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真真假假

六月十九日,一切工作準備就緒。

因爲協約國艦隊離港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所以當天下午衛延年就致電江洪波,要求江洪波在夜間十二點之前率領第一艦隊離開那霸,奔赴北海竹島海域。

同日傍晚,白佑彬與藍凌波率領由六艘輕巡洋艦,四艘快速綜合補給艦與二艘快速戰鬥支援艦組成的臨時艦隊離開了舟山港。

藍凌波的正式身份是海軍總參謀部派到第一艦隊的聯絡軍官,實際身份則是白佑彬的首席參謀。當時,白佑彬只是第一艦隊的代理參謀長,加上藍凌波還不是第一艦隊參謀部的成員,所以衛延年只能給他安排這麼個不倫不類的身份。

當然,藍凌波能夠參加這次作戰行動,靠的還是白佑彬。

按照白佑彬的說法,藍凌波全程參與了作戰計劃的制訂工作,比第一艦隊參謀部的軍官更加了瞭解這次作戰行動,因此能夠在這次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衛延年知道白佑彬與藍凌波的關係,加上藍凌波在海軍總參謀部的表現一直比較出色,所以衛延年也做了個順水人情,讓藍凌波到戰場上接受鍛鍊。

可以說,能否上戰場,是海軍總參謀部高級參謀能否從軍官升爲將領的關鍵一步。

藍凌波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格外珍惜這個寶貴機會。

次日,按照衛延年的要求,陸少豐指揮的陸戰第七軍在瓜島發起了新一輪大規模進攻,並且一口氣投入了一個陸戰師的兵力。同時,留在所羅門海的第32艦隊也對瓜島美軍防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

當時,除了留下來爲陸戰隊提供直接炮火支援的戰艦外,第32艦隊的近三十艘戰艦一口氣打光了所有地炮彈。陸戰隊的五個炮兵營也參加了戰鬥,並且在不到八個小時的時間內。向美軍陣地傾斜了上千噸炮彈!

完全可以想像,遭到炮擊之後,範德格里夫特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據說,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收到消息之後。立即要求範德格里夫特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陣地。隨後,麥克阿瑟在一天之內連續發了三封電報,一封給尼米茲,另外一封給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第三封則直接發給了美國總統。

在麥克阿瑟看來,沉寂了一段時間地瓜島再次成爲了戰爭的焦點。

二十一日,身體完全康復了的餘輝宏回到了東京,並且重新接管了陸戰第五軍。

隨同他一同到達的還有一支規模超過五十艘的大型船隊,該船隊不但送來了近三十萬噸作戰物資,還送來了五個陸戰師。

那霸這邊。足以一次投送五個陸戰師的登陸艦隊也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

大量船隻正在將帝國本土工廠生產出來的戰爭物資送往那霸與日本本土,同時在六月份陸續建成服役的大批戰艦也正在奔赴那霸與橫須賀。

顯然,帝國海軍的這一大規模舉動能夠產生足夠地影響力。

這從當時美國海軍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二十四日。美國太平洋艦隊第三艦隊(負責中太平洋地區的作戰行動)離開了珍珠港。該艦隊擁有六艘戰列艦,以及近二十艘巡洋艦與驅逐艦。同日,一支由十五艘運輸船組成地船隊也離開了珍珠港。這是向關島運送作戰物資地船隊。

顯然。尼米茲認爲。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舉動只是戰略佯攻。

這個觀點與麥克阿瑟的觀點完全相反,因爲麥克阿瑟認爲。帝國海軍地戰略重點仍然在西南太平洋上,其在西太平洋上地行動只是爲了吸引太平洋艦隊的注意力,帝國海軍根本沒有攻打關島地意圖。

