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奮起直追

bookmark

雷霄霆獲得的情報很快得到了證實,在紐約海軍船廠開工建造的正是美國海軍“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首艦“南達科他”號,二號艦“馬薩諸塞”號(實爲三號艦)也於本月的二十日在昆西伯利恆鋼鐵廠開工,三號艦“印第安納”號(實爲二號艦)將於年底在紐波特造船廠開工,四號艦“阿拉巴馬”號也計劃於下年初在諾福克海軍船廠開工建造。

如同情報部門分析的一樣,“南達科他”級也是美國海軍的“應急方案”。

該級戰列艦的主要性能指標並沒有完全達到《倫敦海軍條約》的上限,採用的仍然是“北卡羅來納”級的MK6型主炮,裝甲防護在“北卡羅來納”級的基礎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速度比“北卡羅來納”級略有降低。總體來說,這仍然是一艘“條約型戰列艦”,其綜合性能並沒有本質的提高。

不過,這也足夠讓帝國內閣與帝國議政院的“大老爺們”產生如坐鍼氈的感受了。

毫無疑問,四艘皇帝級戰列艦無法保證帝國海軍在任何一個戰場上擁有不亞於敵人的實力。特別是在德國與土耳其這兩個傳統盟國“不爭氣”的情況下,四艘新式戰列艦無論如何也不足以對付所有敵人。

當時,英國海軍已經確定將建造五艘“超條約型”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裝備十六英寸主炮的新型戰列艦(即“獅”級)也正在設計之中。即便日本海軍兩艘裝備了十六英寸主炮的“長門”級戰列艦對帝國海軍的威脅不大,可是隨着兩艘“大和”級入役,帝國海軍將處於絕對劣勢。意大利海軍“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前兩艘即將建成服役,後兩艘也正在抓緊建造。法國海軍“黎塞留”級戰列艦的首艦已經下水,明年就能服役,後續兩艘的建造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加上美國海軍之前的兩艘“北卡羅來納”級,以及新建的四艘“南達科他”級。帝國海軍在未來兩年之內要面對敵人總共十七到十九艘新式戰列艦的威脅!

就算把兩艘“長江”級算上,僅僅只有六艘新建戰列艦的帝國海軍將難以招架!

如同陳錦寬所預料的一樣,他沒有費多少口水,蕭鼎昆就批准了海軍的擴軍計劃,同意海軍在年內向造船廠下達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合同。

問題是,特別軍費必須經議政院批准,才能下撥給海軍。

這次,蕭鼎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政治家就是政治家,蕭鼎昆沒有急於將到手的“重磅炸彈”丟出去。

在陳錦寬到了京城後,他先帶着海軍元帥去見了議政院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岑澤辛議員。在取得了軍事委員會的支持後,蕭鼎昆與陳錦寬又去拜訪了“民業黨”黨魁柳承雄,然後由柳承雄做介紹,分頭與幾名“民業黨”的重要議員進行了接觸。

打下基礎後,蕭鼎昆才讓陳錦寬將《海軍緊急諮文報告》遞到了議政院。

結果可想而知,當一半以上的議員已經打了“預防針”,另外一批議員在聽完陳錦寬的報告之後,也倍感驚訝的情況下,《海軍緊急諮文報告》以絕對多數的支持票獲得通過,而且結果遠遠超過了陳錦寬的預料。

議政院不僅批准了本財年四艘戰列艦的採購要求,還通過了下一財年的造艦計劃。

也就是說,根據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價格,海軍在七十二年可以採購六到八艘戰列艦,以充實海軍軍力!

