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冒進政策

bookmark

戰役策劃絕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更不是司令官或者參謀長拍腦門後做出的決定。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戰役策劃,就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礎上的一門系統軍事學問。

所謂“知己”,就是清楚知道自身的實力,即所能調動的兵力,儲備物資的多寡,官兵素質與士氣,軍隊內部矛盾,乃至國內情況等等,一切與戰爭有關,或者對軍隊作戰有關的事物。

所謂“知彼”,就是了解與掌握敵人的情況,即敵人的兵力,敵人的戰爭準備情況,敵人部隊的素質與士氣,敵人的內部矛盾等等,一切對敵軍作戰有幫助,或者有影響的事物與信息。

所以,戰役策劃不可能由一個部門來完成,需要包括後勤裝備部,情報局在內的衆多部門的協助與支持。同樣的,戰役策劃也絕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單獨完成的,需要衆多參謀軍官齊心協力,共同完成。

既然是共同完成,自然需要分工協作。

具體分派給每一個參謀軍官的,都只是戰役策劃的很小一部分。或者說,參謀軍官要做的,就是完成戰役策劃的細節工作。將所有參謀軍官的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就成爲了一份詳盡的作戰計劃。

毫無疑問,“打零工”的白佑彬在作戰策劃處扮演的只是一個小角色。

“長官,我的任務是什麼?”當所有人都分到任務之後,白佑彬卻被涼到一邊,他不得不主動提出要求。

“你的任務?暫時先熟悉情況吧。”季常林上校顯然對這個在第一天就遲到的“新手”並不感冒。“等你瞭解了情況之後,如果有哪個地方有空缺,或者有新的任務,我會考慮你的。”

“長官……”

“好了,會議到此結束。”季常林一邊說着,一邊站了起來,根本沒有理會白佑彬。“戰爭已經爆發,雖然我們取得了‘大東海戰’的勝利,但是北洋艦隊也遭受了重創。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一切。各位,抓緊時間,務必在五日之內拿出初步方案,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遲到’!”

毫無疑問,白佑彬很鬱悶,非常鬱悶。

也許,會有人認爲,沒有任務就沒有責任,能夠拿軍餉,又不做事,何樂而不爲?

白佑彬卻不這麼覺得,在他看來,沒有被分到任務,就表示他沒有價值。對軍人來說,沒有價值就等於沒有存在的意義,跟行屍走肉有何區別?

鬱悶歸鬱悶,白佑彬卻不得不接受現實。

總不能爲了這事去找別人訴苦吧?不說別的,按照海軍的傳統觀念,訴苦只是軟弱與無能的表現,真正有能力的軍人,絕不會訴苦,只會去戰勝困難!

似乎受到了刺激,會議結束後,白佑彬沒有回辦公室,而是直接去了檔案處。

當然,他不是去找夏紫瑤,準確的說,是去找夏紫瑤借閱相關的資料文件。既然要制訂新的作戰計劃,肯定會涉及到大量的情報與海軍各部門的報告。既然季常林沒有分配任務,白佑彬正好利用這一機會抓緊了解相關的信息。

與藍凌波預料的完全相反,這次夏紫瑤對白佑彬還真有點不熱不冷了。

白佑彬也沒有放在心上,拿到索取的文件檔案後,他就去了機要閱覽室,將自己埋進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連續五天下來,白佑彬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閱讀”上面。

“對馬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用一次“漂亮”,並且卑鄙的手段重創了帝國海軍,導致北洋艦隊損失慘重,並且丟失了北海(日本海)的制海權,一度縮回釜山與海參崴,不敢派遣戰艦出海活動。

“大東海戰”,帝國海軍用同樣的辦法重創了日本南遣艦隊,一舉擊沉三艘主力艦。

戰場情勢就此扭轉,可以說,“大東海戰”是帝國對日作戰的重大轉折點。或者說,正因爲快速戰鬥羣取得的輝煌勝利,讓猖獗的日本海軍僅僅高興了一天不到就嚐到了敗果,並且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到此,日本海軍只剩下了七艘主力艦,其中“霧島”號肯定要回去修上幾個月。

相反,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擁有十四艘主力艦,隨着三艘五嶽級戰列艦在年底完成改進重新服役,加上第四艘“皇帝”級,即“宣宗”號戰列艦將於明年初建成服役,到時候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將擁有十八艘主力艦!

毫無疑問,戰爭的天平已經嚴重傾斜,日本海軍失去了獲勝的機會。

就算快速戰鬥羣的四艘主力艦暫時都無法參戰,主力戰鬥羣的十艘戰列艦也能輕易的壓倒日本聯合艦隊的六艘戰列艦。

“大東海戰”之後,日本聯合艦隊直接退回了本土港口。

李玉民率領的主力戰鬥羣也回到了那霸港。

此時,雙方除了派遣巡洋艦與驅逐艦騷擾對方的海上貿易航線之外,都沒有立即採取大規模行動的意思。

似乎,戰爭在這個時候停止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想。不管是日本海軍,還是帝國海軍,都在爲下一場大規模海戰做準備。

按照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情報,日本海軍只少有三艘戰列艦需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進行維修。也就是說,在此期間,日本海軍很難發動新的進攻,甚至不敢離開由岸炮嚴密保護的港口。

針對這一情況,就下一步行動,海軍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毫無疑問,唱主角的又是東洋系與南洋系的軍官。

以李玉民爲首的東洋系軍官認爲,應該仿照上次大戰時奇襲長崎港的戰術,炮轟日本的重要港口,迫使日本聯合艦隊出來決戰,殲滅聯合艦隊之後,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並且全面封鎖日本。

更激進的,甚至認爲應該趁此機會發動登陸作戰,首先收復被日本“佔領”的外圍島嶼,對日本本土形成合圍之勢,然後迫使聯合艦隊決戰,最終在日本本土發動登陸作戰行動,徹底擊敗日本!

