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

事實也確實與李世民猜的八九不離十。

荀攸坐的位置比較靠近自己家主公,故而也看的比較清楚。

在其他人都在震撼於這個光幕的時候,他親眼看着在明公身側的張飛鬼鬼祟祟寫了個紙條,然後強行塞到了明公的手裡。

曹丞相腿腳不便,兼之鑑於雙方昨天之前還在打成一片的關係。

故而雖然夏侯惇和荀攸都主動想要照顧曹丞相,但最終坐在曹操身側的是張飛。

而就在荀彧董昭等人驚訝於這光幕的聲音光影,以及這個李世民所說的倭國等等的時候。

荀攸眼看着張飛強行掰着明公的手臂,將那個捏成團的紙條扔進了光幕中。

於是光幕上就出現那麼一行文字。

曹操頓時氣急:

“張!飛!”

“聽着呢聽着呢。”

掏掏耳朵,張飛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曹操還打着夾板的腿:

“敗軍之將,還是先別言勇了?”

曹操氣急,但有人率先更先一步跳了出來:

“張翼德汝可知禮乎?曹公雖敗,然亦乃大漢丞相,怎可如此輕辱!”

“俺哪裡辱了?”

這種情況下張飛起身毫不猶豫頂了回去:

“怎麼,諸位莫非不是兵敗被擒,而是被俺兄長請過來赴宴踏青的?”

廳內氣氛頓時一滯,但張飛反倒是愈發咄咄逼人指着跳出來維護曹操的人:

“方纔這話若是夏侯惇說,那俺敬他有兄弟情義。”

“可若是你劉曄說的,嘿,光武皇帝泉下有知,當以你恥!”

“你!”劉曄面色漲紅,指着張飛的手指顫顫巍巍,但再看上首劉備平靜的神色,他反倒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劉曄的出身在場無人不知,曹操拍了拍桌子,他雖也不怎麼喜歡劉曄,但終歸也是投奔自己的臣子:

“子揚乘危歷險,欲應天順民,彼時吾能並諸郡合諸州,子揚願助吾歸天下一統而安太平,何恥之有?”

張飛眼看兄長的示意,便徑直甩坐下甩甩手:

“你要說這個,那可就多咯,老曹先看便是,等待會兒看完了,俺再好好與你你說說汝身後事。”

雖然劉曄心中覺得屈辱,雖然曹操心中有諸多不解,但最終因爲眼前這光幕確實可稱神異奪目,最終也都暫且重新坐下,將注意力重新回到光幕上。

而汴梁的廣政殿中,趙匡胤仰頭打量了一下光幕上飄過去的曹操的那句話。

旋即低頭看了看依舊滿臉震撼且已經顧不上吵架的錢俶和李煜。

於是趙匡胤乾脆滿臉親切的指着石桌:

“重光要不要來試試?在這石桌上寫字,唐太宗和諸葛武侯亦可見得。” 李煜頓時有點心動,但旋即搖搖頭:

“這仰視頗爲不便,若是再低頭寫字,臣怕脖頸痠痛,暫且就不了。”

他又不傻,單看那曹操所說的話來說,這趙匡胤恐怕也想讓他寫個類似的。

被捉來本就不快,再讓他寫這等自縛之言,倒還不如死了痛快。

而且雖說國號都是唐,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除了都姓唐之外,他江南李氏與唐太宗的隴西李那是八竿子都打不着,所以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好說的。

“爹爹,這光幕雖神異,但仰視也確實……能不能將其請到殿壁上?”

趙德昭小聲贊同李煜的前半句話,這使得趙匡胤頓時想起來了三個月前漢唐明諸人所說的觀光幕之景,臉色也頓時黑了兩分,原本打算想要說一下大宋南方已定,只待北上圖一統的消息也暫時住了筆。

還是先看看這南宋亡前還有何等人物吧。

而在一邊,趙普則在小聲與李煜錢俶說着這光幕究竟是何物,引得兩人或是驚呼連連或是皺眉沉思,趙匡胤臉上這才浮現了一點笑容。

對趙匡胤來說,南方雖已經平定,但是離將其徹徹底底納爲宋土還有一段距離。

其中錢俶是個滑頭倒是不需要擔心,唯一比較棘手的可能是其宗族,但也完全可以通過打散安置使得“錢塘王”成爲往昔。

李煜就要更麻煩一點,心懷善念但是又鋪張浪費,不願納土歸降但又不修軍事,再兼之其文名顯然,以及江南地區臨海的重要性,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後世不止一次提到的經濟重心南移之後與中央的爭權問題。

這些使得趙匡胤與趙普研究了很久,最終均認定了一件事:

若不想江南宗豪將來尾大不掉,那就最宜從李煜入手來經略江南。

那如何讓李煜這個堅持己見的人改變想法?那就莫過於光幕了。

只是……趙匡胤的目光移到了正仰頭興致勃勃盯着光幕的光頭弟弟:

到時候李煜跟弟弟若是打起來了,該幫誰呢?

【咱們上一期說過,孟珙堪稱是南宋的裱糊匠。

靠着三重防線戰略縱深機動防禦這個超脫於時代的戰術思想,南宋成功在蒙古的猛烈攻勢下存身,也成功使得南宋後方得到了數十年的安寧,也使得一個被咱們記住的讀書人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一生。

出身普通官僚家庭,入學之後雖因爲成績優異成了上舍生,但等到了科舉卻屢試不第,一直考近十年後才終於中了乙科進士。

步入仕途之後輾轉各地,歷任知縣、司農丞、提點刑獄、知州、經略安撫使等職,治理地方二十餘年後最終病逝於任上。

宋慈仕宦的二十餘年當中,毫不避諱的說他對於當時南宋農民不滿被腐朽封建王朝剝削壓迫的起義十分敵視,曾先後鎮壓過江西南安、福建汀州、邵武、劍州等多地的農民起義。

但同時,他也對當時的貧苦百姓抱有同情,任長汀縣長時,當地受困於食閩鹽需要常年抽調徭役搞的民怨沸騰,他上表請改由海路運鹽每月僅用時三月;

通判南劍州時遭遇天災,本地強宗豪右屯積居奇,宋慈行賑濟之法使得“民無飢餓者”度過災荒。

在個人上,雖祿萬石居方伯,但家無肥田廄無駿馬,縕袍蕭然終身。

這樣的履歷,在當時的時代也遠算不上出色,最多也就誇一下這是認真治理地方的讀書人。

但也恰恰是因爲這股認真的態度,使得宋慈在擔任提點刑獄時依靠前人經驗和自己總結,並輔以認真辦案的態度和“以民命爲重”的理念,最終撰寫出了真正意義上流耀萬古的著作:

《洗冤集錄》。】

第44章 湘水之盟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472章 擊鼓唱捷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438章 同道中人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無敵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86章 樂進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550章 奪淮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239.第239章 密信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93.第193章 科舉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6章 新禮物第471章 那就謀反154.第154章 單刀邀約張翼德第770章 畫眉第66章 兼職武聖第780章 從鐵券到鐵榜120.第120章 曹劉118.第118章 圓車船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第39章 襄樊戰略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58章 侯音之憾第571章 流水怒濤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407章 亂世呵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795章 林賢案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531章 船臨飛鳥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48.第248章 三辭三請劉玄德第525章 改弦易撤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478章 壓歲錢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740章 寬仁仁慈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39章 襄樊戰略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6章 新禮物345.第345章 馬良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502章 新長安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75章 三丟二請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49章 農家少閒月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207.第207章 南下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350.一日請假條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9章 爺投漢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