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

這一批曾經一起吹風泡水,不眠不休同甘共苦的夥伴,一起工作到退休。他的第一位副段長陳錫銘,一九二八年生於彰化縣田中,一九五0年自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進入鐵路臺中電務段。先後七次赴歐、美、日等國考察鐵路號誌、電化技術。在臺鐵服務四十二年,歷任工務員,各級工程司,兼任股長、段長,副處長、處長、總工程司,副局長等職務,於一九九三年二月退休。三十多年間與他一同“打拚”,成爲終身至交(互相最佩服的是對方的頭腦)。陳家和我家共七個孩子由襁褓到青年一起長大,如今皆已進入中年,天南地北有時重聚,最愛回憶的是彰化廢軌道上推空列車的快樂。

一九五0年到一九六0年,笑淚交迸的奮鬥日月,真是我們所有人的“黃金十年”!在臺中復興路,那座小小的日式房樑上,繫繩垂下的搖籃裡的三個嬰兒,半歲後移往我們請木匠依照Dr.Spock的BabyCare書中畫圖所裝的小木牀,四周有紗窗,上面有紗蓋,當時被親友戲稱爲紗櫥,比一般木製嬰兒牀安全。“一暝大一寸”,三個嬰兒長大後陸續由臺中國民小學畢業(校名“臺中”,也許不是全市最早的小學,但是以市名爲名,必是有些道理吧)。林海峰是校友,他贏得圍棋名人本因坊榮銜後曾回母校懷念童年,我們都感覺非常光榮。

那十年間,我在那大操場邊上看了無數場躲避球賽,那種球的打法,對我是新鮮事,至今我總覺得它對人生有嘲諷的況味。我上過那麼多小學都沒有看過這種球,它似乎不講究球技,只以擊中敵人數目定輸贏,是一種消極的運動。好像在擁擠的地方消滅過多的人,自己才能生存。我心中一直凜然於躲避球的人生觀,悲傷地看着那些孩子在操場的塵土裡四面躲避,以免被擊中出局。我希望普天下的孩子平安穩定地生長,不必爲躲避災難而培養矯健的身手。

他們童年環境的安詳,很令我羨慕。那紗櫥嬰兒牀,滿院子各形各色,大大小小,世代相傳的貓,和後院那棵大榕樹是臺中羅家三景。那榕樹鬍子又多又長垂至地上,樹幹上有一個洞,每逢有他們喜歡的客人來了,我的三個兒子就到玄關,把他們的鞋藏到洞裡,然後進房說:“現在你走不了啦!”客人一定作大驚失色的樣子。這樣的玩法多年不厭,直到他們上了中學。那十七年!我們五個人都在成長。臺中其實是我和孩子們擁有童年回憶的故鄉,我自己的童年幾乎沒有可栓住記憶的美好之地。

第1節 生命之初前言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再遇名師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節 臺北印象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5節 南京大屠殺前言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節 戰雲密佈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節 生命之初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0節 永別母校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戰雲密佈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節 臺中一中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節 溯江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4節 辭鄉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5節 渡海第2節 七七事變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2節 憶恩師第1節 溯江第1節 戰雲密佈第1節 戰雲密佈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8節 大轟炸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2節 憶恩師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10節 雷、馬、屏、峨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