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道的電話響了,半天才有人接。
“姜曉洛,你的電話!”
“來了。”
姜曉洛放下筆,出了宿舍,走到電話機旁,拿起電話,是門衛戰士打上來的。
“姜曉洛,有你的信。”
“好的,我一會兒下去拿。”
在辦公室將譯稿打出來後,姜曉洛順便到門衛拿了信。
“《計算機通信》雜誌社!”
看着信封上印的字,姜曉洛的心裡突然涌出來一種期待已久的激動。
“不會是?不會的,我已經不寫這類稿子了啊!”
姜曉洛想着,撕開了信封,是一頁報紙,報頭上印着《計算機通信》,下面是各種報道。他快速地掃了一遍,在報紙的右下角有一篇《計算機通信趨勢》的題頭,下面跟着一個不大的方框子,裡面全是印刷字。姜曉洛的心跳得有點快,這個題目有些熟悉,再盯眼一看,是自己兩個月前做的一篇文章,文章的最後印着“姜曉洛譯”三個字。
姜曉洛終於等來了這一天。他知道,他從起跑線上起步了。
一個月後,一家雜誌社寄來了他們的雜誌,裡面有姜曉洛的一篇譯文。這是一本IT領域的商業雜誌,主要研究和分析IT領域經濟現狀與發展趨勢。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簡寫,就是信息技術的意思。
上個世紀90年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在美國,由IT帶來的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經濟洶涌而起,美國經濟趁勢擺脫多年頹市強勁復甦,造就了克林頓總統時期的“新經濟”。由美國起,互聯網經濟在全球極速擴張,處於世紀之交的中國也從中獲益良多,國內的互聯網經濟開始起步。
隨後的十幾年間,新浪、搜狐、騰迅、百度、阿里巴巴、京東先後入市,玩得是風生水起,成爲中國互聯網技術應用和網絡經濟發展的佼佼者,BAT更是推動中國經濟走上創新和國際化平臺。也就在這個熱潮當口,在江上縣城,姜家兄弟姐妹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創業,這一次他們搭上了“互聯網+”的概念,此待後述。
這本IT雜誌每月一期,發行對象主要是計算機公司、互聯網公司,街頭的報刊亭沒有的賣,姜曉洛也是在網上比較了很長時間才決定試試看,結果剛投了幾篇就被採用了。這次的成功給姜曉洛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他決定就從這本雜誌開始一點點地積累,爲以後更寬的路子打下堅實的基礎。隨後的幾個月,很順利,雜誌社給了姜曉洛足夠的支持,編輯還專門和他進行了電話溝通,告訴他選稿的題材、內容以及提高採用率的技巧,後來還直接約稿。
姜曉洛最終下決心買一臺筆記本電腦。1994年他就有了自己的第一臺電腦,那也是單位裡的第一臺個人電腦,1996年到安陵上學時他把這臺電腦留在了單位,1998年回來的時候,這臺電腦就已經變成了老古董。再後來,單位的同事大都買了電腦幹私活,有人開玩笑說,第一工作處可能是全京州部隊裡擁有個人電腦最多的單位,甚至在整個京州也是。
姜曉洛沒有電腦,譯稿時要到辦公室去打,有時候借同事的,影響工作,還麻煩別人。他早有打算,這次要買就買個筆記本電腦,攜帶方便,隨時隨地使用。他還有一個大目標,也需要他買筆記本電腦。在中關村逛了逛,姜曉洛就出手了,10000元,買了一臺配置還不錯的。這之後,他的業餘時間基本上就耗在了宿舍裡,整天就是找資料,翻譯整理,投給雜誌社,又緊跟着再找資料,翻譯,投稿。
上個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中國,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撥號上網——用戶擁有一臺個人電腦、一個外置或內置調制解調器和一根電話線,申請一個本地ISP賬號,設置好用戶名和密碼後,通過撥打ISP的接入號,連接到互聯網。
單身宿舍只有一個內部電話,這兩年大家都通過這根唯一的電話線上網,相互爭網也就成了平常事,網速慢不說,還特別不穩,這邊剛連上,還沒打開個網頁、發個郵件就掉了線,要想再連上,那個難啊,急得人跳樓的心都有。爲這事,大家都在想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裝電話,去鎮上的郵電所一問,裝是可以裝,但要等一段時間,因爲經過單位的線纜用戶已經滿了,要另架一條,但基本戶不夠。這好辦,大家一起辦,僅僅一週的時間,處裡就多了二十幾部直撥電話,上網方便了,速度也快了不少,活也更好乾了。
接下來的日子,姜曉洛落筆吃飯、提手打字,三點一線,出了辦公室就是食堂,出了食堂就進了宿舍,幾個月下來,雜誌社用了好幾篇稿子。他現在是一頭子勁兒,一有空就紮在宿舍裡,心情也像冬天宿舍裡的暖氣一屋子的熱,就這樣滿腔熱情地跨過了2000年,到了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