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焦點

bookmark

中原混戰繼續,齊、趙、魏、楚等國,在忙着收拾勝利果實,收編降軍,鎮壓當地反抗者,一時抽不出精力別顧。

秦國忙着安撫西戎各部落,同時巴蜀有動亂,還要派兵去鎮壓,總之,戰國七雄都很忙,自顧無暇。

燕國利用這個契機,大力抓生產和經濟,把新法實施到各個領域。

辰凌深知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的關係,改善百姓的勞動工具,會增強生產能力,於是,他委任科研院在一些小零件上做出更進,比如製造曲轅犁,在戰國時期,農民耕種,還是以石鎬、青銅鎬刨坑種苗爲主,犁杖很少,而且還是簡單的直轅犁,費時費力。

曲轅犁機構完備,裝有犁壁,便於深耕,配有犁評,可調節犁鏵入土的深淺度,操作靈活省力,便於轉彎,可大大提高耕作速度和質量。

加上與草原的貿易,更多的牛、羊、驢、騾、馬等牲畜被交易到燕國來,由朝廷配給各鄉里,牛、驢、騾等家畜,用於耕作,可節省青壯力刨坑,而且速度增快。

以前地廣人稀,人口稀少,很多土地無人耕種,都荒蕪了,使用牛、騾和犁杖等,可使耕種面積得到擴大,因爲效率提高了。

與農業息息相關的就是水利,在遼東、遼西一帶,有肥沃的西遼河平原,被河網交織,西拉木倫河、遼河、大淩河、老哈河,幾乎把平原圈在裡面,興修水利,可以避免洪澇災害,還能灌溉良田,開墾荒地,使土地可耕率、利用率大大提高,量產自然也會增長。

民以食爲天,糧食問題得到緩解,大量儲備,才能使民心安定,辰凌藉鑑古史,深知所有王朝,最後滅亡的根本原因,都是土地的高度集中,賦稅不合理,使最底層的百姓徭役賦稅繁重,卻又無田可耕,因爲大量土地都被地主階級、豪強貴族、王室公卿們霸佔了,剝削百姓太嚴重,趕上某個皇帝昏庸,無法駕馭大臣,就會導致農民大起義,然後滅國了。

強大的秦國、漢朝、隋唐、宋明都是這種原因,開國時候很強大,但許多社會隱患問題都存在,只不過開國皇帝能駕馭了那個局面,使得文武羣臣還有四方百姓不敢妄動,一旦開國皇帝死去,社會問題就會逐漸加深、惡化,下一代皇帝又長於宮中,無法知道天下百姓事,久而久之,問題積攢到一定程度,就爆發了。

所以辰凌下死令,燕國土地,不允許買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禁止貴族、官員、王室公卿、地主階級買賣土地、圈地,一旦觸犯,等於挖朝廷的根,三族斬首之罪,震懾對土地垂涎的豪強貴族!

辰凌與範睢、樂毅、蘇秦等人又商議,在燕國五郡內,設置糧倉,建立嚴密的倉稟制度,形成正倉、太倉、轉運倉、軍倉、義倉、常平倉等,組成倉稟體系,斂集、儲運、分配和調節從各地徵收、收購上來的實物,用於儲藏,等到災年或戰爭時候,統一調配使用。

另外,爲了提高燕國的文化習俗,燕國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各地鄉里,利用農閒的時候,派出夫子對百姓教書識字,宣揚燕國朝廷的優越性、先進性、愛民思想。

並且整個燕國上下,改變一些稱呼,比如把‘百姓’改爲‘人民’,把‘朝廷’改爲‘政府’,灌輸一種政府愛人民,爲人民服務的思想,破開狹隘的君權神授思想,這樣,使得百姓的思維有一定脫開,被朝廷的輿論引導,成爲‘忠君愛國’‘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如果百姓太愚昧,很容易遭受地方割據、豪強的蠱惑,在以後鬧起義暴亂。

辰凌要割除一些弊端,同時大力推動燕國文化,比如制瓷業的研究,在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生產出陶瓷,在歷史上,直到東漢末年才正式出爐,由於燕王的大力倡導,由科研院進行不斷實驗,瓷器逐漸產出,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是比起陶器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紡織業、染坊業、釀酒業、制鏡業、造紙業等發展,一年之間,燕國人的生活水平豐富多彩起來,不像以前那樣寒酸古樸,缺少商品了。

六國商人看到了商機,都爭先恐後來到燕國,高價購買這些新東西,運往六國,奇貨可居,賺取差價,一時間,燕國的名聲鵲起,讓天下人矚目。

各地酒肆客棧,驛館茶道,人們都開始談論起燕國變法來,天下士子又活躍起來。

“樑兄,聽說燕國變法有了成效,發明出許多小玩意,對改善百姓生活,起了大作用!”