顯然,對即將面臨生死考驗的帝國海軍來說,這無疑是“大赦令”。

當然,好消息也不只這一條。

在陳錦寬計劃繼續建造四艘“皇帝”級戰列艦的時候,早已做好準備的江南造船廠提交了新一級戰列艦的完整設計方案,即“皇帝”級(乙型)。該設計方案縮短了“皇帝”級的艦長,從而增強了防護;採用功率提高了一萬馬力的新式動力系統,保證了戰艦的速度;主炮與“皇帝”級一樣,改善了副炮配製。

可以說,“皇帝”級(乙型)與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非常類似。

對帝國海軍來說,“皇帝”級(乙型)的採購價格並不比“皇帝”級多多少,這纔是最爲重要的。

在陳錦寬回到舟山海軍司令部之前,衛延年與嚴國榮就擬好了採購合同。

七月底,在陳錦寬簽署了該合同之後,海軍立即向四家造船廠下達了建造任務:立即開工建造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

此時,白佑彬已經來到了江南造船廠,準備接收未完全建成的“太祖”號戰列艦。

雖然站在舾裝碼頭上無法完全感受到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四萬噸的超級戰艦的威武英姿,但是對僅僅在“青海湖”上實習了幾個月的白佑彬來說,這還是他平生第一次在這麼近的距離內與一艘長度超過兩百米的戰艦“親密接觸”。

相對而言,只剩下了艦體的“青海湖”號算得了什麼?

在她的面前,就連南洋艦隊旗艦“長江”號也是小巫見大巫。

“少校們,感覺不錯吧?”

長出了口氣之後,白佑彬朝旁邊的海軍准將點了點頭。

羅清遠,四十二歲,河北滄州人。雖然按照帝國海軍的傳統,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上校軍官,但是一般情況下,新式戰列艦的首任艦長都是海軍准將。另外,能夠以准將身份出任戰列艦艦長,也表明該人今後前途無量。

幾天相處,白佑彬發現,羅清遠身上有很多帝國海軍的“傳統”。

比如:特別愛整潔,做事一絲不苟,平時不苟言笑,自律性非常強,且對下屬要求極爲嚴格。當然,羅清遠不會缺少海軍的另外一個特徵:護短。

“長官,我們真是不虛此行啊!”

發出感慨的是戴秉國少校,他是“太祖”號的航海長。

按照傳統,新戰艦服役之前,除了需要一名能力出衆的艦長之外,還需要配套的必要軍官,即航海長、輪機長、槍炮長等等。這些人將與艦長一起組成戰艦的指揮班底,然後在此基礎上招募其他崗位的官兵。

羅清遠微微點了點頭。“時間差不多了,到我們的新家看看吧!”

戰艦上,成百上千名工人正在爲這艘即將服役的戰艦做最後的安裝與調試工作。司令艦橋內,幾名高級工程師將這裡當作了臨時施工總部。

交接儀式非常簡單,當羅清遠將太祖皇帝的浮雕像掛到司令艦橋的艙壁上之後,這艘戰艦就算正式加入帝國海軍了。

如同其他每一艘戰艦一樣,“太祖”號有自己的標誌。

在此之前,帝國海軍一共有二艘戰艦用“太祖”命名,最初是一艘三層火炮甲板的風帆戰列艦,第二艘是鐵甲戰艦。那面太祖皇帝的浮雕像就是第一艘風帆戰列艦的艦徽,也是帝國海軍歷史最悠久的一面艦徽。

次日,羅清遠點名“招募”的軍官與士官團隊來到了江南造船廠。

驗收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主要是戰艦的建造還沒有完成。在此情況下,只能一邊建造,一邊驗收,同時還得進行相關訓練,讓軍官與士官熟悉各自負責的區域,爲正式服役做好準備。

這一忙,就足足是一個多月。

九月初,比原訂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太祖”號的建造工作正式結束,並且正式交付給帝國海軍。此時,該艦需要的一千八百五十名官兵全部到位。

