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賦詩

煙雨樓內院桃林,衆賢聚集,名士林立,此時陽光照耀林間,春風襲來,泥土芬芳,花開燦爛,一片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景。

洛語嫣身爲賽詩會的主角,自然坐在露天宴席的正位,與她靠臨最近的席位都是權位聲名大人物,孟嘗君、平原君、魏國太子、武陵君依次而坐,左側環形席位是列國名士,右側是魏國當地的俊傑。

六國使者,魏國名卿,加起來近百人圍坐在一起,不少名士才俊,看得人眼花繚亂。

蘇秦、張儀、公孫衍、屈原、鄒衍、蘇代、蘇厲、魏章、田需、藺相如、甘茂、陳軫、蘇沐、白若溪、馮郝、杜赫、公仲朋、劇辛、張壽……

名氣稍弱一些的士子和使者,以及隨家主來參加的策士坐在內環席位的後面,外層的環形坐席。

此時俏麗的侍女們穿插席間,爲來賓們斟上美酒,送上佳餚小菜,煮酒論詩,好不雅緻。

在坐席的外圍,被一些帷幕條攔住,站着上千的旁觀者,這些人都是不早受邀之列,但是可花二十兩黃金,或者自作一首詩歌,經門口審覈者通過,纔有機會進來觀看賽事。

這數千圍觀者,以貴族、商賈、外地遊俠士子居多,十之七八都是花了金子進入的,這一日就是數萬兩的黃金入賬,把贊助費數倍往回撈,可賺大了一筆。

辰凌坐在洛語嫣的對面,乃是席位入口之位,畢竟他是東道主,不好坐在其中充當嘉賓,因此與佳人對望而坐。

他左右環顧,發現幕線外,人潮如涌,男女老少,數千人衆,而且越來越多,還有很多貴族家內的春閨婦人,未出嫁的千金小姐等等,戰國時的風俗較開放,畢竟還沒有獨尊儒術,儒家那一套三從四德,女子閉門不出戶的規矩尚未形成,對百姓思想尚未有毒害。

“哈哈,回本了,想不到明星效應這麼大,一場賽詩會,不但把煙雨樓名氣打出去了,這一日估計賺了好多倍了。”辰凌面帶喜色,看着周圍外的觀衆,心中偷樂暗喜。

此時洛語嫣開口,聲音如天籟般,說道:“語嫣不才,邀請各位名士嘉賓到來,是爲了與大家談論一種新詩體,衆所周知,自商周起,數百年來,王禮天下,尊崇詩樂禮儀文化,中原有詩之經,數百詩文,涵蓋風雅頌,流傳至今,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大才女侃侃而談,動之以情,講述着詩文的起源和影響力,發展到後來,廣泛應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會等大小場合,也是貴族之間施教的重點,特別是儒生,因爲有‘孔子刪詩說’,據說孔子曾進行刪減、批註詩經,最後留下三百多首成《詩》,引作儒家經典文集之一。

其實詩經並非儒家人所作,而是商周數百年來,各地百姓集中創作,採集獻詩,才匯成這部總集的。

洛語嫣又道:“最近語嫣依據詩之經與楚地民歌中,有四、五、七言不等的形式,加之最近收集了一些七言詩,因此推出這一種七言律詩的文體,比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種七言詩,意境蘊藉,情絲婉轉,寓意無窮,朗朗上口,極具美感。”

“數日前,語嫣已經規範了詩歌形式,如何對仗、用詞、入律成詩,張貼出去,大夥可能也瞭解一番了,今邀請諸位名士聚首,歡迎各位拿出己作,讓大家共賞,到時候由‘洛雨詩社’編輯成集,流傳各地,掀起一場詩文風潮。”

“好——”

不論場中名士,還是場外觀衆,都大聲喝彩,爲才女的創新思維,以及文學上的影響力讚賞不已,衷心喝彩。

辰凌暗暗點頭,這大才女的口才和魅力可不是蓋的,一呼百應,在這古代,重農抑商,世人還沒有養成‘經濟至上’‘一切朝錢看’的思想,民風樸實,學術開放,輿論自由,故此纔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世。

世人對有學問的賢者、有才華的士子有一種崇拜,可不像他那個現代社會,有才不如有材,什麼文學詩詞都幾乎被淘汰到邊緣,經濟爲尊,世態炎涼,有學問,不如有房子和車實惠。

辰凌心中感慨:這纔是一個精神飽滿的世界,戰國學風,源遠流長,堪爲中華一段鼎盛時期,不無道理。

洛語嫣眉目飄了對面的辰凌一眼,含義無窮,收回眸光後,嫣然笑道:“接下來,是賽詩會的第一輪,請在場諸位作詩,可依據自身感慨,胸中抱負,見景抒情等,題目自擬,詩文詩境皆上選者,可進入下一輪應景作詩中,開始吧,哪一位名士先來?”

