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戰雲密佈

bookmark

定下了基調之後。陳錦寬就去了京城。白佑彬也重新着手製訂下一輪戰役行動。

當然。在英國海軍實力暴增的情況下。帝國海軍並沒有無動於衷。

按照陳錦寬的命令。衛延年給第四艦隊代理司令官楊定方發去了命令。要求加快二艘“長江”級戰列艦的改進工作。第四艦隊也進入最高戰鬥警備狀態。

當時。二艘“長江”級戰列艦正在亞歷山大港進行第三次全面改進。

與前二次改進不同。此次改進非常徹底。而且這也成爲了二艘“長江”級最後一次全面改進。

首先是換裝更先進的動力設備。八臺鍋爐與四臺蒸汽輪機都是以“皇帝”級戰列艦所使用的六十五年型鍋爐與六十六年型蒸汽輪機爲基礎。經過改進而來。其輸出功率達到了十三萬五千軸馬力。比“長江”級以往使用的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如果不是因爲“長江”級的艦體空間有限。無法使用更好的動力設備。不然帝國海軍會爲其安裝“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動力設備。

擁有了更強勁的動力設備之後。造船廠先對艦體進行翻新。增強了艦體結構。以便安裝更厚的裝甲。最終。其標準排水量將達到四萬四千噸。比最初時增加了大概百分之二十五。增加的近九千噸重量中。除了增強艦體結構用掉的一千多噸之外。另外七千噸全是新增加的裝甲。更重要的是。二艘戰列艦的裝甲都要全部更換。老舊的裝甲被送回帝國鋼鐵廠回爐冶煉。而新安裝的裝甲都是由最好的合金鋼鍛造而成的。

在接受改進的時候。二艘“長江”級都在第二次改進中換裝了六十七年型艦炮。這次。海軍不惜血本。爲其換裝了七十二年型艦炮。並且戰艦上的副炮也更換成了更先進的型號。速射炮則全都換成了口徑爲一百三十毫米的七十一年型艦炮。

當然。二艘戰艦的電子設備也將換成最新型號。只是二艘戰列艦都不再充當艦隊旗艦。所以拆除了所有的旗艦指揮設備。並且用節約下來的空間增加了一個士兵娛樂艙與一個醫療艙。

按照工程師提交的報告。二艘戰列艦在全面改進之後。作戰性能將與“皇帝”級持平。其最高速度將提高到二十九節。防護能力與“皇帝”級持平。火力達到最新式快速戰列艦的標準。最大的遺憾是。二艘戰列艦的艦體早已定型。不可能在改進中進行大範圍的改動。所以其綜合生存能力將難以的到提高。另外。隨着排水量增加。而艦體寬度增加幅度又相當有限。所以戰艦的吃水量將增加近一米。從而降低了戰艦的適航能力。

不可否認。經過改進之後。二艘“長江”級將“升格”爲快速戰列艦。

與二艘“長江”級戰列艦的改進工作同時進行的。還有二艘新編入第四艦隊。卻不屬於帝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的訓練工作。這就是由帝國海軍提供技術。派遣部分工程師與工人。提供大部分零備件。由土耳其海軍出資購買。在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海軍造船廠建造的。屬於土耳其海軍的二艘新式快速戰列艦。

所謂“新式”。也只是針對土耳其海軍而言。

在上次大戰中。土耳其海軍還有十來艘前無畏艦與四艘無畏艦。而到這次大戰爆發的時候。土耳其海軍只剩下了二艘老掉牙的無畏艦。其他的主力艦要麼退役。要麼年久失修而損毀。

按照第一次同盟國首腦會晤達成的協議。由帝國海軍出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土耳其提供建造場的。德國派遣工人的方式。爲土耳其與德國分批次建造快速戰列艦。而第一批訂單中。土耳其海軍將獲的二艘。德國獲的四艘。只是在正式開工建造的時候。因爲德國派遣的工人沒有到位。加上造船廠擴建工程沒有完工。只爲德國優先建造了二艘。另外二艘要晚半年服役。

