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制詔

bookmark

甘露殿中,李世民與左右笑談:

“這猛張飛說是討教,但以朕怎麼覺得其中多矜誇之意?”

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甚至李世民都能清楚的察覺到其中的意思。

翻開《三國志》,這些曾在光幕上出現過的名字,其結局大多都清清楚楚交代在其中。

白帝城、麥城、五丈原,數百年過去依舊有人撰文賦悼念。

本該憤懣而死、咳血而亡、染疾暴亡、流矢而死、憂恚離世……者無不健在,且興復長安東望洛陽,意欲重扶漢室。

與這些作比較的話,征伐一個帥軍之才平平的曹操,反倒並沒有太多值得在意的了。

因此李世民繼續嘆了一句道:

至於給後世的奉送之物也是一早就準備好了,即便是驟然聽聞後世要搞展覽館的消息,孔明也只是抽過一張紙簡單寫了一下蓋上印信,動作間有着一股處理公務的熟稔之態。

那麼本期到這裡就結束,咱們下期同一時間,再見~】

趙匡胤也霎時間明白了趙普的意思,從後輩這光幕當中來看的話,兩宋說起疆域武德多有氣短之感,後世所論兩宋長處也多在文治。

而且兼之魯肅也正式表態,這讓孔明迫不及待便要將手上的公務分潤一點給魯子敬,但求一個人盡其才悉用其力。

而其中最醒目的當屬那一封帛書,而看其落款那排列有序的印章,劉備便隱隱有所猜測。

畢竟時間緊迫,而制詔又並非是簡單的寫個內容蓋上璽印就完事兒,那是需要三省六部皆參與的。

劉備與幾個軍師交頭接耳之間,便驟然聽聞張飛的大聲感嘆:

趙匡胤聞言頓時有點猶豫,畢竟他乃武夫出身,雖後來多有勤勉練習使字不算差,但比起弟弟都差了不少,與那癡迷書法的唐太宗更是不能比,更遑論身具堂堂正氣的諸葛武侯了。

若要征伐曹賊,他們這幾人便需統攬全局,不求如留侯一般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但至少也需將出徵事務安排妥當不要出錯。

因爲此時能清楚看到光幕已經逐漸暗淡了下來,如今李世民對這套流程也算是相當熟悉了。

“展覽館……與那類似大陳設的博物館有何差別?”

趙普搖頭表示不同意:

“文人騷客耳雖能得後世譽名,然官家之名亦是不弱也。”

經朋友告知,如今成都那邊有一個成立展覽館的機會,可以立館並將這些東西都作爲典藏展覽。

因此這個念頭只是在腦內盤旋了一下便被含糊過去:

“此事……再議便是。”

而奉送物件,恰恰便是最宜展示文治之所在,比如光幕中那漢唐已奉送的不少物件當中便有不少書畫,若是要認真說的話,如今宋時無論字畫之技,皆應該遠勝漢末和唐初纔對。

“這二鳳皇帝,倒是頗有自覺。”

“除曹易,剪除豪強、興復強漢、萬里國泰、萬萬民安,不易也。”

於是趙匡胤也頓時心生了一些緊迫感,仰頭略微思索了一下,眼看着那張飛稱唐太宗天策上將,便忽然記起來一事,朝着旁邊小黃們吩咐道:

旁邊趙普理解的相當快:

這個命令太過清楚,於是甘露殿內頓時一靜,隨即衆臣便各自奔走着忙碌起來。

這些東西散而不亂,被分門別類端端正正收在一個個透明玻璃箱中,顯得井井有條,隨着鏡頭依次掃過這些東西,後輩那熟悉的聲音也重新出現:

“去把俺那一袋鎏金錢取來。”

【嗨嗨嗨,首先當然還是要慶賀一下,大佬們整體上來說已經同意了咱們用這些東西設展覽館的計劃。

就在杜如晦小心捧出來一個盒子的同時,甘露殿的君臣便眼睜睜看着那光幕忽地又重新亮了起來,而其中的東西也讓他們很眼熟。

“既然漢唐之物與我宋物件同處一室,那奉送之物便須小心挑選。”

劉備一擡頭就看到光幕不知何時已經重新亮起。

不過考慮到這些東西終歸都是大佬耗費心血所制,所以今天還是需要在這裡徵詢一下大佬願不願意將這些物品作爲展覽用。

【那麼還有最後一件事。

與物件一起送出之後,孔明便重新低頭與龐統魯肅等一起就接下來的戰事交換意見。

……

正因爲已經身居高位,而且被後世清楚告知了盛唐那光輝外表之下的蠅營狗苟之事,李世民便愈發覺得這治理天下比起來虎牢關戰竇建德王世充難了不止數籌。

“私人聯繫方式又是何物?可是說有法能等能與這後輩直接交談?”

雖然沒能得到二鳳陛下對征討曹賊的意見迴應,但將軍府內諸人並不覺得失望。

大佬的一直沒留私人聯繫方式,所以只能在這裡詢問啦。

…… 汴梁宮中,趙匡胤仰頭看着那光幕上的一樣樣漢唐物件,也是滿眼的若有所思。

眼看着光幕終於徹底黯淡了下去不再亮起,甘露殿的衆人卻陷入面面相覷的局面。

其中還能見到諸如金五銖錢、馬蹄金、張飛的畫像、諸葛孔明的題字、漢時的符牌、武侯的羽毛扇等等物品,顯然是那漢長安所出。

吵吵嚷嚷間,李世民感覺自己的思維異常清楚,扭頭對捧着禮物頗爲爲難的杜如晦吩咐道:

“克明且稍待……取絹帛與印綬來。”

眼看着內侍前去,趙匡胤扭頭與趙普嘆道:

“惜憾我等此時不過開宋十餘年,那範文正王安石之輩,皆未顯名,否則若是能尋其一二真跡贈與後世,想來後輩定不勝歡喜。“

不過他也不願去去潑冷水,只是扭頭去催促的杜如晦快些將早已準備好的東西呈過去。

畢竟曹操終歸是要打的,而且廳內衆人皆起於微末,如今眼看着興復漢室大計終於要走到最關鍵的一步,更多的還是激動戰慄。

無論是否同意,咱們這裡都表示理解支持,畢竟這些東西都凝聚着大佬的心血。

赤金賀卡、淡黃琉璃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長安獻俘圖、《皇極曆》等等,這些均是他們所見,由陛下所出由宰輔所奉。

如果順利的話,說不定半年後大夥來成都旅遊,便能順便來這個展覽館打卡。

那麼接下來還是老流程,咱們先來看看大佬又整出了啥。】

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52章 江陵之謀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43章 單刀對噴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15章 吾弟字幼常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86章 樂進第721章 知命非命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752章 子龍賢弟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553章 渡河,北伐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第609章 開禧亂局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568章 御批敕牒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80章 殘火復明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806章 暢所欲言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746章 嚯,廢紙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33章 雷緒來投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69章 鄴城茶話會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771章 恰到好處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481章 甜品戰爭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23章 兒也一樣第609章 開禧亂局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106章 故鄉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745章 最像太宗345.第345章 馬良第678章 亂臣賊子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525章 改弦易撤第508章 燭影,斧聲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62章 武聖歸途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