五日,在羅清遠的指揮下,“太祖”號戰列艦駛離了舾裝碼頭,從吳淞口進入長江航道。

似乎預料到戰爭迫在眉睫,所以在建造完工前,羅清遠就聯繫後勤部門,爲戰艦補充了一批彈藥。進入東海海域之後,“太祖”號開始了第一輪訓練。

轟——

震耳欲聾的炮擊聲中,重達數萬噸的戰艦猛烈的震動了起來。

過了好一陣,白佑彬才放下了望遠鏡,同時略帶不滿的搖了搖頭。

“偏了至少三鏈(一鏈等於十分之一海里)。”戴秉國也放下了望遠鏡。“如果讓海軍後勤裝備處的那些人知道,我們用全裝發射進行訓練,他們肯定要跳着罵娘了。”

“不訓練,怎麼知道差距?”白佑彬笑着搖了搖頭,“比起整艘戰艦,打廢幾根炮管算得了什麼?”

戴秉國笑而不語,他早就知道白佑彬在海軍司令部很有“後臺”。

這時,一名上尉軍官走了過來。“長官,還要繼續嗎?”

“今天就到此吧。”白佑彬回頭看了眼那名海軍上尉,“讓大家先去吃飯,飯後進行日常維護,我要在睡覺前看到各班組的訓練總結報告。”

“是!”

等到上尉軍官出去後,白佑彬的目光又回到了遠處的橫沙島上。

因爲是新服役的戰艦,除了主要軍官與士官之外,其他官兵幾乎都是新招募,或者剛剛從海軍學院畢業的,素質遠遠比不上老兵。毫無疑問,訓練結果也讓白佑彬非常不滿。在他看來,這批新兵比“秋波”號上的官兵差多了。

次日凌晨,“太祖”號回到了舟山軍港。

不用白佑彬操心,在羅清遠提出加強訓練的申請好,衛延年總參謀長毫不猶豫的批准了,而且下達了指示,要各部門全力配合“太祖”號的訓練工作。

此時此刻,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了帝國上空!

****

新書衝榜,求推薦票,包括明天的!

第8章 瘋狂造艦第10章 痛失親人第23章 無理要挾第21章 意外來客第10章 人生岔口第50章 智者千慮第9章 爭取主動第1章 借題發揮第10章 敵軍動態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2章 難以理解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6章 傷愈歸隊第36章 前臺演員第33章 突擊部隊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7章 以攻代守第28章 實力暴增第51章 指揮換人第11章 創造思維第13章 艦隊家底第4章 時來運轉第28章 特種部隊第33章 麻煩不斷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2章 雙雄爭功第9章 戰局突變第36章 心存不滿第55章 鳴金收兵第42章 減速交戰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1章 果斷出拳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9章 迎頭痛擊第40章 舊貌新顏第66章 善後工作第2章 兩手準備第32章 前途艱辛第37章 天羅地網第8章 速度紀錄第45章 寶貴經驗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7章 第一印象第31章 瘋狂對轟第39章 苟延殘喘第19章 窮途末路第9章 戰局突變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8章 逼敵就範第67章 全殲死敵第2章 步步緊逼第59章 謝幕演出第6章 棄車保帥第8章 瘋狂造艦第26章 以戰促和第30章 時不待己第36章 明顯差距第15章 謹慎爲先第16章 前進誘敵第46章 窒息炮擊第44章 支柱崩潰第20章 突襲突襲第22章 臨危而退第43章 新貌舊顏第36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8章 炫耀實力第2章 四重密碼第1章 喜憂並存第55章 暴力衝突第39章 巨蟒吞象第4章 針鋒相對第9章 關鍵失誤第20章 不是運氣第11章 嚴格保密第11章 主力上陣第1章 繼續努力第9章 直擊心臟第12章 毀滅序幕第8章 上帝之手第5章 爲何自信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7章 疏忽大意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渾水摸魚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2章 繞來繞去第24章 東洋南洋第9章 關鍵失誤第2章 兩手準備第25章 戰術意圖第54章 潛入戰場第11章 主力上陣第18章 戰鬥到底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3章 全身而退第1章 借題發揮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1章 戰略天平第36章 情勢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