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從鐵券到鐵榜

已經做的事情自沒有後悔餘地。

不過想想府中慎重存着的丹書鐵券,李善長倒是不太慌。

但秉着的小心謹慎的原則,也依舊是暗暗下定決心:

別說藍玉了,以後他襴衫都不穿藍色的!

不過在此之外,李善長也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優勢——陛下就在跟前呢。

所以徐達和李文忠還在沉思時候,李善長就已經主動起身:

“陛下肅胡元蠻習以正法紀,又揮淚斷除忘本之手足,當爲賢君之範,此等非議也定爲胡清欲污我大明之謗言,陛下勿以此憂心。”

這話李善長說的真心實意,作爲被朱元璋讚譽過“吾之蕭何”的人,他也是能發覺出這光幕之功效的。

相當直白的說,只要運用得當,那後人所說的“千萬古之一帝”的評價,說不得真能爲真。

若真能如此,他李善長的後世之名也必水漲船高,實難不去想象。

相繼的言語讓朱元璋回過神來,對這些他也不置褒貶,只是搖了搖頭道:

“現在說這些未免言之過早,且看後人如何評價便是。”

空印之案他不擔心,但藉着胡惟庸之案廢丞相時他還去太廟自陳過,因此眼下還挺好奇後世如何評。

【正如此前所說,看待任何問題都要結合當時的時代去分析看待,而不能提着本朝的劍去斬前朝的官。

如果單看清時對明初的評價,很容易就會落下朱元璋視功臣爲寇仇、棘刺,必欲要剪除滅絕方能後快的刻薄寡恩的印象。

這也是清代史學家趙翼的評價過於片面的原因,實際上想也知道,老朱如果真的刻薄寡恩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在元末的羣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大明開國之初,老朱對功臣之優待幾可稱得上優渥,免死鐵券這東西雖然時常被咱們現在拿出來笑談,但放在當時絕對是稱得上最高榮寵的證明的。

從流傳下來的資料來看,老朱頒佈免死鐵券時候很認真,從形制到功能,再到家傳規則,以及能免死的範圍等等,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持鐵券者,王法不臨頭,刑吏不進門,生著其號死後襲封,明明白白告訴你能夠與國戚休,這堪稱是皇帝所能賜予的最高榮譽和優待。

而在免死這個最大的特權之外,這些的開國勳貴不出意外的話享有各種特權。

比如能夠各種資料互相佐證的各種經濟恩賜:洪武三年賜勳貴莊田,多者百頃;四年賜湯和一萬畝地、並令開國勳貴合分臨濠山地六百五十八頃;七年勳貴食祿加賜公田千石等等。

除此之外,從儀仗戶到大量的奴僕、義子、部曲以及奴軍等等,幾乎可以稱得上一應俱全。

而在政治上,勳貴們除了擁有高官顯爵之外還能掌權握兵,可以說是真正的位極人臣。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積極推進皇室與勳貴子女聯姻,比如他自己納了郭英之妹和胡美之長女爲妃,還令皇子們娶常遇春、徐達、馮勝等勳貴之女,此外還有李善長、傅友德、張龍等勳貴兒子娶了公主等等。

從以上不難看出來,老朱實質上是希望與開國勳貴達成一個牢固的利益同盟,通過用政治和經濟上優渥的特權以及允諾的永世富貴,來換取勳貴們對皇室盡心竭力的擁護,從而達到鞏固皇權以及老朱最終“家天下”的目的。

但是吧,無論是漢朝的豪強還是魏晉的世家,亦或是唐朝的藩鎮,再或如宋之地主,又或如元人貴族,一個個都說明了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每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吸血蟲。

而大明朝還不等藩王們發力呢,勳貴們用了還不到兩年就已經成功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線。

畢竟免死鐵券這東西說的很明白:謀反不庇,除此之外一切死刑皆可免一次。

而在重責之外的常刑,更是明文“有司不得加責”,簡而言之就是不管犯了多少次欺行霸田強搶民女縱馬傷人之類的罪責,都可以憑鐵券一筆勾銷。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武臣恃功驕態,得罪者漸衆”。

於是僅僅兩年後,老朱就不得不火速給鐵券打了個補丁,專門出了個鐵榜在其上銘刻九條制馭律令,用來約束功臣勳貴。

但即使是鐵榜,其威懾作用也是大過實際作用的,更像是一個大明形式的“罰酒三杯”。

鐵榜當中規定了勳貴仗勢凌人、侵奪財物、私託門下等等都是死刑,但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犯的時候只需要記錄在鐵券裡就行,直到犯第三次才能兌換出一次“真”死刑,但即使是這個好不容易換來的真死刑,也是可以用鐵券給免消掉的。

綜上,朱元璋待開國勳貴的不可謂不優渥,老朱要真是雄猜好殺的話那真沒必要跟你玩兒什麼三次死刑換一次的遊戲,可能壓根就不會有鐵券這個東西。

反倒是與這個結論相反,胡藍案恰恰是朱元璋對開國勳貴的一再寬縱優待激起了勳貴們的有恃無恐之心,最終使得勳貴們行徑與朱元璋所期望的背道而馳,最終使得雙方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廣政殿當中,就連趙普聽着這鐵券的功效都不免有些怦然心動。

不過趙匡胤更加直接,扭頭認真盯着錢俶交代道:

“大宋並無鐵券之先例,且唐時之鐵券亦非這大明朝之鐵券,不得如此用之。”

都不用官家強調,錢俶趕忙保證道:

“臣定不作此想!錢氏鐵券乃是先祖憑功得之,乃用於作後世憑弔之念,若是用於不肖子孫之罪豈不可惜?此等子孫又有何面目去見錢氏先祖?”

這話有理有據令趙匡胤微微點頭,隨後搖頭覺得這洪武帝行事未免太過粗獷:

“優容生專恣,寬縱起異心。位極人臣者亦必圖進,如此豈非自種禍根?”

這番話反倒是令殿內靜了靜,因爲衆臣一時間很難判斷,官家這話是在說空炅法師呢,還是在說官家自己?

但趙匡胤倒是沒想太多,只是略有可惜道:

“此前所觀那曹友聞乃國華之後,亦需奮功以圖進。”

“明時既有漢唐宋爲借鑑,洪武帝緣何會行此異舉?”

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20章 相似三君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92章 要講證據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第566章 制詔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594章 退而不休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8章 白羆陶俑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173.第173章 妃子笑第52章 江陵之謀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291.第291章 得道之軍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75章 三丟二請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18.第318章 滅倭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第693章 時代侷限性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587章 五七對開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665章 兩難無所選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90章 抗金奇俠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795章 林賢案第62章 武聖歸途第531章 船臨飛鳥第78章 真名世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21章 涼州大馬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62章 武聖歸途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407章 亂世呵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505章 餘壽十七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546章 報國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759章 創作動力第795章 林賢案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517章 但無能第729章 延祐復科第16章 俺很看好你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89章 其才非凡第669章 鄴城茶話會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621章 於漢何嘉焉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406章 夜復長安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350.一日請假條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4章 大舅哥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518章 稍遜風騷