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秦國質子

燕國,遼東襄平城。

由於這座臨時都城,加上戰禍影響,畢竟商旅蕭瑟,城內百姓也少,遠遠沒有如臨淄大梁咸陽那般繁華的夜市,加之寒寒料峭,國人還未從窩冬期迴轉過來,天一黑便關門閉戶歇息了。

尋常人家要節省燈油,甚至連偶然的夜間勞作也是摸黑,更不用說睡覺不點燈了。

如此一來,白日鬧哄哄、人潮四溢的襄平城,一入夜便是萬籟俱寂,一片茫茫昏黑,惟有王宮的點點燈火點綴出星星暖意了。

在王宮的星星燈火中,王宮邊牆的一點燈火閃爍着昏黃的微光,在遠處宮殿明亮的大燈與遊動內侍飄忽的風燈下,這點昏黃的微光幾乎是難以覺察。

易太后在侍衛和宮女的簇擁度下,來到宮廷偏角的一座小庭院,牆邊一座低矮的茅屋窗戶搖曳着那盞豆大的昏黃燈光。

“你們在這等候,哀家進去就可以了。”

“喏,太后!”

易太后只有三十五六歲,雍容華貴,一身華麗宮裝,顯得幾分富態貴氣,她走在石磚上,婀娜生姿,這時身後的內侍輕喊了一聲:“太后駕到——”

頃刻,就從房內走出一對母女來,這女子大約三十來歲年紀,一襲長裙曳地,她腦後烏黑的秀髮用一根白玉簪子隨意挽起,秀項頎長,兩道香肩斜斜削下,衣帶飄風,嬌怯怯的身子真如一副畫中行人模樣。

身材豐腴,十分火辣,在朦朧的月色燈光下,勾勒出她明暗凹凸的背影,是那樣迷人,雖是一襲黑衣不夠鮮豔,但是周身上下卻透着一股神秘的,就象夜色燈光下一朵靜靜開放的芸花。

在她身旁,站立一位少年,十五六年紀,眉清目秀,面如冠玉,文質彬彬,一身青衣長袍,倒像個儒家文弱小書生。

這兩位不是別人,少年正是在燕國做質子的秦國公子稷,而身旁嫵媚動人的婦人,則是他的生母,羋王妃。

當日燕國內亂,國府驛館的各國質子們都被子之的叛軍殺害,企圖嫁禍給燕國太子平,但是秦國的質子府遭受到消息,被易王后派人保護起來,送出了薊城,在燕國一帶顛沛流離,隱姓埋名,前些日子,燕軍反攻齊軍,收復遼東諸城,才找到了她母子的下落,被易太后下令接入王宮內。

這些日子,羋王妃和公子稷幾乎與世隔絕,對秦國的消息一無所知。

“拜見易太后!”二人微微行禮,見過易太后。

易太后輕聲道:“羋王妃,公子稷不必多禮,走,進屋裡說話。”

三人進了房舍,寒暄一陣,易太后說道:“最近秦國出大事,你們還不知道吧?”

“哦,什麼大事?”

“趙、韓、魏、齊、楚五國盟軍,六七十萬的大軍進攻函谷關!”

“又是連橫合縱,之前有過兩次,不過都是剪羽而歸,失敗告終,這一次也會如此的吧?”

“這次不同,五國聯軍已經攻克了函谷關,奪回了河西平川,把秦軍趕回了潼關以西,目前五國繼續增兵,要一國作氣,徹底摧毀大秦防線,而秦王蕩他,在撤退的途中,遭遇了魏軍的伏擊,已經身受重傷,現在秦國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這次咱們大秦,真的危在旦夕,瀕臨覆滅了。”易太后簡單說出來,卻足以讓羋王妃和贏稷震驚萬分。

“怎麼會這樣?”

“秦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難?”

羋王妃和公子稷都驚呼起來,當場急得落淚,他們與易太后不同,雖然都是秦國人,但是出嫁從夫,易太后現在是燕國的太后,母儀天下,秦國滅亡,與她關係不大,而她們母子卻不同了,那是他們的祖國,遊子在外,國破家亡,那股感覺,催人淚下。

“太后,秦國面臨大難,每一位秦人,都要同心協力,糾糾老秦,共赴國難,不知能否送我們回國,爲大秦出力,即使戰死沙場,我贏稷也死得其所,決不能讓秦國就這樣滅亡。”贏稷雖是少年卻十分有骨氣,說的熱血激盪。

易太后有些爲難,這關係到兩國之間的外交,還有一些政治目的,都不是她,只因個人感情而決定,尤其當前儲君不在朝中,讓她有些猶豫,是否把羋王妃和公子稷的去留,等待儲君回來時決定呢?

可是姬職新儲君,在秦地伏擊了秦王后,就消失了,音訊全無,下落不明,等他歸來,不知何時?

