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風雨欲來肅殺重

齊楚魏趙四國不斷調集人馬,使得戰國風雲震動,列國民衆都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尤其是中山、衛、宋、越、魯五國的民衆,有的壯丁被動員去守城門,有的鄉農男子被強迫抓入軍營,與國同存,背水一戰。

但大部分百姓和婦孺老人,爲避免戰火洗劫,開始舉族搬遷,離開居住地,有的搬入深山老林避難,有的則遷出本土,去往其它諸侯國謀生計。

齊楚魏趙爲了防止敵國奸細混入本國搞破壞,加上難民不好管制,擔心影響目前國人的生活,因此邊關都設下封鎖,禁止難民進入,於是一些宋衛中山流民,被迫出海入島,或者一路北上。

燕國正在變法,當年逃難的燕人的陸續歸返,已經迴歸十之六七,但是相對廣袤的黑土地而言,人口仍然無法比擬趙齊楚魏等諸侯國。

辰凌早有了安撫流民的念頭,但不是混雜在一起,衝亂燕國的新制,而是在燕境邊關以裡,劃出幾片地域來,安置難民,及時統計人數,發放糧食,集合勞動力在邊關修築一些建築,賺取錢幣,孩童免費提供私塾教育,教授燕國新制,鼓勵婦女少女們,與燕人通婚。

第一波被安撫的難民,來自中山和小衛較多,達萬人衆,被早派在此地的燕吏有條不紊地安穩下來,並沒有對燕國造成任何一絲動亂。

這只是剛開始,一旦各地戰爭打響,烽火燒起,將是一片生靈塗炭,到時候,橫屍遍野,瘟疫傳播,百村荒蕪,饑荒成片,難免就要數以萬計,成倍地增加了。

因此,燕國與其它六國不同,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變法與安置流民。

由於七國會盟定下了滅鄰邦小國的決議,韓國遠離其它幾小國,因此韓卒無用武之地,暫時只對東周動兵,要奪佔周王室的土地,只留下一個洛陽給周天子,其它僅存百里的封地,也全部沒收。

秦國沒有調兵,原因是政局剛剛平穩下來,甘茂一走,對秦國一些東方士子有所影響,一些入秦求學求仕的儒生士子,看到秦國日衰,連名士甘茂都被架空趕走了,跟風走了幾批。

這種境況情報,被傳入宮內,那宣太后羋繯兒瞥了奏摺竹簡一眼,擲在廢桶內,冷笑道:“一羣無用的儒生,窮酸的士子,頂個屁用,他們要走,儘管走,秦國不稀罕這羣花瓶擺設充門面。”

如今朝政內,以嚴君疾、魏冉爲左右丞相,贏顯爲國尉掌管軍權,羋戎作鎮藍田,鎮守楚秦邊境,坐擁大軍,防止楚國趁亂入侵秦國南部。

將軍行列,由於老將司馬錯、魏章等,不是撒手人寰,就是離秦去魏,太后與四位重臣商議後,提拔了白起、蒙驁、司馬銳、車灌等名將之後,年輕的小將,投入軍中,不斷磨練,虎視眈眈望中原。

不過,這個時候,秦國後方的遊牧部落並不安分,西豲、犬丘、大駱、大荔、紅髮、黃髮等十六個部族開始異動,,牧民們紛紛收拾馬具戰刀,一隊一隊的赤膊騎兵重新在隴西山地與草原呼嘯衝鋒起來,疏疏落落的叛亂野火正在迅速聚集着。

戎狄騎兵自古有名,素來令中原諸侯大感頭疼。無奈碰上的是數百年的剋星——老秦騎兵,便頓時威風大減。

自殷商滅亡,作爲殷商棄兒的秦部族,便成爲淪入戎狄海洋的唯一一支中原部族。爲了生存,他們半農半牧,人人皆兵,死死奮戰,竟是越戰越強,非但佔領了渭水涇水上游的幾乎全部河谷地帶,而且殺得戎狄部族競相與他們罷兵媾和。

當年戎狄入侵鎬京,逼迫周王時候,多虧了秦軍的勇猛,五萬精銳秦軍騎兵,在鎬京原野與近十萬戎狄騎兵展開了生死大戰!激戰三晝夜,戎狄胡騎兵潰不成軍,僅餘三兩萬殘兵逃回西域。秦人自此聲威大振,非但成爲東周的開國諸侯,而且成爲西部戎狄胡人各部族聞風喪膽的勁敵。

從大處說,沒有秦國守在中原西大門,戎狄胡完全有可能洪水猛獸般反覆衝擊中原,正因爲這種歷史的威懾力量,秦穆公時代的統一西戎纔沒有費很大力氣,半打仗半勸降的也就成就了西部統合,這也是爲何秦兵驍勇的原因,從惡鄰戎狄中衝殺出來,生存到現在,沒有勇武之風,那絕對不行。

但此際,秦國被阻斷在關內,戎狄部族慢慢鬆懈了對老秦人的敬畏之心,認爲秦弱了,開始有動亂的想法,尤其以義渠國爲首,那義渠王,徵調牧民人馬,達八萬騎兵,準備要對咸陽動武。

秦太后羋繯兒得知此消息,沒有答應魏冉出兵鎮壓的建議,而是神秘一笑,打算親自會一會那義渠王,能否在牀榻上說服那桀驁不馴的戎狄遊牧君王。

七國諸侯的局勢都在演變推進,辰凌坐在軍帳內,得到一份份密密送來的信函情報,對幾國的境況大致有些瞭解。

“景硯,潛龍秘諜,可曾滲入小衛和宋國?”

