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

“棉田?”

“北地也能種棉?”

孔明率先在意的還是這簡單的兩字。

吳懿平南中之後鎮雲南,於秦臧縣遇身毒行商,以綢布鐵器易得身毒特產,其中便有疑似棉花之物。

此物經轉運南中成都,最終送至長安。

玄德公有嘗試召能人研究試種,經半年勞作所得之物與在光幕所見的後世棉花大概只有四分相像。

雖從後世知有擇優而培的育法,但此物究竟是宜淮南淮北,喜旱陽還是喜風陰,皆沒個定數。

目前唯一所知的便是此物產於天竺,從地圖上看天竺整體地處比華夏更南,此物或許宜南方近海之地。

但……天竺南北地跨亦有數千裡,風貌依舊不一,誰知道此物究竟產於天竺何處?

雖然有夫人黃月英赴長安接手對棉花的培育,但孔明也還是想要出點力的。

魯肅仰頭想了一下,也大約記了起來:

“這努爾哈赤……吾記得似是那明朝東北的龍虎將軍,那明槐宗似是與其有關?”

“此事應是要提醒那洪武?”

孔明點點頭,覺得此也乃應有之理,自無不可。

等擊敗曹操,或許便能從河北尋得熟悉遼東之人,詢其遼東風俗,察其地方陰陽氣候,從而推斷這棉花何所宜。

不過熟悉遼東之人……孔明忽地想起了避禍遼東的管寧。

那邊魯肅還沒動筆,張飛已經義不容辭唰唰唰寫好直接丟入光幕中:

“此事何須軍師操勞?”

魯肅啼笑皆非,搖搖頭這才轉頭感嘆:

“這理學歷戰火而起,倒是殊爲不易,宋興文雖養有庸官,但也果真不缺有大才之士。”

張飛滿眼都是不以爲然:

“又有何用?是能說死那趙構還是能說死那鐵木真還是怎的?”

孔明失笑,知曉翼德也不是說真看不起文士,只是身爲武臣眼見那兩宋環境隨口抱怨罷了,於是便也緩緩道:

“宋承唐學,其科學之成果大多沿襲於唐。”

“這明多半也承了宋學,這些大才遠志之人,其言其書其學,想必對那明朝也大有裨益。”

張飛正色表示受教:

“軍師說的俺自是要記得,那朱熹能被辛棄疾如此弔唁,可見也是個做事的。”

“那張載的話雖大了點,但能真去嘗試,也是個漢子!”

“不過給百姓田,百姓就餓不死,這般淺顯的道理真還需要去嘗試?”

一直沉默不語的劉備哂笑:

“淺顯乎?若是人人皆懂如此淺顯之理,那兩千年來之大禍至少能消弭大半!”

“你我兄弟此時也多半能在涿郡飲酒理田,自得其樂!”

不過一擡頭又看到義弟所寫,一時間也有點無奈:

“你這般寫得,讓那洪武帝如何答?”

〖張飛:洪武帝,那努爾哈赤是你大明的龍虎將軍,槐宗的廟號似便是他改的。

張飛:不過洪武帝你跟他隔了也有幾百年,打是打不着啦,殊爲可惜。〗

明天子看到第一句原本還打算感謝一下,然後看到第二句便頓時又住了筆:

“咱說什麼來着?那槐宗讓宗之類,果真是那胡賊改之,想要辱咱,呵!”

馬皇后看着夫君此前提筆猶豫不決的樣子也頓覺好笑:“那桓侯與大明之間隔着千餘年,何必如此較氣?”

“不一樣。”搖搖頭的朱元璋也是滿臉糾結,最終還是坦言:

“咱起兵時也聽過那茶博士說三國說宋,知曉就連那嶽武穆也是曾想過要如那關張一般烈勇。”

“遊歷河南淮西諸地時,也聽人傳過,說桓侯其實面如冠玉儀表堂堂,寫的一手好字還善作畫,頗有儒將之風。”

“怎麼此時所知如此……”

“率直?”馬皇后眼見夫君爲難,便貼心選了個詞兒。

“妹子知咱!”

“那如此何不直詢桓侯?”

“這樣似是……也行!”

朱元璋琢磨了一下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不過還是有點猶豫:

“咱就是怕或是有點不敬……”

馬皇后理解丈夫的這種顧慮,畢竟在給其外祖父撰的悼文裡寫的清楚要志尊華夏,而張飛怎麼着也算是華夏的先人。

但理解之餘也是不以爲然:

“這屏風光幕殊爲神異,說不得寫這些言語的桓侯還沒老朱你年歲大呢。”

明天子一時間不知是該因皇后一席話疑慮盡去而開心,還是因老朱這稱呼憂愁一下歲月如白駒過隙。

於是最終明天子決定諸般想法暫且靠邊,先考慮這大明的問題。

“努爾哈赤這名字……”

在屏風前來回踱了兩步,朱元璋嘴裡輕聲咕噥着,嘗試用熟悉的蒙元語調來稱呼。

重複了幾次之後反倒好似有了更多疑惑:

“這名字似是有一些蒙元雜名之意,但似乎又有不少出入。”

馬皇后倒是覺得理所應當:

“胡元危殆百年,那遼東諸胡本也不修文治,百年間難免與胡元扯上關係。”

也是這個理,旋即朱元璋便想起來兄弟:

“徐達應當對此更爲熟悉,當也寫於信中一說……不不,當召其早還。”

頃刻間朱元璋也改了主意,此前寫信不過是覺得這個地圖示戰之法很有用,但眼下光幕所言極大概率是真,那便需慎重對待了。

如今已是八月,本來原定徐達應是年底歸京師議政,既如此乾脆去信令其早歸。

算上送信的時間,也不過是讓徐達早一個月動身,既如此也沒什麼好猶豫的,當即下定了主意:

“該召徐達早還。”

作出這個決定之後,朱元璋纔有餘裕去關注其他的感慨。

對於兩宋之變,理學之維繼,他沒特殊感情,只是搖頭興嘆了一下。

而對張載更是額外感嘆一下:

“這張橫渠是個漢子,就是執拗了一點。”

但隨即也是帶着一股莫名情緒冷笑:

“這四言說得好,可惜只能掛在廟堂上,那士大夫哪怕只做到一句,也不至於有靖康禍事!”

這話多少有點銳意了,但馬皇后也知曉這是夫君因胡惟庸之事還是難以平心靜氣。

不過朱元璋本身心志也很是堅韌,旋即就擺脫了這些心態,將其統統略過,而是記起了在那努爾哈赤之前提到的另一個名字:

“李自成殺大明貪官以均田……”

“這李自成是咱大明的都指揮使?還是哪方按察使?”

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617章 三祭三逃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152.第152章 升級咯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630章 南北之爭173.第173章 妃子笑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6章 新禮物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356.第355章 擊砲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770章 畫眉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80章 無愧丞相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66章 兼職武聖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105章 玄德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626章 唐風圖冊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177.第177章 舊人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第546章 報國第639章 幸災樂禍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772章 這都是啥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74章 朽木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797章 司馬懿全責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704章 得罪完了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95章 伐吳?伐魏?第70章 蜀都第526章 志在安民118.第118章 圓車船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774章 國力比拼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771章 恰到好處第484章 豆粕第714章 小宋風流267.第267章 閻行第16章 俺很看好你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78章 真名世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764章 雜事諸事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