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調軍遣將

夏去秋來,很快到了七月中旬,酷暑炎炎,各地已經開始忙着收割稻穀,打糧收租,各地的兵甲將卒,也開始陸續開往大梁城外一帶整編。比·奇·小·說·網·首·發

大梁城外,建立三座大型軍營,用來臨時週轉大軍,停歇整編。

三座軍營分別是中軍、左路軍、右路軍。

辰凌就是右路軍的主帥,閒暇日子宣告結束,每日開始身穿鎧甲,出城巡營,檢閱自己的部將。

右路軍的大營設在大梁城東南四十里處,有從各地方調來的地方軍,有招募的新兵,約五萬人,還有五萬在東疆邊關駐守,到時候途徑東部關口,會把剩下五萬籌齊,十萬大軍。

辰凌雖然在河東戰場、五國會盟中帶過軍,但都是一沾一落兒,沒有真正統領時間過長,擔任先鋒將時候帶過兩萬人,但打完偷襲戰,就交了兵權,如今他身爲三軍統帥,要親自過問各方面事情,頓時有些焦頭爛額。

由於大軍是臨時湊齊,各軍帳薄名單要統一入賬,接着就是兵器裝甲是否充裕,糧草車馬管理,,每日技擊操練,戰術演練,還要委任先鋒軍將、輜重軍將、車馬軍將、弓箭陣軍將、右路中軍等。

這些軍中事務,將領都要做到心裡有數,調動起來,纔不會出現脫節。

正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辰凌這些日子游走在太尉府、少府卿府、宗正府等,追問右路軍糧草和兵甲補給的後勤事宜,必要時,還請了魏鈺出面追討、協調督促。

因爲三路大軍,加起來就是三十萬人馬,一旦開戰,消耗巨大,而且這三路軍馬,分別屬於不同派系,牽扯了宮廷內鬥,諸子奪嫡,如果後方有意拖延某一方軍馬的糧草和兵甲,那麼前線將領想打勝仗都難。

辰凌又入宮請奏大王,從都騎衛營調動三千鐵騎,並把跟隨過自己的將領調到麾下,方便令通政行,調動起來,不會受阻礙。

魏王對他很是器重,因此一口氣答應下來,這三千鐵騎,可是一支王牌軍和殺手鐗,進行百里奔襲,夜裡偷襲踏營、衝鋒陷陣,作用太大了。

辰凌回到營內,耐心學習的領兵之術,讓府內準備了一堆兵書竹簡,沒事的時候就翻上一翻,細緻研究《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孫臏兵法》等,當然,辰凌不會是書呆子,學了兵法一條,就硬搬硬套去使用,像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落得長平之戰的慘敗。

即便孫子兵法上也重點告誡:學兵法,要懂得活學活用,注重關注局勢變化,因時利變,針對敵人的變化,而後發制人,或搶佔先機等。

軍事和統兵打仗是一門學問,一個專業,需要天才將領,並非死摳書本就能成名將的。

辰凌很明白這個道理,翻閱一些兵書,只爲了增長一番見識和閱歷,瞭解一些排兵佈陣,挖掘戰壕,堆土築牆,紮營佈置的一些竅門和專業術語知識,絕對是門外漢不理解的。

辰凌這幾日,幾乎吃睡在營內,與軍同伍,感受真正將軍的軍伍生活,檢閱軍營,查看演練,體恤將士們的吃穿住行,做到心中有數。

按魏****制,劃分五人爲伍,設伍長一名;二伍爲什,設什長一名;五什爲屬,設屬長一名;百人爲一閭,設百夫長;十閭爲千人隊,設千夫長一人,千夫長之上還有校尉、都尉、中郎將、俾將、將軍、大將軍、上將軍等軍職。

校尉最多可帶領兩千兵,都尉三千兵,中郎將、驍騎將五萬兵,俾將、副將一萬兵,將軍兩萬兵,大將軍十萬兵。

除了將領外,還有監軍、軍務典客、軍務參事、軍務司馬、軍務少庶子等,分別負責監督三軍、掌管筆錄、功薄本、糧草賬本、軍餉支出、受傷戰死人員名冊等等,組成大軍機構。

至於將軍身邊的謀士、策士可以自行帶領,但出前要到太尉府官署部門填上名額和姓名,以防你似帶陌生人,混入敵國間諜,如果在半途中,招收了新謀士,下屬要及時向統帥稟告,統帥有直接任命權和否者權、生殺大權。

辰凌站在將軍高臺上,觀看下方寬敞的校場上,成千數萬人在演練着,每一方陣有千人,邁着同樣的號子,猶如一座正在移動的山嶽,巍峨氣魄,長槍戈鋒,閃着寒光,以無堅不摧的氣勢向前推移走着。

大地爲之顫抖,風雲爲之變色,這就是真正的軍人行伍本色!

“吼吼吼!”

