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

我外祖父裴信丞是漢人,外祖母是蒙古人,住在距我家二十里外的小鎮新臺子。外祖父是位富紳,家裡開了磨坊,田產很多。一九○四年,他陪一位縣督學蔣先生到“範家屯小學”視察,對小西山村來的齊氏兄弟齊世長(世英的二堂哥)和齊世英印象深刻:兩人立志升學,長大了要報效國家。那天,在修身(公民)課上,他們聽見身量瘦小的齊世英問老師,爲什麼日本人和俄國人(日俄戰爭,一九0四~一九0五年)在我的家鄉打仗?他小時上私塾時,看到南山頭的炮戰,俄國人跑了,日本人得勝,停戰之前日軍曾在我家莊院駐留一兩個月,直到我祖父派人回來。幾年後,裴家與蔣家托地方上體面人士來提親;蔣督學的女兒和我二伯父同歲,裴家小姐毓貞與我父親同齡,在容貌上可說都是俊男美女,家世亦門當戶對,雙方家長同意就訂了婚。那時我父親與二伯父已去瀋陽念中學,沒有表示意見的機會。暑假中,我父隨家中長輩到新臺子鎮去,說想看看裴家莊院種的東北稀有的葡萄樹,就看到我十四歲的母親。她對那見過一面的未婚夫印象不錯,覺得比嫁給鄉下丈夫好太多了,大約有一些美夢,想的只有美好的一面,從此對外面世界也有相當憧憬。

我父親自幼年受二伯父的影響最大。二伯父比他大四歲,充滿了新思想。辛亥革命的消息傳到瀋陽,他就剪了辮子,九歲的弟弟很羨慕,也自己剪了辮子。他跟着哥哥去總督府前參加請願開國會,跪了好幾個鐘頭。初中的時候,因爲不滿學校的課程,兩兄弟私自到天津考上英國教會辦的新學書院,之後又赴日求學。我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官費,進東京一高,一年後分發到金澤第四高等學校。就在十九歲那年暑假,家中召他回去娶媳婦——祖母生病,家中需人持家。父親不肯回去,祖父請一位堂叔專程去日本說服他回家,或者是把他捉回家。我父親一直到老了還跟我們講,那時若要他結婚,他有幾個條件,第一,不要跪拜、不穿紅衣、臉不蓋紅布,他要騎馬,不坐轎。第二,他要把娶了的媳婦帶到外國,跟他一起讀書。如果答應,他就回來;如果不答應,他就不回來,家裡都答應了。等他回家,除了讓他騎馬之外,其他全按老傳統辦。他一個月後就又去日本。

我母親十九歲嫁到齊家之後,十年間沒有離開過那座莊院有形和無形的門。我父親是獨子,傳統中所有媳婦該做的事她都得做;稍有空暇就得裁製衣服、納鞋底、繡鞋面,最舒心的是繡枕頭,自己畫花樣。她沒有朋友,沒有所謂社交,每年能回兩次二十里路外的孃家已感天恩浩蕩了。在我記憶中,在家鄉的母親,不是垂手站在桌邊伺候祖父母吃飯,就是在牧草中哭着。十年間,我父親曾在暑假回去過四、五次,最多住兩、三個月。有一年,我母親懷孕很想吃櫻桃,那時櫻桃只在每年七、八月收成一次,在鄉下就有挑擔子的小販,從鎮上到各鄉村兜售。有一天小販來到村子口,我那二十一歲的父親就跑到村口去買,沒袋子裝,就用長袍的大襟兜着櫻桃回來。那一兜櫻桃,從村口走到莊院,九年中支撐她許多孤寂的歲月。

這一年,他從日本回家過暑假,說毓貞這名字俗氣,爲她改名爲純一。

後來,他從日本直接去了德國,平安家書和照片都是寄給祖父母的,開端寫着“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信尾題我母親的名字,“同此問好”。那時大約不好意思或不敢寫所謂情書私信給妻子,兩個同齡的人在成長過程走着全然不同的路。女子留在家鄉,莊院屋子裡是忙不完的家務;竈邊烹煮三餐,過年前擦亮上供的器皿,不斷的節慶準備,洗不盡的鍋、碗,掃不完的塞外風沙……。到了十月,看着長工將大白菜、蘿蔔放進地窖,一年又將盡。而那十九歲男子,在廣大的世界,縱情於書籍、思想,參與青年人的社會、活動……,兩個人的路越走越遠,她已無從想象他遨遊的天空如何寬廣深遠,兩人即使要傾訴情愫,已無共同語言訴說天淵之別的人生經驗。

支持着母親在孤獨等待中活下去的,主要的力量當然是哥哥和我的誕生。好似留下信物或者替身,父親每年暑假回家,第二年春天我哥哥振一出生,再兩年春天生我,三年後我的弟弟振道出生。在人丁稀少的齊家,我們的出生有太大的重要和意義。但是在那個年代,醫藥落後,幼兒的死亡率很高,我弟弟三歲那年在室內跑跳,雙手按上了火爐,帶去瀋陽治燙傷,住在姑姑家被表妹傳染了腦膜炎,十四天後就死了。

我母親完全不能接受幼子突然死亡的事實,哭泣自責,漸漸陷入精神恍惚的狀態。在傳統社會,一個年輕媳婦“沒事”就哭,是很不吉祥的事,她只有趁黃昏伺候了晚飯後,在夕陽余光中躲到牧草叢中哭泣。後院空地上長滿了一人高的牧草,從春天雪融時的嫩綠到降雪時的蒼茫,庇護着她壓抑的哭聲。雪融之後,她還帶着我去一里路外的祖墳,仆倒在我弟弟那小小的新墳上痛哭。我記得祖墳四周種了松樹,在初春的風中猛烈地搖撼,沿着老墳周圍則開滿了粉紅色的花,在我母親哀切幽咽的哭聲中,我就去摘一大把花帶回家,祖母說是芍藥花。我長大後每次見到芍藥花,總似聽到母親那哀傷壓抑的哭聲。它那大片的、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有一種高貴的嬌美,與旁邊的各種野花都不一樣;它在我日後的一生中,代表人生許多蔓延的、永不凋謝的,美與悲傷的意象,尤其是以前那些世代女人的痛苦。

母親從祖墳回家後,常呆呆地坐在炕沿,雙眼茫然看着窗外,連祖母喊她有時都聽不見。每年清明上墳之後,大地解凍,生出許多蕨草,有一種名叫“曲末菜”,苦澀鮮嫩,村中女子都去小河對岸荒地挖曲末菜,我當然高興跟着。到了荒地,看一陣陣人字形的雁羣由南方飛回,雁聲悽楚。母親常常站起來,癡望許久,等人都走光了纔回家。

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1節 生命之初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11節 大學聯考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前言楔子前言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15節 渡海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8節 大轟炸第2節 鐵嶺齊家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1節 溯江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0節 永別母校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7節 開花的城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8節 築夢成真第2節 再遇名師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3節 六一慘案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節 生命之初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15節 渡海第4節 學潮第7節 開花的城第8節 大轟炸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楔子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2節 鐵嶺齊家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2節 再遇名師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7節 開花的城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8節 周南女中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15節 渡海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