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

被鮮血澆灌過的野草瘋長的愈發肆意,即便被鐵蹄摧殘了一次又一次,最終甚至還長出來一朵黃色小花。

張遼彎腰在小花的根部掐了一下入手,將其輕輕插在了面前的墳塋上。

最後注視一眼這上百座墳塋,張遼轉身上馬。

有風吹來,從低空疾掠而過,穿過這裡激盪出嗚然的聲音。

張遼頭也不回,這聲音讓他想起來了雁門馬邑。

馬邑之謀功虧一簣,避怨改姓由聶易張。

少時遠志欲出關擊胡以洗怨,壯時遇呂布丁原賞識入行伍。

丁刺史有侍漢丹心,且對他殊無偏見。

呂主簿有無雙勇武,且能鎮夷狄無前。

但本該是共締大業的開明上級和善戰袍澤,在蒙受何大將軍入京之後,卻……

“再過兩月,下邳之事至今便已十六年了。”

張遼慨嘆,眼看着天高風輕之景,居然難得感受到了一股無拘無束之感。

當然,遠方要是沒傳來“隆隆”的聲音,就更好了。

慢慢溜達進了安陽城,張遼還在城門口遇到了趙累。

“張將軍可是去祭拜漢家兒郎了?”

趙累笑得令人很是和煦,而且這兩日來因爲安葬戰死將士的問題,兩人打交道也不少,故而張遼也客氣拱拱手:

“趙都督,近兩日之恩,他日某定有所報。”

互相客氣了一番,張遼也看到了趙累身後被蓋的嚴嚴實實的馬車,趙累笑笑:

“新息無愧是大城,此前關將軍所撥調之火藥用盡,城牆依舊屹立不倒,故而回來尋將軍再調撥少許。”

張遼點點頭,劉皇叔麾下有不少新東西,畢竟無論是雙馬鐙還是趙雲所說的陌刀以及鐵甲飛騎,他都算是直接受害者。

但即便如此,這兩日見的望遠鏡、火藥以及強弩,也都讓他大開眼界,對眼下的戰局走向,也有了愈發清晰的判斷。

兩人一人入城一人出城,分開前趙累笑笑:

“如今關將軍在縣衙議事,張將軍可自去。”

議事?可自去?張遼琢磨了一下,莫非此前雲長所說的對幷州兒郎處置另有波折?

揮手令親兵自去,張遼入了縣衙眼看着關羽的親兵對他也並未有所阻攔。

順利入了正廳之後,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張異常繁複的地圖,與他行軍所用完全不一樣。

而駐足打量了兩眼,張遼作爲宿將也很快參透了其中的門道。

山脈大小,城池距離,河流走勢乃至於其寬窄,在這幅地圖上被標註的清清楚楚,而在其上也還有各種箭頭標誌,使得整個戰場一覽無餘。

驚歎過後,張遼心中直接冒出了疑問:

這地圖,誰繪製的?

如此精妙精細地圖,非一人所能成,甚至也不是說派百十個商賈在豫州查探地理就能做到的。

山體的測繪需要官府出面,河渠走勢寬窄數據也在許都纔有留存,再低頭看到那居上首侃侃而談的徐庶,想起來其人當初在許都走脫時鬧的沸沸揚揚甚至連累荀令君被貶的風波。

難道真如許都當初市井傳聞的那樣,荀令君私通劉備?

“文遠站在這裡作甚?找地方坐下便是。”

肩膀上被拍了一下,張遼扭頭就看到了關羽,不由分說就被關羽按到了位子上並交代:

“文遠不須說,只看只聽便是。”

那還能怎麼說?苦笑着坐下,張遼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上首的徐庶。

不同於曾經在許都匆匆一見的惶然混雜着失意,眼前的徐庶舉手投足間彷彿有煌煌之光流轉,氣度自顯。朝張遼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故舊點點頭,徐庶不停歇交代道:

“如今曹真被圍困新息無所作爲,北面文聘死守慎陽安城,欲阻我軍北上。”

“既如此,雲長宜合重軍取道東北方向,過鮦陽直道招搖北上,取陳縣斷曹賊東西聯並。”

關羽點點頭,張遼眉頭一跳,陳縣乃是陳郡治所,恰好位於許都和譙縣之間,可以預見這一路定然有層層防守,這徐庶未免太不把曹丞相麾下諸將當人。

但再想想關羽給他展示的那些……好似也確實有不當人的本錢。

而且這徐庶所說的是招搖北上,那恐怕是打算……

“北上途中,需要兩部騎軍,一與舞陰諸軍攻上蔡,一合堵陽諸部破郾縣再襲襄城。”

“兩位將軍……”

徐庶看向身側,還不待趙雲說什麼,魏延便先叫道:

“我去援堵陽諸軍!”

趙雲大笑:

“那我便去攻上蔡。”

畢竟魏延與關平很是要好人盡皆知,而且趙雲覺得以幽州健騎之速,破了上蔡之後未必就不能再奔赴潁川求戰。

張遼抿着嘴巴,覺得這可能是他所參加過的最簡單的軍議了。

徐庶所說的甚至都算不上計策,其想法藉助眼前的地圖一眼就能看明白。

若是將整個豫州看作一個軍陣的話,如今荊豫交界處的舞陰軍堵陽軍甚至洛陽方向的劉備軍都如同前兩日趙子龍那捨命突他的幽州騎。

而關羽領大軍直插陳縣這個豫州的中心點的打法,就如同鐵甲飛騎在幷州兒郎當中衝出來的那條血路。

這麼一想,張遼感覺身上都好似隱隱作痛了起來。

乾脆,直接,蠻不講理,就是這個打法的直觀體現。

而張遼也更明白,這個打法想要實現的條件可以說很簡單,也可以說基本不可能。

只需要攻城必下,襲陣必破,遇敵必克,那麼這個打法便是最好的打法。

那眼下雲長所領之軍能做到嗎?

沉悶的響聲從東邊遙遙傳了過來,張遼清楚這應當是趙累所爲。

有堅甲利兵,有天威火藥,有死戰之卒,有人心所向,如此何憂不能成?

“奶奶的,等乃公往前破了上蔡,定要剮了此將!”

灈陽城中,王平眼看着士卒從水井中撈出來的女屍,當場暴怒。

孟獲在一旁詢問親兵:

“其他水井可有查探?”

他的親兵是個賨蠻,也是嚥了口口水道:

“將軍,那吳房和灈陽,井中皆有……”

皆有什麼不言自明,對南中蠻兒來說,這種手段也太過聳人聽聞,接受不能。

思忖了一下,孟獲接連下令:

“再派兩隊兄弟,沿着灈水上下游搜索。”

第95章 伐吳?伐魏?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466章 生死抉擇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702章 爭利之世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809章 翦勝野聞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562章 脫胡歸漢133.第133章 進獄系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350.一日請假條第720章 相似三君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108章 一年始動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68章 蒼梧之謀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394.第393章 天命第605章 十世明君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122.第122章 大陳設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105章 玄德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760章 海寇掠陣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550章 奪淮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724章 生不逢時267.第267章 閻行第704章 得罪完了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554章 郾城大捷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585章 舊都洛陽第479章 天子大蜡八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28章 榮耀,屬於人民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700章 大爭之勢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795章 林賢案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399章 先察使第411章 何故騙我?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432章 奇觀稱帝第513章 驢車天子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716章 明合漢風350.一日請假條第576章 大志若病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569章 天地當爭163.第163章 甘蔗劍聖第458章 權限關閉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527章 兄妹356.第355章 擊砲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9章 爺投漢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