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第215章 朕不服

bookmark

第215章 朕不服

【此時因爲安祿山的常年打點,以及此前張守珪的戰績太好,安祿山已經在玄宗那兒刷了足夠的印象分。

並且對於張守珪的行爲,玄宗的解讀是:若安祿山真是死罪,大可在幽州就地正法,何必千里迢迢送來長安?

但名相張九齡不同意,認爲法不可違,不殺定是禍患。

在這裡玄宗爲了反駁,舉了個無比貼切的例子: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

這裡用的是魔法晉書目錄的典故,說的是王衍少時曾見過石勒,一眼就看出來此乃造反之輩,欲殺石勒卻沒追上。

玄宗用這個典故是兩層意思,一個是你張九齡不要以爲自己是那王衍天生慧眼。

另一個則是不相信:咱大唐泱泱盛世,誰沒事兒造反?

不過咱們都知道,王衍是個純廢物,後來還對石勒搖尾乞憐,這個典故多半是王家後人覺得太過醜陋,編出來穿鑿附會的。

但這裡用這個典故就相對黑色幽默:

張九齡的判斷沒錯;安祿山真的會造反。

但玄宗判決已下,安祿山沒有任何懲罰就回幽州了。

經此一事,安祿山靠着自己察言觀色的本事總結出來了京城的處世之道:皇帝就是天!

於是後來更加下血本賄賂京官,以求在玄宗面前美言,而這份投入很快就看到了回報。

742年,安祿山任平盧節度使,僅用十年完成升遷,速度之快讓人咂舌。

作爲對比,十年過去,安思順此時依然還是洮州刺史。】

張飛也咂舌:“這呂布要是能有這安祿山一半手腕……”

隨即張飛瞧着劉備道:

“俺倒是想起來最適合用來勸這玄宗的一句話了。”

“?”劉備遞了一個疑惑地眼神。

張飛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劉備的語氣節奏道:

“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廳內衆人頓時大笑。

劉備捏了捏鬍子末端,也無奈一起大笑。

詭譎之輩勿復多言,劉備倒是有點可惜:

“這玄宗有名相而不自用,豈非自誤?”

要是劉備所記不錯的話,這是後世第一次用名相這個稱呼,應當還是有相當的水平的。

不過……劉備看了看孔明,相較於孔明,不知如何?

孔明一無所覺,只是看着這王衍與石勒的典故感覺腦仁疼:

“這王家倒是好臉。”

他的理解是太原王的後人傳這個典故想說王衍有先見之明。

但……先見到自己被土牆給埋了?無法理解,不愧魔法晉書之名。

也因此孔明不再糾結:

“這張守珪與那安思順,皆以白身啓用,甚至那安祿山能以白身入張守珪之眼,亦是軍功。”

“若非軍功之制敗壞,這安祿山安能如此居高位?”

法正明白軍師的意思:這軍功制度誰破壞的?唐玄宗自己唄。

他法正可是向來嘴上不饒人:“如今方知,後世爲何恨其晚死。”

……

對於這安祿山之遭遇,李靖相對比較剋制,只是簡單說了句:

“這張守珪,當同斬!”

侯君集就不太客氣了:

“從未有聽言逃軍而不斬,兵敗而不責。”

“如此嬉戲于軍法,置將士之性命何存?”

對兩位將帥來說,這種在軍法上顛倒黑白讓他們最爲難以忍受。

而且,兩人也相信陛下是同一個看法,畢竟陛下能定天下靠的不僅是對於戰機無出其右的把握,更重要的還是他麾下有敢死之師。

賞罰分明,不違軍制,士卒方能效死命。

而果然,李世民面色並無不虞,語氣裡甚至還有一些咬牙切齒的味道:

“朕就應該送這些好子孫去戰陣上廝殺兩遭,好好體會一下何謂袍澤之情!”

他本以爲這安祿山是個被埋沒的戰陣之才,結果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乃是個不通戰陣之輩!

如此之人反而能手握數萬唐軍,一時間他心裡滿是悲哀。

被這個子孫隨手丟掉的軍中法度與軍規威望,是由他李世民親手打天下時辛辛苦苦定下來的,積攢出來的。 最終李世民也只能捏着拳頭,無奈長嘆一句:

“好一個崽賣爺田不心疼。”

魏徵欲說,不過李世民擺了擺手道:

“玄成無需多言,朕知曉……治兵亦如治天下,兵如水,將如舟,亦載亦覆。”

李世民怔怔看着光幕中的畫面,看着那個胡人打扮的人拍着肚皮跳舞,而上首一個極盡奢華的帝王笑哈哈看的很開心。

明明同是唐,但李世民卻覺得如此陌生。

【從742年起到751年的這十年,是安祿山的黃金十年。

這十年是他飛黃騰達的十年,也是他溜鬚拍馬盡媚上意的十年。

關於安祿山拍唐玄宗馬屁的記載可以說不勝枚舉:

比如入朝拜皇帝而不拜太子,被人提醒說只知天子不知太子,惹得李隆基哈哈大笑,說太子便是自己百年後接替天子之位的人,安祿山能當場哭出來,一邊哭一邊說您這樣的天子怎麼可能會死呢?