即便白佑彬不站在任何派系的角度,他也覺得東洋系的觀點太冒進了。

當年奇襲長崎,是在日本完全無法考慮到的情況下進行的。當時,“與論島海戰”剛剛結束,帝國海軍大量戰艦受損,需要迅速維護,爲迎戰協約國聯合艦隊做準備。在此情況下,日本海軍根本不可能預料到,帝國海軍會集中數艘“快速”主力艦奔襲長崎港,並且進行了數個小時的炮擊。

現在還有這樣的機會嗎?顯然沒有,即便日本人再蠢,也不會忘記曾經的慘痛教訓吧。

另外,上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方面吸取了長崎的慘痛教訓,在簽署了《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之後,將削減的大部分海軍軍費投入到了海防建設之中。近二十年來,日本已經在各大主要港口建立了極爲完備的海防設施。不說別的,聯合艦隊母港橫須賀(之前將母港設在吳)的海防部隊就有八個岸炮羣,二十四個岸炮陣地,總共部署了三百餘門六英寸以上口徑的岸炮,其中還有二十多門十四英寸巨炮!

攻打這樣的港口,任何艦隊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即便放過嚴密設防的港口,也難以在這個時候發動登陸作戰。

即便在外圍島嶼登陸,比如在上次世界大戰後被日本“奪走”的大島,至少需要投入兩個陸戰師,甚至三個陸戰師的兵力。投送一個陸戰師以及配套的重型準備,至少需要二十四艘大中型登陸艦。爲了給一個陸戰師提供足夠的戰鬥物資,至少需要投入兩支各有十二艘萬噸級貨輪的運輸船隊。另外,在登陸作戰前期,至少需要投入兩支火力支援艦隊,以提供持續不斷的炮火支援。

如此算下來,僅僅是準備登陸艦隊,運輸船隊,調集作戰物資,動員火力支援艦隊,都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現在戰爭剛剛爆發,即便帝國海軍陸戰隊已經在戰前進行了動員,兵力都已到位,也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策劃與前期準備。

也就是說,三個月之內,不可能發動一場能夠取得勝利的登陸作戰行動。

全面封鎖日本更是紙上談兵。

日本的貿易航線主要有兩條,一是向東與美國的貿易航線,二是向南與澳大利亞的貿易航線。

即便不考慮破交作戰中會遇到日本海軍的抵抗,外交問題就足以讓帝國三思而後行了。

美國還沒有參戰,而美國與日本間的貿易航線上肯定有很多船隻懸掛美國國旗。爲了避免遭到帝國海軍的打擊,甚至連日本商船都會懸掛美國國旗。另外,澳大利亞是美國與英國的共管海外領地,前往澳大利亞的航線上也肯定多半是美國的船隻。

也就是說,如果打擊這兩條貿易航線,將無可避免的與美國開戰。

現在,帝國會考慮與美國開戰嗎?

雖然白佑彬不太明白政治與外交方面的事情,但是他也知道,在消滅日本聯合艦隊,徹底奪取西太平洋制海權之前,帝國絕不會貿然與美國開戰,帝國海軍也不希望陷入三線作戰的境地。

顯然,東洋系的主張很難得到支持。

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2章 拼死堅持第41章 全新霸權第57章 驍勇戰將第47章 背水之戰第11章 網開一面第33章 糧食危機第9章 殘酷現狀第56章 嚴重錯誤第30章 實力爲證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6章 未戰先敗第19章 料敵如神第15章 野心膨脹第12章 外柔內剛第20章 突襲突襲第13章 瘋狂構想第21章 敵後包抄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2章 拼死堅持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5章 戰艦代溝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8章 突然襲擊第26章 摸黑遊戲第20章 冤家路窄第23章 滿載而歸第51章 雙蛟鬧海第16章 未戰先敗第3章 人事調整第22章 載譽而歸第52章 突然遭遇第14章 改頭換面第1章 喜憂並存第61章 以多打少第36章 愛狠情仇第40章 全面突擊第20章 不是運氣第29章 繡花枕頭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2章 前途艱辛第24章 見好就收第26章 蹲點守候第32章 戰爭難民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9章 半途而廢第48章 速度紀錄第43章 見好就收第45章 俄國戰敗第52章 喜憂參半第52章 等待機會第19章 及時情報第28章 石頭落地第35章 忙中出錯第48章 無果之戰第28章 受降儀式第43章 猜疑連連第43章 無果而終第23章 熟人見面第8章 哥們情誼第25章 主動伏擊第3章 不知進取第32章 選擇戰場第19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情勢不明第37章 冰火兩極第10章 痛失親人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0章 走馬上任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2章 減速交戰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5章 全面進攻第46章 窒息炮擊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3章 乖僻將領第11章 實戰考驗第24章 海上堡壘第1章 預料之外第4章 後生待遇第4章 積極戰術第21章 大膽決策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0章 二十分鐘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2章 攔截行動第41章 戰略天平第7章 直搗龍潭第20章 聯名推薦第37章 戰雲密佈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7章 以儆效尤第31章 將錯就錯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2章 增援到位第8章 破冰之旅第21章 絕殺敵酋第33章 主力決戰第27章 臨時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