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夾攻戰策

楚國太子熊橫,以儲君身份下令,避開燕國主力大軍,從壽春遷回舊王城——郢都。

郢在壽春西南,處在長江中游,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自古有“東南重鎮”之稱,後世江陵、荊州都是在此地演變。

八萬護城軍放棄了壽春,只留下數萬的新軍在淮水南岸駐紮,阻擋燕軍的腳步。

當斥候偵查到這一情報,即使回報,劇辛沉吟片刻,知道楚國打的算盤,要避其鋒芒,把戰線拉長,誘敵深入,拖垮燕軍的戰略。

“諸將軍,有何建議?”

陸丁山抱拳道:“啓稟大帥,雖然楚國有它的算計,但是不敵我燕軍是不爭事實,楚軍兵力不足,新招募的兵卒缺乏訓練,擋不住我軍的猛攻,只要大軍追擊,在背後掩殺,一定迅速解決。”

謀士道:“不可,如此會被楚軍拖住,只要它不斷設下伏兵,我軍就難以討好,還是穩紮穩打,按照我們的計劃,先把周圍的城邑吞下,落穩腳跟,然後徐徐圖之!”

姜雄武搖頭說道“可燕王的大計,是要迅速滅亡六國,如果我們這麼多兵力,長途跋涉在楚國耽擱太久,每過一日,糧草消耗巨大,後方的補給數目龐大,長久下去,能把燕王大計拖垮,這個責任誰來擔負?”

一時間,軍帳內謀士、武將各抒己見,大致分成兩派,有的建議全線追擊,速戰速決,有的建議穩紮穩打,不急功冒進。

這個時候,就需要主帥保持頭腦冷靜,善於分析總結,根據當前佔據,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判斷準了,大軍就能獲勝,判斷失誤,有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說,一場戰爭,主帥的選擇,至關重要,帷幄之中,成敗已註定。

劇辛沉思許久,又咀嚼當初掛帥出征前,燕王跟他語重心長交待的話,一遇到重大決策,首先以穩妥爲主,楚國地形不比中原,面積比魏、齊、趙、韓加起來還大,山林茂密,地廣人稀,溼氣過重,北方甲士會水土不服,決不可冒進,中了埋伏。

“本帥決定,先對淮水以北的靈璧、下蔡、城父等城邑動手,全部佔領,然後渡河攻取壽春,繼而掃除鍾離、陰陵、東城等,逐步圍剿過去……”

劇辛的話尚未說完,有斥候來到賬外,有密報由鷂鷹攜來。

“啓稟大帥,有密函到!”

“呈進來!”

“喏!”賬外的侍衛長接過信函,傳遞了進去。

劇辛接過看完之後,臉色忽然大喜,忍不住哈哈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帳內的文謀武將面面相覷,不知什麼好消息讓主帥如此驚喜。

“前幾日,我已經放出了情報給荊燕,他已經在沿海一帶登陸了,有數萬的精銳,他似乎也聽聞楚王室要撤回郢都的消息,特發來密函,約定攔截楚國王室,一網打盡!”

“如何伏擊法?”諸將愕然。

“荊燕將軍提出,楚軍難逃,向西南勢必經過大別山脈,南北縱橫數百里,山麓崎嶇,沒有大道,楚國王室和大軍,不可能翻山走險路,肯定會沿着大別山腳下的方位,南下長江河岸,然後乘水路西進郢都,這樣一來,我軍派出騎兵銜尾追擊,荊將軍率水師渡長江逆流而上,在大別山南端與潘陽湖之間的長江渡口,夾擊楚軍,即使不能徹底覆滅王室,也能重創楚軍主力!”劇辛侃侃而談,冷靜分析。

諸將聞言,都覺得此計可行,即使不能一舉滅掉楚國,但絕對能殲滅不少楚軍有生力量。

“如果襲擊成功,我燕軍駐守在大別山下,封鎖陸路和水路,就能把楚國的勢力縮小到長江上游,以及荊鄂一帶,到時長江下游、吳越、淮水一帶,都將被我燕軍佔據,楚國即使不滅,也名存實亡了。”

“大帥,末將願意帶兵前往!”姜雄武站起身抱拳,甲葉鏘鏘,一身傲骨。

劇辛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別人,他還真有些不放心,論資歷和穩重,只有姜、陸二將能勝任。

“好,即刻出去點人,兩萬騎兵,帶足十日的乾糧,追擊下去,不要跟的太近,此行途中,不求破敵,只要能銜尾咬住,等水師發起進攻,你帶騎兵橫掃過去,楚軍進退路,死傷必重。”

姜雄武點頭道:“末將遵命!”