比如認小了自己十六歲的楊玉環爲乾孃,並且每次入宮先拜楊玉環,並振振有詞說胡人習俗都是先拜母親,李隆基覺得他天真率直。

事實上安祿山能幹十多年中介,並且入京賄賂,哪家大門朝哪邊開都摸得賊清,堪稱標準的人精,怎麼看都是標準的把李隆基玩弄於股掌之中。

只能說可惜安祿山不是女兒身,不然入宮爭寵,哪有楊玉環什麼事兒?

而這種裝傻帶來的回報當然也是巨大的。

李隆基給安祿山準備了一間極盡奢華的府邸,即使是最難被注意到的廚房餐具都要用金銀妝點。

楊玉環給他的好大兒舉辦了當時三歲兒童專屬的“洗三”,即給赤身裸體的幼童洗去污穢,爲此他還給將近五十歲的安祿山準備的了一件巨大的襁褓。

想象一下一個肚子能垂到膝蓋的中年胖子,被一羣后宮嬪妃圍住叫“祿”兒給過生日,只能說某種意義上,不愧是盛唐。

由此安祿山可以不經通報任意出入宮廷,甚至經常夜宿後宮,有人進言認爲不妥,李隆基不以爲意,反而還訓斥了進言的人。

也就是靠着這份恩寵,安祿山成了事實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744年,安祿山兼任范陽節度使;

747年,安祿山任御史大夫;

751年,安祿山開口要河朔三鎮的最後一個河東節度使之位,李隆基應允。

754年,李隆基想要給安祿山封宰相加同平章事,被時任宰相的楊玉環族兄楊國忠阻止。

但說實話,這個阻止已經太晚了,從安祿山兼任三鎮節度使開始,後面的事情早已註定。

畢竟,不管換誰手握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都必然會發出三段感嘆:

臣看這皇位坐着還挺舒服的。

孤居然不能坐一坐?

朕不服!】

〖UP主你這也三段感嘆太着急了吧,應該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加九賜,大司馬大將軍,都督內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封齊王。

講道理,早期的李隆基還能說昏庸,晚期純純就是逃避現實了。

現實遠比小說精彩就是這個道理,因爲現實永遠不講邏輯,就像李隆基早期光明正大搶兒媳一般,我問心無愧啊。

這要被八百親兵篡位的朱棣看到不得羨慕死?有這兵力還搶啥朱允炆啊,直接當場開燕國。

趙匡胤:藩鎮之亂自此而始,仙君授機宜,朕當自省。

李世民:狗鼠之輩也,焉能爲帝!!!!!!〗

孔明暫時沒空注意其他,他迅速抽筆記下了這個新的帶名字的。

而且從其措辭和姓氏來看,新的觀衆?宋朝的皇帝?等下要不出言試探一番?

至於這二鳳陛下的感嘆,孔明只能說,很懂其中的心情。

甚至孔明此時心中再次感嘆:與之相比,對阿斗毫無怨言矣。

不過其他人暫時更驚訝的還是光幕內容。

“多?多少?”張飛直接蹦了起來:

“如此兵力,只消給俺一半,俺老張不能活捉曹賊,提頭來見!”

喜怒不形於色的趙雲也滿臉驚色,也是被這個數字嚇到了。

劉備看到這個兵力的第一反應就是好羨慕,第二反應就是倘若我有如此兵力……

隨後才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感嘆:

咱漢也不是沒見過昏君,但真沒見過這麼豪橫的昏君!

這個兵馬數字有零有整,可見是實打實的十八萬兵力!

若無後勤之虞,這安祿山都夠一人橫掃他們孫曹劉三方平亂世了!

法正擡頭紋都顯現出來了,嚥了咽羨慕的口水,但嘴上不饒人:

“這玄宗要是不被人攔着,下一步是不是要封這安祿山爲太子?”

而且心裡對於這個唐玄宗的評價也是一降再降:

能信這些拍馬屁的話,確定智力沒有問題嗎?

而且您是有太子的啊?

徐庶搖頭,只覺得看到那後世的地球之圖受到的震撼都沒這一刻要大。

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輕聲感嘆道:

“天子權柄,私授於人。”

亂世之遭遇,許都之經歷,讓徐庶深刻明白:天子無軍,命格自喪。

張鬆則是頭一次有點懷疑光幕的話,面色恍惚:

“這是盛唐?這怎麼能稱盛唐?”

(本章完)

第719章 征伐之終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91章 漢失鳳雛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399章 先察使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章 大舅哥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第453章 小民尊嚴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751章 不足道也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54章 看得見摸得着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10章 三姓家奴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73.第273章 釘馬掌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776章 當唐高祖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237.第237章 北伐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62章 武聖歸途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9章 爺投漢辣第647章 刀伊入寇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767章 滅元格戲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97章 協同作戰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13章 後輩會飛了?!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570章 江寧堅城第45章 八百敢從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91章 漢失鳳雛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第687章 舊謎復提第14章 跨躡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55章 後漢亡矣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694章 孰勝孰負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769章 參議來遲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741章 赤腳前行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356.第355章 擊砲第399章 先察使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09章 開禧亂局第9章 爺投漢辣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54章 甘露殿看客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137.第137章 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