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唯一應對之法

bookmark

“俺這婦翁,言語竟如此粗俗,看來在長安還是吃得太好了。”

返回潼關的張飛用小指掏掏耳朵滿臉無奈。

認真來講,對夏侯淵的這個建議張飛也是斟酌許久。

而且說的也不算錯——那樂進還以先登勇武聞名呢,不還是在襄陽被老將軍給斬了?

再說了,如今曹軍再次組織起攻勢也是肉眼可見的。

據斥候回報,潼關以西的湖縣弘農曹陽等地皆已成空城,百姓和大戶皆被強遷。

此前的駐兵皆退往陝縣大陽依託黃河天險防守,那餘下的士卒去哪兒了想也知道。

萬一這夏侯淵歸去後欲戴罪立功,再領兵擊荊北遇到老將軍防守,那畫面張飛都不敢想。

“來將可留姓名?”

“譙郡夏侯淵!”

他們從郟縣一路行來,親眼見到了曹兵的調動。

到時候張飛都不知道要怎麼跟家裡夫人交代。

張飛仔細回想了一下後誠懇點點頭:

“俺倒是忘了其人還有‘三日五百里,六日赴千里’之譽。“

此前宣泄過歸鄉情感的益州軍此刻顯得有些拘謹,進關之後見氣勢雄壯之健卒亦多有畏懼之態。

眼見兩位將軍在商議自己等人的命運,或是出於討好的心思,或是出於感恩心情,當即便有幾人對視一眼一起出列道:

“而且就汝等之模樣,想要入俺麾下那還差得遠!”

這便是霍峻的判斷。

守關的霍峻側耳傾聽了一下關外夏侯淵毫不停歇中氣十足的怒罵,搖搖頭抿嘴笑道:

“但若撞上黃將軍豈不就是千里……送頭顱?”

霍峻現在只能慶幸這話還好沒被夏侯淵聽去,不然此刻就多半不是怒罵,而是氣急攻城了。

“滾蛋滾蛋,留於此讓俺怎麼與你們父母妻子交代?”

“將軍,讓俺跟着你去打曹兵吧!”

這支健兒,已非良卒。

“無緣漢中對陣,荊北斬汝亦可,受死!”

張飛對此嗤之以鼻:

張飛身後的範疆張達兩人同時鼓鼓胸脯,心中激動:俺也是精兵了!

“此千健兒速歸益州耶?”

這也是這支士卒心有惴惴的原因:大戰將起,真能歸鄉?

“夏侯將軍亦爲猛將,翼德將軍所言頗傷人。”

雖非良卒,但最基本對戰爭的嗅覺還是有的,都知道眼下必有大戰。

不過想想夏侯淵和張飛互相之間那尷尬的身份,霍峻覺得自己這也算白操心了,乾脆直接放下道:

毫不掩飾的嫌棄贏得了益州卒們的感恩戴德。

潼關外的怒罵聲引得曹軍士卒們的面面相覷。

直至將兵敗被擒的鬱氣出盡,夏侯淵方纔神清氣爽的重新上路。

因爲弘農等縣堅壁清野的關係,直至到了陝縣方纔得以休憩。

隨後更是乾脆婉拒了陝縣的宴請,再點了一隊精騎陪同連夜趕路,直到月近中天時,夏侯淵方纔趕至郟縣。

於是,披了衣服連鞋子都沒顧上穿的曹操,便見到了一入堂後便“撲通”一聲跪下的夏侯淵。

一個叩頭流淚請罪,一個溫聲挽手安慰,如此你來我往幾次後,夏侯淵方纔重新落座與曹操述說詳細情況。“怎不見俊乂與妙才同行?”這是曹操的疑問。

說起此事夏侯淵亦有感慨:

“劉備稱等益州兵盡歸且確認馬騰一族安全,我等方可盡歸。”

“俊乂高義,願留下爲質。”

曹操披着衣服不置可否:

“子緒呢?”