“去吧!”劇辛一揮手,把一道令牌遞交下去,姜雄武接過青銅虎符令,轉身出了帳篷

就在劇辛伐楚的時候,秦開指揮大軍,也開始對韓國邊境進行攻擊。

二十萬精銳燕軍,來勢洶洶,士氣如虹,攜帶滅魏之銳氣,自然更加兇猛、悍勇。

而韓的疆土太小了,被魏國、趙國、秦國夾在中間,如今魏、趙相繼滅亡,失去了北邊、東邊的防線,燕軍攻打邊關,幾乎距離韓國王都鄭城相當近了。

韓國人口只有百萬,兵甲不足二十萬,雖然武器鋒利,但肯定無法單獨擋住燕國的攻擊,一邊暗自派人西進函谷關,一邊派使節去往燕京,要獻出韓王室公主,做燕王之妃,與燕聯姻交好,免去亡國之禍。

辰凌接見韓使者後,聽聞了韓王的意思,不禁啞然失笑,如今他會因爲一個聯姻,放棄統一六國的宏圖霸業嗎?

“讓使節回去告訴韓王,不要費盡心思,負隅頑抗了,結局都是一樣,如果他能識時務,早日歸順華夏國,本王會賜他一個公侯爵位,雖然不會分封食邑,但也享受富貴到老,總比被擒來好!”

樂毅和範睢、淳于臻等人各自點頭,又商議了一些軍機大事之後,從御書殿內退出來。

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欲言又止,當走出王宮,過了金水橋後,範睢才嘆道:“君上越來越有天子氣度了,宏圖霸業,已經完成了大半,楚、韓兩國如果覆滅,那麼西秦再強勢,也絕不是我朝的對手了。”

樂毅嘆道:“想不到當年燕國積貧積弱,經過君上不足十年的治國,卻有了吞併天下的實力,這種治國效率和豐功偉業,開歷史先河,倘若能就此結束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大亂之世,那真是功蓋三皇五帝啊!”

兩位重臣對燕王佩服至極,淳于臻也點着頭,沒有明言,心中卻想:如果天下人,得知了如今權勢威赫的燕王,還是當初魏國的一個校尉辰凌,曾名動一時,不知天下百姓會有何感想呢?

第454章 潛伏城下第206章 巡視軍營第538章 水落石出第202章 秘藏之說第338章 生死大對抗第137章 只有相思無盡處第969章 後宮賞菊第260章 白起入燕第151章 百兵之王第975章 王朝走向沒落第779章 強化改革深度第579章 圍而殲之第472章 洞房之夜第658章 倔強的小王妃第829章 話不投機第491章 玄之又玄第724章 真的是你第793章 毒計對蘇秦第481章 俘虜金牌殺手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137章 只有相思無盡處第891章 長平之戰(上)第966章 如意算盤要落空第756章 巖兒溼了第635章 一柱擎天第530章 探訪故友第977章 開鑿鴻溝第896章 易帥第722章 遷都第132章 親吻白若溪第646章 成立軍區第934章 六大聖地刺殺團第374章 恩怨情未了第611章 玄女施計第1014章 尋求自保第1012章 血統之爭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530章 探訪故友第514章 佈下眼線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191章 明哲保身第525章 難捨離別第492章 坐看牽牛織女星第193章 歸燕計第821章 瞧出端倪第926章 埋葬山谷第708章 金蟬脫殼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488章 潛龍秘諜第505章 攀交情第356章 才女的心思不好猜第164章 佈局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440章 朝中阻礙勢力第922章 夜襲破產第718章 外交之策第1002章 遭遇戰第516章 安置姚氏姊妹第988章 攻破楚關第617章 遠客來訪第357章 一覽別院家臣第904章 天門八鎖陣第125章 香魂玉損第477章 解開仙子心結第726章 佳人梳妝第630章 敲山震虎第772章 贏妃的渴求第795章 忙碌的甄妃第672章 委託重任第970章 楚秦決裂第192章 秘密赴燕第628章 猜疑重重第578章 絕地反擊第316章 鳳舞門來人第81章 風流才子第317章 治燕十論第312章 變法強國之路第309章 草原少女的愛第271章 偷天換日第749章 行動反常必有妖第298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第240章 峽谷血戰第842章 玉手瓔琅第10章 熱血反擊第662章 斬首示衆第803章 夜探素兒第345章 步步驚心第623章 北歸第915章 方士傳說第576章 陣前易帥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885章 趙軍伐韓第640章 工業的曙光第593章 屠萬是爲雄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619章 驚人身份第598章 棚戶災區第74章 君子言商第995章 離間計第987章 邊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