一股陽剛之氣,沖天而起,辰凌挺立在點將臺上,通過先天秘境的敏銳感覺,能望氣,學術大師身上有書氣,君王身上有帝運之氣,軍人身上有軍威血氣,他閉上眼仔細感受。

似乎成千上萬的軍人,凝聚在一起,散發着一股狼煙般的氣血軍魂,無堅不摧,銳氣十足,可以知道這支軍隊的精神狀態,以及戰鬥能力,如果閉上眼,感受的軍人氣息散而不純,病態怏怏毫無生機,則說明是兵敗之軍,或者新兵蛋子,傷員之軍。

早知道軍隊是個相對獨立組織,在軍中最講威望、資歷、地位,要麼戰功卓著、要麼軍中資歷夠老,總之要鎮得住場面,否則很難如臂使指的調遣軍隊,部署攻守。

辰凌目前聲威最盛,乃大魏英雄,調來的軍隊,上到副將,下到甲士,知道歸屬辰淩統領,都熱血澎湃,似乎出征後,一定會建功立業,戰無不勝一般,人人以加入右路軍爲榮。

這五萬人馬中,除了都騎衛營的三千鐵騎,其餘數千騎兵,都是混雜着各步兵營內,不單獨作戰的,因此叫做步騎軍,整個戰國七雄內,除了秦國和趙國籌備了一些,其它國家,還沒有大規模的騎兵。

不過魏軍武卒卻是以‘勇武’著稱,五萬軍馬中,就有一萬的武卒,這纔是魏軍中的王牌師,這一萬武卒,個個都是經過嚴格選拔,體能超出常人,揹着十二石的強弩,身穿三層甲,外甲、內甲、中甲,軍中最低都是二等爵,可不像剛招募的新軍和地方縣邑正卒,基本都是無爵的。

在軍營內,軍人的爵位不同,伙食也是不同的,有爵位的甲士能吃上精米、醬肉、蔬菜,無爵的甲士只能吃黃色粗米和鹹菜,立功不同、爵位不同、軍職不同享受待遇不同,如此激勵將士們,衝鋒陷陣,勇猛直前,建立功勳獲得爵位。

辰凌把這些細節都弄清楚了,做到心中有數,最怕不懂三軍之事,還要統三軍之政,那就遭了,幸好出征之前,他從頭細緻學習一番,彌充了古代軍事知識的不足。

七月酷暑的天氣一天天過去,烽火八月,就要來臨了。

辰凌站着軍營內,望着星空,輕輕一嘆:“自己與蘇秦佈下了的戰國棋局,就要開場了,誰是局外人,誰又是局中棋子呢?戰吧,風捲狂殺,厲兵秣馬;氣貫長虹,金戈鐵馬;韶華易逝,落盡多少殘花?且問蒼生,誰能一統天下!”

第611章 玄女施計第310章 難忘今宵第199章 外交施壓第740章 布六國局第533章 自詡霸主第150章 升帳點將第852章 偷襲未成第934章 六大聖地刺殺團第910章 準備大撤離第27章 少女情懷第754章 紅顏相伴第207章 整軍第876章 邯鄲密謀第95章 國府驛館第299章 徵求意見第95章 國府驛館第526章 五千乘之勁宋第881章 趙武靈王之死第422章 險象環生第811章 突發變故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363章 想比劍成全你第877章 沙丘之變(上)第496章 堂前爭帥職第413章 狩獵大典第554章 縱覽全局第102章 陰陽天文學第623章 北歸第231章 奔襲櫟陽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795章 忙碌的甄妃第174章 暗局第464章 坦白露真情第979章 入甕第745章 兵圍臨淄第938章 被認出來了第570章 遷民第858章 來勢洶洶第549章 大軍壓境第510章 散席第849章 廢立太子第352章 訓女第984章 水灌大梁第625章 腐化滋生第60章 舌戰羣雄第135章 調教六歌姬第756章 巖兒溼了第987章 邊戍之戰第782章 密訪故友第261章 東北保衛戰第495章 彈劾辰都統第83章 白家城堡第438章 劇辛大夫第666章 情傷難愈少女心第984章 水灌大梁第322章 大國吞小國第475章 臨別之前第653章 以子矛攻子盾第987章 邊戍之戰第374章 恩怨情未了第76章 人心難足第812章 臨危施令第763章 親征在即第546章 猛將如此煉就第179章 連環用計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677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614章 梅亭賞雪第392章 應景賽詩文第800章 談論同一男人第629章 燕王手段第92章 齊國大才女第73章 丹分五品第61章 語出驚人第242章 生死時速第365章 女刺客第6章 淡淡情愫第431章 一泄泯恩仇第901章 談秦色變第184章 接手城池第714章 三女聚首第531章 忘年之交第809章 攜女遠行第16章 泄密第680章 陷情劫第969章 後宮賞菊第793章 毒計對蘇秦第540章 出征第535章 宮廷發難第213章 知遇之恩第493章 指點劍術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181章 殺神遇戰神第722章 遷都第19章 鬥智鬥勇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108章 洛語嫣的情絲第484章 麻煩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