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

“到柏林去…”大約是我前世的憧憬。

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在柏林留學,在二月凍土的故鄉,柏林是我年輕母親魂牽夢縈的天外夢境。一九八五年整個春天,我在幾乎是新建的柏林不停地走着,常常在想六十年前母親的舊夢好似在此復甦,那個沒有見過父親的,孱弱的嬰兒,如今到柏林來擔任客座教授,德國人堅持和訪問教授Visitingprofessor不同)。正式講授給學份的文學課程,印在厚重的課程表上:“臺灣文學”。就在那半年前,我接到國科會人文組華嚴主任的電話,說西柏林自由大學(FreieUniVerSitatBerlin)要找一位教臺灣文學的教授,他們想推薦我去,問我能不能去?當時我手裡拿着電話,怎麼說呢?幾乎不能相信我的耳朵,這麼遙遠、轉折的邀請,隔了我父親雷雨多難的一生,我要到柏林去了。我到柏林的時候是四月初,全城的樹都是枯枝,只偶見一叢叢的淡黃色迎春花,接機的郭恆鈺帶我到大學單身宿舍,並且教我如何從鄰近搭公交車去學校。我住的街名是Thielallee,讀作“梯拉里”,好聽極了,因此我從未迷路。第二天早上,我須乘U-Bahn(讀作“烏邦”)地下鐵路到系裡與學生見面。

原來的怕林大學(HambOldt-UniVerSitatzuBerlin)“淪陷”在東柏林,被迫走蘇共的路線。三年後,大部份學生,還有教授出走,在西柏林集會,決議成立一個學術自由的大學。一九四八年初,在西柏林美軍佔領區,在美國大力援助下,創建“柏林自由大學”。二00八年,六十校慶,同時入選爲德國第九所“精英大學”,有學生三萬一千多人。

開設“臺灣文學”爲該校正式課程的兩位關鍵人物,一位是那時的校Dr.DieterHeckelmann(海克曼)。他曾在一九七0年代兩度到臺律系任客座教授,帶着妻子兒女住在臺大宿舍兩年,對臺灣極友善。臺大許多傑出教授如翁嶽生、戴東雄、廖義男、陳維昭、王澤鑑等都曾前往擔任訪問教授。我在怕林時常是他的座上客,他也經常回臺灣來與老友歡聚,且經常抽空到臺北大屯山等地深入攀登。德國統一後,他曾出任柏林內政部長。另一位是負責中國研究所的郭恆鈕教授,山東人,一九六0年離開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前往西柏林,在怕林自由大學進修歷史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一九九0年初曾到臺大歷史系作訪問教授,講授德國史一年。

西柏林自由大學中國研究所座落在一幢名人的豪宅,上下五層,寬敞明亮,德國人百年根基的建築。我很勇敢地從“梯拉里”宿舍的迎春花叢找到U-Bahn的車站,到POdibielskillee街四十二號,從外表樸實的門庭進去,才知道別有洞天。

郭教授用德文介紹我,他稱我爲“臺灣來的教授”,又一再她提到“苦兔兒”(kultur,德文“文化”發音),“苦兔兒”這聲音令我印象深刻,記得在孟志蓀老師課上背過漢樂府“古豔歌”:“螢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想到臺灣,乃至中國的文化,這百年來不也相當悽悽惶惶嗎?

他們請我自我介紹及說明教學計劃。我原以爲只是與選修自己課的二十位左右的學生見面認識而已,如今卻須對全系的一百多人演講,內容和語氣當然不同,我決定採取“大立足”點的講述法。我先陳述自己出生時,年輕的父親剛從柏林大學轉學到海德堡大學讀哲學系,一心想了解歷史與人生,想如何用教育幫助中國富強向上。臺灣的處境舉世皆知,我們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在西柏林的自由大學應該是最能瞭解的。我今日來此希望藉臺灣文學作品作心靈交流,深一層同情東、西德兩個份裂國家人民的生活態度和喜怒哀樂……。我教的臺灣大學學生和諸位一樣是追求自由思考的學術青年,我希望能真正認識德國,你們也真正認識我們臺灣。郭教授後來一再提起,說我這一場訂交演說得到學生的肯定,是個成功的開始。我赴德國前寄去三百多本臺灣文學作品,全數捐贈自由大學中國文化系所,他們的圖書館做了一個印戳:“齊邦媛教授捐贈,1985”。

我上課的教材以小說爲主,有賴和《一杆秤仔》、吳濁流《先生媽》和《亞細亞的孤兒》、白先勇《臺北人》。在我主編的選集作品之外,還加上一九八五年前已英譯的作品,包括袁瓊瓊《自己的天空》、蕭楓《我兒漢生》等。按照學校的要求,每週上課時發一張授課大綱。我用英文上課,書名人名必須載明中譯名。系裡請講師車慧文協助,必要時譯出德文,討論時用德文、英文與中文作爲師生間進一步溝通。車慧文,東北人,二十年前在臺灣就讀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嫁給一位來臺在師大語言中心修習中文的德國青年ErikvonGroeling,隨夫回到科隆,但年輕的丈天意外死於手術檯上,她輾轉來到柏林,靠撫卹金獨力撫育四歲和一歲的稚子。這樣的生命歷程。使我同情感佩。柏林期間,課內課外她也對我協助照顧,我們因而成爲好朋友。她也是我在柏林的導遊,使我在那裡不致瞎撞,如識途老馬,帶我認識真正的柏林。

上課兩週之後,決定找一所自己的住處,慧文帶我按照廣告到處看房子,那真正是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方法。我唯一的希望是有一張書桌,窗外有個院子。我原以爲柏林是文化古都,當然家家都讀書,但令我驚訝的是,看過的六、七處出租屋子都沒有書桌,即將放棄時,來到一個樹蔭綿延的小街,在大花園似的巷裡一幢小樓,樓下前後兩大間和小廚房、餐桌,走進裡面一間,第一眼看到一張大大的、真正的書桌!

