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諸多交代

bookmark

“大唐萬年!”

太極殿中,李承幹仰望着阿耶的背影,真心實意喊出了這句讚譽。

李世民回過身來,想要拍拍兒子腦袋,但手伸到一半頓了一下,最終還是在肩膀上拍了拍:

“萬年何其遙也?千年亦是虛,能延盛世百年,吾便知足矣。”

沒聽到阿耶自稱朕,便可足見眼下聊天的輕鬆隨意,於是李承幹更放鬆了一些,甚至還努力挺直了脊背:

“吾乃千古一帝之太子,如何就不能試試?萬一有可爲呢?”

低頭打量着這個長子,李世民比劃了一下這已經到自己胸口的身高,最終也還是笑出來:

“那便放手去試,無論何時只要記得,你身後還有阿耶呢。”

此時還是上午,陽光從太極殿門口照射進來,讓這個寬廣的大殿變得亮堂堂,也給兒子的頭冠再添了幾分光彩,更是讓他身後的那副地圖愈發清楚。

甘露殿之後,李世民擔心兒子一時間不能接受太多,於是就在太極殿理政之餘將其召過來慢慢述說。

這裡還有一副相當詳盡的巨大世界地圖,此前李世民很喜歡託燈赤腳踩在上面,觀大唐河山,籌謀必取之地,暢想遠方之景。

但要給兒子詳細說明,這樣顯然就不太合適,於是巨大的地圖被裝裱起來,變成了一副巨大的屏風。

方纔,便是李世民就着這地圖,簡單與李承幹說了那個“大唐”於西域敗盡敵手,將這裡再度納爲漢土的歷史。

也是因此李承幹才這麼激動,畢竟阿耶也早早跟他說過,等他年歲再大一些,武事再通曉一些,這西域便是他這個太子成年的最後一道歷練。

那個“李承幹”的遭遇,阿耶只是用寥寥數語簡單講過,說陳是己過使父子不和,最終又遭了奸人挑撥使而反目成仇,釀出了與昔時戾太子相似之禍。

對剛剛經歷過甘露點知未來的李承幹來說,很容易就腦補出了母親病逝父親傷懷,最終使得家庭失和而釀禍的全過程。

於此,儲君之位自是空懸,於是纔有了弟弟得高宗廟號的後世歷史,但如今……李承幹自己對這些並不是很在意,他只想遵父親之囑,好好一展胸中所學。

李世民在心裡笑了笑,兒子在意什麼他自是清楚不過,因爲他也是經歷過這段少年時光。

何謂少年?目空一切欲以志向爲尺量天高低,胸懷寰宇欲令天地勾己之名。

這也是他敢於挑挑揀揀將那後世之史有保留的講給兒子聽的原因,這個年紀的少年人難生出什麼陰毒心思,必會想要扶己之禍,會想要超逾弟弟之功績。

而目前來看,果真是知子莫若父。

李世民說的他是兒子倚仗的話語也明顯讓李承幹又興奮了幾分。

不過這位太子興奮過後也是疑惑:

“近日阿耶令我看的都是救災之事,以及如何安穩流民之事例,更是令我隨孫藥王學如何避疫揚清之法,莫非又有災乎?”

這話倒是讓李世民瞬間唏噓起來:

“如今已是九月,貞觀六年只餘三個月。”

這話讓李承幹瞬間警覺起來,輕聲詢問:

“莫非後世說貞觀六年之後……”

李世民點點頭:

“曾談過貞觀年歲,唯有五年與六年得安,餘下二十年,年年有災歲歲有禍。”

“而河北重地……久歷戰亂,且愈往北則愈有胡漢雜居,民風殊爲剽悍。”

“此地安則大唐安,此地怨則大唐危,此地反則大唐亡,不可不察,更不可不慎重。”

這番交代頓時讓李承幹略有一點忐忑,但旋即便被拋至腦後:

“兒定不負所托,定將百姓之長者當長孫舅父敬重,將百姓之子皆當雉奴疼愛!”

李世民不覺得兒子真能做到這些,但有這個心態也總歸是好的,於是沉吟了一番反倒是灑然道:

“既如流,阿耶交代便暫已盡也。”

“如今已是九月,下一次觀光幕之時乃是十月初。”

“等這一次光幕觀過之後……承幹便動身吧。”

李承幹猛然擡頭,將來幾年的安排阿耶雖已經說了很多次,但具體到究竟什麼時間動身,這尚且還是第一次說出來。

他知道父親的躊躇和母親的不捨,但如今他還是更想去廣闊天地遨遊一番,親眼去看看這片父親打下來而且或許要交到他手裡的江山。

一擡頭,看到的卻是父親不知何時轉過身去的背影,而且似是下定了決心,大唐皇帝也不停,將接下來安排有條不紊的一一道明:

“還有二十餘天時間,河北諸地較長安要寒冷許多,冬衣與糧草諸物,你須着令東宮備齊,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你此次也是一樣。”

“兒省得。”

“此前克明說西域有景教徒來拜謁朕,數日前已到了長安,你便替朕接待了,有克明從旁照拂,勿要擔憂,但且記得,可聽其言而不可信其神鬼說辭,若依後世之說,那西方皆是景教徒,其說蠱惑之能恐怕非凡,須要留心。”

“阿耶勿憂,任憑番僧再舌燦蓮花,難道還能有光幕神異?”

“倒也是……不過也不要忘了你的弟弟妹妹,青雀和麗質雖與你歲齒相近,但你終歸還是大哥,臨走須留下訓誡與功課,等返時須要考校,雉奴與城陽還小更須多多陪伴,以防你歸時弟弟妹妹不認得,還有明達……”

“兒知曉,兒是大哥呢,這些自是份內之事。”

李承幹答應着,不過也忽然一笑:

“阿耶,此前兒說過女子亦要有名,何不先與城陽取名?”

他李承幹目前有三個妹妹,長妹與小妹受寵皆有名,唯獨城陽公主無名,李承幹也擔心等妹妹們長大了難免會覺得有區別對待之嫌。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此事記下,並順口吩咐道:

“那此前與伱說的有關此事的奏章呢?何時能寫完?”

這讓李承幹頓時面色一苦:

“快了快了,再給兒臣寬限幾日……”

李世民點點頭,聲音遲疑了片刻:

“還有你娘,她是明事理的定然不會留你,但並不意味着她不會思念你……”

李承幹安靜聽着父親那逐漸摻雜了鼻音的交代,將一字一句牢牢記在心裡。

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91章 漢失鳳雛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753章 情同兄弟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480章 小年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10章 三姓家奴第88章 關羽勸學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95章 伐吳?伐魏?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第567章 天策府寶151.第151章 戶口本寫誰名?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19章 漢中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799章 雄風猶存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215.第215章 朕不服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96章 水軍陸戰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573章 南洋國公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147.第147章 歸義軍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478章 壓歲錢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120.第120章 曹劉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594章 退而不休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455章 平衡環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39章 襄樊戰略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724章 生不逢時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75章 三丟二請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702章 爭利之世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755章 大漢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