不管怎麼說,尼米茲與麥克阿瑟都認爲,帝國海軍將在太平洋戰場上展開新的進攻。

而在二十一日夜間的時候,白佑彬帶着藍凌波登上了“英宗”號戰列艦,並且正式從江洪波的手上接過了第一艦隊的指揮權。艦隊並沒有急着奔赴津輕海峽。按照計劃,艦隊在北海進行第一次燃油補給,然後四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將前往海參崴,在那裡裝滿燃油,然後前出津輕海峽,與“海龍”號破交艦隊會合,隨後追上艦隊。

補給工作一直持續到了天亮之後。

因爲下次補給要在二十多天之後進行,所以不但戰列艦將部分防魚雷隔艙的空艙內注滿了燃油,由此每艘戰列艦能夠多攜帶大概一千五百噸重油;每艘輕巡洋艦上還卸掉了一半的生活淡水(剩下的,僅夠滿足官兵日常飲用),並且在露天甲板上裝載了一百五十隻各裝五噸重油的油桶,由此多攜帶了八百五十噸燃油,使其續航力提高到了一萬六千海里。可以說,當時輕巡洋艦就差沒有讓官兵泡在重油裡面了。

也正是如此,補給時間比正常的延長了至少四個小時。

二十三日夜間十一點左右,由八艘戰列艦與七艘輕巡洋艦組成的第一艦隊通過了津輕海峽,進入了北太平洋。

此時,瓜島上的戰鬥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雖然按照戰役計劃,陸戰第七軍的任務是吸引美軍的注意力,但是陸少豐可不想在戰場上當配角。當時,他並不知道第一艦隊將長途奔襲,到巴拿馬運河南端攔截協約國艦隊,他只是隱約感覺到,海軍正在策劃一次規模極大,而且保密程度非常高的戰役行動。當然,陸少豐也很想借這次“東風”,一舉打下瓜島。

正是如此,他把假戲當真戲在演。

到二十四日的時候,陸戰第七軍已經在瓜島戰場上投入了兩個陸戰師的兵力。陸少豐甚至將正在臘包爾休整(主要是訓練剛剛補充的新兵)的兩個陸戰師調了過來,看他那架勢,擺明了要在六月底打下瓜島。

這時,最急的不是麥克阿瑟與範德格里夫特,而是衛延年。

說白了。衛延年還真擔心陸少豐一口氣打下了瓜島。到時候,用什麼辦法吸引美軍注意力?難道,用沒有第一艦隊支持的陸戰第五軍去攻打關島?

因此,二十四日的時候。衛延年就致電陸少豐,表示海軍無法按時提供作戰物資。

可以想像,當陸少豐收到這封電報時地表情。

沒有海軍提供的物資,陸戰隊就不可能打下瓜島。說白了,即便陸少豐再投入兩個陸戰師的兵力,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從二十五日開始,陸戰第七軍地進攻力度就開始減弱了。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變化竟然讓美軍堅信,帝國海軍肯定將在近期攻打關島。而且時間很有可能是七月上旬。

美軍做出這一判斷的理由也很簡單,帝國陸戰隊在瓜島沒有獲得足夠的物資,那麼帝國海軍準備的物資被用到哪裡去了?顯然。帝國海軍正在囤積作戰物資。準備支持陸戰第五軍攻打關島!

正是如此,尼米茲一面加強關島的防禦,一面讓哈爾西指揮的第三艦隊提高警惕。還一面要求金上將盡快把三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送過來。顯然。尼米茲並沒有忘記帝國海軍那支有八艘快速戰列艦的艦隊。

當時,尼米茲並沒有想到第一艦隊會長途奔襲。去巴拿馬運河那邊執行作戰任務。

在他看來,第一艦隊提前離港,一是爲了提高訓練強度,畢竟這支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剛剛服役,官兵的訓練工作肯定沒有到位。二是加大美軍的戰略判斷難度,讓美軍認爲第一艦隊將奔赴西南太平洋戰場,支援陸戰第七軍攻打瓜島。