桌旁全扇的窗戶,外面是一座花樹環繞的真正的庭院!租金比別處加倍,但這就是我在柏林最合理想的落腳之地了。那四個月間。我每天看着全街不同的花圃由含苞到盛放,從樹蔭中走進來走出去,憂患半生,從未有如此長時期的悠閒境界。剛到那幾個週末,遠遠近近聽到禮拜堂的鐘聲,收到海音寄來“純文學”出版的書,寫信告訴她:“禮拜日,滿城鐘聲。”她以一貫的急驚風速度回信:“恨不得也到柏林來!”

五月八日,郭教授告訴我,柏林的學生都得去看一部記錄像片《柏林淪陷四十年》。我到市中心庫當大街我賴以衣食維生的KaDeWe百貨公司門口,車站和街上充滿了各種遊行的隊伍,靜靜地舉着不同的標語,在保存炸燬面貌的大教堂四周有些激昂慷慨的演說。這部記錄片真是令人意外的完整與清晰,從希特勒開始鼓動人心到開戰,戰爭重要場面及人民生活;而大部份是納粹末日,歐洲戰場潰敗。盟國空軍按城市地圖,有系統地轟炸柏林,而且事先預告,你們如仍不投降,明天炸燬哪幾條街。影片上逐日照出地圖區域和轟炸前後實況,可謂彈如雨下,只見整排整排的街道都在盟軍炸彈之下灰飛煙滅成爲瓦礫,原來這權力之都百外之六十以上是如此毀滅的。五月二日盟軍進城之日,倖存的百姓躲進地下室,被搶先進佔的俄國兵拖出來刺死、強暴,接着進城的英車在路邊撿拾小孩,帶他們去吃飯,美軍在旁警戒……,畫面清晰詳細,不忍看也得看。這是德國人自己攝製的記錄,留給後世子孫看的。

這天我回到住所天已黑了,全樓未亮燈,原住樓上的房東太太氣喘病發。住在醫院。我一個人夜坐燈下,反覆出現《柏林淪陷四十年》許多城毀人亡的場景,不免想起重慶在日機轟炸下的那些年,我們對死亡不得不採取賭命的無奈態度。看了柏林被炸燬的區域地圖,才明白這美麗的新城原是蓋在廢墟上的!這書桌、這牀鋪下面會不會原是上一代的埋骨之地呢?悚然而驚,連續數日夜不成眠。

那一週的《時代》雜誌以怕林投降四十週年爲主題,有一篇社論《空前的災禍),大意是德國投降時,蘇俄坑殺降卒二十萬,埋在由漢堡流往捷克的易北河沿岸:而日本投降前,廣島、長崎毀於原子彈,兩國都認爲自己災難最大,但是遭受最大災難的豈不是死了數百萬的猶太人嗎?其實,災難是無法比校的,對每個受苦的人,他的災難都是最大的。

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

記。一九四九年佔據大陸後,那八年正面抗日的是國民黨,留在大陸僥倖末死的都必得否定過去一切,那時殉國的熱血軍民,在政權改變之後,都在“第二次死亡”時被湮沒遺忘了。而我,在那場戰爭中長大成人,二十年來在國際文學交流之際熱切地宣揚“我們臺灣文學”,又何曾爲自己生身的故鄉和爲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從此。我和自由大學這班學生問答之間就有了一層層沉重的涵義。閱讀王禎和《小林來臺北》時,他們認爲你必須到柏林才能感覺到德國近代史的深度,這吸引觀光客的圍牆,只是一道淺淺的象徵罷了。我提到初聞柏林鐘聲的喜悅,有人說,戰後許多不同宗教教派在不同的災難地點修築教堂,不僅是追祭亡魂,也是希望有持久的贖罪,終得平安的祈求之地。你看……柏林的教堂特別多!從此,我聽到鐘聲再無喜悅之感。回到臺灣,連寒山寺夜半到客船的鐘聲也沒有。小林到了臺北又如何?

戰後柏林復甦,在廢墟上重建大城市,遍植樹木,用欣欣向榮的生命覆蓋死亡。英美佔領的西德實行真正的民主選舉,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她最大的願望是恢復文化大國,所以國際文化活動很多。我到柏林不久即見街頭掛出“地平線(Horizon)世界文學會議”的預告,也知道將有盛大的大陸作家團參加。開會前我收到白先勇短簡,他與陳若曦、鍾玲、李歐梵和鄭樹森受邀將代表臺灣和海外華文作家參加。他們到柏林後,郭教授與我和車慧文竭誠招待,但是主辦單位雖在節目表上排出他們五人的發言及作品朗讀時間,會議大廳樹立的大型廣告牌上有大陸的作家,卻無臺灣五人,我們都很憤慨。雖然自由大學先舉辦臺灣文學座談會,但是,形勢比人強,大陸十位作家受到的關注和接待明顯熱烈。柏林和舊金山一樣,對這些早期由鐵幕來的作家充滿好奇和趨炎附勢的姿態。

第10節 雷、馬、屏、峨第1節 臺北印象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8節 周南女中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1節 溯江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8節 周南女中第1節 溯江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節 臺北印象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楔子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1節 臺北印象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4節 國破家亡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4節 姻緣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0節 雷、馬、屏、峨第8節 大轟炸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4節 辭鄉第4節 姻緣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0節 雷、馬、屏、峨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10節 雷、馬、屏、峨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7節 開花的城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七七事變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0節 永別母校第2節 憶恩師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