在場衆人相互看了看,含笑對視,都在瞧着誰先出場亮詩。

這時孟嘗君身旁與之並肩而坐的青年起身道:“在下獻醜了。”

衆人望去,正是孟嘗君最器重的客卿之一蘇厲,青年才俊,與蘇秦、蘇代乃一門兄弟。

蘇厲意氣奮發道:“滄海雲天一線寬,厚德載物念聖賢,濟水一脈孕人主,心如海闊納百川。”

他詩意是爲了讚揚齊國,暗捧孟嘗君爲人主,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

“好!”衆人鼓掌稱好卻不喝彩,雖然詩風大氣,但因詩有奉承、拍馬屁之嫌,不爲真正高潔人士所喜,難堪絕品之列。

此時五旬已過的公孫衍起身,笑道:“老朽不才,也來作一首,遙想當年撫秦箏,兩縱敗北恨平生,笑顏鬢白古來寂,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

衆人喝彩,比較推崇這一首,因爲他的詩中,雖然沒有聖賢、人主、滄海那等大氣的詞彙,但是追憶往昔,記敘自己平生,當年曾侍奉秦國,後來回魏後,發動兩次合縱結果失敗,直到晚年鬢白,英雄遲暮,卻在第三次合縱上成功擊敗秦軍,他的心境,變得無風雨也無晴,一種很平和的人生境界。

魏太子身邊的張儀,看到老對手公孫衍作了詩,他也頗多感慨,起身賦道:“金戈鐵馬盡浮雲,一言怒動天下分,三十縱橫明月夜,盡知鬼谷是何人?”

他是縱橫名士,三十年週轉列國,名動天下,一言可讓天下動亂,也能讓天下平穩,感慨平生,最後一句,搬出了鬼谷子老師,這一切,都是老師的傳授,語氣中,頗有一些歸隱心態和追憶往昔的意味。

“好——”衆人鼓掌,雖然世人對張儀人品並不看中,但此詩還是有些水準的。

接下來,同問鬼谷門徒,與張儀師兄弟的蘇秦起身道:“在這裡,蘇某也小作一首,贈給燕國,飽受屈辱之後,浴火重生:‘日暮蒼山遠遊人,國破青川欲斷魂,一朝明主堂前坐,百廢待興朗乾坤。’”

陳軫看幾人都稱讚己國,他也起身作詩道:“‘天門函谷輔西秦,秦嶺橫絕望孟津,五代賢王鞠躬瘁,從此子民念歸心’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秦國也會重振復興的!”

第241章 斬秦王第871章 算計楚軍第540章 出征第760章 東胡軍情第203章 神秘來客第265章 說出秘密第372章 活字印刷術第230章 覆滅風陵營第714章 三女聚首第43章 引敵入甕第292章 對酒當歡第323章 咸陽政變第456章 兵圍遼源邑第799章 藉機反制第36章 白氏家族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116章 御前比劍第729章 安撫素兒第770章 棄守防線第491章 玄之又玄第990章 血染江灘第520章 甘茂離秦第706章 破城前夕第977章 開鑿鴻溝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555章 雄關起火第146章 嫖姬第954章 渡河攻魏第422章 險象環生第724章 真的是你第49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894章 流言亂社稷第935章 與侍女相認第723章 相認洛才女第96章 羣星雲集第638章 浴池戲水戰第259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27章 悽美的愛情第416章 二姬獻藝第62章 黃衫士子第799章 藉機反制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49章 侯門似海第683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256章 小公主甦醒第589章 追殺不止第800章 談論同一男人第617章 遠客來訪第1004章 英雄不許見白頭第790章 誕下王子第301章 大將秦開第883章 天女的秘密第624章 夜宿村郭第870章 殘局第905章 燕軍威武第556章 馬踹連營第876章 邯鄲密謀第420章 熱血一戰第460章 刺殺燕王第42章 美人入浴第991章 定中原第35章 河谷惡鬥第103章 意猶未盡第89章 冤家路窄第278章 昏迷第632章 佳人夜入皇宮第844章 殺道之心第553章 深夜行動第6章 淡淡情愫第337章 激鬥中悟劍第1007章 亡楚第489章 侯門少奶不好當第458章 燕王問話第641章 風波又起第811章 突發變故第699章 重圍第473章 恩寵四郡主第997章 考驗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531章 忘年之交第214章 殺伐戰場第79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747章 臨危受命第76章 人心難足第138章 戰國奴隸制第630章 敲山震虎第154章 月下對酌第357章 一覽別院家臣第44章 反襲殺第733章 出訪燕京城第921章 死守井陘關第992章 白起鬥廉頗(上)第375章 十大聖地來歷第625章 腐化滋生第771章 壁壘攻堅戰第765章 引胡決戰(上)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113章 大典開始第98章 楚大夫屈原第37章 醒握殺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