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

接着,廣西局勢也緊張了,我家又隨着學校沿川黔路入川,投奔抗戰的首都重慶。

家眷搭軍車,學生則是有車坐車,無車徒步走。從桂林到貴州,再由九彎十八拐的鵰姆坪往四川去,我真正看到了險山峻嶺和人用卑微的雙足攀越時的艱辛。

孫元良將軍,黃埔一期畢業生,北伐、抗日時正規軍軍長,兵團司令,南征北討半生。他在逝世前接受胡志偉的訪問中,回憶抗戰時的逃難情景,有大場面的描寫和檢討:①

我們(抗戰初起時)實行焦土抗戰,鼓勵撤退疏散,然而對忠義的同胞沒有作妥善的安置,對流離失所的難民沒有稍加援手,任其亂跑亂竄,自生自滅,這也許是我們在大陸失卻民心的開始吧!我從漢中長途行軍回援貴州時,發覺滿山遍野都是難民大軍鐵路公路員工及其眷屬,流亡學生與教師,工礦職工和家眷,近百萬的軍眷,潰散的散兵遊勇及不願作奴隸的熱血青年,男女老幼匯成一股洶涌人流,隨着淪陷區的擴大,愈裹愈多。他們對敵軍並無殺傷力,對自己的軍隊卻礙手礙腳。這股洪流的尾巴落在敵軍的前面,其前鋒卻老是阻塞住的進路。道路上塞了各式各樣的車輛從手推車到汽車應有盡有,道路兩旁的農田也擠滿了人,踐踏得寸草不留,成爲一片泥濘。車輛不是拋了錨,就是被壞車堵住動彈不得。難民大軍所到之處,食物馬上一空,當地人民也驚慌地加入逃難行列。入夜天寒,人們燒火取暖,一堆堆野火中夾雜着老弱病人的痛苦呻吟與兒童啼飢號寒的悲聲,沿途到處是倒斃的腫脹屍體,極目遠望不見一幢完整的房屋,頃生人間何世之感,不由得墮入悲痛驚愕的心境,剛勁之氣隨之消沉,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是不可低估的。

自離開南京到四川自流井靜寧寺,整整一年。顛沛流離有說不盡的苦難,但是不論什麼時候,戶內戶外,能容下數十人之處,就是老師上課的地方。學校永遠帶着足夠的各科教科書、儀器和基本設備隨行。

我今天回想那些老師隨時上課的樣子,深深感到他們所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們真正地相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課程,他們還傳授獻身與愛,尤其是自尊與自信。

中山中學到了四川之後,畢業生會考與升大學比例都在全國前十名(自到漢口後招收了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各地中學生數百人)。進入職場的以軍政、文化界最多。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大部分學生回到隔絕十年的家,已不願再踏上流亡之路:國共戰爭期間,決定留在千瘡百孔的家鄉,驅除滿洲國餘毒,重建民族信心和教育,但他們終身未忘在中山中學那一段患難申情逾骨肉的感情。

一九九0年代,中山中學在瀋陽覆校,主要的力量即是來自當年流亡返鄉的校友:包括吉林省長、遼寧省書記、瀋陽市長,當年,他們都曾在湘桂、川黔路的漫漫長行中含淚唱過“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一九八四年,臺灣中山校友會出版了一本《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金禧紀念集》,由當時任警官學較校長的李興唐、《傳記文學》創辦人劉紹唐、華航總經理張麟德及謝

鍾璉、陳明仁、斬士光、凌光武、龍士光、石聲久、李光辦、趙淑敏等較友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編寫集稿成書:全書近六十篇憶往文章,血淚斑斑,任何人讀了都會感動。

其中,鄭佩高《艱難歲月五十年》②,詳述顛沛流離十年事,開篇曰:

“我國立東北中山中學之創立也,在苦難申誕生;其停辦也。情景尤其令人心碎。數其歲月,自創校以迄今,恰恰五十年,此五十年中。何嘗有一日能使吾人喜樂者?且突破艱難,嚐盡苦澀,奔走呼號,棄個人之喜樂於不顧,以促使吾校誕生之諸鄉賢。就筆者所知,大半已歸道山,其所抱之偉大理想,就今日言之,仍未能完全實現。因知其在天之靈必有深恨!學校由北平南遷之前,平津中上學生集中軍訓不及一個月,日本提出我中央軍退至黃河以南,停止一切仇日抗日活動,學生集訓應立即停止等等無理要求。第二日清晨升旗之後,總隊長關麟徵將軍(二十九軍師長,抗戰時殉國)步上升旗臺,涕淚縱橫宣佈集訓解散,並曰:“我們的國家至此地步,尚成何國家,此仇此恨不報,能算作男子漢大丈夫否?能稱爲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否?”一時羣情激動,俱冬痛哭失聲,恨不得立即滅此朝食,雖粉身碎骨而無悔……。解散後。地上熱淚滴處,斑斑成行成列皆分明可見也……東北淪陷,師生中被俘被殺者極衆,至能逃來臺灣者,率亦系百死一生,試一追念前塵,能無天地永在震撼之中之感乎?”文章最後,鄭佩高註記:“九一八事變五十二週年紀念之夕完稿,執筆之際。猶彷佛日寇炮火凌空而過,北大營在火海中也!”

除此之外,每逢有人提到中山中學,我最鮮明的印象就是在那一條漫長的逃亡路上,我父親看我們都算平安上路,就急急忙忙趕去下一站接洽駐軍,給徒步走來的學生安排糧食與宿地的情形。

一站又一站,他總是與我生病的母親與幼妹擦身而過。那時我已經“升級”坐在行李車上,隨時注意不要被顛簸摔下車去,哥哥在步行的隊伍中。我們有時會遠遠看到父親在趕往下一站的軍車上,他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們,那時在他的心中,那近千人的學生,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須帶到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丟。

註釋:

①胡志偉,《抗日名將孫元良訪問記》。臺北,《傳記文學》,第九十一卷第一期,二00七年七月號。

②鄭佩高《艱難歲月五十年》。白北,中山校友杜,《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金禧紀念集》。

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5節 渡海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8節 築夢成真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4節 辭鄉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節 臺北印象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楔子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1節 溯江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7節 開花的城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7節 開花的城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8節 築夢成真第4節 姻緣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5節 渡海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5節 渡海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5節 渡海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7節 開花的城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1節 戰雲密佈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3節 六一慘案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楔子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1節 臺北印象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0節 雷、馬、屏、峨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節 臺中一中第4節 學潮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8節 大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