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洪武大典

第654章 洪武大典

明天子的脖子並沒有梗太久。

剛剛提起來筆,便猶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小聲道:

“那按着這少年郎話裡的意思,咱不接那倭國徵夷將軍的朝貢,還做錯了?”

馬皇后正在整理簡單記錄下來的那些文字,聞言沒好氣道:

“拒便拒了,那倭人半年後定還再來。”

“若是有心,到時令會同館的通事細細問上一問,再行決定也可。”

倒也是這個道理,明天子搖搖頭給自己辯解了一句:

“那倭人乃東夷,可是這足利氏竟也號徵夷大將軍,咱此前還以爲是戲弄於咱。”

再度提筆,但還沒落下便又有疑問:

“這少年郎還說明年咱又遣使入倭,此事總該有個原因,難不成是明歲初又有倭寇沿海侵掠?”

這個猜測也很合理,馬皇后點點頭道:

“要麼是倭寇的事,要麼便可能是遼東不太平,但總之還是宜令通事探明倭國詳細境況。”

“妾身稍後也將其中有關倭國之事整理出來,好給通事與倭人交流時察以對照。”

朱元璋聞言便頓時有點心不在焉,恨不得這屏風能直接將倭寇的劫掠地點給說個清楚明白,如此好事先駐軍以迎頭痛擊:

“這少年郎,說事也不說個清楚明白……”

馬皇后看看那遲遲沒有落於光幕上的筆,再看看明天子糾結的臉色,換了個促狹的笑容:

“八八可是怕了與這桓侯說話?”

朱元璋眼睛睜大,脫口而出道:

“咱把胡元趕回漠北,復了漢家衣冠。”

“不過一年就又破了大都,復了燕雲開大明。”

“咱只會懼桓侯和宋太祖溢美之詞太多!”

馬皇后只是笑,於是明天子僵着手腕,就好似於屏風題詞一般,筆跡落於其上如鐵畫銀鉤一般熠熠生輝。

〖朱元璋:桓侯相邀,自當從!

朱元璋:唯是可惜咱的永樂不在此,不然定要令咱大兒與桓侯請教一二。

張飛:嘿,俺臨陣可稱道者唯勇,哪有能教永樂大帝的?〗

嘖嘖嘖,馬皇后清楚看到夫君笑得眼睛都快睜不開,這桓侯於永樂帝的一嘆直似比誇洪武帝還要高興。

而明天子手上也是絲毫不再抗拒,下筆間如行雲流水。

〖朱元璋:桓侯勿自謙,咱遊歷淮西時可常聽百姓說,昭烈帝諸將唯桓侯最雄!

張飛:暴而無恩,雄有何用哉?〗

“這桓侯……”

朱元璋咂巴了一下嘴,覺得此刻接觸到的這個桓侯,無論是青史記載還是民間所傳,都與其大不相同。

不過暴而無恩這個評價是陳壽著《三國志》所書,這張飛如此說那便是已知三國諸事?

於是明天子難得升起了一點好奇心。

〖朱元璋:桓侯身處何年?昭烈帝請到諸葛武侯了沒?知孫權之輕狡乎?荊州不可失!〗

或許是因以前遊歷時所聽三國諸事太多,因此明天子幾乎頓時將心中所想一股腦已傾倒了出來。

而旋即,光幕上的文字已多了起來。

〖李世民:八八晚矣,去歲時武侯就已登長安了。

張飛:已東出潼關至洛陽矣,二鳳陛下勿念,炮轟曹賊今歲可成!

趙匡胤:武侯竟已制炮功成?可有要訣?

李世民:武侯制炮亦有朕之功,趙大隻要保證平遼東後能兵出高句麗,炮訣必傾囊相授好助汝平契丹!

趙匡胤:北漢未滅,契丹還需緩緩圖之,相較而言,朕想詢孫藥王可還有保命延壽之法……

劉備:宋祖謬矣,如今既知汝弟之禍則必平,而餘下之事,豈不聞吾高皇帝所說命乃在天乎?趙匡胤:昭烈帝不知,吾大兒少歷戰事粗曉政略,非有永樂帝承洪武政之才,如今實難託國也!

