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

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

“我呢?”

李世𪟝感覺自己興沖沖的聽了個寂寞。

滅薛延陀之戰一筆帶過,從徵高句麗寥寥數筆。

本以爲這是自己戲份的開始,沒想到直接結束了?

“懋功何憂?”

安慰李世𪟝的是李靖,但是看着老將軍,再想想老將軍也是同列初唐三戰神。

一時間李世𪟝不由得悲從中來。

反而更傷心了。

蘇烈此刻心中卻油然而生一股慶幸。

匡道府這地方,蘇烈不過呆了三年就感覺人都要變老了。

三十年……根本不敢想這種生活會有多無聊。

過去三年在匡道府的巡察,都比不過跟隨李靖老將軍夜襲陰山那一晚來得驚險刺激。

好男兒當如是!

一股感激和慶幸混雜着的情緒從蘇烈心中升了起來。

若非這後輩所說,他蘇烈想來也很難站在這裡。

掃大街當然只是笑談,但匡道府那地方,不掃掃街道的話,似乎確實很難找到一些能做的事情。

“定方當趁好年華,立不世之功!”

蘇烈扭頭,這句勉勵來自於李世民。

用力點點頭,蘇烈不想去問爲啥會閒置長安三十年。

他只知道如今機會已經到來,定要乘風而起!

勉勵完蘇烈,李世民反倒是有點心情複雜:

“突厥獠賊,何以如此輕狡反覆!”

既自傲於果然能鎮住這幫賊獠!

又氣急敗壞於鎮的好像不太久。

不過隨即趕忙補救了一句:

“反者皆賊獠,突厥亦是有好漢子!”

【在小魯動手之前,他的謀反計劃就被庭州刺史送到了李治的案頭上。

李治的行事也很果決,趁着小魯還沒造反,搶先將小魯的嫡子哄騙到了長安。

手握人質之後李治的底氣足了許多,派使者與小魯進行了友好接洽,最終小魯放棄了自己的計劃。

這件無疾而終的謀反本應該到此爲止,小魯的兒子應當會在大唐接受忠於大唐的教育,並最終在小魯年老時接過勢力,爲大唐的利益奮鬥流乾突厥人的鮮血。

但不知道李治出於何等考慮,不過幾年,小魯兒子這個到手的人質就被放了回去,可以說很不理智了。

小魯的兒子見識過長安的繁華,認爲貿然反唐只是自尋死路,力勸自己老爹向西進攻西突厥。

這件事進行的很順利,小魯作爲大唐的左驍衛將軍以及一部都督,唐軍的戰法以及軍械對他來說毫無保留。

兩相加持下小魯把自己老鄉打得找不着北,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吞併了西突厥,自稱沙鉢羅可汗。

可以說是曲線謀反,也可以說是兒子長大又不想叫爹了。

總之,西突厥又一次的成了唐軍西進的攔路虎,並且更加主動。

自稱可汗的小魯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主動對着大唐露出了獠牙,然後就被李治一巴掌給打傻了:

652年,樑建方與契苾何力領三萬唐軍,另徵召五萬回紇騎兵,合計八萬大軍。

唐軍小勝,逐敵五百里地,斬首六千,斬敵帥六十人,班師回朝。

655年,尼姑庵逛的心滿意足的李治選擇了主動進攻西突厥,程知節被任命爲爲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王文度爲副手,蘇定方領前軍,出擊西突厥。

唐軍進入西突厥後很快就初戰告捷,雙方經過漫長的追逐之後,在鷹娑川展開了會戰,突厥的兩萬精騎與唐軍在此殺的難解難分。

對突厥來說,還有兩萬精騎就在支援的路上,只要堅持到援軍到來,勝利必將屬於突厥!

但不巧的是,蘇定方就在戰場的不遠處休息,雙方打的太激烈,被他先察覺到了。

戰場上瞬息萬變,蘇定方瞬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以五百精騎悄悄繞遠,襲擊突厥後方,與唐軍兩相夾擊,必能大勝!

計劃進行的相當順利,突厥軍大敗,輜重鎧甲丟棄的漫山遍野,蘇定方率軍追殺二十里,斬首一千五百。

而從此時起,這場戰爭對於蘇定方來說變得很是奇怪。

在大勝追擊的情況下,回軍結陣的命令傳遞到了的蘇定方手裡。

滿頭問號的回去後,王文度站出來稱皇帝有詔令,程知節恃勇輕敵,西征大軍從此刻起由王文度指揮。

在程知節的默許下,權力交接進行的很順利,隨後王文度的命令更令蘇定方難以理解。

在已經大勝的情況下,王文度令唐軍結方陣徐徐前進,並嚴令唐軍不得深入西突厥腹地。

到達恆篤城後,有不少胡人懾於唐朝軍威,主動出城投降。

王文度下令稱,胡人狼子野心,必將復叛。

隨後下令將這些投降的胡人全部殺死,並私留這些胡人的錢財。

蘇定方聽到命令後人都傻了,堅決不從,最終只能看着程知節和王文度將這些主動投降的胡人全部殺死,將錢財裝進了腰包。 最終此戰在蘇定方五百騎入陣大勝的情況下,落得個無功而返的結局。

王文度矯詔當判死,最終被除名爲平民。

程知節追擊不力按律當斬,念在老臣,免死罷官。】

“此乃縱敵!”