景硯拱手道:“稟公子,秘諜成員,分三路進了小衛,兩路進了宋國,正在邊關一帶查探兩國虛實,駐軍情況,稍後就有回報。”

“善,秘諜成員,不是斥候,光打聽一時的消息,要紮根下去,發展本土的力量,做長久居住的打算,以行商小販、各行各業的身份來掩飾,等待新任務,做到各個城池內,都有完善的情報點,你們可以發展核心成員,和外部人員,對於外部人員,只知道再打聽情報,至於效忠誰、爲誰打聽,做到一概不知。”

“屬下明白了。”

“去吧,以後不必你親自跑來送信,建立一條可靠的傳遞線,置身事外,不可暴露,秘諜,就要做到潤物細無聲,讓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都察覺不出你的異樣,這纔是成功的間諜特工。”

“喏!”

辰凌揮一下手,景硯識趣地離開,頃刻,荊鵬和葉羽兩大貼身侍衛進了帳內。

“將軍,有信函到。”葉羽送上前,低聲道:“老家傳來的。”

辰凌頷首點頭,打開書信紙條,閱看一番,淡笑道:“秦國戎狄作亂?果然,這件事夠秦國忙一陣子了,趙齊楚都動了國力,調動各處大軍,很好,皆在算計中。”

“公子,咱們老家,不渾水摸魚,出兵把中山國幾年前佔領咱們易水以南土地奪回來嗎?”荊鵬低聲問道。

辰凌搖頭道:“不急,都是小地方,焉能壞了大事?方今天下,戰國爭雄,諸侯圖存,是爲大勢;爭雄者急功近利,唯重兵爭,卻不思根本之爭。是故爭而難雄,雄而難霸,霸而難王,讓他們先搶着吧,咱們坐山觀虎鬥,看一場中原烽火,逐鹿之戰的好戲!

第565章 糧草供給的學問第505章 攀交情第286章 東胡內亂第112章 瘋狂搶購第802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914章 咫尺天涯第516章 安置姚氏姊妹第527章 撲朔迷離第47章 情意綿綿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767章 步兵陣對鐵騎(下)第122章 十大修煉聖地第318章 君臣同心第806章 長相思第814章 激戰峽谷口第720章 王后大婚之夜第746章 田單登場第768章 凱旋歸來第311章 早朝議政第263章 棘手的問題657 今晚無第663章 範睢入朝第951章 加深感情第46章 楓林談心第833章 恨悠悠幾時休第905章 燕軍威武第172章 下戰書第837章 潛藏危機第551章 勘察敵營第76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章 淡淡情愫第685章 一波三折第963章 白起迴歸第738章 蘭公主之夜第528章 調軍遣將第244章 陷入重圍第1005章 韓降第461章 平定叛亂第719章 文化導向第154章 月下對酌第957章 民心亂第100章 文攻第661章 射在不言中第1005章 韓降第160章 劍女養成計劃第315章 燕國秘藏第814章 激戰峽谷口第1014章 尋求自保第166章 初戰大捷第750章 轉攻爲守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第40章 內憂外患第229章 飛奪風陵渡第963章 白起迴歸第306章 談盟約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775章 規劃朝政第156章 出征第730章 截親第885章 趙軍伐韓第662章 斬首示衆第883章 天女的秘密第827章 曖昧第994章 白起鬥廉頗(下)第425章 蘇沐談心第794章 布趙局第828章 鳳舞仙子第1010章 秦之毀滅(中)第342章 傷痕累累第649章 燕廷風雨來第547章 實戰的差距第880章 以困代誅第921章 死守井陘關第644章 只穿哪一件第819章 審問第709章 魏軍發瘋了第632章 佳人夜入皇宮第994章 白起鬥廉頗(下)第21章 少林拳法第89章 冤家路窄第378章 抗命之徒第1章 初回戰場通知第537章 劫獄風波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834章 夜查皇宮第129章 燕仕六姬第478章 遇刺第771章 班師回朝第788章 談齊困局第948章 祭奠謝幕第9章 血的戰場第505章 攀交情第808章 危險重重第66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896章 易帥第646章 成立軍區第923章 爭分奪秒第943章 激烈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