張飛:這倒是,那《永樂大典》和制寶船下西洋之舉,後世都誇個沒完。

李世民:能拒封禪之虛名而體恤民力,還能滅安南以揚漢兒聲威,甚是不錯。

李世民:唯獨可惜沒捎帶滅高麗。〗

坤寧宮中,馬皇后看着兀自傻樂的夫君頓時有點無奈。

但想想被誇的標兒,她也難免如夫君一般心生歡喜,畢竟夫君對標兒的期望和耗費的心血都是見的着的,再說誰不想讓兒子有所成就?

樂了一陣之後,明天子的邏輯也通順起來:

“既有諸葛武侯登長安,那漢唐宋三者說不定久受仙恩,定已知身後事也。”

“那這劉李趙三帝……說不得多豔羨咱標兒呢!”

雖然開心,但眼見夫君這等前後迥異的態度,馬皇后也是感到啼笑皆非。

當下乾脆捏了個手指,學着那雜劇口吻笑唱嘆:

“前朝命犯欺君,流御膳罰竈臺~”

“今朝卻又說仙恩是俺賜,擢絲錦蒙身姿~”

“難怪說,君恩難測矣乎哎~”

朱元璋臉色如常,甚至一臉理所應當道:

“妹子何曾看走過眼?妹子既說這屏風非妖邪,那必不是妖邪!”

“不過……”

“這桓侯所說的諸事情,咱應當也能做纔是,既有洪武三十五年,那利民之事何須再等?”

“《洪武大典》這名字,也甚是不錯嘛。”

馬皇后笑着重新坐回去搖頭道:

“重八呀重八。”

“回頭標兒若是不滿和你鬧將起來,可別如往常一般尋妾身說好話。”

“不幫就不幫。”

明天子哼哼:

“咱爲了他,好話都說到唐太宗那兒去了!這話說出去百官都不信。”

“再說了,那大典是何物都還不知曉呢…嗯?這桓侯…”

馬皇后擡頭,也清楚看到了光幕上又出現的文字,以及夫君不服氣的直書:

〖張飛:這永樂帝和洪武帝都雄才大略,不知道父子相較孰勝孰負?

趙匡胤:蒙元西征萬里,以蠻武開國,能將其驅逐復衣冠何其不易?當是洪武帝更不易!

李世民:若無八八開明,永樂帝大業也皆乃空談,但若數功業,八八父子生平吾等皆不知,自無從說起。

朱元璋:自是標兒更勝咱!〗

“好傢伙。”

張飛搖搖頭興嘆:

“這洪武帝倒是父子情深,幾可比擬軍師跟阿斗了。”

劉備撓了撓頭,雖然三弟說的是事實,但怎麼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旋即就聽三弟自言自語道:

“不過這永樂帝的乳名也不知是何意。”

孔明心道不好,一時間阻止不及,眼睜睜看着翼德彈出的紙條入了光幕,隨後一句話在光幕上鋪展而開:

〖張飛:只知永樂帝名朱帝,這乳名標兒倒是有趣。〗

120.第120章 曹劉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29章 科技樹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120.第120章 曹劉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88章 關羽勸學356.第355章 擊砲第617章 三祭三逃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563章 歌未竟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第420章 正主第418章 居長安絕不易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第70章 蜀都第407章 亂世呵第470章 北狩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627章 先帝顯靈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267.第267章 閻行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761章 操之過急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517章 但無能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786章 版本回滾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818章 《太學傳抄》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26.第326章 新手村羣島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51章 不足道也第547章 南下北上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415章 風雲起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787章 嶺北轉折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565章 飲酒而亡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481章 甜品戰爭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472章 擊鼓唱捷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815章 永樂劍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第99章 隔岸觀火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478章 壓歲錢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580章 殘火復明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