大概三百萬平方米,平均每三十平方米落下一枚炮彈,也就是在六米乘五米的範圍內,就有一枚炮彈。即便是一百毫米口徑的炮彈,其殺傷面積都超過了四百平方米!

在如此猛烈的炮擊之後,原本就寸草不生的海灘上,除了細菌與病毒之外,將不會有任何生物存在。*****當然,躲在地下工事裡的日軍大概算不上生物。

陸戰隊上岸前,炮火暫時終止,主要是爲了避免出現誤傷。

這時,白佑彬朝于右任點了點頭。第12艦隊的第一個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艦隊將進入東北面的海域,等待第五大隊偵察兵的消息,爲登陸場提供診斷炮火支援。

只是,登陸場上,日軍的反應速度似乎比陸少豐的預料要快得多。

第一批上岸的陸戰隊官兵剛剛衝到日軍設置的沙堤後面,登陸艇還沒有來得及退回去,沒有被炮火摧毀的火力點就冒出了火舌,日軍的“歪把子”機槍咆哮了起來。槍聲中,還夾雜着擲彈筒與輕型迫擊炮發射時發出的聲響。

數艘第11艦隊的驅逐艦立即靠近了海岸線,開始爲登陸部隊提供直接炮火支援。

相對而言,驅逐艦的炮擊非常準確,暴露了的日軍火力點很快就遭到了炮擊。

同時,正在向縱深陣地延伸的炮火也拉了回來,在陸戰隊炮兵引導員的指揮下,艦隊炮火開始轟擊登陸場附近的日軍陣地。

戰鬥打得很艱難,防禦這段海灘的日軍不是一個團,而是一個師團!

在不到五公里長的防線上,竟然部署了一個師團,超過兩萬人的部隊。顯然,日軍守備部隊的判斷相當準確,似乎早就知道陸戰隊將在這裡上岸一樣。

幸運的是,日軍幾乎沒有重型武器,更嚴重缺乏大口徑火炮。

日本本土守備部隊都屬於日本陸軍。如果說日本海軍達到了二流海軍的水平,那麼日本陸軍連三流陸軍都算不上。

與絕大部分國家的陸軍相比,日本陸軍還停留在“刺刀與步槍”的階段。

因此,日本陸軍善於在地形複雜的地區作戰,比如在棉蘭老島的叢林裡面。在這些地方,重武器往往派不上用場,士兵用得最多的就是步槍與刺刀。相反,在正規作戰中,日本陸軍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比如,當時帝國海軍陸戰隊,一個陸戰師有三個炮兵營,並且往往會得到一個獨立炮兵團的加強。另外,每個陸戰團至少有一個炮兵連,每個陸戰營有一個炮兵排,每個陸戰連有一個炮兵班。在不計算獨立炮兵團的情況下,一個陸戰師配備了大大小小六百八十多門火炮與迫擊炮,其中口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重炮有二百四十門左右。

相對而言,日本陸軍師團的火炮少得可憐。即便是甲類師團,也僅僅只有一百八十門火炮,其中大口徑火炮不會超過六十門。乙類師團的火炮不到一百門,丙類師團甚至沒有火炮,只有擲彈筒與輕型迫擊炮。

決定戰鬥勝負的不是兵力,而是火力。

十一點半,第二批登陸部隊上岸。此時第一批上岸的陸戰隊已經佔領了日軍的海灘防禦陣地,正在向內地推進。因爲日軍的抵抗比較頑強,陸少豐沒有急着把工程部隊派上去,準備第三批上岸的仍然是戰鬥部隊。

此時,東北海面上。

收到第五大隊提供的目標座標之後,第12艦隊的兩艘主力艦與兩艘巡洋艦立即開火。

炮擊的效果如何,白佑彬並不清楚,至少在第五大隊發回炮擊報告之前,他不會知道。當然,他也不需要知道。遮斷炮擊本來就是朝看不見的敵人開火,如果能夠看見敵人,那就是直接炮火打擊了。

當然,對艦隊官兵來說,這類戰鬥的壓力並不是很大。

也許,最疲憊的就數那些炮手了!

第11章 網開一面第3章 孤島之行第15章 各爲其主第12章 繞來繞去第11章 老將交鋒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1章 主力上陣第45章 蛇形航線第2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實力選手第14章 實彈測試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0章 運氣因素第14章 各打各的第45章 蛇形航線第38章 撲朔迷離第64章 堅守戰位第43章 戰後重建第2章 閉門會議第40章 獵與被獵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2章 雙雄爭功第29章 半途而廢第62章 完勝死敵第43章 無果而終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4章 羣策羣力第31章 破交艦隊第59章 謝幕演出第12章 外柔內剛第12章 增援到位第2章 閉門會議第52章 喜憂參半第25章 敵情分析第52章 等待機會第36章 反道而行第9章 遭遇之戰第27章 以儆效尤第3章 不知進取第39章 美國投降第13章 偷樑換柱第33章 絕望之旅第11章 創造思維第24章 海上堡壘第39章 明確目的第8章 鉅艦逞威第40章 老當益壯第9章 殘酷現狀第14章 致命誤判第12章 奮起直追第17章 各懷鬼胎第21章 意外來客第22章 唯一任務第27章 信心決心第17章 報仇雪恨第26章 各就各位第18章 初爲人父第47章 主動做餌第11章 實戰考驗第5章 電子干擾第37章 關鍵砝碼第24章 一半一半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3章 主將分歧第16章 未戰先敗第33章 主力決戰第10章 守株待兔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2章 外柔內剛第22章 唯一任務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7章 一波三折第30章 對陸炮擊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9章 得意忘形第30章 一反常態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6章 歪打正着第56章 如實總結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2章 唯一任務第33章 草草收兵第21章 意外來客第53章 狐假虎威第7章 一觸即發第4章 戰局分析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8章 石頭落地第8章 變化因素第5章 爲何自信第41章 決戰在即第6章 主動挑釁第41章 大夢初醒第34章 醉翁之意第9章 海軍精神第45章 變化因素第10章 戰術優勢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5章 兩害相權第50章 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