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

bookmark

“這辛棄疾因詞揚名,還真稱得上是被迫。”

對此甘露殿衆人多少都有點唏噓。

從隋末天下大亂起,各路人馬爭相競起,爲誰效力便成了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自得如房玄齡杜如晦,兩人一個是主動投奔一個是以前隋官吏的身份被徵召,整體都算得上合作愉快。

但對魏徵、褚遂良、尉遲敬德、秦叔寶等人來說,此刻眼看那辛棄疾懷才難舒,心中有幾分慶幸就只有自己知了。

畢竟幾人或仕薛舉或從劉武周或效力李密,可以說稍微有點意外就未必能站在此處了。

心中感慨尤其多的當屬秦瓊,如今回頭算來,他先從來護兒、後隨張須陀,又先後順李密和王世充,最終才入了秦王府。

承蒙陛下不棄委馬軍總管任右三統軍。

四年間,滅宋金剛、破竇建德、懾王世充、平劉黑闥,建奇功、揚威名、嘉國公,與辛棄疾相比已經可稱幸也。

山河破碎,內憂外患。

明明有補天裂之心,有破陣擒敵之勇。

卻只能空負年華,提筆賦愁,最爲無奈。

這等對比下秦瓊甚至都生出了自省之心:

此前說好要等身體康復之後便領軍出征爲陛下排憂解難,如今舊疾已無大礙,青海定復,高昌依舊設卡阻礙商路,何不動身也?

在一旁抄錄的褚遂良仰頭看了看甘露殿內懸掛着的一些盛唐詩,又品了品這辛棄疾的詞,讚道:

“這辛棄疾所賦詞,歲暮而心不暮,竟有幾分邊塞詩之豪情。”

說到此杜如晦倒是也有兩分好奇了:

“這後輩雖對北宋文臣亦不喜,但那士大夫終歸還是敢登臨前線的,想來也有軍中佳作傳世。”

“這南宋……不知還有其他能賦戰場之文人否。”

他的心中忽然記起陸游這個名字,不知其人命途如何?

文武慨嘆,李世民也同樣慨嘆:

“這趙構怎麼竟能活八十一呢?”

潛臺詞意思也很明顯,對甘露殿衆人來說,這位天策上將五十而亡不算秘密。

而對初唐格局來說,李世民自己更覺有許多遺憾。

遼東雖勝,然高麗未平;西突厥雖弱,但仍不稱臣;太子易儲,雉奴培養纔不過幾年,爲君處事缺堂皇大氣。

總之若是能多活三五載,或能避免一些禍事悲劇。

長孫皇后抿嘴一笑,將這位尤不平的大唐國君輕輕拉了過來捏着手掌道:

“陛下復前漢舊業又修文治,彌前隋霍亂天下之傷,心中所需記掛何其多也?”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多半如那武侯一般操勞,反至落下了病根。”

這話讓李世民眉開眼笑,但還是矜持了一下道:

“朕…我自是不能與武侯相比。”

說着他也是一嘆道:

“蜀中乏人,武侯盡力爲之,但仍需盡身操勞。”

“朕之天策府……誰人非天下英才?”

於是甘露殿內衆人皆大笑,皆遙遙拱手稱賀。

孫思邈在一旁輕輕撇撇嘴,很想說一句是病就得治,跟那操勞有多大幹系?

但眼看着帝后相和,最終也只能無言搖搖頭,瞧着光幕心底浮一點期待,他可記得那宋慈就是南宋人吧?

……

“終得窺見此詞全貌矣!” 劉備心情微微有些激動。

從光幕之所見,一千七百年後的後世依舊爲季漢之傾覆遺憾,而如今再觀——在清清楚楚知曉了這南宋之窘境一,在知曉了這辛棄疾之困頓之後,又自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他彷彿能看到一個少年彈劍高歌,看到一個青年人五十旌騎卷塵南下。

赤心示天子,白首頓平生。

鬱郁不得志二十餘年,夢中猶記北伐興復河山。

不知道這六十餘歲的辛棄疾登樓展望,是否記起來他劉備也曾嘆髀肉復生?

如今他劉備已經居洛陽復舊都,能灑然自若的思考這“天下英雄誰敵手”之問。

但不知這辛棄疾可能盡其平生志?

“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

孔明也是揮扇輕嘆,幾乎頓時間便爲之讚歎。

就連魯肅臉上也有了笑意:

“等漢業既成,定然效仿此詩詞,賦文記之。”

張飛大笑:“那魯軍師可得快點,作的定然要比後世之改動好上許多。”

“後世之改動?”

“對哇,俺還記得兩句,嗯……”

張飛回憶了一下順口道:

“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

“天下英雄誰敵手?赤壁夷……大哥莫要打了。”

眼見面前主公跳起追着彈翼德將軍腦殼,魯肅目瞪口呆。

【意料之外,或者說情理之中,辛棄疾的鎮江知府之職很快就被擼掉了。

而原因倒也很簡單,他跟韓侂冑有了矛盾。

這事兒聽上去頗爲天方夜譚,因爲當時的韓侂冑急於北伐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辛棄疾也是二十六歲上過《美芹十論》當着趙構的面兒喊北伐的主。

兩個主戰派的矛盾也很簡單,辛棄疾並不贊成開禧北伐,更是喊出了“伐金更需二十年”的口號。

主戰不絕對,便是絕對不主戰,辛棄疾因此遭言官彈劾,再度免職。

之所以要求暫緩北伐,當然不是因爲辛棄疾“構了”,更大原因還是辛棄疾發現了他曾獻上的《美芹十論》當中的重大缺憾。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美芹十論》是兩宋毫無疑問的頂級軍事鉅作。

其中對於北伐的設想很是超前,希望以川蜀、襄陽、淮西起兵吸引金國注意力,然後起戰艦沿海路北上直插山東,既能北上直搗黃龍,也能與南面陸軍策應對金軍包圍,這種陸海協同的戰術在古代極端少見。

他還建議在文臣中選擇機敏人士入軍爲參謀,但要求這類參謀只能列席旁聽以及爲士卒解釋戰略目標,不能染指指揮權,以免重蹈唐朝監軍之禍,這制度有了一點政委的味道。

他甚至還相當大膽的建議對朝廷和軍制改革,提出了“謀貴衆、斷貴獨”精簡雋永的建議,也有點民主集中制的味道。

他還精準判斷了金國的衰弱,論據相當有哲學思辨的味道,“未得志則冒死亡以求富貴,以得志則保富貴而重其生”。

從歷史發展角度我們也知道辛棄疾判斷的沒錯:

金國女真勳貴的墮落速度放在歷史上也是排的上號的。】

第727章 馬可波羅第543章 共勉海疆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第46章 虎卒禁衛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106章 故鄉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720章 相似三君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718章 可憐哉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592章 大炮開兮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56章 三國混學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29章 科技樹第718章 可憐哉第414章 爛攤子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49章 農家少閒月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55章 後漢亡矣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473章 慶勝小宴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532章 破賊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671章 募糧徵丁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791章 病死善終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525章 改弦易撤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73章 國亡而身死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748章 暗香浮動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522章 義務教育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465章 唯一應對之法第609章 開禧亂局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759章 創作動力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527章 兄妹第14章 跨躡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84章 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