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

bookmark

【丞相的這操作議論的人不少,有人說丞相言而無信,有人說丞相意在爲關羽復仇,你來我往爭論不休。

但實際上作爲千古名臣,怎麼可能會奔着單一目標去制定計劃?

首先孟達意欲反叛是真的,但這個反叛意願強烈嗎?那恐怕要打個問號,畢竟只是處境艱難還沒到生死存亡關頭,所以丞相這是推了一把手,讓孟達將反叛從可選變成了必選。

其次丞相喜歡孟達嗎?那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蜀漢昭烈帝的“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言猶在耳,尤其這個人還導致了關羽之死,讓蜀漢的先期戰略受到重挫。】

蜀漢昭烈帝!

劉備初聽不明白,但馬上反應過來:說這句話的不就是自己嗎!

於是求助的目光瞬間轉向了諸葛亮,甚至都無需說什麼,孔明秒懂:

“昭德有勞曰昭,有功安民曰烈。昭烈二字既頌品德,也說功績,對主公來說確實合適。”

劉備微微點頭,旋即冷靜下來,這是歷史上對劉備的蓋棺定論,但自己現在不過基業初成,還未到歷史上那般高度。

不不不,劉備心底搖頭,僅僅是歷史上那樣的功績已經不夠了,阿斗需要教育,二弟需要拯救,背刺的盟友需要有代價,北方需要統一,他劉備已經不滿足於昭烈二字了!

至於這個孟達是劉璋的下屬……劉備心底微微搖頭,定然不會再給他這個機會了,不如慢慢剝奪兵權,發配爲民讓他安安樂樂過完一生吧,安樂二字甚是適合他!

【那麼丞相這個戰略意圖就很明顯了:

孟達束手等死,那等於是除了一個蜀漢的叛徒,皆大歡喜。

孟達不願坐以待斃,直接起兵反叛會給曹魏造成了大麻煩,還能給北伐吸引注意力,皆大歡喜。

孟達膽怯,輕裝簡騎逃回蜀漢,那生死都在諸葛亮一念之間,還是皆大歡喜。

因此不管怎麼看,孟達結局唯有死,因此我們也不得不感嘆一句:丞相,你好黑的心吶!手動笑臉。】

北伐?

劉備默默算了一下時間,轉頭對孔明道:“我死後五六年就開始了北伐嗎?會不會有點快。”

雖然張飛不在了——意思是被扔到廚房吃酒去了。

但張飛之前的話劉備可沒忘:“大哥是被夷陵一把火氣死的!”

光幕多次提到不少人認爲那是蜀漢最後的氣數,可見夷陵那一把火應該讓剛剛立國不久的蜀漢損失慘重。

如此,五年恢復的過來嗎?

孔明看着劉備殷殷目光很想吐槽一下:主公你知道自己不是那個白帝城託孤的劉備,怎麼就忘了我也不是那個輔政丞相諸葛亮啊!

軍師中郎將孔明不在那個位置,但心底也隱隱有些猜測:

隆中對時做的計劃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

在北伐的未來,主公已然不在,這個計劃直接就少了後半句。能讓未來諸葛亮改變計劃強行北伐,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夷陵的大火還燒掉了自己不清楚的一些東西。

孔明陷入了沉思,孔明開始掛機,趙雲運筆如飛加快記錄,劉備得不到亮亮的迴應於是也只能止住問題。

但是看着光幕說的孟達,劉備忽然想起來了未來被自己賜死的劉封。

如此勇猛的養子,結果因爲誤信讒言導致了他關叔叔戰死,更導致了後來一系列的事情。

莫非自己教育後代真的不行?劉備陷入了自我懷疑。

【事實上如孟達魏諷都是曹魏內部情況的一個縮影,曹操因爲挾天子以令諸侯得到了潁川士子的支持,但也正因爲挾天子從而在內部形成了汝潁集團。

彼時以荀氏爲首的汝潁集團還心存幻想忠於漢室,因此面對譙沛軍功集團還能退避三舍。但隨着曹操加九錫稱魏王,汝潁集團內部的不滿也在逐漸滋生,直到最終曹丕登基稱帝,汝潁集團曾經效忠的漢室也徹底破滅,荀氏逐漸淡出,但漢室破滅之後汝潁集團的效忠對象並沒有轉移到魏文帝和魏明帝身上,反而滋生了野心,司馬氏逐漸成爲汝潁集團新的話事人。

曹操晚年只能壓制這些派系矛盾交給了曹丕,曹丕手腕不錯奈何短命,給兒子曹叡留下了更大的爛攤子。

魏明帝曹叡登基之後蜀漢開啓北伐反而成功續命,把曹魏的內部矛盾轉換爲外部矛盾,極大緩解了曹魏的內鬥。

曹叡的治政水平不差,但政治手腕不行,在位十四年後臨終託孤司馬懿和曹爽, 徹底激化了曹魏的矛盾,讓兩方進入不死不休的爭鬥,導致了後來的高平陵之變。

至此,曹魏徹底玩兒完。】

“北伐反而還救了曹魏?”趙雲不懂。

“黃某倒是明白了。”黃忠笑道:

“趙將軍,黃某在荊州呆了近二十年,雞毛蒜皮小事處理過不知多少,這就如同黃某早年間親眼見的村子爭鬥一般。”

“當相鄰的兩個村子搶水的時候,那村子內部不管多大的矛盾都會暫時放下,即使是殺父之仇也是一樣。”

“如果搶水爭鬥的時候輸了,那一整個村子的莊稼都要歉收,這便是大事,而村落裡兩戶人的彼此爭鬥就真的算小事了。”

劉備也感嘆道:“確實是這個道理,就如景升兄廢長立幼,村落間因爲爭遺產兄弟鬩牆的也不知凡幾。”

“只是真沒想到,曹賊成也挾天子,亡也因挾天子,若他真的忠心於漢室何至於慘遭滅族。”

孔明搖頭道:“曹賊若真是忠於漢室,那也是一個國賊,隔了一千七百年的後輩都能對曹賊乾的這些事如數家珍,那說明民間多義士,曹賊也多不得民心。”

“如此魏王即使幫助漢室重歸一統,此漢又與靈帝時有何不同?如此多暴虐行徑,勝董卓多矣,我聽曹賊曾自比伊尹、霍光,但假使霍光復生也要被曹賊氣死。”

黃忠倒是又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魏明帝死後也是託孤……說明又是個幼子皇帝,他在位十四年連個成年皇子都選不出嗎?”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

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582章 中流砥柱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114.第114章 漢民猶存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33章 雷緒來投第678章 亂臣賊子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394.第393章 天命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69章 良才論金第723章 兒也一樣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786章 版本回滾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455章 平衡環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72章 昭烈廟第481章 甜品戰爭237.第237章 北伐第32章 工巧部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52章 江陵之謀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32章 工巧部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542章 燕人歸金第39章 襄樊戰略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723章 兒也一樣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222.第222章 顏杲卿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10章 三姓家奴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267.第267章 閻行第638章 知易行難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21章 涼州大馬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756章 諸多交代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634章 唯死戰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第587章 五七對開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631章 清脆巴掌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86章 樂進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545章 莫大焉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592章 大炮開兮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740章 寬仁仁慈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80章 無愧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