根據這一判斷,美軍很快就採取了行動。

二十七日(帝國時間),整頓一新地美國派遣艦隊(臨時代號)離開了諾福克軍港。次日,英法聯合艦隊也從撲茨茅斯港出發了。西班牙艦隊則在二十九日凌晨離開了桑坦德港,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這些情報立即轉發給了第一艦隊。按照海軍的慣例,這些重要情報都是經過三道加密的。如果讓尼米茲知道帝國海軍在這個時候密切關注要在二十多日之後才能到達太平洋地協約國艦隊,他肯定能夠猜出帝國海軍地真正意圖。

依照海軍情報局的分析,英法聯合艦隊與西班牙艦隊首先在亞速爾羣島附近會合,然後再奔赴小安得列斯羣島的波多黎各地蓬塞港,或者維爾京戈爾達島地羅德城港與美國的派遣艦隊會合。

因爲受到“西班牙”級戰艦地續航力(西班牙海軍與意大利海軍一樣,屬於近海型海軍,其主要活動範圍就是地中海西部與比斯開灣,所以西班牙海軍主力艦的續航力都不強,“西班牙”級戰列艦僅六千五百海里,實際續航力只有大概五千海里),以及巡航速度(靜水情況下的巡航速度只有十四節,實際巡航速度大概十二節)的限制,所以英法西艦隊必須在亞速爾羣島進行一次海上補給作業,然後再開赴小安得列斯羣島,最快也只能在七月十五日左右到達小安得列斯羣島。

到時候,四個國家的戰艦都需要進行補給。

不管是由美軍控制的蓬塞港,還是由英國控制的羅德城港,都無法爲這麼多戰艦提供支援。因此,補給時間可能長達五天。即便按照尼米茲的要求,加快補給速度,補給時間至少也需要三天。

另外,從小安得列斯羣島到巴拿馬運河還有近一千海里的距離。

如此一來,協約國聯合艦隊到達巴拿馬運河的時間不會早與七月二十一日,最快也只能在七月二十二日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

情況已經很明確了,難題交到了白佑彬的手上

第29章 開胃小菜第25章 最後起航第13章 戰爭決策第22章 臨危而退第16章 根本差別第43章 新貌舊顏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5章 重點技術第38章 突然遭遇第5章 精兵雲集第30章 瘋狂滅亡第15章 烈火焚城第14章 秘密動員第28章 最高懲罰第30章 運氣因素第49章 於公於私第2章 權宜之計第36章 指揮角力第1章 預料之外第1章 借題發揮第17章 無畏雷擊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2章 戰爭難民第67章 全殲死敵第11章 創造思維第38章 黃雀在後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章 瘋狂擴充第7章 風雲驟起第5章 守株待兔第19章 實戰練兵第12章 外柔內剛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8章 聯手絞殺第17章 以攻代守第19章 重新佈局第38章 反客爲主第11章 兵不刃血第46章 利益衝突第52章 突然遭遇第43章 論資排輩第15章 野心膨脹第43章 無果而終第58章 拼光拼盡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2章 質的飛躍第57章 驍勇戰將第1章 掐敵咽喉第38章 適得其反第11章 實戰考驗第10章 走馬上任第66章 夾尾而逃第25章 打打談談第33章 創造機會第8章 鉅艦逞威第25章 敵情分析第48章 速度紀錄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0章 不是運氣第1章 借題發揮第44章 軍人歸宿第17章 天降奇兵第39章 巨蟒吞象第24章 戰略佈局第45章 直搗龍潭第2章 閉門會議第17章 無畏雷擊第16章 有勇有謀第18章 戰鬥到底第12章 友誼鉅艦第19章 冒險收益第13章 絕不放棄第4章 關鍵雞肋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5章 家族叛徒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章 兩手準備第22章 海陸對轟第28章 冒進政策第67章 全殲死敵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1章 敵後包抄第17章 兵力調整第23章 田忌賽馬第5章 動態發展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3章 主力決戰第54章 歪打正着第6章 反覆推敲第18章 絕對優勢第20章 關鍵技術第31章 攻佔虎穴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章 小拿破倫第27章 以艦換艦第7章 直搗龍潭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7章 一波三折第38章 突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