一看陛下那氣憤的神色,長孫無忌當即率先出言。

隨後若有所思:

“兩位行軍總管行事如此離奇……朝中或有變故。”

長孫無忌總覺得從其中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朝中再有如何變故,也不能以士卒性命作玩笑!”

李世民面色冷冷:

“而且再如何變故也當以國事爲重,如何不懂?”

蘇烈猛點頭。

一時間他都感覺自己運氣是不是太差了一點。

長安掃大街三十年就掃出來這等遭遇?

主帥和副官都不想贏,合着就他一個認真打仗的?

杜如晦將抄錄下來的文字內容看了兩遍,最終找到一個疑點:

“皇子治……尼姑庵?”

房玄齡伸過頭來看了一會兒最終也搖搖頭不太明白:

“或是因爲彼時玄奘大師歸國,大唐上下皆崇佛,皇子治亦受其影響。”

杜如晦看了房玄齡一眼,兩人話猶未盡,但其中意思很明白:

心向佛法的話也應該去寺廟,去尼姑庵是何體統?

李世民只是氣憤質問,並不是政治白癡,略微思考了一下冷哼道:

“程咬金倒是個懂得明哲保身的。”

不驗詔令真假就順從交權,從容殺降藏財以落罪名,這套操作李世民簡直太明白了。

程知節缺錢嗎?這恐怕大唐上下沒人會信,從瓦崗兵敗投王世充後,程知節就沒不得志過。

當先鋒時悍勇,領大軍時進退有度,可以說錢財功名對程知節都如同浮雲一般。

一個大唐的國公,去搶劫一個窮得叮噹響的胡人,除了主動授人口柄以外,想不出有其他的可能。

“彼時知節已六十有七,或已力不從心矣。”

秦瓊幾乎沒太多考慮,還是選擇爲老朋友說句話。

咬金是程知節的舊名,陛下主動呼這個名字,本就說明很有意見了。

李世民看着這明明一開始氣勢如虹,最終卻無功而返的戰場,嘆了口氣。

皇子治如今剛出襁褓,什麼性格他不知道。

知節在他手下就已榮寵嘉身,功名錢財皆浮雲,但或許對皇子治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但……有所猜測並不意味着心裡沒有疙瘩。

所以李世民再次冷哼一聲:

“畢竟朕那時已經噶了,管不住爾等了。”

於是羣臣趕忙拱手稱罪。

【程知節和王文度爲何玩出來這些騷操作,至今也還是個說不清的事情。

但如果聯繫到當時的朝堂,或許能做一個相當大膽的猜測。

在程知節和蘇定方出軍的655年,朝堂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廢王立武。

李治小同志頂着朝堂的巨大壓力,廢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爲皇后。

當時朝堂中對此的議論可謂是洶如潮水,因此出軍西突厥,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是李治和武后爲了轉移朝堂注意力的一種做法。

而查一下籍貫會發現,王皇后出身山西祁縣王家。

所以要說巧了麼不是,矯詔的王文度同樣也是祁縣王家出身。

而且縱觀此事,王文度矯詔爲了啥,就爲了浪費大唐的糧草,給程知節添堵,並讓自己被砍頭?

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王文度矯詔按律當斬,但僅僅落得一個廢爲平民的懲罰,而且在短短兩年後就重新起復,拜熊津都督,鎮守百濟,仕途反而還更進一步了。

因此是不是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猜測:

王文度是受人指使,此舉是爲了給李治和武則天添堵?

那麼武則天的對手是誰?長孫無忌。

而且王文度最終的遭遇也跟長孫無忌隱隱有所對應。

659年,有人向李治呈遞奏章,稱長孫無忌謀反。

李治沒有與長孫無忌對質,直接削其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並令沿途府兵“護送”。

同年七月,中書舍人親自趕到黔州,逼令長孫無忌自縊。

僅僅一年後,660年,在百濟的王文度暴死。

證詞是百濟的本地人籤的,稱王文度忽然發病,當場暴死。

而這件事當中,程知節應該只是順水推舟,因爲他真的想告老還鄉。

程知節藉此事致仕,在家中享天倫之樂十年後去世,陪葬昭陵。】

甘露殿頓時人仰馬翻。

(本章完)

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66章 聽牆角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38章 一斛涼州356.第355章 擊砲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414章 爛攤子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795章 林賢案207.第207章 南下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5章 孫權曹豹第69章 良才論金第18章 雲妹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694章 孰勝孰負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718章 可憐哉第550章 奪淮第791章 病死善終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29章 科技樹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193.第193章 科舉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第471章 那就謀反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399章 先察使第784章 留個體面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75章 三丟二請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48章 白羆陶俑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414章 爛攤子第721章 知命非命第688章 恰逢好時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717章 還是甭問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120.第120章 曹劉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542章 燕人歸金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第481章 甜品戰爭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665章 兩難無所選第78章 真名世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700章 大爭之勢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第97章 協同作戰第574章 天賜寶地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93章 燕然未勒第627章 先帝顯靈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