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老謀深算

bookmark

公孫衍儘管是辰凌很敬佩的人,對他也很撫照,但事關國家命運,他絲毫都不會妥讓,在燕國與趙國對比之中,儘量壓低燕國,擡高趙國,誇大趙武靈王的雄才大略。

趙國與魏、韓三家分晉,一脈同源,但八十多年過去,三國也摩擦不斷,並非一心,特別是眼下中原將逐鹿,趙國推行胡服騎射,強大騎兵,據說已經有五萬鐵騎了,還在擴張中。

相比中原諸侯,都是甲士與戰車,騎兵雖然也有,但都是穿插其中,不是獨立的兵種,一般負責探馬、偷襲、運輸、衝鋒,屬於步兵中的一個分支,唯獨趙國的騎兵是獨立編制,與步兵分開。

除趙國外,秦國也有鐵騎,因爲常年與西戎部落交戰,戎狄都是散騎,奔襲戰爲主,因此秦國強大之後,也有三萬的常規騎兵,楚、齊、韓、魏四國騎兵只是一兩萬,畢竟一名騎兵供應的糧草和軍餉,要超過十名普通甲士,花費太大,而且中原馬匹少,所以騎兵沒有獨立編制。

公孫衍聽完辰凌的幾句言論,早就對趙有了警惕的老丞相,再次嚴肅面對這個問題,趙國與魏國接壤,常年與胡人交戰,趙兵比起魏國‘武卒’還要驍勇,絕對是與秦國虎狼兵,不相上下的兵員,對趙不得不防。

老丞相縱橫家出身,一考慮問題,又縱又橫,反覆衡量諸國的關係與利益,盤宗錯雜,環環相扣,過了半晌,長長一嘆,年歲老邁,時不待我。

如今的公孫衍有心無力,難以再奔走六國,針對趙國佈防了,而且時機也不成熟,爲今之計,只能叮囑魏王,時刻小心趙國,在北方邊境,多設駐軍,聯合韓、燕、齊等臨國,制約趙國的擴大,適當煽動趙國威脅論,把趙國塑造成繼秦之後,第二個野心勃勃的帝國。

不過公孫衍對燕也有點不放心,他未曾去過燕國,對燕不熟悉,問向辰凌道:“燕國最近推行新政,有探子回報,律政新穎,徹底廢除井田與奴隸制,施行耕者有其田,調動起了百姓的積極性,有關工商、律法、太學、民俗、物化、官體等,都進行細緻的變革,比之商鞅變法,更細化更合理,目前有條不紊地進行,燕國今後會不會後來居上,成爲魏國的大患?”

辰凌心中一動,想不到公孫衍足不出戶,對天下大勢卻瞭如指掌,看來丞相府也有類似情報機構,小覷不得。

“屬下在燕辦事期間,的確見到了燕國變法,看上去,似乎集法家於大成,實則混亂充數,把歷代變法東一段、西一截拼湊起來,細緻是細了,但是許多條令本身就相駁,而且燕國老舊,民智未開,不通教化,推行的新政又離奇古怪,因此屬下認爲,不出三年,必然破產。”

“哦,你是這樣以爲的?”公孫衍看了辰凌一眼,意味深長地問道:“聽說,你把辰府不少家產都挪移到燕國,接近四成,這又是何故?”

辰凌心中一緊,心想這公孫衍不簡單,早查了我的家產,看來一直都在試探我,看我是否有長留於魏的心思?再往深一想,他辰凌鋒芒畢露,已經讓所有諸侯國側目,甚至把他當成少年吳起,青年孫臏了,這樣的人才,舉世關注,他如果有離魏的心思,這麼老丞相和魏王,肯定不會手軟地把他除掉,以免日後成爲魏國的大敵。

吳起和孫臏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經都是魏國任仕,後來不得重用,或是被迫離開魏國,最後一個成就了楚國,一個早就了齊國,都對魏國造成致命一擊。

另外一人,就是商鞅,青年時期叫衛鞅,在魏國上幾任一位老丞相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管理書房文案和書籍,博學五車,有乾坤大才,可惜公叔痤臨終前,把他推薦給魏惠王,建議重用衛鞅爲相,若大王不用,必殺之,免留後患。

可是魏惠王根本沒聽進去,既沒用,也沒殺,最後商鞅入秦,與秦孝公君臣肝膽,披荊斬棘,推行變法,三十年使得秦國成爲七雄之首,奪取了魏國西部八百多裡土地,河西全部淪陷。

這都是歷史的教訓,公孫衍以縱橫家的眼光,看得更加精準,他任丞相,主管財政與民生,尤其是大梁城內,有多少國人戶籍,有多少富賈,財產多少,一個月的經濟流動、黃金價格、賦稅情況等,時刻關注,都很瞭解。

當他得知辰凌在私下挪移財產往燕之後,白家也開始向燕投資,令公孫衍謹慎起來,想到一個可怕的後果:難道辰凌要奔燕?或是留了後路在燕?