“是啊,本人也聽說了,燕國不拘一格,在各方面進行嘗試,除了國治外,還對算術、工匠、農耕、手工、商會等方面進行扶持,比商鞅變法還有詳細!”

“哼,變法用在一些小道上,終究不是正途,我覺得不可!”

“宋兄何出此言,這些小道,可都是改善民生的東西,大大有利——”

士子們在一些公衆場合,大肆討論起來,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引經據典,要把對方辯駁下去。

………

就在六國商賈、士子、百姓談論燕國風俗變化、新法得失的時候,又傳開一個消息,燕國要遷都了,從暫時的襄平城,遷往新都,燕京城!

八月遷都,中秋之日,燕王並贏取草原公主爲王妃,讓世人再次譁然。

娶戎狄胡人爲妃,燕王的行徑,有些冒天下諸侯之大不違啊!

任誰想得到,辰凌掀起的風波剛剛收斂下去,現在天下人又議論起燕王來?先是贏取墨家聖女爲王后,接着燕國變法的成效顯著,令天下士子趨之若鶩,現在又要遷都燕京城,並且贏取草原戎狄胡人女子爲王妃,一時間,成爲話題焦點。

“聽說了沒,燕京城剛建成,但是很多城街和外郭都還在建設中,規模宏大,比其它六國都城都要大,燕國開來要崛起了啊!”有人讚歎。

“建都大有個啥用,強國是靠硬實力,不是都城大小!”有人反駁。

“聽說沒,莘禪和蘇沐兩大絕世名姬要趕往燕國,舉辦演出了——”

“那有什麼,聽說大才女洛語嫣要去燕國採風,還要覲見燕王呢……”

不知不覺中,燕國漸漸成爲話題,在擺脫落後的弱國形象。

第783章 民心即天心第836章 逃之夭夭第169章 詭計連連第622章 化勁第83章 白家城堡第621章 易髓之道第613章 功夫難入髓第515章 人不如舊第474章 比翼四飛第771章 班師回朝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869章 一夜齊滅第368章 都騎衛統領第958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970章 楚秦決裂第830章 逼入絕境第968章 魏公子之死第845章 入局第616章 一吻道傷第464章 坦白露真情第530章 探訪故友第117章 龍爭虎鬥第997章 考驗第994章 白起鬥廉頗(下)第582章 火攻破敵第382章 莊若水第754章 紅顏相伴第834章 夜查皇宮第115章 逢澤夜宴第61章 語出驚人第722章 遷都第8章 沙場對陣第602章 驚才豔絕第329章 辰凌重回魏營第539章 月圓之夜第519章 因怨成恨第918章 早有預防第457章 君王之路第484章 麻煩上身第26章 戰國論第1017章 天將雄獅第49章 侯門似海第839章 矛盾的抉擇第771章 班師回朝第236章 鏖戰雄關第147章 少姬癡纏第156章 出征第284章 分析草原形勢第432章 會盟結束第504章 天香樓赴宴第991章 定中原第18章 男兒從來不恤身第190章 驚動列國第440章 朝中阻礙勢力第16章 泄密第505章 攀交情第911章 四國伐燕第690章 攜美下山第866章 一場戲言第238章 秦軍失國門第574章 離間計第241章 斬秦王第14章 梟首行動第208章 愛屋及烏第340章 險些致命第206章 巡視軍營第325章 戰國時代來臨第14章 梟首行動第433章 綢繆退路第81章 風流才子第264章 靜思治國策第260章 白起入燕第757章 兩年第676章 建新軍工廠第363章 想比劍成全你第187章 秦魏鐵騎大戰第51章 戰國紅顏第305章 歡喜冤家第739章 勸齊稱帝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830章 逼入絕境第162章 各自謀劃第312章 變法強國之路第39章 內奸13 今晚更新通知第200章 運籌帷幄第130章 安撫六女第918章 早有預防第295章 重返故國第464章 坦白露真情第200章 運籌帷幄第1000章 秦燕生死戰(下)第856章 兵臨商丘第742章 一拍即合第300章 氣吞山河乃爲君第319章 求賢令第246章 殺出血路第759章 視察基地第808章 危險重重第142章 齊風燕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