羋王妃眼波盪漾,象池中水紋似的一閃一閃,似乎看出易太后有些心事,試探道:“太后是否有些爲難,身爲質子,按照諸侯國盟約,是不能私自放走的,可是燕國大亂,各國質子都死於非命,我們母子若非命大,也早成白骨一堆了,而且燕國目前自身難保,秦國又逢劫難,我們雖是婦人,但也當思報國,請太后恩准,向燕儲君求情,放我們回秦國。”她說完微微福身,向易太后再次行禮。

“使不得!”易太后拉住羋王妃手臂,按照輩分,這羋王妃是秦惠文王的妃子,而易太后是惠文王的長女,這樣一來,羋王妃還是易太后的長輩,儘管她們年紀相仿。

“這樣,我回去,再和儲君談一談,如果可以,派人送你們回秦國。”

“多謝太后!”羋王妃和贏稷激動感謝。

易太后心中汗顏,這一切,都是她兒子一手策劃,利用五國的兵馬做利劍,斬破秦國的大門,把秦國逼到了生死邊緣,她心底自覺有些愧疚秦國,但是,她是燕國太后,身份特殊,就要爲燕國考慮,利益擺在首位!

片刻後,易太后帶人離開,庭院又恢復了寧靜,就在這昏黃的微光裡,一個身影倏忽一閃便飛進了高牆,避過了禁軍守衛,來到了茅舍附近的林旁,身法快捷,武藝精湛,身輕如燕。

這道身影潛伏到羋王妃和贏稷的房舍外,伸手輕輕敲動窗扇。

“噹噹噹!”

“誰?”

“西方有秦,天下共主!”

“是秦國的密候暗喻!”贏稷心中一動,拉門,細瘦身形開門走到廊下向院中一拱手,輕聲道:“既是故人光臨,請了!”

一個聲音卻在他身後:“王子請了。”

贏稷回身,卻見一個威猛凌厲身穿翻毛羊皮短裝的胡商,站在眼前,全身黑色,目光一亮,臉上卻是淡淡一笑:“無論你是誰,都是我遠方高朋,請入茅舍一敘。”便將客人讓進了茅屋。

那人走進房內,反手掩住了門,一抖手腕,羊皮大袖口中滑出一物,在燭光下突然一亮,問道:“王子可識得這面令牌?”

燈光搖曳,一面比手掌略大的青銅鑲黑玉牌赫然在目,黑汪汪玉牌中一隻白色紋路的展翅蒼鷹分外奪目,贏稷目光驟然銳利,眼盯着玉牌,一隻右手卻熟練地撈起腰間板帶上的一串佩玉,摘下了一片青銅鑲邊、白玉黑鷹的玉具舉在手中伸了過來。

那胡商與伸過來的白玉具一碰,只聽“叮嗒!”一聲輕響,玉牌玉具便合成了一方白底銅邊鑲黑玉白鷹的令牌。

胡商忽然道:“糾糾老秦!”

贏稷應聲答道:“共赴國難!”

這名胡商打扮的男子,肅然深深一躬,輕喝道:“在下前將軍掌秦王兵符並北上特使白起,參見稷王子!”

第566章 不同意見第137章 只有相思無盡處第436章 變法勢不可擋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33章 兩個條件第336章 遭遇圍攻第331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912章 御駕親征第1017章 天將雄獅第48章 趕至大梁第438章 劇辛大夫第306章 談盟約第387章 賽詩會來臨第984章 水灌大梁第205章 同牀言歡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237章 破城在即第274章 依依惜別第453章 圍城打援第611章 玄女施計第852章 偷襲未成第220章 秦開歸來第396章 武夫翻身第443章 如此荒謬第704章 兄弟談心第628章 猜疑重重第393章 十強出爐第288章 殺胡如屠狗第746章 田單登場13 今晚更新通知第422章 險象環生第686章 爲情而戰第556章 馬踹連營第509章 百口難辨第690章 攜美下山第92章 齊國大才女第388章 羣星雲集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790章 誕下王子第339章 最煎熬的一戰第439章 就差他了第353章 故友敘舊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停電今晚無更第105章 身世之秘第240章 峽谷血戰第869章 一夜齊滅第505章 攀交情第677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594章 修築河道第706章 破城前夕第760章 東胡軍情第306章 談盟約第962章 興奮的懷王第333章 莊子說劍第975章 王朝走向沒落第817章 現身一見第440章 朝中阻礙勢力第594章 修築河道第220章 秦開歸來第195章 今朝我爲君第256章 小公主甦醒第572章 緊急軍情第50章 淮水八姬第752章 違背盟約奪函谷第821章 瞧出端倪第592章 水攻之計第378章 抗命之徒第303章 談論變法第874章 安度餘生第62章 黃衫士子第70章 扶植親信第223章 半步武聖第10章 熱血反擊第50章 淮水八姬第818章 小團聚第204章 學術探討第542章 列國皆動第480章 溪水交戰第70章 扶植親信第167章 振奮人心第723章 相認洛才女第610章 水力鑄造機第291章 燕山腳下第438章 劇辛大夫第202章 秘藏之說第408章 會盟之日第455章 破城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180章 白起入局第506章 供枕以宿第709章 魏軍發瘋了第333章 莊子說劍第513章 謀士贏侯第927章 喜慶團聚第834章 夜查皇宮第714章 三女聚首第544章 風雨欲來肅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