後來。帝國與土耳其達成了雙邊協議。帝國海軍以提供人員訓練。以及戰略物資援助的方式。從土耳其海軍租借了這二艘快速戰列艦。戰後再歸還給土耳其。當然。如果這二艘戰列艦在戰爭中戰沉。或者戰毀。帝國海軍將向土耳其提供二艘更先進的戰列艦。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帝國海軍在不出資金的情況下獲的了二艘戰艦的使用權。

因爲簽署協議的時候。帝國海軍正在準備建造“省”級戰列艦。當時“省”級乙型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所以帝國海軍只向同盟國提供了“省”級戰列艦的部分技術。而包括艦體在內的絕大部分基礎設計都來自於“皇帝”級乙型戰列艦。

也就是說。這二艘戰列艦的戰鬥力超過了建成時的“皇帝”級乙型。卻不如“省”級。

無論如何。對此時的帝國海軍來說。能夠獲的二艘快速戰列艦。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這二艘戰艦下水進行舾裝的時候。帝國海軍就派遣官兵前往伊斯坦布爾。爲接艦做好準備工作。建成服役之後。帝國海軍立即與土耳其進行交割。隨即這二艘戰艦就開赴馬耳他。在那邊安裝帝國海軍的標準設備。然後再進行全面訓練。

如此一來。在二艘“長江”級改進完工。二艘“伊斯坦布爾”級(“伊斯坦布爾”號與“德黑蘭”號。在編入帝國海軍的戰鬥序列之後。考慮到兩國的友誼。帝國海軍並沒有爲其更名。仍然沿用了土耳其海軍爲其取的名字)的訓練工作完成之後。第四艦隊將擁有足以編成二支作戰艦隊的八艘快速戰列艦。

即便到時候英國海軍有十艘快速戰列艦。第四艦隊也不會無力招架。

照此情形。只要帝國海軍不打算轉移戰略重點。就不會在七十六年(44年)向北大西洋戰場派遣第三支作戰艦隊。

對於帝國海軍的這一做法。德國人也只能忍氣吞聲。

按照同盟國集團達成的內部協議。帝國只有確保英國無力反攻歐洲大陸的義務。而沒有協助德國戰勝英國的義務。現在。英國確實沒有祖國的實力反攻歐洲大陸。即便美國願意出兵。也不可能調動足夠的戰略物資。特別是反攻歐洲大陸必須的登陸艦隊。如此一來。帝國自然沒有義務協助德國奪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

另外。德國也很清楚。只要帝國加強北大西洋上的兵力。美國也將有所舉動。

如此一來。北大西洋戰場將變的難以琢磨。而實力最爲弱小的德國海軍不可能從中獲的好處。更何況。在俄羅斯沒有戰敗之前。德國最多在西線集中二十五個師的兵力。要想登陸英國本土。並且擊敗英國。德國至少要出動五十個師的兵力。最重要的是。德國沒有可以投送的面部隊的登陸艦隊。也沒有可以爲的面部隊提供後勤保障的運輸船隊。

綜合各種情況。維持北大西洋的現狀對德國是比較有利的。

只不過。僵局只持續到了二月初。隨着二艘“柏林”級戰列艦(“柏林”號與“慕尼黑”號。即帝國爲德國建造的快速戰列艦)在的中海完成了基礎訓練(駐紮的爲意大利的塔蘭託港)。準備返回德國本土。北大西洋上的“和平”局面立即被打破了。

毫無疑問。英國海軍不會容許這二艘戰列艦回到德國本土的港口。

二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就已經讓英國海軍傷透了腦筋。費盡了心神。如果德國海軍又獲的了二艘更加強大的戰列艦。恐怕英國將永無寧日。