夏侯淵遲疑了一下道:

“杜襲被劉備麾下神醫診斷出有疾,如今正留於長安診治。”

曹操嗯了一聲。

隨即夏侯淵主動開始講述被幽禁於長安時的見聞,講至半途,聞訊而來的荀攸也悄悄入堂坐下。

這番講述又與夏侯霸之所見完全不同,從劉備麾下的軍械神異到醫術之精農法之全與太學之復,再到從薄薄一紙窺劉備之雄厚實力。

所述內容相當駁雜,但在曹操看來,諸般所見歸根結底亦不過“民心”二字。

但他最介意的反而是另一事:

“鍾元常當真已投劉備?”

若無天子東歸,他曹操也不至於短短時間便能聲勢直逼河北袁紹。

而在其中鍾繇出力頗多,最終許鍾繇持節,以侍中領司隸校尉節督關中,可以說如今雍涼局勢沒有徹底糜爛,皆賴鍾繇一力相持。

只是想想鍾繇一直以來的追求,再想想今年開戰前被以聯絡江東之名派往壽春的荀彧,似乎又不奇怪了。

道合則同,道異則棄,堅持本心而不折腰,一開始對這兩人所欣賞的大概也正是這種氣節吧。

於是曹操遂一嘆:“鍾元常爲何不能投劉備?”

感嘆完與舊友的道路相異,曹操方纔注意到夏侯淵所說的魯肅已投劉備之事,遂哂笑道:

“魯肅非投劉備也,此乃孫權小兒無謀,引得那劉表舊部甘寧氣急而行非常事也。”

平心而論荀彧之纔可稱盛名之下無虛士,居壽春也能對江東情況瞭如指掌,根據蛛絲馬跡之流言便已將內部之爭猜得大差不差。

也是因此才讓曹操現在看着江東都感覺有點頭痛。

荀彧認爲若不幫江東,那恐怕孫權遲早會再度委身劉備,輕狡反覆恐爲患,曹擦和荀攸亦極爲認同。

認同之餘便是難以遏制的煩躁,畢竟此前襲荊北時便請那呂蒙從江夏北上策應,結果反被毫不猶豫拒絕。

結果圍了江陵那麼久,最終迎來的是兵潰如山倒,即便是荀攸都很難想通:

若二月時從江夏出兵北上,與汝潁大軍行夾擊之勢,最差的情況也能逼得關羽回撤,於襄陽新野宛城一線駐防。

孫曹雙方可於江夏隨縣湖陽一線成聯結之勢蠶食荊州,怎麼都好過如今還得捏着鼻子爲江東解圍的窘境。

從最不利的角度想,若劉備滅孫權,即可從西域至揚州連成一片,成二分天下之勢,不可不防。

江東妄動,導致強進荊州斷其聯結之勢,成如今應對劉備的最好對策。

荀攸更是記得主公已經不止一次私下暗罵:短視如鼠,壞吾大計。

將種種心思壓下,曹操如今籌劃更多的還是近在眼前的大戰:

“妙才兵敗,不可不罰。“

“去將軍號留用,以督軍之職赴堵陽前線破敵。”

夏侯淵拱手受命,等曹操表示乏了要去休息後,才趕忙詢問荀攸:

“荀軍師,那駐守堵陽的是何將?”

荀攸對此自是清楚,不慌不忙道:

“堵陽老少兩將,其一關羽之子關平,另一六旬老將乃南陽黃忠。”

“這黃忠此前曾使詐害樂進將軍,妙才將軍不可輕慢。”

夏侯淵立即想起來了張飛的無忌之言,不知爲何心下頓時一顫。

六旬老將,竟還能如此悍勇?

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794章 事發開端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588章 屏風說書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133.第133章 進獄系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356.第355章 擊砲147.第147章 歸義軍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581章 徐州故人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第763章 兄弟相會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第588章 屏風說書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575章 異國故江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702章 爭利之世第479章 天子大蜡八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92章 立馬勒銘第570章 江寧堅城225.第225章 太上皇318.第318章 滅倭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77章 子孫多少事第16章 俺很看好你363.第362章 荊南變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193.第193章 科舉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40章 荊襄隱事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68章 蒼梧之謀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785章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356.第355章 擊砲第673章 計將安出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546章 報國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752章 子龍賢弟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477章 載歲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