所以,這次羣臣口舌誅伐辰凌,公孫衍第一個不同意,而且還說服魏王,要重用辰凌,就是防止迫他反水,跳槽去燕,一番苦心,爲魏留才,天地可昭。

辰凌稍微一猶豫,立即回道:“實不相瞞,的確有此事,至於原因,也很簡單,辰凌作爲男人,熱衷權勢也理所當然,但並不排斥經商,甚至覺得,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成就功名之後,可以功成身退,像楚國范蠡一樣,與西施退隱政壇,經商而富蔭子孫,沒有不更迭的王朝,卻又傳承百年的商賈,比如白家、孔家這些大商賈,富可敵國,絲毫不比外戚功勳弱。”

公孫衍微微點頭,算是理解幾分,官場瞬息萬變,隨時都有滅族之險,而且一旦失勢,家族就敗落了,毫無生計來源,但辰凌爲何把財產投燕,卻還沒有理解,等着他解答。

辰凌繼續道:“燕國百廢待興,七雄之中,秦國與我有國仇,屬下不敢涉足函谷關內,剩餘六國,五國都有大賈,比如趙國卓氏,以冶鐵、養馬名動天下,楚國猗頓氏煮鹽聞名諸侯,還有齊國田氏煮鹽海產、韓國卜氏鑄造兵器,魏國更是有白氏、孔氏,戰國六大巨賈,遍佈中原五國,唯獨燕國,沒有商賈壟斷,而且戰亂剛結束,貨物短缺,魏國隨手一件小東西,都能在燕國提價兩三倍售出,簡直是暴利,所以屬下就動了心思,打算成爲戰國第七大巨賈,燕國就是第一站,以此起身,換做其它國,都會受到商會和巨賈的打壓,難以起步……”

公孫衍聽到這些,心中逐漸釋然,但仍告誡他道:“切不可大張旗鼓,幫助燕國恢復經濟,朝中大臣若得知,必然聯合彈劾你,現在你是魏國的大將軍了,官位在前,經商在後,可不可因此失彼,鬧得身敗名裂。”

“丞相訓斥得極是,屬下定當有所節制!”辰凌恭敬說道。

公孫衍點了點頭,旋即想起一事,忍不住微笑道:“老夫的政敵,縱橫老對手,張儀也病倒了,比老夫還嚴重呢,呵呵,這個張儀,孤傲、清高一生,曾經令中原諸侯國君懼怕,到頭來,卻要終老在魏國,無友探望,真是可悲,狐死首丘,至少老夫晚年躺在自己國內,自己府上,他卻如浮萍,客死他鄉了。”

“張儀爲何也忽然病倒了?”辰凌奇怪問道,覈對一下歷史,也的確這個時間段,回魏第二年病逝。

公孫衍眼神一冷,輕哼道:“這張儀,心中還是懸掛着秦國,身在魏營心在秦,眼見秦國衰敗,無力東征,數代秦王的心血,難以後繼,於是一夜白髮,就病倒了,哈哈,這一切,與老夫倒相近,都因你而病!”

第224章 策劃出兵遼東第771章 班師回朝第1010章 秦之毀滅(中)第177章 製作爆破武器第974章 滅魏戰略第690章 攜美下山第213章 知遇之恩第146章 嫖姬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600章 澹臺清兒第557章 破關第349章 卿本佳人第113章 大典開始第67章 立威第908章 廉頗歸燕第858章 來勢洶洶第355章 洛雨詩社第903章 邯鄲城破第169章 詭計連連第296章 瞭解局勢第808章 危險重重第972章 秋考第787章 兩才女首聚第729章 安撫素兒第849章 廢立太子第958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729章 安撫素兒第242章 生死時速第868章 海軍遠征第220章 秦開歸來通知第907章 釜底抽薪第18章 男兒從來不恤身第232章 火燒櫟陽禁宮第953章 立國華夏第299章 徵求意見第489章 侯門少奶不好當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017章 天將雄獅第305章 歡喜冤家第377章 新官上印第420章 熱血一戰第758章 貨幣對策第899章 秦軍收網第444章 萬事俱備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671章 難以置信的身份第802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38章 劇辛大夫第504章 天香樓赴宴第130章 安撫六女第673章 身子不方便第188章 敗勢難以迴天第511章 姊妹花第950章 留宿雙棲第952章 歸朝第382章 莊若水第475章 臨別之前第270章 秦國質子第663章 範睢入朝第200章 運籌帷幄第572章 緊急軍情第396章 武夫翻身第118章 勝出第78章 合作第966章 如意算盤要落空第299章 徵求意見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第241章 斬秦王第477章 解開仙子心結第234章 生擒蘿莉小公主第588章 刺客無雙第851章 咸陽對策第93章 牙具問世第639章 墨家機械學第56章 燕女怡兒第420章 熱血一戰第574章 離間計第862章 三面環敵第914章 咫尺天涯第283章 英雄救美第572章 緊急軍情第941章 母女情深第648章 整風開始第170章 合縱大軍第729章 安撫素兒第650章 剪羽開始第126章 男兒覺醒第867章 國運衰竭第780章 何時羣芳聚第739章 勸齊稱帝第391章 才子佳人第1006章 攻入河西第491章 玄之又玄第172章 下戰書第823章 非煙的柔情第170章 合縱大軍第645章 仙子芳心軟第629章 燕王手段第813章 諸女生死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