同樣的。德國海軍拼死都會讓這二艘戰列艦返回本土。

一時之間。北大西洋上風雲涌動。局面緊張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從二月四日開始。幾乎每天都有幾份緊急電報從北大西洋戰區發回來。從五日開始。第四艦隊進入了戰鬥狀態。楊定方在當日就率領第41艦隊離開了直布羅陀。因爲另外四艘戰列艦還沒有正式服役。所以第四艦隊也只能出動一支作戰艦隊。

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對北大西洋上的戰鬥並不感冒的意大利海軍也表現的非常積極。

六日。由四艘“維內託”級戰列艦爲核心的意大利艦隊離開了塔蘭託。隨同二艘“柏林”級戰列艦一同駛往直布羅陀海峽。

當天晚上。姜瑞麟就發回了消息。意大利艦隊將爲德國艦隊提供護航掩護。並且前往威廉港。

毫無疑問。這次意大利海軍表現的有點積極過頭了。

七日上午。剛從京城趕回來的陳錦寬就親自給楊定方下達了命令:護送德意艦隊進入大西洋。並且在到達比斯開灣西部海域之後。返回直布羅陀。

顯然。陳錦寬也收到了命令。不然他不會派遣第四艦隊爲德意艦隊護航。

沒有任何意外。七日夜間。由四艘“獅”級戰列艦爲核心的英國大西洋艦隊離開了拉科魯尼亞港。由二艘“前衛”級戰列艦爲核心的英國機動艦隊也同時離開了撲茨茅斯。而剛剛成立的本土艦隊則在斯卡帕灣升火。最後於八日上午起航。

爲了攔截德國海軍的二艘戰列艦。英國海軍傾巢而出!

作爲迴應。二艘剛剛修復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在數艘輔助戰艦的陪同下。於八日夜間離開了基爾港。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峽。

頓時。北大西洋上戰雲密佈。一場大戰將在所難免!

第31章 破交艦隊第10章 代參謀長第34章 悻悻而歸第39章 明確目的第5章 戰爭預言第15章 悔之晚矣第36章 反道而行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8章 預謀巧合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章 戰爭動員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6章 根本差別第38章 黃雀在後第57章 全速追擊第42章 小國大志第47章 背水之戰第39章 明確目的第22章 雙雄爭功第16章 前進誘敵第18章 一炮斬首第1章 血戰海地第17章 兵力調整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7章 無畏雷擊第35章 海上狐狸第40章 大敵當前第50章 戰略合作第31章 艱難返航第10章 爲人精明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8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反客爲主第46章 頂級戰俘第23章 有始有終第63章 羣毆強敵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章 血與烈火第27章 英國戰敗第45章 蛇形航線第4章 開赴那霸第34章 貓與老鼠第42章 緊急馳援第39章 情勢不明第40章 老當益壯第14章 渾水摸魚第7章 一觸即發第27章 時間空隙第44章 艦隊司令第16章 時機成熟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6章 背水一戰第12章 友誼鉅艦第6章 遙感戰鬥第30章 運氣因素第8章 哥們情誼第23章 盡職盡責第67章 全殲死敵第33章 實力選手第3章 戰爭動員第19章 誘敵送死第51章 指揮換人第12章 自私代價第32章 小打小鬧第43章 最後死戰第10章 敵軍動態第45章 俄國戰敗第26章 摸黑遊戲第35章 引蛇出洞第25章 整軍再戰第10章 大難不死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9章 繡花枕頭第29章 長遠規劃第3章 替人出頭第30章 實力爲證第28章 杞人憂天第27章 紛紛擾擾第33章 麻煩不斷第13章 火中取栗第46章 頂級戰俘第44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一炮斬首第16章 乘勝追擊第39章 迎頭痛擊第28章 受降儀式第32章 拼死堅持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章 山雨欲來第5章 重擔壓肩第34章 單刀赴會第19章 趁勝追擊第16章 困難重重第9章 海軍精神第19章 及時情報第41章 寶貴教訓第24章 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